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博怡、邱哲修、林卓民與陳建宏,2005.6,〈短期利率之動態條件變異與預測績效之探討〉,《金融風險管理季刊》,1:2,聯合徵信中心。 黃博怡、邱哲修與王憐又,2007.9,〈S&P500指數與原油價格之動態結構性變化〉,《臺灣銀行季刊》,58: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唐正道、李智仁與黃博怡,2011.12,〈微型金融在國際之發展脈絡-兼論我國推動微型貸款之現況與挑戰〉,《永豐金融季刊》,55,75-112,永豐銀行。 蔡裕明:實踐大學會計暨稅務學系副教授,戰略與安全研究學者。 教育部通過理由主要為,財務、助學及辦學綜合等各項指標,研議公開及資訊公開均符合規定,學校辦理學雜費調整說明會時,對於學生所提意見及反應事項皆有適當回應,且均已多年未調漲。 法院指出,教育部就算認為三校有增購教學軟硬體設備、充實師資專案等不妥適或不合理情形,也只是申請調整學雜費其中一部分,可分別認定與處理,卻全部否準申請,使三校調整幅度均為零(不得為任何調漲),有裁量怠惰之虞。 黃博怡,1987,〈中小企業銀行發展現況與問題探討〉,《中小企銀季刊》,21,26-46,中華民國中小企業銀行協會. 在中學時代,謝東閔因為對日本人統治殖民地的不滿,所以萌生到中國本土求學的念頭。 論壇下午以4場圓桌論壇同步進行,並由13位專家學者就「跨領域雙語教學」及「EMI課程」與全臺教師進行實務分享與意見交換,具體呈現出多元教學之必要性與可行性,對臺灣整體英語、雙語教學的實踐,有更具建設性的對話。 魏上凌、黃博怡、王維元等五人,2006.10,〈臺商大陸經營現況與品牌策略探討-龍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創新與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實踐大學管理學院。 2011年,臺北校區進修部企業管理學系分設企業管理組、時尚經營管理組之分組;企業管理學系日間部分設企業管理組、國際企業管理組之分組。 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時尚服裝設計組與數位媒體設計組,各自獨立為服裝設計研究所與媒體傳達設計研究所。 實踐大學校長 2007年10月高雄校區:10月,成立商學與資訊學院、文化與創意學院;增設應用中文學系。 論壇首先由東華大學趙涵㨗校長致開幕歡迎詞,感謝國內外參與論壇之專家學者們分享研究成果,並提到雙語與EMI教學已成為趨勢,提升東華EMI全英語教學環境及與國際接軌之必要性。 實踐大學校長: 不只國科會網頁下架 教育部學倫資源中心明也不接受諮詢 有知情人士指出,當時這三人也前往教育部告知高教司「準備提告」的決定,據他了解,當時高教司內也意見分歧。 實踐大學校長 中原大學、實踐大學及世新大學等3校,因「107學年度大專校院學雜費收費基準申請調整」案未獲審議通過,經學校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去年成功告贏教育部。 教育部日前召開學雜費審議小組會議,配合法院判決意見,綜合審酌學校具體資料,昨拍板中原大學111學年度學雜費調整幅度為1.25%、實踐大學為1.25%、世新大學為0.75%。 不過,調幅與三校當年所提有落差,也讓當年喊告的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批評,教育部這是「輸的不甘願」。 張光正亦曾在107年的「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中反對教育部針對私立大學學費有最高上限的政策。 中州科技大學、臺灣首府大學先前遭認定為專案輔導學校,並給予改善期,不過兩校近日主動申請一一一學年停止招生,打算提早「自我… 實踐大學校長 對於這個結果,陳振貴說,教育部並沒有遵照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的精神,這是「輸的不甘願」。 即便已經同意調漲,這是「認輸」,但仍藉審議小組的權責,「有權再砍你一下」。 他強調,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內容洋洋灑灑強調,學雜費收取屬大學自治範圍,國家監督須符合法律保留原則,私校在完成學雜費調漲程序後,就該予以放行。 實踐大學校長: 高教展望/中正大學校長馮展華:高教3瓶頸待突破 以校內硬體建設提升為主,教學用途的方濟樓、格倫樓、學生宿舍「思高學苑」、蓋夏圖書館擴建皆在陳振貴擔任校長期間推動。 1995年8月成立高雄校區,開始招生,設有二技部國際貿易系、會計技術系。 對於臺灣年輕人對大陸反感的原因,他説,關鍵就是民進黨當局修改的“課綱”,將臺灣史與中國史徹底分開,讓下一代年輕人認為臺灣與大陸完全不相干,也和上一代臺灣人觀念出現嚴重分歧。 黃明官、黃博怡與王穩昌,2007.7,〈成熟型技術專利之有效鑑價方法〉,《2007中華決策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中華決策學會。 對於私校轉型,例如高鳳從學院變成宗教設立小學,各校轉型難題甚多,陳振貴也建議,政府應建立跨部會小組輔導,亦可監督避免財團覬覦校產校地利益。 陳振貴建議,目前學雜費凍漲,且輔導轉型及退場條例遲未通過,經詢問部分私校董事會,當初捐資興學多為家族資金、股東借貸等來源,因此大多不願「裸退」、把校產拱手捐給政府,因此能拖就拖,如果政府能將校產清算後核撥一成給董事會活用,應就有退場誘因。 黃博怡,1985,9,〈信用合作社改制為國民銀行問題探討〉,《基層金融》,11, ,基層金融研究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