臺東媽祖廟詳解
登錄種類:國定古蹟詳細登錄資料鹿港天后宮,又稱鹿港媽祖宮、鹿港湄洲媽,前身為鹿港天妃廟,是臺灣彰化縣鹿港鎮的信仰中心,是臺灣最早唯一奉祀湄洲天后宮天上聖母開基聖母神尊的廟宇,此尊湄洲島天上聖母(開基二媽)是清代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將軍迎奉來臺,也是世界僅存的湄洲開基天上聖母神尊。 鹿港天后宮是臺灣歷史悠久的知名廟宇之一,至今三百多年,目前由中華民國文化部評定為國定古蹟。 「臺東天后宮」經常舉辦各種的慶典與民俗活動,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生、元宵節「諸神遶境」、「炮炸寒單爺」,還有每12年一次大型祈安清醮,都是「臺東市天后宮」最重要祭典活動。 「臺東市天后宮」周邊也有許多中、西餐廳林立,其中更有不少知名的小喫,相當值得一遊。 天后宮位於交通繁忙的中華路上,為著名的百年寺廟,已列為臺東縣歷史文化建築,從光緒帝御賜「靈昭誠佑」匾額,見証其歷史地位。 財神洞盡頭立有賜財天官,讓求財的民眾可以在此再陳述自己祈求好運的願望。 〔記者黃明堂/臺東報導〕臺東市天后宮建廟一百二十年,且為清朝官廟,但「開基媽」究竟自何處分靈? 一說是中國湄洲島,但在「臺南大天后宮志」有段「分靈至臺東興建天后宮」的記載,部分人士據此推斷臺東媽祖根源臺南而非中國。 臺東媽祖廟: 臺東天后宮111年媽祖聖誕宣傳片 媽祖原本是尊稱為「天妃」、「天后」的,可是泉州、漳州、潮州一帶的人,習慣稱呼她為媽祖,有親切的平易的意味。 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媽祖廣泛的受到人們尊敬,據說她常常化跡海上,救護受難的漁民和遇風險的船隻。 臺東媽祖廟 今天在寶島臺灣,從南到北,都可以看到香火鼎盛的媽祖廟。 不過也可從中發現,感念神明保佑,以及求財、求姻緣,是一直是讓臺灣廟宇香火鼎盛的主要原因,另外,從祭祀的主神中,也可充分了解,臺灣對於多元文化的包容與和諧。 即時中心/林捷庭報導臺北市議員苗博雅昨(6)日指出,過去8年柯文哲市府超徵稅收210億元,若平均發給市民每人可得8500元,詢問民眾黨、國民黨是否要發放現金? 臺東媽祖廟 對此臺北市長蔣萬安今(7)日回應,目前仍在盤點相關稅收,完整評估後會與大家說明,主要會用在重要市政推動,如減輕年輕人負擔及相關社會福利政策。 臺東媽祖廟: 臺東翁身體不適跌落山溝 雙警即刻救援 參與細部裝飾的匠師有黃良、蘇水欽,彩繪匠師陳玉峯、朱錫甘與潘科,都是當時臺灣的一流匠師。 天后宮的木雕反應近代臺灣寺廟雕刻的精緻和寫實路線,多用樟木以利細節表現。 木匠受到嶺南畫派影響,使用內枝外葉手法做出凹凸的層次。 正殿入口六扇屏門有花鳥四季各異的木雕品,分別是「秋深百舌弄蜻蜓」、「雪中小萼見英雄」,此二幅為泉州匠師黃良作品;「楒下三燕迎春風」、「鳳凰富貴長春圖」,署名為啟明(推測為人稱「水林師」朱錫甘別名),「雪落蒼松鶴步遲」與「花中君子喜鴛鴦」則沒有雕師署名的印記。 1923大正12年癸亥天后宮改建大抵完成,奠定今日澎湖天后宮建築規制。 同時開啟一波澎湖宮廟整建的風潮,包括媽宮城隍廟、東甲北極殿等,不少泉州、東山島或潮州匠師此後定居澎湖發展。 結果在航行途中,雖然遇到過颱風,卻都平安度過了,並且還看到媽祖顯靈的事蹟。 全臺各地因不同起建年代、地域、背景,而有富饒地方採風、傳說的媽祖廟,早期有「南笨港、北幹豆」一說,尊崇北港朝天宮與關渡宮。 如臺中萬和宮媽祖廟奉祀的「老二媽」神像,就是當地一位廖姓少女的魂魄來附靈的媽祖。 因此活動期間路線上禁設臨時壇、鋼管女郎車不歡迎、另如有違反環保及交通安全等事項處理,均由消防、環保及警方主管機關權責辦理。 媽祖展現的慈愛、悲憫、寬容、親和等內涵, 以及庇護著苦難蒼生的精神,正是普羅眾生信仰媽祖、也是「臺灣媽祖聯誼會」創會的原因。 康熙二十二年(1683)靖海將軍施琅攻臺時,其部將興化鎮總兵吳英、海壇鎮總兵林賢、水師提標隨徵都督陳蟒、魏明、水師提標右營遊擊藍理、海壇鎮標中營遊擊許英等攜帶聖母神像來臺以求平安,施琅亦自湄洲嶼請湄洲媽來臺。 從此人們就常常看到她顯現神靈的事情,而稱她為「媽祖」。 馬港天后宮是南竿鄉的信仰中心,據說,每次有大災難之前,都會見到由靈穴飛出一團火球,當地居民說看到火球飛出,就知道媽祖娘娘又出去救海難了。 清朝歷史學家趙翼記下了一個很有趣的臺灣海峽的媽祖傳說。 若遇海難向神明呼救時,稱「媽祖」,媽祖就會立刻不施脂粉來救人。 若稱「天妃」則媽祖就盛裝打扮,雍容華貴地來救人,所以會很晚纔到。 臺東媽祖廟: 信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