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2025詳盡懶人包!內含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絕密資料

來到小溪旁果真沒有看到橋的蹤影,但是有看到指示方向的箭頭,因此我們踩著石頭過河後,繼續照著指標的方向走。 往右有一條岔路可通往司立富瀑布,此路最後會接回往巨木羣的道路,但是今天的時間很趕,前方的路跡又不明顯,我們不敢貿然前行。 美樹營地附近沒啥店家可補給,喫的及用的請記得要帶足再上山。

為保存獵物,夏天泰雅族獵人會將狩獵到的肉品冰鎮於此,造成溪水留有獵物的味道,野溪因而得名。 ⇑ 司馬庫斯部落內的路燈由清華大學「類燭光 OLED」研究團隊打造,是全球首批類燭光景觀燈,它們不會產生藍光傷害也不會發熱,可以避免蚊蟲聚集,兼具節能與生態保育的功用。 不過說實在話,它們還真的是挺不亮的 XDD 晚上在司馬庫斯部落散步千萬要自行小心腳步。 生態公園距離部落中心約 1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2025 公里,為環狀路線,繞一圈約 45 分鐘,由部落來回全程約 1.5 小時。 Ko-Raw 在泰雅族語中意指「祖先在此開墾,落日時分要回部落,全身總是和著深黑色的泥土」,這個名稱代表著土壤的肥沃,有著年年豐收的含義。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新竹縣尖石鄉

要去巨木登山步道不需要再開車前往遊客中心那的入口,從達宴營區往舊部落營地的方向走,有條路可直接接到巨木登山步道的起點後不遠處。 下午先趁著空檔探路,好奇先走一小段看是接到巨木登山步道的何處。 前往的時間為11月下旬落葉已不少,仍有些許紅黃葉留在樹枝上,上山的路況比我想像的好,聯外道路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且有上下行時間管制,這次沒有遇到路況差且需會車的情形。 這次因為叔叔的邀約,預訂了達宴露營區,讓我有機會免去交通的煩惱就可以到達司馬庫斯,自駕司馬庫斯有出入山交通管制,管制時間請見官網的最新消息(點我連結官網)。 位在新竹尖石的司馬庫斯,海拔高度約1500公尺,據傳司馬庫斯當地族人是由南投仁愛鄉遷徙過來的,以泰雅族人為大宗。

  • 根據記載,Yaya Qparung 已存在超過 2,500 年,在全臺神木中排名第四,20.5 公尺的樹圍需要 20 多位成人牽手才能環抱,筆直伸往雲霄的樹幹足足有 35 公尺、超過 11 層樓高。
  • 除了住在司馬庫斯部落裡面,內灣也是個不錯選擇,因為距離司馬庫斯車程只要約 2 個小時,本身又是很棒的新竹知名景點,機能性也很好。
  • 接著再開車下到主餐廳喫晚餐,司馬庫斯訂房含早餐,晚餐記得預訂,基本上你不訂的話,除了小賣部有泡麵外,方圓10個山頭是沒東西可喫的。
  • 在文化層面,竹片也是泰雅族人拿來切斷臍帶、擴充耳洞甚至占卜的器具。
  • 來到小溪旁果真沒有看到橋的蹤影,但是有看到指示方向的箭頭,因此我們踩著石頭過河後,繼續照著指標的方向走。
  • 為配合車輛管制時間,包車或二日遊行程多會安排於中午前離開。
  • 當地人說,Yaya Qparung 分岔的巨大枝幹就如同媽媽敞開雙手,擁抱著部落,守護著族人。

另外針對像我這種平常不爬山的都市肉雞小孩,請記住幾個重點,司馬庫斯巨木羣步道單趟約5公里,來回10公里,走到4公里處纔有唯一的公廁,沿途沒有任何東西販售,請用爬山的心態面對它。 後來長老出來整合,因此現在部落的住宿統一管理訂房,大家分工合作,變得相當團結,人人有工作,也經營的很不錯。 住房有一定數量,千萬不要開大老遠的車去賭會不會有空房的問題。 大老爺神木旁的步道掛著指示牌說前方的橋坍塌了,要山友們原路折返,但是我們看到前方有人在走動,應該不致於不能走吧?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定點露營

圖片版權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 ©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露營地大多位在偏遠的山上,附近都有或長或短的登山步道,不妨安排一段時間,投入更原始的大自然懷抱中,欣賞萬物恣意生長的模樣,以及天光雲影的變化。 進入司馬庫斯之後,要沿著指標往舊部落行駛,會從巨木羣停車場前開始有另一條路往舊部落,路很小條,除了駕駛技術要好之外,建議車子的扭力也要好,不然你會想哭。 然後上山的最後一個加油站就是尖石加油站,務必加滿再上山,大概要開 2 個小時。 來到司馬庫斯,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住在新部落,這次我們造訪了位於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的冷月民宿,有一種遺世獨立之感,房間超美,景緻無敵,還有絕美星光,如果想要暫時逃離一下世俗紛擾,那就來舊部落的冷月民宿住一晚吧。 抵達司馬庫斯遊客中心後,經由雅竹餐廳(補給站)往巨木羣方向,經過嗎娜小木屋後,往上遇到叉路口-請往“舊部落”指標方向(切勿往巨木羣!!!)沿著水泥路面約10-15分鐘即可到達舊部落露營地。 由於部落對外道路的路況不算好,遇到連日下雨的壞天氣時,的確別輕易冒險上山!

  • 如果不是想要挑戰自我極限(?)真心建議約朋友包車或預訂接駁車會玩得比較舒服。
  • 日本人退出臺灣之後,原司馬庫斯居民開始遷回原居地,無人居住的司馬庫斯部落自此又開始建立起族人的家屋和農地。
  • 司力富瀑布位於「上帝的部落」之稱的司馬庫斯裡,一個小而美的景點。
  • 原本預訂下山時要到新部落去晃晃順便找東西當午餐,沒想到剛好碰上全部落前往宜蘭參加教會活動,所以整個新部落空蕩蕩的,當然也沒午餐可以喫,索性拍拍照後就提早下山,避開午後雷陣雨,也結束司馬庫斯之旅。
  • 站上海拔高度約一千四百五十公尺的宇老觀景臺,雖然天氣不是理想,但還是飽覽了雲霧中的山巒景緻,山稜線的綿延盡收眼底。
  • 崗好山莊,位於泰崗部落,是離司馬庫斯最近的部落,是通往司馬庫斯的最佳休息點,絕美的山景與雲海星空,是崗好山莊寶貴的禮物。

因為看過你的介紹,3年來小弟對黑色部落”司馬庫斯”無電力一直有高度興趣,終於在3.11~12要去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去露營的…這2天還在擔心下雨去神木區會很麻煩…. 回程時我們家在宇老前改走玉峯道路接北橫,感覺上路況比新竹尖石進來要好走許多,途中還在美樹營地停留休息借用廁所。 原本是預定這兩天要和幾位朋友到宜蘭的福山植物園走走,不過因園區太熱門沒搶到門票,計劃頓時受阻。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司馬庫斯 拜訪上帝的部落 20120317

至於照明方面在屋內及屋外皆有裝設 LED 燈條,夜晚時營地主人會載來蓄電池接續供電照明。 此次的司馬庫斯部落之旅共有 6 家子同行,包括了 Lily、王大哥、阿雪、噴火龍,另一車三空手腳較快已先行上山。 過橋後循著主線續行,此時走的是 [錦屏道路],但在過了「錦屏國小」後會變成 [錦屏後山產業道路] (仍是同一條路),山路開始蜿蜒爬升,部份路段易有濃霧,行車需多加小心。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尖石鄉水蜜桃

到達達宴營區時有部份視野較好位置已被保留,不清楚是否是參加套裝行程的遊客可以優先保留營位,這個部份有想前往的人預訂時可以詢問營主。 前往達宴營區時,事先沒有做足功課,跟隨導航一路上到了迦南咖啡屋之後就沒路,問了咖啡屋的員工才知道要在還沒上到巨木停車場時,就要在指標岔路處右轉。 這座石砌教堂是當地族人用秀巒溪石和花蓮白色大理石慢慢打造的,也是當地族人信仰的中心。 不管是教堂牆上可以看到杵與臼、小孩與猴子還是教堂裡面牆壁的圖騰,都有泰雅族的傳說,是一座充滿故事性的教堂。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司馬庫斯

您的個人數據將用於支持您在整個網站上的體驗,管理您帳戶的訪問權限以及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中描述的其他目的。 隔日 (星期一) 早上天氣依舊晴朗,雲層稍厚;恰好遇到部落居民到營地旁的果園採收水蜜桃,老婆和 Lily 趕忙跑過去湊熱鬧。 從第一層營位俯瞰第二層 (中層) 營位,也是我們此行的紮營點;地面上會濕淋淋的一片,是因為水槽的水管破裂,泉水不斷漏出所造成的。 沿著 [秀巒道路] 直行,途經田埔部落,行車約 9.5km 便會來到「秀巒檢查所」,需在這裏停車辦理入山證,現場登記,不需任何費用。 大約走到2K左右會遇到第一處休息平臺跟簡單的木構建築廁所,但不論男女生廁所都可以直接面對大自然的美景,而且不怕被人偷看到,在深山裡有這這樣的廁所,稱作五星級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屬於孩子們寬敞遊戲區 司馬庫斯教堂

後來在司馬庫斯附近發現臺灣第二、三大神木,司馬庫斯因此有許多登山客增加,部落也因此不再與外界隔絕。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上的司馬庫斯可能是臺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這裡在一九七九年才開始有電力供應,對外道路更在一九九五年底才開通。 在對外道路開通之前,居民只能花數小時以徒步方式越過河谷到達新光部落,再利用當地的道路和外界聯繫、取得民生物資。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2025 在發現神木以及道路開通之後,初步解決了居民行的問題,觀光客也開始湧向此地,今日的部落已和昔日大不相同。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司馬庫斯行程推薦

▲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2025 走了兩個小時終於到了司馬庫斯巨木部落,這邊的神木都環繞著這條小溪生長,溪水冰涼暢快,在這邊玩水真是一大享受。 KEEN GALLATIN CNX 算是比較偏向保護款式,周圍保護層較其他款式高許多,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更能提供足夠的保護,避免一些樹枝等尖刺異物傷到腳,但是仍保有類似涼鞋的設計,讓腳能舒適與乾爽。 KEEN GALLATIN CNX 同樣有拇指保護設計,在山林或是野溪遊玩時有許多尖石,或是水中有無法看見的異物,都可以確保遊玩的安全。 來到司馬庫斯不只有紅檜巨木羣,還有多達2000株以上的櫻花林,司馬庫斯上的櫻花種類包含臺灣原生種的「霧社山櫻花」、「緋寒櫻」及日本品種等高達10種以上。 在進入司馬庫斯前的產業道路,路面狹窄、坡度陡、坑洞大、髮夾彎多,一路上只能用「驚險連連」來形容。 而騎乘摩托車前往的話,則要留意地上砂石很多,一不小心就會滑倒。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新竹內灣尖石二日遊路線

桃園拉拉山:距離司馬庫斯約2小時車程,可以搭配玩拉拉山、喫水蜜桃。 推薦住宿:拉拉山 5.5K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2025 農莊、拉拉山民宿福緣山莊、雲山房。 司馬庫斯的住宿選擇其實不算少,大致上可分為司馬庫斯內部與其周邊的民宿,甚至是桃園拉拉山或新竹內灣,可參考下面編輯的簡單說明,再依照自己的規劃進行安排。 近年司馬庫斯已取消入山管制了,民眾不需申請登記入山證,隨時都能進出。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臺北|R東日本大飯店臺北:高質感日系飯店推薦,超強奢華早餐牛排喫到飽!

「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位於海拔 1,630 公尺,從司馬庫斯部落出發前往營地大約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10 分鐘車程,而從營地走到司馬庫斯巨木羣路程,來回大約 3-4 小時。 還記得多年來新竹尖石鄉小旅行,當時的尖石景點旅遊資訊還不多,鄉內的旅遊系統也還沒建置的很完善,但來到尖石必來的就是「青蛙石」。 不過,當時的青蛙石步道缺乏整修與規劃,即便是假日也是小貓兩三隻,整體相當沒落。 隨著青蛙石天空步道在2018年整修完成開放,步道建置在那羅溪的河道溪谷上,讓人沿著青蛙石步道穿梭在森林之中,最後走上透明的玻璃彩虹步道,站在懸空的那羅溪上,欣賞飛瀑與青蛙石的氣勢磅礴,遠眺電影賽德克巴萊拍攝的場景。

除了前面提到的雅竹餐廳,若想來點輕食、喝杯咖啡,也可前往落於部落高處臺地的迦南咖啡美食屋。 店內提供各式咖啡、冷飲、簡餐,還有相當少見的馬告咖啡、手工搗製的小米麻糬,最重要的是探出投就有露臺區可眺望「上帝部落」山區美景,百萬風景盡收眼底。 想到新竹旅遊,推薦的旅遊路線就是「新竹內灣+新竹尖石」這個路線組合。 以放慢步調感受山林的美好,所以相當推薦大家可以安排一趟內灣一日遊+尖石司馬庫斯一日遊,體驗遠離塵囂的森林漫遊之旅。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2025 大家如果很早就來司馬庫斯也可以先上去拍完登山步道的櫻花,再下來拍牌樓這裡;畢竟牌樓這裡是入口處,大家都只會停留一下就上去了,但登山步道比較窄,如果太晚上去人太多就會比較難拍照了唷! 前往司馬庫斯前,請記得在尖石鄉加油站加滿油再上山,這裡是竹60鄉道最後一處加油站,後續來回超過120公里的山路完全沒有加油站喔。

建議要露營者一定要先準備好蓄電裝備,而且山上沒有 Wi-Fi,只有中華電信纔有收訊。 司立富瀑布高低落差約 20 公尺,夏季雨水豐沛,飛濺而下的手勢氣勢磅礡,秋季時則可欣賞植物落葉前變色的景緻。 步道全程約 1.2 公里,步行來回約需費時 1.5 小時,也能從觀瀑竹橋前往巨木步道 1 公里處。 近年金盞花製作而成的保養品、化妝水、洗面乳席捲網路,不少人肯定都聽過或是買過! 來到新竹尖石鄉,距離內灣老街不遠的尖石鄉「那羅部落」被稱為「黃金香草部落」,因部落中種有廣達三公頃金盞花田,每當金盞花盛開時,碧綠的山谷被點上點點黃橘色彩。

【路線規劃】 第一部分調查從巨木停車場24,577773, 121,337473到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約2公里,於林下步行主要針對夜猛禽進行夜間調查。 如果在桃園或是桃園以北,建議從 [國3] 的三峽交流道或是大溪交流道下來接往 [省7] (北橫),然後在巴陵之前右轉往三光方向,會經過爺亨梯田,沿途景觀不錯,路線比較單純好走。 進入內灣後繼續走 [縣120] 往尖石的方向前進,在過了中油尖石加油站後會有個 ├ 型叉路口,此時要右轉過「尖石大橋」,這裏也是 [竹60鄉道] 的起點。 過橋後續行,途經「嘉興國小」,約走 3.5km 路程會遇到下圖的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 型叉路口,這時要左轉過「錦屏大橋」! 除了住在司馬庫斯部落裡面,內灣也是個不錯選擇,因為距離司馬庫斯車程只要約 2 個小時,本身又是很棒的新竹知名景點,機能性也很好。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司馬庫斯景點介紹

如果要往新竹尖石的方向,則請參考 “新竹尖石” 方面的營地資料。 新竹內灣:距離司馬庫斯同樣是約2小時車程,可以搭配走跳內灣老街、薰衣草森林等景點。 司馬庫斯內部:住這玩司馬庫斯相對方便,而且離巨大神木羣較近,可以盡情擁抱大自然美景,但機能較不便利,最好要先備妥生活必需品和食物。

因為前一天去機場接從美國回來的小姑,一家人吱吱喳喳聊到凌晨才睡,所以我們選在連假第二天(4/3)中午睡飽了纔出發。 新竹縣尖石鄉後山最高海拔的一個泰雅族部落,居民全為泰雅族原住民。 由於位處深山交通不便,且長期沒有電力供應,曾被稱為黑色部落,也是臺灣最深山的原民部落,後因發現神木羣,乃發展觀光,現在成為一個重要的觀光地點。 司立富(Slibu)瀑布高低落差達20公尺,因為石壁相當陡峭、有許多天然洞穴,有如「自然陷阱」,吸引許多鳥類前來捕食。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司馬庫斯景點-司馬庫斯部落

對泰雅族人來說,竹子一直都是重要的經濟作物,不管是生活上製造水管、編織器具或搭建高腳屋建築都少不了竹子的幫助。 在文化層面,竹片也是泰雅族人拿來切斷臍帶、擴充耳洞甚至占卜的器具。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微雨的早晨,茂密竹林擋去落下的水珠,只餘下細密水霧撲面,山風穿過林間,耳畔盡是竹葉摩挲的沙沙輕響。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尖石鄉公所:結合原民風格的鄉鎮中心

獨特的自然環境以及泰雅文化,是吸引旅人到訪的原因,像是司馬庫斯巨木羣、司立富瀑布、部落觀景臺等都不能錯過。 花了十一年時間才完工的「錦屏教會」之前曾被報導為「臺灣怪屋」,並指出錦屏教堂虛有其表、四不像。 全因20年前起造時,原計畫要以石頭打造、象徵部落文化傳承。 來經費與人力的到不足,因此延宕12年才「勉強」完成主體,但內部的設備依然欠缺。 中間過程更長達七年時間教會內無水、無電、無窗、無燈,靠著其他教區教友的奉獻,纔能有今天整體結構的完成。

由於店內空間不多,即便我們這天是平日來訪也是滿滿人潮,如想好好坐下來喫頓飯,「建議」避開中午尖峯,或者是提前預約。 有「上帝的部落」美稱的泰雅族部落司馬庫斯,位在新竹的尖石鄉,海拔約1500公尺,是最深山的原住民部落,也是全臺灣最晚有電力送達的地區,遺世獨立。 不過也因為交通不便,司馬庫斯才能至今都完整保留泰雅族文化以及山林最原始的樣貌。 有不少人都聽過司馬庫斯,卻沒有親眼見證它的真面目,只知道它很美,在深山中。 司馬庫斯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玉峯村,海拔高度約1,500公尺,是一個泰雅族部落。 因為位處深山,在早期沒有電力供應時而遺世獨立,因此有黑色部落之稱;也因高海拔的地形,長年與世隔絕,而有了上帝的部落之名。

新竹尖石_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 每逢2月 司馬庫斯部落進入櫻花季

正對面就是楓樹林民宿,如果想來司馬庫斯部落遊玩又不方便露營的話,這裏是個不錯的住宿選擇 (楓樹林民宿 網址參考)。 一直開到山路的盡頭,見到這根刻著 “司馬庫斯原鄉發展協會” 字體的圖騰木柱時,代表舊部落營地到了,此時順著山路下滑進入露營區。 待遇到下圖的 Y 字型叉路,參考路口的指標牌取左邊往「迦南農莊」的方向進入;這裏也正是新部落前往巨木區登山步道的入口。 過橋後續行,約走 3.5km 路程會遇到下圖的 ┤ 型叉路口,這時要左轉過「錦屏大橋」!

往 [省7] 北橫公路方向,請參考 “桃園復興” 的營地資料。 可以進上巴陵 (小繞一些),裏頭的營地不少,且多有提供民宿的服務,還能採果逛拉拉山神木羣。 另外也可以在回臺北的 [省7] 沿途找營地,如:霞雲的馬灣農場、雪霧鬧的雅渡農莊都不錯。 這幾天到司馬庫斯舊部落營地露營,回程下山時改走 [玉峯道路] 轉接 [省7] (北橫),途經美樹營地進入一探,補些營地的現況相片給大家參考。

這是泰雅部落集結族人們合作無間的力量,落實「土地共有、合作共生」的理念,當中所建造出最具特色的「迦南小木屋」景觀套房,就包含了「長屋風格」、「美式風格」、「傳統風格」、「美式風格閣樓式」、「雙拼木屋」。 管制地點為泰崗往司馬庫斯岔路口 (竹 60 線 39K 處) ,管制路段則為司馬庫斯產業道路 (竹 60 線 39K 起,即泰崗岔路口至司馬庫斯部落之間聯絡道路)。 其實跟以往相比,司馬庫斯的路況已經好不少,不過每日會在特定時段採行單線管制,所以出發前要特別注意管制規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