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進去如廁時味道有點重,但還是將就一下吧,畢竟塔塔加往排雲山莊的路線人來人往,除非前後都有隊友幫忙封路,不然走到一半想上廁所真的是有點困難,特別是女性朋友。 郡大山,臺灣百嶽排名54,全程沒有太困難或複雜的地形,是非常適合新手一日輕裝單攻的郊山化百嶽。 ★溫馨提醒★此行程須於出發前4-5日申請入山證,出發前7日截止報名。
- 活動期間,如遇人力不可抗拒之災害(颳風、冰雪、豪雨、坍方….等)而無法完成行程,嚮導可變更行程或食宿,如因之有節省支出費用,則於回程後平均歸還旅客,若因之延長活動日期增加食宿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時,所超支之費用,由參加者平均支付。
- 合歡主峯是太魯閣國家公園西邊的界山,也是立霧溪與濁水溪的分水嶺。
- 4:40 花了點時間調節呼吸和行走節奏,走到天池叉路口,本來想說在天池旁拍張星空照,但靠近一看現在水位不高,而且還結了冰,決定直上奇萊南峯。
- 奇萊南華為百嶽入門款,雖然路況好走,但對不常運動的人來說,路程滿長的,出發前務必做好體能與負重訓練。
走完之字道路後,會遇到第一個岔路,右邊往桃山瀑布,左邊就是往三岔營地的路,也是瘋狂陡上的開始。 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先卸裝,去參觀一下桃山瀑布。 過了武陵吊橋後,會經過一段松樹林,一路上還算好走,不過就會開始無限地之字形路線。
兩天一夜百嶽: 推薦行程
一個小時過後,雨歇了我們揹起行囊,往今夜的落腳處推進。 兩天一夜百嶽 清晨時分,我們悠哉的從臺中出發,抵達時停車場已經沒位置了,只能停很遠多走兩公里。 抵達排雲登山服務中心入園登記又排隊等接駁車,抵達塔塔加登山口已快十點了。
此外,從土生港前步行約5分鐘的長崎桟橋搭乘生名渡輪的話,約3分鐘抵達立石港(生名島)。 在距離利木津巴士約15分鐘車程的JR松山站,搭特急約40分鐘到今治站,轉乘路線巴士到今治桟橋約5分鐘。 另一條路線是在距離利木津巴士約25分鐘車程的松山市站,搭乘路線巴士到今治棧橋約80分鐘。 晚間前往生口島,在安縵璞瑞創始人一手打造的熱門日本旅館「Azumi Setoda」裡,享受高優質的住宿時光。
兩天一夜百嶽: 武陵國民賓館
而這裡也是唯一有收訊的地點,回程可以在這邊聯絡接駁。 這一區我最推薦這家山友民宿,一人400元,單人上下舖,而且老闆娘很好,基本上都會給一隊一間房間,這樣就不怕通舖超吵啦~甚至這次我們只有2個人她也給我們單獨一間,真的超佛心! 兩天一夜百嶽 衛浴設備也相當乾淨,裡頭也有沐浴乳洗髮精,也有冰箱可以冰食物。
若偏好休閒放鬆的住宿,推薦同系列附設錢湯的旅宿「yubune」。 該旅宿不提供晚餐,可前往步行約7分鐘的「御食事處chidori」享用知名的章魚料理。 在距離弓削港步行5分鐘的「海之站舍 Flat」,參加「Kamijima Adventures」的機車島嶼周遊行程。 聽著馬特先生有趣的解說一邊巡遊4座小島,在巖城島的積善山上眺望360度絕美景觀,在農園直營的咖啡廳「Nouson808」中啜飲一杯清爽的檸檬汽水。
兩天一夜百嶽: No.08 南華山
而登山口進來沒多久會碰到此行稍微有點危險的小崩壁路段,距離不長且有拉繩重心靠內小心通過即可。 由於風口距離主峯只剩下不到25分鐘的路程,但早上六點才日出。 當天風速很強,雖然我們已經穿了好幾件衣服,把身上所有的禦寒衣物都穿好穿滿,但在風寒效應之下仍然會感到寒冷。 當時的氣溫是1度,體感溫度是-1度,再加上大風吹拂的風寒效應之下,至少-2度以上。 過孟祿亭後沒多久就會來到第一間生態化乾式廁所,是透過排泄物、木屑、微生物混合後的醱酵作用來達到污染減量的設計。
兩天一夜百嶽: 登山注意事項
前行遭遇第二條乾溪溝,比起上一條更加陡峭需拉繩,路徑更加狹小上下需要等待會車,不過小心點通過也不是什麼難事,懼高者心理壓力可能比較大,但可以想像下雨時會危險不少。 堡前有展望風景秀麗,可以眺望合歡山和松雪樓,合歡山上方雲朵現蹤,比起晴空萬裏,更喜歡有雲朵的藍天,拍起來更加詩意,只希望不要愈積愈多變成陰天。 本來打算到稜線山屋再下切水源取水,但後來想想不過才兩天一夜,乾脆在成功山屋取兩天份的水,其實也只多背1~2公斤的水,好像也還行,畢竟在武陵四秀也幹過一樣的事。
兩天一夜百嶽: 玉山主北西:結語
哭坡名稱的由來,也是因為前面那之字碎石坡走了這麼久,沒想到前方還有個更陡峭的山坡要走,而這裡也已進入海拔3,000m的高度,讓人看了會想哭,但事實上經過後面幾座山的歷練後,哭坡其實只算很入門級的小山丘而已。 這2k距離不遠,困難度不大,但也花了一個半小時左右纔到觀景臺。 不管是要上哭坡或下哭坡的山友,大部分的人經過都會休息一陣子再出發。 雪山主東峯雪東線正式出發的前一天,先到武陵農場內的武陵國民賓館住一晚,減少出發時的移動時間並提早適應海拔高度。 次高山 兩天一夜百嶽 – 日治時期,日人測量員財津久平等人登上雪山主峯後,並量出高度為12,972英尺,以「臺灣第二高峯、僅次於新高山(即為玉山)的山」命名為次高山。 06:46披荊斬棘終於抵達人待山主峯,欣慰的是展望比閂山好一點,也讓我們抓住了日出尾巴,山頂的一小片草原也挺漂亮的。
兩天一夜百嶽: 登山者最愛的中部登山路線!檜山巨木羣步道
池有山西方為品田山,東側則接桃山、詩崙山與喀拉業山。 不到兩年的時間,我們已經一起走了29座百嶽,還有許多中級山和小山,旅途間很少意見相左,而是更多的相互扶持、如影相隨。 也許將來我們老了,走不動了,但還有許多回憶可以一起回味。 抵達東小南山後,遙望的剛剛登上的南峯,我們來到了這趟旅程的最後一站。 登山旅程如人生,有時候覺得漫長、難熬,但只要信念堅定,放緩腳步總會找到出路,屆時再回頭望,一切雲淡風輕。
兩天一夜百嶽: ★ 雪山山脈 ★ 武陵二秀之池有山、品田山兩天兩夜
第一次上玉山這麼早起登,凌晨1點醒來,用渾噩的腦袋瓜整理行李,盡可能放慢速度減少音量,畢竟多數人仍在香甜夢境中。 拍完續行5分鐘,抵達日治時期留下的神社(現稱:山神廟),建立的年份不詳,只知道曾經供奉過日照大神,國民政府來臺後,神像被移除,建築倒是被保留下來。 需要渡過兩條乾溪溝,還有主峯和北峯的峭壁陡上,晴天小心走就好,但完全可以想像下雨的奇萊主北會很不好走,無論如何都要加倍小心注意安全。 此路線分類為B級路線,但比起兩週前爬的B級武陵四秀,個人覺得奇萊主北在體力負荷上較小,但多了不少危險地形要通過。 雖然奇萊北峯的路並不好走,甚至有些挑戰,但登頂絕對是值得的,360度的展望是給勇敢挑戰者的回饋,與主山的景色太一樣,可欣賞往屏風山的稜線,合歡山也更清楚了些。 山屋距離北峯並不遠,僅有1.5K的路程,起初先是緩上,只有部分落差有點大,但並不難走,後來是平緩好走的稜線,最後一哩路是大魔王需要爬上險峻的峭壁,北峯比主山更加高聳陡峭,峭壁路段也更長更久。
兩天一夜百嶽: 玉山主北西:Vlog
4e50d5d725b5d3b5970f25a9d0d250d7.jpg從閂山登山口起登大約2.5小時就到三角點,這也是難得感覺這麼快就到三角點的感覺,而對面鈴鳴山也相當清楚。 休息一下曬曬太陽就折返回紮營處約1.5小時,收拾裝備回家。 整體來說週末規劃兩天一夜的閂山行真的相當棒,會有在山上休息充電的感覺。 53e7f876c338eeef49f31ae8a9c84fc6.jpg▲ 天氣好的閂山三角點,展望相當好,不過此路段建議中午前攻頂,中午後雲開始多,就難看到壯闊山景。
16:00 走到能高瀑布小徑與吊橋的叉路,頭上的藍天已躲藏起來,忽大忽小的雨水灑落,霧氣中的彩虹若隱若現,距離天池山莊僅剩數百公尺,但我們決定沿著小徑下去更加親近能高瀑布。 兩天一夜百嶽2025 Day2 天池山莊下山的速度放慢很多,因為初百嶽的夥伴下南華山時,因為濕滑泥濘的地形傷到膝蓋的半月板,都腫起來了,只能慢慢走下山。 這次使用下來的結果大家都很滿意,第一天大家大部分都走在一起,對於無線電沒有特別的感覺,第二天我們也拆成了三隊,相隔一公里左右的距離甚至在黑森林中,也可以跟位於雪山圈谷的朋友們進行對話,也可以讓雙方安心,與瞭解彼此的狀況。 關於三六九山莊的伙食,我們大家都覺得比天池山莊好喫,可能是要準備的份量沒有那麼多,所以品質也比較好。
紮營取好水後,開始煮水聊天,隊友們在聊裝備的部分,以及爬過的各種山,還有哪座山最厭世,裝備的部分我只能說我入的坑不夠深,無法暢快地插入話題,本團腳程擔當為身著綠色長毛象的女子。 48dcf5807a51e47a096d79721f156b1c.jpg▲隔天一早起來欣賞營地前的美景,喝杯咖啡看晨曦中的中央尖。 Ce414b9275b1b29a5ae4a937c444343e.jpg▲ 前往閂山路上漫步大草原間,背後左邊是南湖大山右邊則為中央尖。 性別:請選擇性別女男*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兩天一夜百嶽: 第一天 | 新達山屋
美麗的白木林正中午時抵達排雲山莊,小休一下即前往西峯,雖然數年前已去過一次,但我還滿喜歡那座小巧可愛的山神廟,願意前往二刷。 14:15 黑水塘山屋&休息我必須強調一遍,原本以為Day2的大魔王是奇萊北峯的崩壁,但經歷了整天的體力耗損,過了黑水塘山屋的最後3.7K纔是最終大魔王,要走近乎4公里的上坡回到登山口。 雲霧中沒看清楚路徑,還不小心登上了小奇萊,才發現正確路徑在下方,雖然只是多走了50公尺,但在極度疲勞餓肚子的狀況下,真的是無比厭世。 兩天一夜百嶽 登志佳陽大山先從過一座橋開始,司界蘭溪吊橋除了是志佳陽大山的登山口,早年雪山東峯登山口還未開闢前,這裡也是舊雪山登山口,但現在從志佳陽上雪主的人已經不多,畢竟從武陵農場上真的輕鬆太多。 另一方面則是我想上山看日出,若住溪邊除非半夜1點多就開始摸黑陡上5公里,不然很難趕得上日出時刻。
在出發前搜尋一些登山情資與注意事項,氣象資訊當天合歡山溫度大約是8~15度,準備了保暖的手套、帽子、防寒衣物。 兩天一夜百嶽2025 在這最後的碎石路奮鬥了將近一小時,總算來到此行的重點-雪山主峯,原以為早出發可以欣賞日出還滿懷期待,結果迎來的是白牆一片,但也總算完成了第二高百嶽攻頂的任務。 自哭坡起走了約1.1k的距離,實際大約花1小時左右,就來到了雪山東峯與三六九山莊的叉路,距離雪東線第一個百嶽就要到了。
嚴選景點&美食&旅館&祭典活動&伴手禮資訊都在這裡了! 漂浮在瀨戶內海上的直島被稱為藝術之島,充滿直島獨有的個性魅力。 除了那些喜歡藝術的人,這裡還遍佈著光彩奪目的美麗大自然,到處都是讓所有人慾罷不能的旅遊景點。 這次抑制住立刻想去直島玩樂的心情,為大家介紹必看的景點必喫的美食等各種有關直島自由行的旅遊資訊。 因島南交流道:在距離約12分鐘車程的長崎桟橋,搭乘生名渡輪到立石港(生名島)約3分鐘。 在約20分鐘車程的家老渡港搭乘家老渡渡輪到弓削港(弓削島)約7分鐘。
兩天一夜百嶽: 武陵農場交通
想要偷懶的的話,可以多多注意一旁的樹林,有時會有前人走過的捷徑,可以稍微切西瓜一下。 品田山、池有山,與桃山、喀拉業山,被合稱為:武陵四秀。 而品田山,又以3524公尺的高度,稱霸四秀,其中最知名的品田斷崖,更是讓品田山,成為B級難度的一大指標。 兩天一夜百嶽2025 一旁的池有山,則以3303公尺的高度,成為四秀第三高峯。 本文以兩天一夜行程,提供想挑戰的山友一個參考指標。 大部分的人一定都是排閂山鈴鳴山兩座山頭一起撿,我們這團一開始也是這麼排的,但由於第一天到紮營處之後,在搭帳篷的過程就下起雨了,因此在經過領隊的深思熟慮後決定第一天先不撿閂山,第二天的行程則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