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垵村˙三仙塔2025懶人包!(震驚真相)
澎湖西嶼鄉「外垵村」「外垵漁港」,因為沿岸外海的地理位置與「內垵村」相對而得名,地形關係具有天然屏障漁業興盛,漁船數量不少,也是西嶼人口最多的地方,有一座外按小學。 外垵村˙三仙塔 位在澎湖縣西嶼鄉內,為一座小漁港,是澎湖縣漁業最為興盛的地方,也由於漁業興旺當地居民便將多數資產投資於房舍興建上,因此由三仙塔眺望漁港會呈現出如希臘、地中海般的異國風情。 澎湖超美拍照賞景祕境「三仙塔」,從山丘上往下看,高低錯落的純白房子搭配藍藍漁港,彷彿來到聖托里尼,夢幻景色讓人療癒;還有廢墟軍營和坐擁浪漫夕景的西嶼燈塔可以拍,不論是空靈美照、唯美風景照都能一次拍個夠。 來到西嶼鄉除了走訪漁翁島燈塔,「外垵社營區」和「三仙塔」也是不容錯過的祕境,營區內雜草叢生的碉堡是生存遊戲玩家的對戰勝地,蕭瑟氛圍別有一番神祕,而享有小希臘聖托里尼美名的漁港景色,也是新人拍攝婚紗的絕佳之地。 乘車奔馳在澎203縣道,一路上經過了白沙鄉、跨海大橋後進入西嶼鄉。 「表演」來到「Magic Hour」的最後一段,天空由粉紅轉成了沉穩的藍調,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變化之快我們的相機手機也沒停過一直瘋狂的拍照,留下眼前這難得的美景。 而南環的盡頭有一座燈塔守護著一漁村─「外垵漁港」,外垵漁港是澎湖漁業最興盛的地方,當地居民由於漁業興旺,將多數資產全投資在房舍興建上,因此從三仙塔眺望整個漁港,有如希臘、地中海般的異國風情。 位在澎湖西嶼村的「外垵漁港」應該可以說是澎湖最夯的漁港了,整座漁村高低錯落的白色房子環繞著港灣依山而建,有人說這裡就像「希臘聖托里尼」般的美麗! 想到達虎目滬建議於退潮時間前往,距離單心石滬其實有一段距離,且都是海蝕平臺,不是很好走,尤其到後面接近海的地方,若風大浪大還是不建議冒險行走拍照,畢竟安全第一。 當地老一輩的居民,對三仙塔能平衡男女壽命的風水功效深信不疑,不過年輕一輩可就沒那麼迷信。 在澎湖,元宵節可是比過年還熱鬧,重要的乞龜活動可是讓大家都超級期待的。 看外垵,給大家看一下某次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們從三仙塔拍的外垵漁村。 造訪的時候是春節期間,所以大部分的漁民也都放假在家過年,我們就能看到這麼多漁船。 從這條大街就能看出來,這裡的房子都很樸實,大多是兩~四層樓的房舍。 外垵三仙塔,又名西埔三仙塔,坐落在外垵村溫王廟西南方的村前山頂上,矗立於山崖上的3座鎮煞石塔,位置居高臨下俯瞰整個外垵村。 外垵村˙三仙塔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最大較大中較小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外垵村˙三仙塔: 澎湖、西嶼|外垵漁港.三仙塔遇見聖托里尼 據傳早期以漁業為主的外垵村,男性經常發生船難,認定是聚落先天地理環境影響所致。 除了外垵漁港美食與純樸漁村風貌以外,被稱為外垵漁火的明信片場景更是不容錯過的精華,這個從三仙塔眺望的外垵漁港全景因為多次登上澎湖官方宣傳文宣而爆紅,成為來到外垵漁港必訪的美景。 外垵漁港位於澎湖西嶼的最西側,從馬公市區騎車單程就要接近40公里,儘管路程不近卻是整個澎湖北環線中最精華的景點。 首先,外垵並無「池王廟」而是「溫王廟」;「池王廟」位於內垵而非外垵。 包括:虎井裏西山東南角的「煙墩下」;望安東安村的煙墩山位在望安島東南,恰處潭門港及網垵口兩地之間,標高約16公尺,居高臨下,向東北俯視潭門港。 三仙塔所在位置即為外垵村制高點,將外垵美景盡收眼底,隨夕陽西下,更增添幾分色彩。 國家二級古蹟(現為國定古蹟),為臺灣最早的燈塔,沿途可看到牛羣、大片草原,燈塔為純白的建築,和鄰近的草原風光、海上景色融為一體,為適合看夕陽、看海的地方。 竹灣漁民「出海返航時最先看到的地點就是煙墩山,標高35公尺,每年十月村民會有殺豬宰羊拜煙墩的習俗。位在小門外港的南岸後滬仔南兵營,稱為煙墩仔城。後寮的瞭望山又稱煙墩山,也應是「築墩探瞭」,清代分駐汛防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