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萊南華天氣中央2025詳細攻略!(震驚真相)

「南投林管處」所設立,檢查的單據為「天池山莊的牀位或營位繳費證明」(牀位或營位繳費後將單據列印出來即可)。 檢查無誤後站所人員會在單據上蓋章,至天池山莊後便可以加快報到流程。 若在人員上班時間之外進入步道,一樣可在進入天池山莊後讓管理員檢查單據,唯一差別在於若同時間有許多組登山課報到,無蓋章者會晚一點再進行檢查。 我們上一次來,因為營位只有兩個人要睡,所以我們自己背帳篷上來。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2025 如果是兩人以上要住營地,建議可以付費租帳篷,滿划算的、也比較省力。

在日治時期轉變成能高越嶺警備道路,設置多個駐在所,目的是為了要討伐位於東部的太魯閣族。 戰後的民國時期,因應臺灣電力公司「東電西送」政策,轉為運輸電力使用,並將日治時期的駐在所改建成保線所。 雲海保線所位於能高越嶺道4.5k處,前身為屯原駐在所,早期作為警備與電力運輸之用,目前已無臺電人員在此工作,現為山友必經的休息之處,可在此取水與上廁所,碰到乾旱季節缺水時,則無法使用。 匾額上頭的時間是100年12月,甫建好才5年而已,新的天池山莊,裡裡外外,連同桌椅,都是檜木製成,整個房子充滿了淡淡香味(還是會久而不聞其香)。 雖然要”犧牲”了不少樹木,但不為少數人所有,全民可享,也就不那麼罪過了。 出發前查過了天池山莊的住宿情況,這兩天,88個牀位,只有3~4個隊伍,總共20多個山友進駐。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 申請步驟二:確認中籤

還是天池廚房經營的時候,晚餐結束後到八點的時光,原住民們都會在廚房彈吉他唱歌,在山上這樣沒什麼娛樂環境下,一羣人圍著唱歌的感覺相當幸福。 背面靠近廚房一側有停了不少越野機車,一早在路上遇到不少機車原來都是送貨用的,要不是能高越嶺古道很平緩,不然還是必須靠背工把物資運上來。 早期能高越嶺古道是連接東西部電力的重要角色,在光復初期,為了將東部多餘的水力發電送往急需用電的西部,因此興建了這條舊東西線。

  • 原本上網參考他人遊記,以為天池山莊有很多公共拖鞋可以穿,可以不用揹拖鞋上山,但到了山莊才發現沒有拖鞋可以穿,詢問管理員才知道,很多拖鞋都已損毀丟棄,只剩下寥寥幾雙,我們只得穿襪子在山莊內趴趴走。
  • 真的後面要走快一點,如果你沒超前,肯定無法在攻頂上方看,因為沿路視野是有被遮到的喔。
  • 進入這個等級,開始會需要在山上過夜(北大武、三叉山),待在高海拔的時間拉長,出現高山症反應的機會也隨之增加,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 隨著日出時間接近,山友陸續抵達卡位,在太陽出來的那一瞬間,光線灑落在大片草原和稜線上,看上去像極打翻黃色水彩的畫布,我馬上把本來開著的相機關掉,安靜地注視這一生不知道能遇上幾次的感動瞬間。
  • 奇萊南華屬於過夜的高山行程,從睡袋、睡墊、瓦斯、爐頭、食物、保暖衣物、衛生用品、急救用品等裝備皆須自己攜帶,也就是全部都要背上山,而且所有東西,包括垃圾也要全部背下山。

我想拍天池夕照,山友仙侶想要慢慢走,由於路徑明顯安全,所以我們先行前往天池山莊。 高山天氣說變就變,不久前的豔陽天,已經變成了時而霧隱…….. 要前往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2025 南華山(能高山北峯) 之前,你必須要先走一段13K長的厭世林道後,抵達天池山莊後(放裝備、換輕裝去攻頂,才比較不那麼累),再繼續走才會抵達 南華山 山頂。 體能等級往上一階,代表路程變長、爬升變多,但風險等級仍維持在 LV.1,是開始會覺得有點累、但路程上不具太多危險因子的百嶽路線。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2025 進入這個等級,開始會需要在山上過夜(北大武、三叉山),待在高海拔的時間拉長,出現高山症反應的機會也隨之增加,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 申請入山、入園證

11:35抵達4.5K的雲海保線所休息,這裡有一大塊空地和多處樹蔭供人休息,崖邊還可以眺望美麗的山稜線,許多山友都會在此地稍作休息。 奇萊南華並非一座山,而是一條登山路線,包含兩座百嶽──奇萊南峯(標高3358m)和南華山(標高3184m)。 LongHwa Liu在臉書社團「臺灣百嶽之美」中分享一張超仙的照片,照片中只見一隻水鹿站在畫面中央,後有連綿山巒與一縷輕煙,絕美的畫面也讓他說「神獸自帶登場的特效非常亮眼和帥氣」。 ▲餐飲吧檯、商品展售區、交誼廳,吧檯雖有line pay等電子支付的標示,但我們住宿的這幾天,中華電信的基地臺壞掉,只能使用現金結帳。 奇萊南峯和南華山(又稱能高北峯)二座百嶽被歸類為容易親近的新手百嶽之一,因位置相鄰,山友們常將二者搭配起來連走,合稱為「奇萊南華」的路線。 近期有一起意外,是在玉山山頂遇閃電被雷擊,如果天氣較不穩定,也可以即時至中央氣象局的即時閃電頁面(請點此),搜尋近期有出現閃電的資料。

  • 不管是在夏季或冬季氣候,高山氣溫還是明顯偏低,切記要做好保暖纔不會容易引發高山症。
  • 天池山莊的一樓房間因為距離大廳近,非常吵啊(遙望),如果可以還是比較想住在二樓。
  • 現在被林務局列入國家步道系統,沿途可以一路欣賞東電西送電路系統,從中海拔到高海拔的植被變化、斷垣峭壁及壯闊瀑布,還有恢弘壯闊的中央山脈稜線。
  • *登山行程食宿品質不比平地,天池山無提供盥洗,水質取得不易,講究舒適旅遊或豪華美食者建議改報名適合您的行程。
  • 像我們這次就捨棄了光被八表,迴天池營地喫早餐休息整裝後,就是回屯原登山口 13KM 的漫漫長路。
  • Model:用鏡頭與世界交朋友 小帆從天池山莊到屯原登山口距離13km,回程預計4小時可以走完,卻沒想到有了意外的發展,最後走了7.5hr。

從奇萊南峯山頂向下俯視箭竹草原,日出時,金黃色光線照映在草原上十分美麗,也讓此處有黃金大草原之稱。 備註:天池山莊有固定用餐時間,若有訂購餐食,建議先確認用餐時間再調整行程;若要在奇萊南峯看日出,需事先查詢日出時間,並調整出發時間。 同行夥伴這一兩個月才開始登山,雖然不久前走過嘉明湖,但重裝上百嶽,這還是第一次,想到我們兩夫妻一年前,每每登山回來就累個半死。 腳力還沒練起來的夥伴,過崩壁後腳抽筋了,還好我們時間抓很寬鬆。 跟玉山、雪山等初級百嶽相比,「奇萊南華」難度比合歡山(合歡西峯、合歡北峯除外)高。 但是請放心,奇萊南華整體海拔高度沒有比較高,很適合做心肺體能等以及意志力的鍛鍊。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 奇萊南華:D2 天池岔路口

也因為一個轉念,我們有餘力在天池山莊悠哉地欣賞日落、日出、羣山與鐵杉林。 也因為風雨中的摸黑啟程,我們有機會在步道上發現被列為一級保育類的楚南氏山椒魚(臺灣特有種)。 下山時,鹿野忠雄心中的「桃色之夢」-曙鳳蝶(臺灣特有種,多分佈於中央山脈海拔1,500至2,000公尺處的高山鳳蝶物種)一路伴隨著我們飛舞。 藍腹鷴與帝雉害羞地一閃而過,雖然來不及在鏡頭中留下,卻幸運地在這趟旅程中再次相遇。 一般山友會從「能高越嶺古道」的屯原登山口進入,沿著能高越嶺古道西段路線向上行走,沿途會經過雲海保線所、三層瀑布,然後在天池山莊住宿一晚,隔日清晨再以輕裝前往奇萊南峯與南華山。 從登山口到天池山莊全長約13.1公里,路程雖長,但地形較和緩,平常有運動習慣的山友,走起來不會太費力。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 新手挑戰百嶽

*確定申請入園成功者,於出發當日請務必攜帶身份證正本(外籍人士則繳交護照及入臺簽證影本)以便檢查哨查驗。 為了紀念臺灣東西輸電之創舉,先總統蔣公親題的界碑「光被八表、利溥民生」的巨大石碑矗立在花蓮與南投的縣界上,因意義非凡而氣勢萬千。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2025 向著臺灣東側的「光被八表」,象徵著電力傳遞如同從太平洋的朝陽,晨曦灑落傳遞著萬丈光芒;入夜之後西部平原的燈火通透著天空,隱隱映照著西側的「利溥民生」,正是感念光明被帶至八方地表,便利了城市發展,奠定了文明生活的基礎。 繼續往上走,路會漸漸平緩,就表示快要到了喔,這時往右看除了可以看到一片臺灣鐵杉(如果有錯麻煩指正),那個數量真的是會令人瞠目結舌,其中可以看到小小的天池山屋包圍在山的中間,模樣十分討喜。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 天池山莊伙食

4.若文章內有寫”本文為品牌合作文”則為廠商提供商品,小嵐親自試用的心得分享,僅供參考,每個人的對商品的需求和感受皆有不同喔。 能高越嶺沿路上遍佈的咬人貓讓引起我高度興趣,尤其在天池山莊後通往光被八表的路上,滿滿又大又肥美的咬人貓葉片。 聽聞姑婆芋的生物鹼可用以中和咬人貓的蟻酸,減緩疼痛,但不知效用如何,遇見咬人貓還是盡量避開最好。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 從光被八表回到天池山莊約2.5k,沿路平緩好走,七月中巧遇玉山當歸花期,沿路上都是巨人般的花朵盛開,就連咬人貓在這都長得特好,豐富的植物生態就像天池山莊的後花園。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 健行筆記

還有臺灣野豬、臺灣獼猴、赤腹松鼠、臺灣條紋松鼠、大赤鼯鼠、白面鼯鼠、黃鼠狼(華南鼬鼠)、山羌和水鹿等動物。 備註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2025 1.天池山莊需於住宿前5~60天在官網申請牀位,不接受電話及現場預訂,每日限額88人,於住宿日前30日抽籤排定。 我們這次背的帳篷是Snow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2025 Peak FAL 3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 登山帳篷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2025 (SSD-703),重量是1,920g,真的滿輕的,但他只睡得下三個人,我們硬是擠了四個人,好處就是在晚上寒冷的高山上,帳篷真的超級溫暖。

奇萊南華天氣中央: 天池山莊➜天池➜南華山:2.6公里

高聳的峭壁很震撼,但路線常常因為崩塌而封路,連日多雨或颱風天,運氣不好因為此崩壁,行程可能就不得不取消。 奇萊南華全段沒有困難地形,僅奇萊南峯稍微陡上,但經過大小霸、北大武、雪主東下翠池的歷練後,根本小case! 兩天的路程中,只有雨後泥濘的南華山,讓人心情比較阿雜。 20:00抵達屯原登山口,看到車子的瞬間我們鬆了一口氣,同時也感動萬分,尤其是Hannah無法相信,自己膝蓋爆了怎麼能走完13km,我想……登山最重要的不是走多快揹多重,而是面對困難的強韌意志力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