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得拉曼路程短,林相豐富多變,步道有緩坡及陡坡各半,也可行走在稜線上欣賞壯麗山景,近距離看到山毛欅及紅檜神木,若想挑戰體能攻山頭也行,算是北臺灣親子健行的首選。 尖石鄉北得拉曼神木羣,雖然只有4棵(勉強可算5棵)而已,規模遠不如拉拉山的神木羣 北得拉曼步道 。 後者位於遊客如織的森林遊樂區裏,供遊客參觀,而我獨喜於在寂靜的深山林裏與千年紅檜相逢時的感動。
- 林徑質樸,林相優美,沿途夏蟬爭鳴,走在這樣的山林小徑,自在地享受森林浴及各種蟬聲交鳴的自然樂章裏。
- 停車的部分,在登山口附近的停車區可供停放的空間偏少,約可停十臺左右,剩下只剩路邊停車的選擇,目測鄰近登山口的路段區域(路邊加小型停車區)約可停20臺左右。
- 水田部落,泰雅族語原稱“Slaq”,是指“泉源之地”,這裏位於油羅溪的上源的河谷地。
- 當然,少不了的還有蟲鳴鳥叫,只是我一樣也分不出來自於哪一種動物,除了蟬的吱吱作響。
汽車可直接由童話森林營地旁的水田林道繼續往前開,是有水泥鋪設的道路,約至3公里處就是登山口。 兩旁及附近有空地可以停車,非人潮旺季時應該都有空位,目測大約可以停20輛汽車。 北得拉曼步道2025 路徑多為樹根盤錯,少部分路段在多日雨後會有一些些泥濘狀況。 有需要拉繩或手腳並用的陡上陡下路段,可自備手套。
北得拉曼步道: 新竹相關內容
此處有全臺海拔最低的紅檜巨木羣,因樹型分叉扭曲不具經濟價值而免於被砍伐輸出的命運。 地處偏壤鮮為外人知的泰雅族聖域,公諸於世後曾引起族人害怕被破壞而揚言封山,後由林務局接管維護,並修建步道。 北得拉曼步道的山毛櫸季節約落在11月初到11月中,而我們前往的時間點11月初應正是欣賞山毛櫸最佳時間,可是還是得視當年氣候狀況而定。 像此時,我們所遇到的山毛櫸才正剛要轉黃,一路上都沒有遇到轉黃的山毛櫸身影,直到快到內鳥嘴山頂附近,才見着幾株黃葉山毛櫸。 步道屬原始山徑,多是石塊與樹根盤屈枝節交錯,木棧道出現比例相當低,另外步道受高如參天的林木樹蔭所屏蔽,路段易溼滑,尤其水氣較重時或剛下過雨前往,都需格外當心行走。
新竹縣共有三座鳥嘴山,分別是關西鳥嘴山、尖石鳥嘴山、五峯鳥嘴山;為了區分,山友都將關西鳥嘴山稱為「外鳥嘴山」,而稱尖石鳥嘴山為「內鳥嘴山」。 內鳥嘴山名稱由來 原名為鳥嘴山,山形像鳥嘴而得名,不過新竹縣共有三座鳥嘴山,為了有所區分,嶽界都慣稱關西鳥嘴山為「外鳥嘴山」,尖石鳥嘴山為「內鳥嘴山」,五峯鳥嘴山為「鳥嘴山」。 備註 1.步道1.2~1.4K木作設施部分腐朽,易發生意外事故,日前封閉,請洽新竹林管處,確認開放再前往。 北得拉曼步道2025 包車(從住所出發):出發前於 橘子貓旅遊包車官網上訂購包車服務,即可於指定時間從住所出發,直達目的地。 趣吧提供個性化、客製化旅遊體驗、戶外探索、私房景點、交通票券與包車旅遊,藉由達人帶路探索亞洲在地文化。
北得拉曼步道: 水田林道支線+北得拉曼神木步道 勞工團
繼續下切,來到往登山口和二&三號神木的叉路,先去看看兩棵神木吧。 北得拉曼步道2025 翻過亂石堆,走過大型的石面平臺,沒幾分鐘就看到兩棵鄰近的神木,雖然也是很大顆,但看過一號神木後,總覺得還是有落差,而且沒有一號神木好親近。 向下不久,眼前出現一顆超級巨大、腰圍超粗的紅檜,這就是一號神木! 北得拉曼步道2025 也因為是泰雅族飛鼠部落的神聖巨木,又稱飛鼠神木。 往內鳥嘴山的路比較有挑戰性,較為陡峭而且些許泥濘,沒想到已經放晴一週還有些泥,聽說若是上山前幾天下雨,會泥到不要不要的,不過沿途有瞭望點,搭配枯枝框起了山景,有種說不出的美感。
走竹60鄉道和秀巒道路前往尖石鄉的錦路至養老聯絡道路,即可抵達養老登山口。 泰雅族人稱藏身於水田部落的鳥嘴山為「北德拉曼山」,意思是「試試看」。 行前看到許多山友分享北得拉曼屬於中級山,路程不算輕鬆,果然確實不是太輕鬆。 若是選擇不登內鳥嘴山,只選擇到巨木步道往返,慢慢走整體不算太難;然而若選擇登內鳥嘴山就會比較辛苦點,除了小幅增加步道難度外,爬升的高度也隨之拉大。 此行拍照加休息一小時半,共耗時約8個多小時。
北得拉曼步道: Tripbaa趣吧! 旅遊平臺
最後3公里路最辛苦,崎嶇不平的土石路,汽車只能緩速蹣跚前進,稍有疏忽,底盤即傳來碰撞土石的響聲,讓人既擔心,又心疼。 前往北德拉曼巨木步道時,建議自行開車的話請務必在最後入山前的加油站把油箱加滿,免得到時入山後無油可用的窘境。 而最靠近步道的加油站為尖石中油加油站,開車可以直接導航北德拉曼即可,我們這次前往時有遇到道路施工,必須要多走30分鐘纔可以抵達。 登塔曼山前建議養成運動與健行的習慣,讓身體保持在體力良好的狀態下去爬塔曼山。 登山時記得攜帶登山杖,使用登山杖比較能克服陡升的路段。
北得拉曼步道: 旅遊生活 | 享樂食記 | 育兒日誌
北得拉曼巨木步道&內鳥嘴山的P型路線,並非好走的山徑,盤根錯節的樹根,時不時上下拉繩的大石頭,還有內鳥嘴山的泥巴路和濕滑拉繩下切,請小心翼翼跨出每一步,這是考驗腳力與膝蓋的時刻。 續行上上下下的木階梯,25分鐘抵達1.6K神木&內鳥嘴山叉路口,同時也是個休息點,有山友們在此處煮熱食,我們都還不太餓,決定繼續前行。 北得拉曼步道 走進登山口,將面對的是持續性的上坡,許多樹根阡陌纏繞的原始山徑,偶爾出現木梯還算好走,前菜就慢慢熱身吧!
北得拉曼步道: 新竹北得拉曼山步道簡介
又到了秋天賞山毛櫸的時期,前年、去年到霞喀羅今年來北得拉曼賞景和觀看4棵神木…霞喀羅古道連結臺北→水田林道登山口→迴音谷→神木區→內鳥嘴山→神木區→迴音谷→水田林道登山口1.O形一圈約… 國道3號竹林交流道下,從新竹尖石走120縣道往新樂方向,過新樂大橋轉進水田林道(竹58),過水田橋右轉進水田林道支線抵達水田部落,取左往上水田部落,經源昇園商店(舊稱北得拉曼補給站),續行可抵達步道登山口。 林相隨海拔高度變化,從人工造林地、天然闊葉林區及檜木林帶,多樣的植物孕育豐富的動物,尤其闊葉林中以飛鼠最常見,成為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要角。 高端路線爲從登山口進入,一路至巨木區環型路線口,往左續上行至內鳥嘴山登頂,返程可選擇原路折返或於鳥嘴山岔路處擇左道鏈接至巨木區環型路線。 此路線步道全長約7公里,海拔高度落在900 ~ 北得拉曼步道 1,700 公尺,爬升高度約800公尺,步行來回時間約6~8小時。 一般大衆路線爲從登山口進入,一路至巨木區環型路線繞行後返回。
北得拉曼步道: 新竹登山步道推薦/此生必訪的國家級步道!霞喀羅古道3大絕美景點一次全公開
完整相簿|GPX前年12月初,我們第一次到訪北得拉曼,當時因為稜線上強烈的九降風,以及小樂臨時的身體不適,我們走到約1.4K過了迴音谷後的瘦稜就撤退了。 有關登山安全知識、登山裝備、地圖使用技巧等資訊請見下方登山補給站網頁,建議行前閱讀以保障您戶外活動安全。 於1.2K迴音谷欣賞完夕色後,便一路未停趕路下山。
北得拉曼步道: 山毛櫸,神木,瀑布,極佳展望,新竹北得拉曼巨木步道,連走內鳥嘴山【中級山】(P型)
認識他們是我的福氣,因為有他們的邀約,我纔有機會去那些對我來說不那麼輕易抵達的地方。 更因為共同的興趣,回到臺灣後還能繼續維繫情感,讓我相當珍惜這段情感。 出發前於趣吧旅遊平臺報名,可在臺北古亭捷運站 2 號出口集合出發,或於新竹高鐵站內 7-11 北得拉曼步道2025 集合上車。 Google 定位「童話森林露營地」,抵達後在此停放車輛,接著再步行約 2 公里抵達北得拉曼山登山口。 新北最高峯塔曼山,相較起拉拉山的名氣,塔曼山顯得低調許多。 塔曼山森林裡香噴噴的芬多精、成羣的檜木扁柏,以及整片的杜鵑林讓夏季登塔曼山顯得更加愜意涼爽,尤其陽光灑落在檜木與苔蘚上的景象,運氣好還能找到水晶蘭喔!
北得拉曼步道: 新竹夫妻臺中看病釀2死 檢今相驗指示抽血查死因
才剛踏入登山口的階梯,你就可以感受到濃鬱的森林氣息。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芬多精這個成分外,北得拉曼的視覺和聽覺享受更是值得說嘴啊! 穿梭在昔日伐木後所種植的杉樹和中海拔的闊葉林裡,底層還充滿各式蕨類植物與被青苔覆蓋的石頭,完全可以構成拍電影的場景畫面! 當然,少不了的還有蟲鳴鳥叫,只是我一樣也分不出來自於哪一種動物,除了蟬的吱吱作響。
天黑的速度遠遠不及想像,加上步道受樹蔭遮蔽更顯昏暗,需仔細看路小心行走,難免影響而減緩行走速度。 最後剩300m的路,差不多就是靠著灰黑微光摸黑下山,結束此行。 原來一行三人,居然沒半個人注意到分岔路口,就這麼錯過一路回到巨木區環型入口。 那天,真的有其他山友在此大喊,還真的讓我聽到迴音呢! 山林間,偶有眺望的視角可遠瞻山下美景,這天步道的能見度都不錯唯可惜多雲的天氣,老天不賞我們陽光襯藍天,而給了我們雲朵襯雲瀑。
北部的朋友,夏天避暑勝地請加入「中級山」這個選項。 塔曼山雖然就在拉拉山隔壁,空氣一樣好、但觀光客少很多很多,塔曼山森林裡走起來宜人舒適,隨時停下來怎麼拍都美,怎麼看人都腿長。 在檜木扁柏等巨木底下,我們渺小、謙卑,認真走路時而拍照。 炮子崙越嶺親山步道:位於新北市深坑、木柵交界處,是由指南宮後山、猴山嶽、魚衡山所繞的起來的山谷,步道包含茶山古道與深坑步道,登山口位於阿柔洋產業道路前文山高爾夫練習場指標岔路右轉進入即可抵達。 指南茶路親山步道:位於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茶路親山步道以三玄宮步道(茶路古道)、樟山寺步道(飛龍步道)及樟湖步道為主。 北得拉曼步道 指南宮貓空親山步道:位於臺北市文山區,指南宮是通往貓空、樟湖及二格山區必經之地,步道以指南宮步道、大成殿步道及茶展中心步道為主。
北得拉曼步道: 登山路線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