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白泥行程8大優點2025!(震驚真相)

說真的,我去過下白泥幾次,亦只有一次遇到真正的七色彩霞奇景,所以遇上了,記得睇埋先走,不要錯過這戲肉。 但記住要拍到人臉就要把握日落前拍,否則陽光消散,你拍到的只會是剪影。 【明報文章】嚴重的山泥傾瀉已很久沒有在香港發生,令市民尤其年輕一代漸漸忘記山泥傾瀉風險。 今年9月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引發多宗山泥傾瀉,喚醒市民香港山泥傾瀉風險依然存在。 下白泥行程 許多小朋友會帶著小鏟子和塑膠桶準備捉蟹仔,注意觀察兩邊大小不一的鉗子,也很有趣! 小朋友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配合,或者比賽誰捉得多呢。

想跟另一半來一趟低消費又夠浪漫的約會,下白泥絕對是個拍拖好去處。 對比2008年6月,今次暴雨實在是更為嚴重和極端,惟這次只有約190宗山泥傾瀉報告,導致一些非主要道路需封閉一至兩日,以及令石澳陸路交通中斷了約兩天。 下白泥行程 下白泥行程2025 大部分市民的生活於一兩日內已回復正常,事故亦沒有造成任何人命傷亡。 由此可見,本港斜坡安全比2008年時已有不少進步,但我們不能自滿。 自成立以來,土力工程處以風險為本的原則,有序鞏固不合標準的政府人造斜坡。

下白泥行程: 香港迪士尼樂園《魔雪奇緣》世界 獨家率先入園券優惠

每週獲得最多課金支持的3篇文章將會翻譯為英文,以讓英文讀者可從熱血時報取得資訊。 其他未入三甲的文章將滾存至下週結算。 下白泥行程 如讀者希望你欣賞的文章可讓更多人閱讀,歡迎課金支持,同時編輯和作者亦可藉此計劃得到大家的實質支持,有助我們進一步提升傳訊質素。

  • 這次暴雨引發的山泥傾瀉,揭露有個別私人業主在斜坡上進行違規僭建工程。
  • 因此,政府仍必須在未來繼續投放資源於斜坡安全工作,盡量減低山泥傾瀉對市民的影響。
  • 另外,天文臺總部錄得的24小時最高雨量亦超過600毫米,而港島部分地區更錄得24小時最高雨量超過800毫米,大約是全年香港平均總雨量的三分之一。
  • 碉堡呈方形,以青磚建成,樓高兩層,一樓與天台之間設有閣樓。
  • 退潮時泥灘和紅樹林會見到潮蟹、馬蹄蟹、彈塗魚等生物,自然生態極為豐富。
  • 事實上,在世界各地受山泥傾瀉影響的地區當中,香港已是最低山泥傾瀉風險的地區之一。
  • 至2010年,大多數高風險的政府人造斜坡(例如影響醫院、學校、多層建築物及主要道路的斜坡)已完成鞏固,令香港整體山泥傾瀉風險大大降低。
  • 公共小巴:元朗西鐵站B出口離開後走至泰豐街轉乘33號專線小巴,至鴨仔坑下車。

倘發生山泥傾瀉,市民應配合政府的緊急行動。 然而,全港的登記人造斜坡多達6萬個,當中約三分之一為私人斜坡,單靠政府的力量去處理山泥傾瀉風險,肯定不足夠。 私人業主必須定期維修自己負責的斜坡,尤其不能進行未經批准的土地平整工程或各類違規僭建。 這次暴雨引發的山泥傾瀉,揭露有個別私人業主在斜坡上進行違規僭建工程。 下白泥行程2025 這些工程不但違法,更可能會影響周邊斜坡的穩定性及引致樓宇結構安全問題,亦帶來人命傷亡和財產損失風險。 其實,山泥傾瀉是香港過去最常見的天災之一。

下白泥行程: 前往方法:

日落時分,下白泥的天空會由澄藍變鮮橙,大自然之美令人動容。 但天空變得通紅的時間其實只有一瞬間,若要拍照請務必注意,亦不要只顧拍照,忘記全心全意去感受。 下白泥位於新界西北元朗流浮山,位置偏遠,但於元朗有公共交通前往。 下白泥行程 下白泥行程2025 踏足下白泥,映入眼簾是泥灘、沙丘、小溪及大海,大夥的訪客就會在四圍輕鬆踱步,等待日落到來。 日落時份,下白泥的天空會由澄藍變鮮橙,大自然之美令人動容。 下白泥位於新界西北元朗流浮山,位置偏遠,但於元朗有公共交通前往(見文末)。

公共小巴:元朗西鐵站B出口離開後走至泰豐街轉乘33號專線小巴,至鴨仔坑下車。 (越接近日落時份候車人龍越長,可能要等兩、三架小巴。記得預留充足交通時間,以免錯過日落)2. 私家車:自駕去下白泥最方便,但要注意村路狹窄,駕車時必須小心。 下白泥位於香港新界西北的元朗流浮山,由元朗市中心出發乘小巴到下白泥大約需時三十分鐘。 下白泥可說是全港首屈一指的觀日落地方。 下白泥行程2025 退潮時泥灘和紅樹林會見到潮蟹、馬蹄蟹、彈塗魚等生物,自然生態極為豐富。

下白泥行程: 斜坡安全有進步 惟不能自滿

下白泥位於元朗,鄰近流浮山,面朝后海灣,一望無際的泥灘遠離城市煩囂,斜陽日照為都市人洗滌心靈,不少人前往菠蘿山行山後才來下白泥看日落。 由於氣候變化帶來極端暴雨,加上不少道路和樓宇都是依山而建,本港山泥傾瀉風險亦必定會隨之增加。 下白泥行程 除了政府和私人業主要繼續努力維護斜坡安全之外,廣大市民亦需居安思危,在山泥傾瀉警告生效或暴雨期間,應該遠離斜坡。

下白泥面前一片汪洋,對面就是深圳蛇口。 由於對岸空曠,成為絕佳的日落畫布,是下白泥最美的打卡位! 但記住,要拍到人臉就要把握日落前拍,否則陽光消散,你拍到的只會是剪影。 夕照白泥,是本港數一數二的日落美景。 難怪下白泥這地方終年吸引「日落捕手」來攝影,還有情侶甜蜜拍拖。 適逢天清氣爽的夏天到來,看得見「天空之鏡」的機率大增,運氣好的話還會看見醉人彩霞,屆時打卡絕對可以落hashtag 「#NoFilter」。

下白泥行程: 好去處

至2010年,大多數高風險的政府人造斜坡(例如影響醫院、學校、多層建築物及主要道路的斜坡)已完成鞏固,令香港整體山泥傾瀉風險大大降低。 土力工程處於2010年開展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把工作擴展至緩減天然山坡的山泥傾瀉風險,並繼續鞏固其他中等風險的人造斜坡。 太陽落山後,幸運的話會遇上彩霞,那時候天空會呈淋漓七色顏料的面貌,令人讚嘆不已!

下白泥行程: 欣賞下白泥最美日落

1972年,港島半山寶珊道及九龍秀茂坪在一日之間,分別發生兩宗極嚴重的山泥傾瀉災難,塌下的山泥掩蓋住宅及導致一幢12層高的大廈倒塌,合共138人死亡。 直至土力工程處於1977年成立,專責處理斜坡安全問題,本港斜坡安全才得以逐漸改善。 下白泥行程2025 1.小巴:可在元朗泰豐街搭乘33號小巴前往,過了流浮山迴旋處,於泰國廟或鴨仔坑下車,約45分鐘車程。 出發前記著去天文臺網站確實日落時間,規劃行程。

下白泥行程: 【元朗出行篇】下白泥 ─ 香港NO.1日落勝地

又因為位於西北方向,是觀賞日落的出名「打卡點」。 於元朗泰豐街搭乘33號小巴前往,但愈接近日落時份候車人龍愈長,可能要等兩、三架小巴。 記得預留充足交通時間,以免錯過日落。 下白泥美景不能錯過,日落更可以說是全港數一數二的美,每年都吸引不少人專程打卡! 即看以下下白泥景點推介,瞭解一下白泥點去吧。 公共小巴:可於元朗泰豐街搭乘33號小巴前往,但越接近日落時份候車人龍越長,可能要等兩、三架小巴。

下白泥行程: 路線1. 下白泥+周邊遊

本港廣泛地區遭受破壞,在屯門舊咖啡灣發生的山泥傾瀉更導致兩人身亡。 1.防曬措施,不要以為近黃昏時段的太陽沒有殺傷力,其實如果你在戶外等待拍攝日落,也暴露在紫外線下,塗上防曬、戴帽或穿上防曬衣都可避免曬傷。 久聞下白泥景色,初次到訪,不知攝影熱點在半路,到了總站才下車。 離去時天已全黑,經過村子,狗吠聲此起彼落,似乎近在咫尺,心也慌了,好不容易纔走回車站呢。

下白泥行程: 菠蘿山+良田坳峽谷行山丨打卡影相位

使用中灰漸變濾鏡,利用深色區域遮擋天空的光線,而地面光線則不受淺色區的影響,這樣調和光線,可以讓曝光比較均勻。 於白平衡上選擇「陰影」或調高K數值,以平衡天空漸紅的變化;相反,如你想將日落畫面變得更暖,則要將K數值調低,選用暖色溫。 下白泥一向都吸引攝影發燒友前來,但即使你是新手上路,也可拍出非常可觀的相片,以下的小貼士或可幫到你。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