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國道5號→羅東交流道下→左轉196縣道→進入羅東市區→過外環道(光榮路)→過地下道→第一個紅綠燈右轉中正北路行約50公尺,右手邊即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南下:國道5號→羅東交流道下→右轉196縣道→進入羅東市區→過外環道(光榮路)→過地下道→第一個紅綠燈右轉中正北路行約50公尺,右手邊即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林場 大自然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演替,每年臺灣都會遭遇颱風,地震等天災的洗禮這是臺灣生態系循環不斷的宿命,也是造成臺灣生物多樣性與豐富化的機制。 在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仔細的觀察,便能深深領略其中的奧妙,這也是大自然給予臺灣子民們一個最深刻的禮物。 宜蘭親子館,建議先預約,可待上半天:參觀園區室內展示館及戶外場域。 若待上2小時以上,可參觀園區室內展示館及戶外場域外,行走環池步道及木屑步道森呼吸、享受森林洗禮。
67年9月森林鐵道受颱風侵襲,導致天送埤至土場段全線損害停運,維持羅東至天送埤段區間營運。 林場小露取名『林場』是因為附近早期多為低海拔伐木開發區,『小露』是指小水滴以露水滋養大地萬物,呈現生氣蓬勃的景象。 乙方應依契約所定辦理住宿、交通、旅遊行程等,不得變更,但經甲方要求,乙方同意甲方之要求而變更者,不在此限,惟其所增加之費用應由甲方負擔。
林場: ※ 公告: ※ 本場為配合交通部觀光局防疫政策,室內除飲食之外需佩戴口罩。請遵守相關防疫規定,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甲方應於民國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時_____分準時集合出發。 甲方未準時到約定地點集合致未能出發,亦未能中途加入旅遊者,視為甲方任意解除契約,乙方得依第十一條之規定處理。 本契約所稱個別旅遊係指:甲方要求乙方代為安排國內交通工具、住宿、旅遊行程;或甲方參加乙方所包裝販賣之交通工具、住宿、旅遊行程之個別旅遊產品。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未來結合花東縱谷遊憩規劃,以豐富的林業聚落氛圍與歷史紋理,獨樹一格,形成縱谷遊憩生活圈重要的一環。 以「聚落生活景」為發展核心,以「林業聚落再現‧林業生活體驗博物館」為園區發展定位,透過聚落活化、社區合作、及居民與管理處共管共榮方式,保存林場昔日生活景,打造具濃厚歷史氛圍的體驗型博物館園區。 日式木構造宿舍羣主要為檜木屋,其中5棟為瓦房建築,宿舍羣使用機能包括員工宿舍、餐廳、米店、基督教堂、禮堂、學校、福利社、教堂與溫泉旅社等。
為維護遊戲空間安全及提供舒適的環境,本館採人數總量管制,每場次8組親子,以網路預約及現場排隊方式入館。 羅東火車站前站出口,直行至中正北路口右轉,沿中正北路直行約1,000公尺可達(步行約20-25分鐘)。 羅東林場附近景點:夢幻小綠林道、羅東運動公園 東丘 落羽松、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 林場 羅東林場附近美食可去喫一旁的林場肉羹(老字號)。
林場: 相關文章 »
環繞水生植物池的木屑步道全長約430公尺,步道上方鋪設厚削木片,散發淡淡木頭香味。 林場2025 沿途設有水濱平臺2座及涼亭1座,可供遊客駐足小憩,欣賞池中的水鳥嬉戲覓食。 優質步道工程更獲得農委會「98年度優良農建工程」殊榮。 請勿將汽車、機車、腳踏車或其他騎乘工具駛入園區。 請勿炊煮、垂釣、戲水、放生、餵食、攀爬及兜售。
- 乙方如未依前項規定投保者,於發生旅遊意外事故或不能履約之情形時,乙方應以主管機關規定最低投保金額計算其應理賠金額之三倍賠償甲方。
- 北邊入口處散發木屑香氣、烏桕夾道的步道,無輪晴雨走在步道上都覺得清爽舒適。
- 溪中有苦花、溪哥、禿頭鯊、爬巖鰍、毛蟹等40多種動物。
- 館內以深山電影院的主題呈現,播放1984年中央電影公司發行,以太平山林場為故事背景的電影『霧裡的笛聲』,讓人感受早期山林人生活甘苦與森林對人類心靈的療效。
檢車庫於日治時期原為木造一層樓,1961年遭波密拉颱風摧毀後重建,現況為1970年增建後之樣貌,仍保留原始檜木桁架支撐之二坡斜屋頂,窗戶外設木製格柵,室內空間高敞,兼容不同時期的建築樣式。 館內展覽以「蒸情記憶—太平山森林鐵路」常設展為主軸,並停放有第15號蒸汽機車、7噸柴油機車作為現地展示。 藉由實體機車陳列、林鐵故事之鋪陳和場景設計,介紹羅東林鐵的歷史脈絡、林場車站調度運作以及運材技術的演進過程。 在既有的空間脈絡中,重現林業歷史路徑,與觀眾一同回顧當年林鐵列車的身影,展讀蘭陽平原上流動的風景與人文記憶。
林場: 課程介紹 VIEW ROOMS
49年為林場伐木發展高峯期,約有2000名員工,宿舍擴建約123棟。 園區目前仍有退休員工約32戶50多人居住於宿舍內,為見證林田山林業發展最生動的活歷史。 冬山森林生態館,位於羅東林區管理處冬山工作站2樓,展示區由自然環境、生態旅遊、林業新主張等主題分為六大單元,鼓勵民眾參與生態旅遊及瞭解林業環境教育。
林場: 行程介紹
78年林務局由原設十三個林區管理處,調整精簡為八個林區管理處,本處當時由蘭陽林區管理處合併為原文山林區管理處所轄文山事業區,改組為羅東林區管理處。 88年為配合精省作業,本處隨林務局ㄧ併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迄今。 日據時代有三大林場:八仙山林場,阿里山林場以及太平山林場,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 自1982年太平山伐木終止至今大都維持原貌,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於 2004年規劃此地為林業文化園區,經重新修整,融合林業歷史、生態永續之規畫設計,除恢復昔日林業文化風采外,更能彰顯太平山林業及羅東鎮發展的歷史地位。
林場: 臺中東勢林場.新社菇果體驗1日豐富行
九寮溪又名破礑溪,由於該社區原住民護溪有成,使得九寮溪生態資源相當豐富。 溪中有苦花、溪哥、禿頭鯊、爬巖鰍、毛蟹等40多種動物。 以舊單身女子宿舍整建而成,重現山林仔在太平山林中的溫馨之家,提供民眾認識、瞭解及體會早期森林人在山林中生活起居點滴。 館內以深山電影院的主題呈現,播放1984年中央電影公司發行,以太平山林場為故事背景的電影『霧裡的笛聲』,讓人感受早期山林人生活甘苦與森林對人類心靈的療效。 太平山林場開發初期,採用管流運材方式,運用蘭陽溪的溪流,沿途建設堤堰、水閘調整水量,引導木頭由土場經過30公里水流放流到宜蘭員山貯木池。
林場: 遊客服務
於98年度完成嘉義大學社口林場優質森林經營推廣計畫,並參與竹文化節活動,宣導社口實驗林場經營成果。 林場2025 遊樂區內的地質多為脆弱的砂岩、粘板岩以及硬巖所組成。 而在十文溪內也可以看到鉛色水鶇、臺灣紫嘯鶇、河烏、小剪尾等溪澗型鳥類,可說是喜好在溪流環境活動的留鳥幾乎全員到齊了。 在「先驅物種」的「開疆擴土」下,逐漸地,一些樟科、楠科以及殼鬥科植物加入了形成次生林的成員,漸漸覆蓋住崩塌地,此時,次生林中也開始有一些藤類植物攀爬在這些年輕的樹木上:菊花木、血藤、黃藤逐漸的佔領林內其他的空間。 更使得坐落在十文溪畔的八仙山森林遊樂區成為臺灣中部最適合進行生態觀察的地點。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屬於暖溫帶闊葉林,以二葉松、臺灣五葉松、肖楠、杉木及殼鬥科植物為生態環境之代表植物。
林場: 臺中「東勢林場遊樂區」挑戰體能訓練區,漫步白雪木盛開的山林美景
乙方應將已代繳之規費或履行本契約已支付之全部必要費用扣除後之餘款退還甲方。 但雙方於知悉旅遊活動無法成行時應即通知他方並說明事由;其怠於通知致使他方受有損害時,應負賠償責任。 為維護本契約旅遊之安全與利益,乙方依前項為解除契約之一部後,應為有利於旅遊之必要措置(但甲方不同意者,得拒絕之),如因此支出必要費用,應由甲方負擔。 甲方依前項繳納之旅遊費用,應包括本契約所列應由乙方安排之交通費用、旅館住宿費用、旅程遊覽費用。
林場: 旅遊趣
社口林場一直以來都由學校委託本系負責管理,由系主任擔負管理維護之主要責任。 林場2025 在林場的教學項目或是林產物經營方式則由教師或系務會議決定後實施,至於一般例行性的修繕工作或建築物維護整建,則會同學校總務處辦理。 後來又有部分土地為登錄之所有地,使目前社口林場總面積達 117.17公頃。
林場: 林場小露農場-小木屋.露營
貯木池有利於木材存放原因有兩個: 第一、以商業價值而言──木頭經過長期日曬會導致表皮龜裂,表皮不完整就會影響賣價。 第二、以樹木特性而言──紅檜、扁柏具有豐富的油脂,可保護樹幹防止水分侵入導致腐爛;另外,紅檜、扁柏內含某種樹脂,必須藉由泡水稀釋出來,稀釋出來後木頭的保存期限可較久。 環繞生態池(早期)貯木池一週的環池步道全長約1400公尺,以進口紅肉柳桉木為材料,於工法及材料上皆尊重大自然且環保。 環池步道已成民眾晨昏運動、池邊休憩、散心賞景,與野鳥、蟲、魚相遇的好處所。
1992年之後學校裝設了逆滲透過濾系統及紫外線殺菌裝置,配合一座500加侖的儲水設備,才解決了飲水中含過量礦物質及週遭農地大量使用農用藥劑可能帶來的水質污染問題。 並於98年度設置林場枕木步道全長1200m,枕木寬1m,枕木間平均距離約1m及老竹林更新約2公頃。 林場實習館於98年全館重新粉刷並改善廚房流理臺以利學生未來實習使用。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為林田山林場原址,為日據時期之大安山區伐木、集材、運材作業場,其規模為日據時期臺灣東部三大林場之一。 目前林務局正大力推動全民造林運動,本系也參與該項活動並在社口林場進行大面積之營造新造林地的工作,目前造林面積已經超過50公頃。 造林樹種包括牛樟、青剛櫟、烏心石及臺灣櫸等臺灣鄉土樹種。
林場: 景點介紹
林業展示區集中於園區北端聚落區域與森榮國小下方的機械修理工廠,透過復舊呈現過去林場載運木材、集材作業及其設施。 戶外展示空間為蒸氣機關車、運材鐵路軌道(溫泉線)、索道臺、康樂新邨之殘構等(原為眷屬宿舍羣,於90年發生大火而付之一炬)。 1911年,日人因八仙山標高將近八千日尺(7,998日尺,約為2,410公尺),原擬名「八千山」,之後才以較典雅的「八仙山」名之。 但是整體的開發則是始於1914年,當時由日本總督府殖產局指示阿里山作業所先行進行調查測量,以開發林區中的檜木、香杉、鐵杉等為主要的目標,計畫伐區總面積約14,600公頃,包含八仙山、白姑大山等地區。 次年,總督府之下設營林局,從此八仙山林業之經營遂脫離阿里山作業所,而改隸於營林局。
園區擁有全臺最大的桃花心木林,因此每逢4月來到這裡,就能欣賞隨風飛揚、充滿詩意的桃花心木落葉;而同一時間來到這裡,還有螢火蟲可以欣賞。 5~10月則是賞蝶的最佳季節,也因此植物園的步行路線上,隨處可見鳳蝶最愛喫的馬兜鈴,可以想見這裡鳳蝶漫天飛舞的美麗景象。 ※ 公告: ※ 本場為配合交通部觀光局防疫政策,室內除飲食之外需佩戴口罩。 特別提醒高鐵南港站、臺北站、板橋站,不適用任選兩站為啟程站及到達站之行程(如到達站為臺北站之行程,恕不適用南港及板橋站啟程)。
位宜蘭縣礁溪鄉屬低海拔的林美石磐步道,全長1.7公里,右入左出,呈環狀排列,係早期民眾農作與民生用水的重要渠水道,充滿先民篳路藍縷的歷史痕跡,以及村民對兒時記憶的無限懷念。 國道客運臺北─羅東路線(首都客運及葛瑪蘭客運):於羅東總站下車後,步行至火車站後站穿越至前站出口,直行至中正北路口右轉,沿中正北路直行約1000公尺可達。 羅東火車站前站出口,直行至中正北路口右轉,沿中正北路直行約1000公尺可達(步行約20-25分鐘)。 票種 票價 說明 無區分 0 林業文化園區南側停車場計時收費(111年5月23日起另有規劃,暫停營運)。 新化林場佔地370餘公頃,原本是中興大學的實驗林場,也是臺灣唯一的低海拔亞熱帶林場,更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林場: 導覽訊息
開車北上:國道5號→羅東交流道下→左轉196縣道→進入羅東市區→過外環道(光榮路)→過地下道→第一個紅綠燈右轉中正北路行約50公尺,右手邊即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開車南下:國道5號→羅東交流道下→右轉196縣道→進入羅東市區→過外環道(光榮路)→過地下道→第一個紅綠燈右轉中正北路行約50公尺,右手邊即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林場 1937 年生產中心由舊太平山移至新太平山,深入三星山。 1942 年營林所裁撤,太平山伐木業務移轉臺灣拓殖株式會社。 當年木材年產量高達8萬立方公尺,超越阿里山,為全臺之冠。 直到光復後民國48年,太平山木材生產量更推向93,000餘立方公尺的最高峯,再創記錄。
林場: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搭乘國道客運到「羅東轉運站」下車,步行至羅東火車站後站穿越至前站出口直行至中正北路口右轉沿中正北路直行約1,000公尺可達園區(步行約20分鐘)。 林場2025 搭乘臺鐵「羅東火車站」前站出口,直行至中正北路口右轉,沿中正北路直行約1,000公尺可達(步行約20-25分鐘)。 跑馬古道位於臺北縣烏來鄉與宜蘭縣頭城鎮、礁溪的界線上,自北宜公路最高點(約59公里處)的石牌,沿著猴洞坑溪河谷而下,直至五峯旗風景區,全長約6.7公里。 淡蘭古道於清光緒期間,為蘭陽地區對外交通要道。 日據時代,常見日軍官兵騎馬巡邏,在地人民稱之為陸軍路、跑馬路。
沿途風景秀麗,天然闊葉林茂盛,不僅是古意充滿的步道,更是低海拔的生態天堂。 松羅步道座落於宜蘭縣大同鄉境內的泰雅族松羅部落,步道全長約2公里,沿途平緩,林蔭蒼蒼,溪水淙淙,孕育著生命力旺盛的哺乳類、鳥類、兩棲類、昆蟲、魚蝦等動物,是個精采的生態教室。 森產館、森動館、林場Kids扣屋、森林物語、百年舊書攤每週三~週日 上午9:00-12:00、下午2:00-5:00。 至少1小時(停留時間未滿1小時之團體,請勿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