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廟必喫12大優勢2025!(小編貼心推薦)
點完鍋物後,搭配臺日結合的炸物,一次享受了兩種餐點呢。 餐廳位置有點偏僻,大家過來的時候要小心,千萬別錯過了! 隨著串流平臺崛起,許多人透過串流平臺看到了韓國各種小喫,韓式炸雞就是其中之一,因此臺灣近年來也陸續開了很多間韓式炸雞店。 藏身在空軍基地旁的【鷹王肉圓】是新竹隱藏版小喫,小餐車配上鐵皮屋的店家雖不在鬧區,卻總是吸引大批饕客上門光顧。 新竹廟必喫 來到這裡點肉圓的客人都會再配一條香腸,形成像是鋪滿小肉丸的特殊畫面。 莊家蚵仔煎位在城隍廟廣場內,鄰近柳家肉燥飯,而莊家蚵仔煎的餐點選擇很多樣,除了招牌蚵仔煎之外還有炒麵(米粉)、肉圓、湯品等。 不太起眼的一間店,端出簡簡單單一碗麵,喫完卻讓人活力滿滿! 另外,許多人不知道,內灣車站旁還有季節限定的梅花可以欣賞。 在新竹肉圓的名氣一點都不輸給貢丸與米粉,可說是北部肉圓的代表,想喫美味肉圓,往城隍廟內的「阿忠肉圓」走就對囉! 不喝木瓜的朋友可以選擇綠豆沙牛奶或西瓜牛奶,嘴饞的話可以來一份意外也很美味的現烤三明治當下午茶。 別看她只是間街邊小店,在裝潢和佈置上可以看出老闆的用心,並非正港泰國人,但因為喜歡泰國所以在臺灣開了一間泰式美食,希望將泰國的美味傳到臺灣。 在地經營超過50年的梅花雞蛋糕,是新竹歷史十分悠久的小點心,原先以為城隍廟一旁的雞蛋糕算是不錯喫的小點心,然而喫過鄭家祖傳特製雞蛋糕就真的回不去。 來城隍廟就一定要買潤餅來喫,但人人都推薦大排長龍的郭家元祖潤餅,但Ann和榜哥來推薦這家在地人才買的『阿瑛潤餅』。 吉香滿潤餅一份同樣也是35元,有原味、麻辣、芥末可以選擇,但潤餅的口感偏濕潤一些,份量若要跟阿瑛相比就小了一些,這三家潤餅相比之下,我還是最喜歡阿瑛潤餅。 新竹廟必喫 李菱角酥的菱角酥一份是50元,剛炸起來熱熱喫最好喫,菱角酥說真的在現在的市集內很少見,只記得豐原廟東夜市還有賣。 新竹城隍廟除了他的年份之久、地位之高,廟裡還藏著兩樣寶貝:一是末代皇帝溥儀親筆的「正直」、「聰明」四字書卷,裝飾在入口兩側牆面,是臺灣唯一的溥儀御筆;二是光緒皇帝御賜的「金門保障」匾額,「金門」意指國家、政權,是為了表彰新竹城隍爺顯靈防禦外匪。 新竹廟必喫: 新竹城隍廟美食#5:黑貓滷味 郭家潤餅為人稱道不止是內包新鮮蔬菜、蛋酥、菜脯、豆乾、香菜等,另一賣點為手工做出的餅皮,厚度咬勁恰到好處,添加些許湯頭的餡料讓整捲潤餅不乾澀,花生糖粉也不會讓餅皮過濕,每一口都是酥脆可口。 西大發城隍包專賣店就在城隍廟旁路口,人氣招牌「城隍包」據說是城隍爺乾女兒託夢找上老闆,老闆向城隍爺請示研發的多汁肉包。 城隍廟口有兩家潤餅不分軒輊,郭家元祖潤餅名氣較高,以銅板價來說份量蠻大、用料實在,除了高麗菜、豆芽菜及花生粉,還包含菜圃、素肉鬆、香菇、豆乾等餡料,皮Q餡香,帶點酥脆口感,若還想喫其他美食,建議兩人分食一個。 來湖口老街遊玩,不僅可以喫美食外,更要欣賞湖口老街獨特的建築物。 新竹城隍廟附近有「國雲城隍廟停車場」可以停車,距離城隍廟步行約1分鐘,相當方便。 相傳此處即為鯉魚穴口部附近,鯉魚之尾部在十八尖山,幾乎貫穿整個市區。 來新竹城隍廟喫美食,喫飽後一定要來新竹都城隍廟走走看看。 新竹都城隍廟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 新竹廟必喫: 新竹北區東區在地小喫+泰式南洋傳統風味 10間必喫美食私心推薦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 新復珍商行賣有各式各樣的傳統糕餅,其中她的招牌名餅「竹塹餅」至今已流傳百年,已成為新竹特色名產。 由於排隊人潮實在太多,廟口鴨香飯也設了一臺外帶自助點餐機可以使用,提高效率。 王記蚵仔煎,蚵仔煎邊緣會煎得"恰恰"的口感很棒,其蚵仔也十分肥美新鮮,而且數量還不少,再搭配店家特製醬料,一喫就著迷。 明亮且設有冷氣,一、二樓皆有用餐區,不會太擁擠,可以舒服的享用美味的料理。 每天賣上千捲以上的郭家元祖潤餅,是新竹的潤餅老店,不管是平日或是假日都是大排長龍,到了清明更是供不應求,算得上是全臺最具人氣的潤餅攤之一。 弟弟繼續經營老店福源,哥哥在距離老店200公尺的店開了海福源,姊姊則是在距離稍遠的新竹香山開設新福源花生醬。 一顆顆小巧可愛的冰立方,使用鮮奶製作,吐司乳香扎實、口感蓬鬆,內餡還藏有冰冰涼涼的鮮奶油,除了基本的紅豆、芋頭、巧克力,特殊的綠豆仁口味也不錯。 雪霸國家公園橫跨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也是臺灣登山路線最多、最複雜的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