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平山車站至茂興車站,鐵道長度約 3 公里,全票為 $180,孩童及長者優惠 $120。 來到宜專一線 25.5K,也就是宜專一線的終點,即為大家熟知的「太平山莊」,太平山莊過去是太平山林場的行政中心,現在則為遊樂區內最重要的一個據點 ,包含了行政管理中心、住宿都在此區,裡頭還設有販賣部、餐廳、雲海咖啡館,可作為大家遊覽太平山的中繼休息站。 過售驗票站往上至宜專一線 4.3K,會來到「鳩之澤溫泉」的區域,這裡除了可以泡溫泉、DIY 煮蛋之外,也有自然步道可以去走走。 鳩之澤溫泉由山麓石縫中流出,泉質清澈無色無臭,洗後肌膚滑潤並能舒暢筋骨、養顏美容,還有「美人湯」的稱號。
- 尤其臺灣杉的停車位根本就擠在蹦蹦車軌道旁,迴轉不易且路小坡阧,會建議大家還是停在山莊下方的停車場最佳。
- 1980年後,臺灣經濟發展迅速,本地鄉民多到他鄉奮鬥謀生且落地生根,自行雕刻神像,分靈供奉者甚多。
- 通往太平山莊的路上會先遇到一個大型停車場,這裡的車位比較多但步行至山莊約需10分鐘。
- 茂興站周邊以人工種植的柳杉林景觀為主,並混雜少數檜木,森林結構十分單純,較複雜的植物組成以地被草本植物為主,其中蕨類植物更佔有重要性,就目前調查所得,區內蕨類種數竟多達20科79種,且在部分地點甚至成為最優勢的草本植物,例如臺灣瘤足及裹白等,值得喜好蕨類的遊客,前來探索。
據說在廣場這裡,入夜以後經常可以看到貓頭鷹,我們這次入住,晚上碰到下雨,沒能親身體驗,待下次再來了。 依據1936年《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指出,「太平山」的命名,有天下歸於太平之意。 九寮溪位於臺7線上,在宜蘭地區通往太平山路上之最後一所加油站(中油大同站)旁進入約500公尺處。
太平山鎮安宮: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接著,遶境隊伍一路前往大同鄉,沿途停留英仕山莊、棲蘭山莊、太平山工作站、獨立山工務段,最後在土場福德廟駐駕一晚。 宜蘭因為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三面環山一面向海,加上平坦的蘭陽平原,讓宜蘭有種異國的感覺。 編輯這次挑了超過 30 個必遊宜蘭景點 ,要讓大家好好安排享受宜蘭一日遊。 不論季節,都能來宜蘭細心品嚐自然生態活躍與濃厚人情味的宜蘭,和家人朋友享受愜意的假期。
(圖∕張錦雯攝)因為,早期至太平山從事伐木造林的工人,都是從蘭陽平原上去的,自然在每年農曆3月23日的媽祖生慶典時,大老遠地到平地迎接至鎮安宮作客,到山上供信眾膜拜後,又千里迢迢地送回宮廟。 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那時用草葺搭建草壇,繼而改建木造廟宇,並經數次翻修,至光緒十三年,因木造廟宇破損,當地長老陳國、陳圍發起重建,完成磚造廟宇,民國二十六年,廟宇又蛀蝕,元長鄉信徒李於音及管理人蘇看兩人,專責募款修建廟宇及兩側禪房。 後殿於民國七十三年改建鋼筋水泥三層富麗堂皇宮殿,分別供奉觀音菩薩、三官大帝、玉皇大帝。 本宮現正朝休憩、觀光、遊樂發展,已花費新臺幣貳億元興建「五年千歲公園」可供香客佇留欣賞,舒暢身心。
太平山鎮安宮: 太平山景點-見晴懷古步道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宜蘭縣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鎮安宮,位在海拔1950公尺山區,是全縣「最高廟宇」,經宜縣文化資產審議會審查通過,連同宜蘭孔子廟、土場國小舊址、原太平山俱樂部,都獲登錄為宜蘭縣歷史建築。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宜蘭縣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鎮安宮,位在海拔1950公尺山區,是全縣最高廟宇,最近經宜蘭縣文化資產審議會審查通過,連同宜蘭孔子廟、土場國小舊址、原太平山俱樂部一併登錄為歷史建築。 中華民國(臺灣)大同鄉太平村山脈中央山脈宜蘭支脈太平山地區太平山並非專指一座山,而是一個以海拔約1950公尺的工作站及村落所在地(今太平山莊及鎮安宮)為中心而發展出來的林場,現在整個山區已規劃為森林遊樂區。
為推展生態旅遊,落實環保政策,太平山莊住宿不提供浴巾及刮鬍刀、梳子、牙刷、牙膏、浴 帽、香皀等拋棄式用品。 而在湖周有條環山步道,此步道因受東北季風的影響常年雲霧裊繞,森林鬱閉、終年潮濕,地被草本層已為保水性極強的泥炭蘚所取代,形成極為獨特的苔原景觀,而此苔原為亞熱帶臺灣難得一見的特殊生態。 太平山的運材作業以土場為中心,分為山地線與平地線,各有不同的運材功能。 初期從土場開始,向山上延伸出如蛛網般的線路,以原始的木馬、滑道、人力等方式運送原木至此堆放,再利用蘭陽溪的水流將生產材流放到員山的貯木池;後來則利用山地軌道、索道之方式運材至此,再銜接平地森林鐵路運送至羅東貯木場。 太平山鎮安宮 停止伐木後,土場卸材轉運功能喪失,在今日土場是太平山專道的起點,爬上堤岸眺望,已難以想像蘭陽溪中原木順流而下的景況,土場至羅東的平地森林鐵路早已隱沒在鄉間道路中,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之中。 山上的生產材需透過各種運材工具,搬運下山堆放,以便銷售。
太平山鎮安宮: 太平山景點|鎮安宮
明池國家森林遊樂區常被簡稱為「明池」,早期是蔣經國先生度假的一處地方。 遊樂區海拔介於1150~1700m之間,相較於太平山森林遊樂區海拔略低,但舒適度與林相豐富度不亞於太平山。 第一次到太平山的朋友小編推薦你走翠峯湖環湖步道,翠峯湖是全臺最大的高山湖。 翠峯湖的成因至今仍是個謎,神祕優美的翠峯湖素有「薄霧中的少女」之稱,比起許多高山湖泊必須歷經崎嶇跋涉纔可抵達,翠峯湖步道整體來說算是很好走的步道。 翠峯湖步道總長為3.9公里路程約2.5小時,爬完山後可到太平山莊喫午餐、下午茶,享受愜意悠閒的假日時光。 茂興懷舊步道 茂興位於太平山莊西南方約2.5公里處,目前是太平山蹦蹦車的終點站。
太平山鎮安宮: 宜蘭市長參選人賴瑞鼎提長青食堂2.0 智能便當10秒取用
沿著區內道路開始、太平山莊周邊、翠峯景觀道路及翠峯湖環山步道入口處等許多地方,都可以發現毛地黃開出成串風鈴狀的繽紛花朵,而推薦最佳賞花期在 5 至 6 月期間。 春夏之際,太平山森林遊樂區中央階梯兩側的「紫葉槭」紫紅色新葉開始綻放,火紅的葉子將原本一片翠綠的太平山園區,妝點上了熱情! 一般大家所熟知的楓紅,大多在秋季發生,因為日照時間及氣溫變化促使楓葉轉紅,但是太平山的紫葉槭新葉展開即為紫紅色,隨著日照時間的增加,葉片顏色會更為火紅,所以在太平山夏天能夠欣賞到楓紅美景,相當特殊。
太平山鎮安宮: 圓規影響 太平山明起休園、清水地熱連外道路邊坡崩塌封閉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園是旅行宜蘭,熱門的玩樂景點之一,太平山全區佔地1.2萬公頃,海拔2000公尺,位在中央山脈的北邊,來到太平山遊樂園,沿途能欣賞壯麗山景、眺望一整片遼闊雲海,山層裡不時有雲霧繚繞,景緻宜人,園區裡還有多條森林祕境步道等著旅人來探索。 本篇就由滿分帶大家充實玩樂太平山,包含太平山森林遊樂園門票與交通資訊,以及必訪人氣的鳩之澤溫泉煮蛋、擁有最美森林步道之稱的見晴懷古步道、太平山觀景臺打卡點、體驗森林蹦蹦車鐵道之旅、還有取景全臺最大高山湖畔的翠峯湖。 太平山舊稱「眠腦」,是泰雅族語「鬱鬱蒼蒼」之意,人們可以漫步在鎮安宮後的原始林間,讓思緒翱翔在過往巨木滿山的年代。 沿著時常遇見臺灣獼猴、帝雉等動物的翠峯林道行駛,終點是臺灣最大高山湖泊:海拔1840公尺的翠峯湖,對岸是國寶臺灣山毛櫸的家,秋天可以沿著4公里的步道欣賞滿山金黃。 收費站不遠處的鳩之澤溫泉,是聞名遐邇的碳酸泉,也是這裏的一大特色。
太平山鎮安宮: 宜蘭大同–太平山莊紅葉道、鎮安宮、檜木原始林步道–太平山莊的散策大三元 @ 過期牛奶
不用擔心走在山路與汽車搶道,旁邊有設置行人專用道路,可以慢慢走回停車場,很是貼心。 這次再訪見晴,沒有見到期待的晴天,迎來的是煙雨飄渺的景色,氣候涼爽潮濕是見晴懷古步道的日常。 除去潮濕鞋襪的困擾,在步道裡面欣賞濛濛煙雨的景色甚是浪漫。 太平山鎮安宮 太平山鎮安宮2025 毛地黃的花朵像一串串小風鈴,有紅色、粉紅色、白色等多種色彩,一串串地點綴在歷經春季展露新綠的山林中,把太平山妝扮的粉嫩麗緻,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太平山鎮安宮: 宜蘭太平山見晴懷古步道 |世界28條最美登山小徑由林業鐵道線路改建的絕美步道。
太平山景點多,四季風景各不相同,值得一來再來,而且待得越久,收穫越多。 生長於「太平山」的臺灣杜鵑、玉山杜鵑和西施花,是臺灣的原生種,其樹型較為高大,樹高可達3~10公尺。 每年四月開始,迎著溫暖的南風陸續盛開,桃色、白色的花朵將滿山新綠妝點得明麗絢爛,與雲海、檜木林交相輝映。 大部分的遊客都去搭熱門的「蹦蹦車」了,爬上來這裡的遊客並不多,更顯出這裡的珍貴。 太平山鎮安宮2025 「鎮安宮」主祀【國姓爺】,早期來到宜蘭從事木材事業的民眾,許多都是來自中南部的雲林、嘉義一帶,便帶來了祭祀鄭成功的文化信仰。
太平山鎮安宮: 太平山莊服務臺
個人及團體請至中間解說站索取解說摺頁及欣賞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DVD簡介外,各景點設有雙語解說牌及指示系統,請善加利用。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有84年歷史的宜蘭縣太平山文史館,採用檜木建造而成,9年前遭颱風重創,斥資6000萬元原貌重建,去年底完工,重現懷舊復古風貌,畫面曝光後,網友大讚「美得太不真實了」,期待儘早開放,羅東林管處表示,預計明年初開放參觀。 「宜蘭孔子廟」係由宜蘭縣政府民政處申請登錄歷史建築,位在宜蘭市新興路宜蘭國中附近的孔子廟,為戰後一九五四年異地重建於現址。 太平山鎮安宮 孔廟舊址在今日宜蘭市新民路中央市場旁的停車場,清道光、同治年間由宜蘭地方仕紳黃學海、黃纘緒及楊士芳等人倡建,清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年動工、清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年完工,建築規模、格局與形式,則由仰山書院山長陳維英仿臺南府學文廟規劃,大成殿甚至被譽為「全臺最美的大成殿」。 孔廟雖為戰後重建,但為宜蘭縣唯一祭孔官廟,其空間格局與配置大致遵循傳統孔廟的體制,且大成殿興建已逾五十年,具有當代建築工藝特色,並保存了一八八一年宜蘭知縣馬桂芳所立的「臥碑」等重要文物,因此審議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築。
太平山鎮安宮: 太平山森林遊樂區 園區介紹
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主動接近雄蛙形成配對,偶而也會出現一隻雌蛙同時和多隻雄蛙交配的情形。 太平山鎮安宮2025 卵塊是白色泡沫狀,直徑約八公分,常產於植物根部或爛泥堆中。 仿火山型的煮蛋槽,使高溫泉水煮出的養身蛋,特別滑嫩好喫,是人間美味,在溫泉浴或森林浴後品嚐更是一大享受。 白嶺巨木經樹芯鑽探試驗,是由三棵紅檜巨木集合所成,年齡最高者達700歲以上,整體樹高30公尺,約十層樓高,胸徑3.4公尺,胸圍9.4公尺,要6人才能合抱。 茂興懷舊步道起點為太平山蹦蹦車茂興月臺站,沿舊蹦蹦車軌道整建,坡度平緩,全程有完善的休憩設施與導覽解說牌。
太平山鎮安宮: 太平山景點-蹦蹦車 x 茂興車站
保留昔日運材軌道遺跡的「見晴懷古步道」、「茂興懷舊步道」,抑或是環繞高山湖泊翠峯湖的「翠峯湖環山步道」,皆為生態豐富且極具風情的步道,相當值得一探。 太平山鎮安宮2025 1980年後,臺灣經濟發展迅速,本地鄉民多到他鄉奮鬥謀生且落地生根,自行雕刻神像,分靈供奉者甚多。 各地宮、廟、寺、壇、堂……等,紛紛向本宮申請分靈,期能藉助千歲神威,救濟世人。 光緒十三年(1887年),因木造廟宇破損,當地紳士陳國、陳圍發起重建,以磚修廟,日本昭和十二年(1937年),廟宇破損,元長檀越李於音及管理人蘇看,募款修建殿宇、禪房。 二次大戰結束,1946年,陳勳鑒及廟宇陳舊狹窄,不能容納逐年增加的香客及住宿,與仕紳陳通諮商後,邀蘇看等四人籌組信徒大會及興建委員會,於1947年召開信徒大會,推陳通為主席,決議廟宇全部重新興建,善男信女踴躍捐獻,1951年殿全部拆除,後重修畢,入火安座,1952年竣工。 後殿於1984年改建鋼筋水泥三層宮殿,分別供奉觀音菩薩、三官大帝、玉皇大帝。
海拔2000公尺的太平山,是僅次於阿里山的林業傳奇,1915年日本人開始這裡的伐木事業,後來由國民政府接手,成為臺灣最大的林場,最後在1983年轉型為遊樂區,留下見晴鐵道、蹦蹦車等珍貴的遺跡。 滿分首次和朋友來攻略太平山翠峯湖時,天氣也非常好,不過當天翠峯湖的水位不高,雖說如此,碧綠的湖畔搭配周圍的山景,還是非常有美感。 翠峯湖環山步道全長約3.9公里,步行時間大約近3個小時,由於當天時間不足,咱們就僅和翠峯湖美景合照,就算是有踩點取景啦。 太平山鎮安宮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園,到現在滿分已經來過五次了,可以說園區裡每個特色地標滿分都走過了,2022再訪主要是想帶滿分的兒子ZAQ寶來體驗森林蹦蹦車,森林小火車很夯,建議要早點抵達購票,纔有機會可以體驗到貓頭鷹小火車唷。 臺灣是個多山的島國,在3.6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超過海拔3000公尺的山峯就有268座,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每座山系均有原住民的祖靈或廟宇,也就是山友口中的山神。
太平山鎮安宮: 全球最美小路! 宜蘭「見晴懷古步道」走進檜木原始森林 感受奇樹巨木充滿力量
「鎮安宮」每年「元宵節」後會擇日到山下各鄉鎮的宮廟進行迎媽祖祭典活動,邀請【媽祖】、【玉皇大帝】、【城隍爺】、【關聖帝君】及【齊天大聖】一同到太平山來作客,是太平山由來已久的年度重要傳統民俗活動。 我們第一天下午,先走「翠峯湖環山步道」,傍晚回來後,再回到這個觀景平臺,才發現旁邊這面牆,原來這麼有情調,而這一棟建築物其實是一間廁所。 雖然雲海的景象不如在翠峯湖的觀景臺看到的壯觀,卻是方便、容易親近的觀景臺,這裡也是夜晚欣賞滿天星斗的好地方。 「天下太平」的標竿旁,有一大一小的貓頭鷹雕像,很好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