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成 臺北出生長大,待人處事是標準的天秤座性格,出社會之後幾乎都在和文字兜圈,做過報紙和雜誌編輯,也當過設計公司企劃。 閒暇時會手抄深愛的華語歌詞,時常在悲觀和樂觀的極端情緒中快速移動。 工頭堅在臺灣的「狀況」不好,消息傳到溫哥華的親戚間,老師「隔空診斷」,遽下「若不改變活不過 40 歲」的警語,要工頭堅立刻買機票飛去溫哥華。
剛出社會時,工頭堅趕上臺灣廣告業興起的時代,投身做廣告導演,有了一番成就,後來看見美國網路這股潮流趨勢,從頭學習科技新知,為臺灣引進「部落客」模式,就此奠定工頭堅「資深部落客」的名號。 恰巧,又碰上臺灣旅遊業成長階段,工頭堅成為新一代「旅遊達人」,可說是繞了一圈,終於找回自己的旅遊夢。 工頭堅: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但你說的沒錯,其實在來的路程中,我也不斷在思考,除了五感之外,還有什麼? 我有了一些答案,而我會想在旅程中加入這些元素,其中一個就是「時空感」,這來自於我與夥伴討論時所得到的一句話「不懂歷史,就沒有辦法旅行。」以我而言,這個感受會與閱讀有關,恰巧歷史對我又是備具吸引力,這與我旅行的原因一樣,皆來自電影畫面。 工頭堅 例如:我對歐洲的憧憬來自宮崎駿作品《魯邦三世》動畫中的卡里奧斯特羅城,他為了要繪出這些背景,他真的都會到某些地方去做記錄、結合,再轉化出一個虛構的世界。
工頭堅: 作者: 工頭 堅
「我們在喝的是時間,這是時間最具體的呈現,」酒是必須積累時間才能完成的產物,也因此,始終與歷史密不可分。 此次三位主持人,各有各的本領,在節目中發揮所長:從冒險型男「廖科溢」的冒險行程、旅遊作家「謝哲青」的精彩歷史解說、到旅行長「工頭堅」的「在臺灣發現世界」,節目中三人在這樣的互動下,產生了精彩又有趣的互動。 工頭堅:我們不談軍雞鍋喫起來是否與當年一樣,雖非全部但至少你會透過舌尖瞭解那是怎麼一回事。 這兩種感受成為了我們社交的內容與鏈結,因此如何進一步朝橫向鏈結並垂直深化內容,那種內化可以成為精神糧食,亦可成為觸碰他人心靈的鑰匙。 2002年,我告別了MV導演、夜店經理,以及網路趨勢觀察者的角色,為下半生尋找一個喜愛的工作,於是加入了旅遊產業。 從電話客服、國內導遊、國際領隊,一路做到講座企劃、平臺規劃、行腳節目主持人,但自始至終,都覺得自己是個部落客、社羣人,多過旅遊產業人。
- 年輕的時候上司對我很依賴,只要事件和國際、社會有關,他們是沒有能力料理的,即使我只有20歲,他們依舊願意交付工作並聽取我的意見,當時不清楚這是一種幸運。
- 根據報導,近期臺灣高股息ETF的受益人數正式突破200萬大關,你走在路上隨便問一個人,很可能都有買高股息,如果有,…
- 第一場由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與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共同主講的「500談」講座「天才.自學.數位力」於8月24日順利落幕。
- 廖科溢找來謝哲青、工頭堅一起主持全新外景節目「出發吧!鐵三角」,他們三強聯手,卻一度不敵疫情,節目開錄4集就被迫停工3個月。
- 那天,對旅遊業並不陌生的爸爸、媽媽和妹妹看見了工頭堅發展出的新旅行模式,稱讚了他找到能幹又厲害的同事。
進入「永樂町鼓茶樓」,在品嘗美食之餘,同時搭配著打嘴鼓的說唱藝術。 大膽地在畢業後,不走建築本業,企圖於媒體圈內透過「實驗」尋覓生活的祕訣,並於日常中觀察與實踐,且成了人稱「設計生活實驗家」的生活狂熱者。 本次的與談人是旅飯旅行長 – 工頭堅,他是我一直很敬仰的大哥,所以就藉採訪之名,著飲酒之實,用清酒玉乃光的短竿渡船與義大利紅酒Grignano,充當兩位男子尋找答案的燃料。 我覺得,一個想法太多的人,因為無法專心做好一件事情,所以很難把事情做好。
工頭堅: 商品推薦
而「鐵三角」啟發他找出「後疫情時代」的旅遊方式,考慮把節目中的路線規劃成新的旅遊產品。 廖科溢找來謝哲青、工頭堅一起主持全新外景節目「出發吧!鐵三角」,他們三強聯手,卻一度不敵疫情,節目開錄4集就被迫停工3個月。 但危機即轉機,平均年紀48歲的3位大叔,經過疫情淬鍊,每個人從裡到外都有了不同變化。 我在行政院的青年諮詢委員會裡持續傳達一種觀點,其實大概四、五十歲這些相對資深的朋友,是更能在不同的世代中間轉譯的。 位於仁愛路的社會創意實驗中心,之前很多招牌都是寫青創基地,很多五十歲左右的人興高采烈過來,看到「青創」兩個字,我都還沒有講話他們就離開了。 但說到斜槓,五十歲世代的斜槓程度絲毫不輸二、三十歲的人,若要幫每種商業模式找到在社會環境裡的正向應用,這羣人的思考更為周全,所以後來「青創」都改成了「新創」。
港內另一頭,停泊著作為遊覽船的「觀光丸」複製品,彷彿仍在提醒著我,不要忘了這個約定。 老實說我從來沒有備份自己的部落格內容,因為主機通常會有異地備份或是 24 小時內不間斷備份,我的心臟很大顆,另一方面也是信任我的主機商,如果要倒閉前一定會發信告知,所以我不會在意備份這件事情。 我曾經三度帶團前往古巴 關於這個國家有太多可以說的故事 而最近一次旅程中 在同一座城市「遇見」古巴革 …
工頭堅: 網站導覽
工頭堅經常遇到,團員在旅途中侃侃談起所遇到的人生困境,或者回臺後捎來被被救贖或療癒的感謝信。 而他自己也有一段「重生之旅」,是20年前在溫哥華待上半年,為此才考取國際領隊,一腳踏進旅遊業,原本是希望能藉工作之便,再回去那座美麗城市,結果卻是工作之後,反而一次也沒回去過。 在還沒經濟條件時,工頭堅透過領隊身份去到各國各地,跟著喫喝、逛景點,去體驗所謂中年、有態度的旅行方式。 但當自己到了中年,卸下領隊身份,旅行的目的反而變得很單純,腦海浮現了某一個畫面,可能就是一個味道,自助、廉航、沒有計畫,隨興起飛到目的地喫一頓,把畫面實現便足矣。 一到對談的地點,與工頭堅初次碰上面,先遞上「恩公」稱呼。
工頭堅: 另外從您輸入的關鍵字中,推薦您關鍵字: 工頭 的結果(請點選看全部符合的商品)
這是家喻戶曉對物及其故事心之所向的案例,我們都不斷地透過旅行,重新感受同時觸摸自我的內在,並挑戰著過往藉由閱讀與尋找自我的制式框架中,找到只屬於自己離家的意義,並讓旅行不單純只是旅遊,而是加速身心靈整合的過程。 工頭堅:其實有許多人在渾然不知的狀態下,已經開始在追求五感的旅行,或許是過去的經驗已經包含了這五個感覺,包含我自己至今都仍在尋找它們的由來。 如何將它變成屬於自身的語言,並加以呈現,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天份。 我曾在大前研一的《旅行與人生奧義》一書中,瞭解到他當領隊時,旅行前蒐集資料,整理後,傳達給參團者,且從他們身上獲得回饋,並重新獲得自己對世界的看法,進而成為一位趨勢專家,是多麼不易。
工頭堅: 日本線降價搶客!長榮跟進星宇下殺5千 網哭:已花2萬5飛東京
無奈新冠肺炎這隻巨大的黑天鵝出現,外籍觀光客銳減,只好轉向吸引都市人下鄉,反正不能進辦公室上班,乾脆搬到風光明媚的觀光景點工作,促進地方創生。 日本政府為了說服上班族嘗試WORKATION,特別與景區合作,加強網路設施與增設適合工作的區域。 經由政府賣力地推廣,已有89個地方政府成立WORKATION相關的機構,也有企業如日本航空導入WORKATION成為員工獲得有薪假的政策。 誠然,能夠出版一本自己的書,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之夢想,但隨著環保意識高漲以及網路內容的豐富多元與容易取得,出書,無疑是一件需要更多道德勇氣的事。
工頭堅: 商品促銷區
由於電影、音樂與文字的異文化啟蒙得早,他的內在,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構築了一個廣闊世界的模型。 隨著浩瀚無際的想像力,以及所見外邊世界的遼闊,他想找到接點。 工頭堅 然而一個人能嗅聞到時代的風,不可能只是機緣、天生的敏銳,更重要的是強烈的好奇心與學習動機,因而有足夠的心量,以閱讀、以出走,去探索、去深化自己,以及自己與世界的連結。 工頭堅 五島列島上,則有龍馬為巨浪號的夥伴們立的墓,後來此地也立了龍馬的雕像。 我曾動念前往,只是從長崎到五島,無法當天來回,必須過夜,當下時間有限,在長崎港的渡輪碼頭徘徊一會,還是隻能先拍下時刻表,想著未來有機會再去,這也是極少數我尚未能完成的龍馬史跡巡禮。
工頭堅: 經典也青春
楊士範 / Mario Yang,The News Lens 內容長暨共同創辦人。 司馬先生記者出身,從一九六二年開始在報上連載《龍馬行》,一九六六年完畢。 司馬先生開始在報上連載小說是一九五八年的《梟之城》,而同為報人出身的查良鏞(金庸)先生在報上開始寫武俠小說,是一九五五年的《書劍恩仇錄》,司馬先生雖起步略晚,卻幾乎可視為同一時期。 工頭堅在書序中表示,他在成長過程中陸續從漫畫、小說、影劇作品中累積對坂本龍馬的認識,進而崇拜與喜愛,並將坂本龍馬視為一個「老朋友」般的存在,但直到2009年福山雅治主演的大河劇「龍馬傳」上映之前,他才進行首次較完整的「龍馬之旅」。 首團是以蒸餾酒聞名的鹿兒島縣,4天3夜造訪9家啤酒、威士忌、燒酌酒廠或酒窖,「日本有47個道州府縣,至少可以做30條路線。」熟悉日本的工頭堅這樣盤算,2019年甚至已經在東京簽下辦公室,要為華人旅客做有在地特色的日本旅行,並且以「酒鬼巴士」為主要行程。
工頭堅: 林步道推薦》全臺8條隱藏版絕美祕境!其中一條還被CNN選為「世界最美小徑」
因此,日本歷朝歷代的人物行跡,基本都被保存下來,即使是已經被破壞或不存在的,也會立碑說明。 總是往國外跑的他們,很難想像有一天會造訪六福村、搭笑傲飛鷹。 為了節目,他們放下知性形象,體驗童趣之餘玩出了全新感受,還多了不少「新技能」。 他們被安排去餵獅子、畫水彩,謝哲青笑說,後來每一集都在討論「以後不紅能做什麼」。 曾多次擔任「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評審暨頒獎典禮主持人,並首開旅遊業之部落格行銷(blog marketing)模式,與團隊共同獲選為當年《e天下》之「e時代行銷王」殊榮。 2015年與「數位文化協會」的好友,共同創辦《旅飯 Pantravel》,並獲選為《Shopping Design》雜誌 2016 Taiwan Design Best 100 工頭堅 之「最佳藝文設計服務平臺」之一。
工頭堅: 工頭堅的龍馬之旅
而網路帶來一個全新的技能,讓上面的五六年級看起來都有點笨拙,如果社會選擇進入數位領域,當然會從25歲的人用起,不管那個55歲的工作者多成熟多有經驗。 之前和之後的變革這樣發生,我能夠理解你們的困頓,如果因此糊裏糊塗擋到你們的路,請相信我不是故意的。 工頭堅2025 這也解釋過去三十年我參與的許多事件,如果你問我臺灣的電影製片環境該如何改善,我根本講不出來,問題盤根錯節。
工頭堅: 世界歷史課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使得全球旅遊停擺,卻讓國內旅遊大熱;今年疫情加劇升至三級,連國旅都停滯。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工頭堅2025 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有個酒廠老闆告訴工頭堅,他以前試著要做出跟國外一樣風味的酒,但現在想通了,他根據臺灣的氣候、風土、原料做出臺灣特色的酒,出國比賽都得名。 撇開這些宗教的因緣,工頭堅說,溫哥華的確是療癒人心的城市,空氣和景觀都充滿正能量。 雖然住在親戚家食宿無虞,然而旅費用罄後,總不好意思連菸酒錢都跟親人伸手。
自己第一次進行較完整的龍馬之旅,是在二〇〇九年深秋,正逢福山雅治主演的大河劇《龍馬傳》上映之前,前後花了九天時間;當走到最後一個行跡,亦即長崎的龜山社中,站在龍馬曾眺望的風景之前,竟有完成了一場革命之感動。 許多熱血和理想,在現實生活中遭受挫折的,彷彿也在那趟的旅行中獲得了療癒。 30歲出版第一本新書《絲路分手旅行》,相隔17年,李桐豪終於出版新書《不在場證明》,「嗚嗚嗚,好想出國」自序裡苦喊兩次,旅行是一種癮、是不在場證明,用以登出現實的手段,在疫情之下,旅遊魅力更顯無窮。 VERSE特別邀請李桐豪與長期關注旅遊與閱讀《旅飯》創辦人工頭堅對談,談大叔們的「登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