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鱉果營養15大著數2025!專家建議咁做…
果實部分,青果口感類似於瓠瓜但更為爽脆,適合清炒或煮湯;熟果的色澤和質地類似木瓜,淡淡的香甜滋味可以融化在料理本身之中,做成西式燉飯或義麵的基底,甚至摻入中式麵點都很適合。 原生於臺東但近年由農改場協助培育成功的木虌果(又稱木鱉果),顏色鮮明,富含營養成分,更可從嫩葉喫到種籽外皮,果食部分無論青果或熟果都各有妙用。 木虌果跟早先流行的馬告一樣,自古以來就是原住民食材中的天然珍品,甚至被美譽為天堂的果實,現在由臺東康樂鼓掌農場成功大量種植,成為主廚設計新料理的靈感食材。 木虌果的果肉和假種皮都含有β-胡蘿蔔素,尤以假種皮當中的含量更高,每100公克含有32.8毫克β-胡蘿蔔素,比胡蘿蔔的11.3毫克高出2倍之多。 一般來說,每100公克番茄含有3~8毫克茄紅素,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薛銘童指出,即使以高茄紅素番茄品種(每100公克約含5.4毫克)來計算,木虌果所含的茄紅素仍然大勝,是番茄的25倍。 不僅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加飽足感、使糞便比較柔軟而易於排出。 根據衛福部建議,適量攝取蔬果中的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增強人體對入侵病菌的抵抗力。 木鱉果果皮為綠、紅色,果皮轉紅時即可食用,其果肉呈橙橘色、假種皮為鮮紅色、種子則是黑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果肉中的膳食纖維含量豐富,每100公克中就佔了3.5公克。 現代醫學為了得到它的完整植化素,講求煮熟或經過炮製、萃取來當作食療、保健品,像木鱉果油就屬溫性,少見一種水果可以含那麼多的營養素,因此被譽為來自天堂的水果。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但最多人討論是其含有葉黃素、玉米黃素、β胡蘿蔔素,以及高出蕃茄70倍左右茄紅素,因此有非常良好的護眼能力。 當中所存在的維生素,β-胡蘿蔔素和其他物質有助於改善人的視力,並預防白內障和其他視力問題。 【食物過敏原標示】1.本產品含有乳醣(牛奶來源) 2.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使用前應先諮詢醫師。 未成熟的木鱉果果肉呈青色、肉質清脆,口感類似蒲瓜,是原住民餐廳常見的菜餚。 處理時由於外皮多刺,建議戴上手套,將青果沖洗後去除頭尾,接著削皮,剖開後切塊,若內部有成熟種子則務必剔除。 上述作業完成後,就能自由選擇是要燉湯、清炒、涼拌或做鑲肉料理,或是做成雞湯、排骨湯,都是相當推薦的搭配。 木鱉果營養: 營養補給 依據科學研究指出,木鱉果富含多種植化素,包含茄紅素、胡蘿蔔素、玉米黃質、隱黃質、Q10、Omaga3、葉黃素,其中類胡蘿蔔素是胡蘿蔔的15倍以上,對於護眼有特別顯著的成效,也能抑制某些癌症和心臟病的發生機率,及減緩化療過程產生的副作用。 將紅色籽放入過濾杓,加水並以器具小心攪拌,待黑色種子與紅色假種皮分離後,將種子挑起。 即時中心/陳思妤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昨日證實接獲臺大通知,被臺大社科院學倫會撤銷碩士學位,他強調未抄襲,也沒有抄襲動機,對於結果遺憾,但尊重母校,但針對論文引述的瑕疵說明原因並且致歉。 李光章表示,會持續請國際思考2758號決議被錯誤擴大解釋地的不公平現象,臺灣有能力做出貢獻,不應被排除在外。 木鱉果主要生長於山坡、林緣等土層較深厚的地方,果實約9月到11月時成熟,古代的中醫用藥大多是將種子取出曬乾後入藥,果肉並不食用,經常被用來入藥,木鱉根同樣也能入藥。 木鱉果屬於葫蘆科苦瓜屬的草本植物,木鱉果的果實為紡錘型,表面布滿軟刺,成熟時顏色會由青綠轉橙紅色,因為種子的外形酷似「甲魚」,也是一般人稱的「鱉」,因此被稱作木鱉果。 木鱉果營養 廚房是我的遊樂場,因為好奇心我總喜歡嚐試做任何新奇的東西,使用當季便宜食材發揮巧思,從過程和結果中去找樂趣和成就感。 木鱉果營養: 健康 熱門新聞 我愛逛傳統市場,我的廚房小小的,但冰箱總是滿滿的,去國外旅遊時市場也是我必遊景點。 因為好奇,對於不曾看過或用過的食材我都會想買回家試試,我家活像個雜貨店。 也曾因為太好奇了所以曾經在市場上被幾個老婦人騙子騙過買了超級昂貴騙人當歸蔘。 木鱉果中的類胡蘿蔔素不僅含量高,且生物利用度也好,因此可能促進前列腺和眼睛健康,減少老年黃斑變性和白內障的發生。 青綠色果肉煮湯後喫起來像苦瓜,半紅半青果肉口感像瓠瓜,橙色成熟果肉喫起來則像絲瓜。 民視新聞/李澤民 木鱉果營養 臺北報導迎接即將到來的耶誕節,臺北市府舉辦「耶誕愛無限」活動,在新生南路到公館自來水園區間,打造六大絕美燈區,讓民眾感受滿滿的耶誕氛圍,臺北市長柯文哲週六晚間也前往大安森林公園替主燈「點燈」。 目前臺灣也有本土木鱉果,如臺東農改場歷經6年終於從原生種(味道清香、果實小)與越南種(味道重、果量少)培育出產量高、外型端正圓潤、口感清甜臺東一號木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