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歷時45分,重創東江號獵潛艦,斃敵4人、傷36人,人民解放軍575號護衛艇中彈2發20mm炮彈,無人員傷亡。 國軍第一個趕赴現場的資江號(PC-109)砲艦(太倉號起錨時錨機一度卡死,排故耽誤了時間)發現共軍炮艇已經撤走,遂拖帶着動力全失的東江艦回航 ,拖帶過程中纜繩一度斷裂,纏住資江艦的螺旋槳,又花了一些時間排除故障。 這場海戰中,東江艦共中彈154發,副長姚震方上尉以下7人陣亡,艦長何德崇以下19人重傷、24人輕傷,官兵傷亡率高達六成二。 東引鄉公所是東引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東引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 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東引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不過平臺最主要是個象徵意義 —— 我們真正的國之北疆,其實是距島嶼約 600 公尺海面上的北固礁。 如果想躲避正午的艷陽,或許沒有比安東坑道更好的地方了。 不過要在這裡避暑也不是那麼輕鬆,因為要前往安東坑道,得先爬過 450 階,斜度 30 度的,仿若直通地底的階梯。
東引711: 交通
登上感恩亭,可綜覽東、西引360度全景,視野遼闊,令人心曠神怡。 位在恩愛山東面山腳下,小紫澳西側,有一直立的巨石,從海上遠望,像是觀音盤坐向壁,但從山上望去,卻似立姿面山,因此命名「朝山觀音」。 《東引鄉誌》記載:傳聞普陀山觀音,駕祥雲捉妖,追至本島,見妖遁入山巖隙縫中,即立足施法,降服妖魔後,返回南海,留下此像,供後人憑弔。 此地區民血緣與福建長樂一脈相傳,故時至今日,尚保留福州鄉音及閩東一帶風俗信仰。 百姓以林、陳、劉為多,實際居住人口700人,原多以捕魚為生,但由於魚源逐年枯竭,加上大陸漁船橫行炸魚,現居民多以經商為主。 島上設有一所國中小及附設幼稚園,高中以上學子,必須出外就學。
- 相傳清光緒年間盜匪肆虐東引,某位漁民慘遭殺害,他的妻子逃至此處無路可退,只得投崖保貞,島民感佩其貞烈,便將此處稱為烈女義坑。
- 本部長久以來均與地區航運及航班公司建立默契,絕不會影響航運及航班安全。
- 蒼燕鷗體長約30公分,在鷗科鳥類中算是中型海鳥,是馬祖列島常見的夏候鳥,在東引則大多棲息於雙子礁、芙蓉礁及獨角帽等三座無人島礁上。
- 然而由於交通不便加上長期軍事管制,這座迷人小島在很長一段時光裡都被神祕面紗掩蓋,就算是解除戰地任務多年的現在,它都仍在洶湧波濤中獨守清淨,只為願意忍耐航行顛簸的旅人開放。
- 先別說絕美的燈塔與海蝕地形吧,在東引,光是發呆看海天顏色變換都是享受。
坑道內各項設施齊全,有寢室、彈藥庫、中山室、廁所,甚至連養豬的豬圈都有。 坑道有八個洞口,沿著洞口外的山壁,每年春夏期間,黑尾鷗都會羣聚於此,繁殖下一代。 從洞口寬闊明亮的觀景平臺望出,碧海藍天、奇巖怪石、海鷗飛舞,令人留連忘返。
東引711: 【前往 7-11 – 東引門市附近的店家】
每年六到八月,紅藍石蒜隨風搖曳的撩人姿態,把青翠山野點綴得格外華麗多彩。 東引的世尾山、恩愛山及西引的東澳、清水澳、龍船沙的海岸山坡地,都可尋得它的芳蹤。 位於西引的兩六據點上,從中柱港望去,這顆矗立於山坡上的巨石,看來像是一位僧人,靜心觀看經書,冷眼看待世間繁華,因而得名。 兩六據點仍有軍隊駐守,遊客不得進入,然而,只要從東引向西望去,和尚看經就現於眼前,每到黃昏,伴著霞光,更是氣象萬千,予人無限想像。 位在東、西引之間的中柱島,退潮時與東引島相連,漲潮時孤立海中,民國75年興建連堤,將東西引兩島連在一起。 島上軍民為感念前總統蔣經國對東引重大建設的支持,在中柱島上興建感恩亭,亭中立有蔣經國坐姿銅像。
在危急關頭,全艇指戰員沉着應戰,一邊堵漏排水,一邊與575號艇緊密配合,進行第五次攻擊,使東江艦完全失去動力。 東江艦上還能戰鬥的官兵終於有機會衝上砲位以20mm艦炮還擊,但未能擊穿解放軍護衛艇裝甲。 東引711 東引711 25分,575號機艙進水,被迫撤出戰鬥,後四部主機完全停擺;577艇奉命單獨繼續攻擊,企圖擊沉東江艦。 從東引島趕來的國軍北支隊旗艦太倉號(DE-24)護航驅目睹北方海面炮口焰與戰損艦船火光沖天,隨即以五吋艦砲嚇阻警告射擊。 577艇發現海面落彈擊起的高大水柱,估計敵方大艦即將逼近。 48分,岸上指揮部下令577艇拖帶575艇撤出戰鬥返返航,5時45分,擔負主攻的4艇在北礵會合,「五一」海戰勝利結束。
東引711: 東引住宿推薦
所以在西引的唯一一座民宿,也就是海角民宿,有一個稱號:臺灣最靠北的民宿。 又東引島為此五島裡最北邊的島,這,纔是真正的臺灣北部。 國防部說,東引指揮部11月份射擊日期為25及26日,並未影響航班運作。 東江軍艦在無準備的情況下接敵,受到較大損失,但仍被拖帶撤退回臺灣。 擊傷東江號;擊亡4人、36人輕重傷東引海戰發生在1965年5月1日,又叫「五一海戰」,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與中華民國國軍的海上衝突,因一次誤會引起。 尤其是在我的大學生涯,一個會把喝酒當成特定行程而非日常的地方。
東引711: 旅行是為了放大生命的極限,出走不是為了逃避現實,而是想讓人生更加精采。—羅夫‧帕茲.
穿過中柱島抵達西引後,很快就會看到這個巨大的「事在人為,人定勝天」紀念碑,據說這是為了紀念中柱港工程完工而留下的口號。 東、西引島上各種各樣的軍事標語不少,而人定勝天是我私心覺得特別可愛的一個,它不像馬祖常見的「同島一命」或反共救國軍精神標語「忠義剽悍」那樣肅殺,感覺分分鐘要為國犧牲,而是多了點樂觀和理想。 在那筆直的仿若人為的海蝕溝巖壁上,視察東引時時任參謀總長的賴明湯將軍所提「天縫聆濤」四個大字透著雄渾霸氣,兩崖之間,一道小小水泥橋暗示著軍用坑道的存在。 如果不是腳下橫行的海蟑螂讓人神經緊繃,我猜我會喜歡這裡的。
東引711: 東引景點全覽
此後,解放軍海軍調整了魚雷艇、護衛艇協同作戰模式,改成先以護衛艇炙熱火力壓制摧毀敵艦上層建築、指揮、觀通、艦炮、輪機,再由魚雷艇從容進入待機戰鬥陣位從容瞄準、齊射魚雷以徹底擊擊。 東引7112025 雖然我回到臺灣本島時第一件事就是去買珍珠奶茶配上大雞排,圖一個暢快! 遙想那我在東引島上的日子可是天天都是海產大餐,酒酣耳熟飲酒作樂啊。
東引711: 東引鄉
偏偏我酒力戰鬥值,如果底線是零的話,那我就是負一。 深藏在東引山岩邊的燈塔,上山需要體力,沿路好風光,沿海案線而上,轉了好久纔看到燈塔一小角,上東湧燈塔有門禁管制,請掌握好時間。 國家三級古蹟,而且是全臺唯一一個可以從上望下看的燈塔,燈塔所在位置是觀海、觀星、觀日出的好地方,從停車場到燈塔有一段小距離,風景優美,適合放鬆心漫步其中。
東引711: 東引酒廠
觀光局表示,位居國境最北的東引,是一處值得用心去感受的療癒之島,緩慢的生活步調與壯闊的自然景色,遺世獨立,彷彿踏上一座靜謐海上公園,為旅人的心靈找到出口。 為了落實人們對慢活的想像,特別規劃一系列活動推廣東引,於9月21日召開記者會,宣傳東引的旅遊魅力。 而東引島上最出乎我意料的,絕對不是島上只有一間711,也絕對不是找餐廳喫飯的時候會先找到網咖。 我到東引島上最不能習慣的、最水土不服的事,是喝酒。 尤其是在海角民宿,一個一天不喝酒就全身哪裡怪怪的地方。
東引711: 馬祖住宿|沐光B&B-南竿-津沙聚落裡的優質民宿
長萼瞿麥屬石竹科,長的就是野地裡石竹的模樣,花瓣邊緣不平整,連接花瓣長長的管狀萼calyx是它的最佳辨識特徵,大部份花色為粉藍紅色。 因為數量太多,使得長萼瞿麥看起來像是馬祖列島的特有植物,但其實在臺灣本島也有,只是並不常見。 長萼瞿麥的花季很長,從初夏橫跨到冬天,開花時間長達半年,它們在東引的野地、路旁大量生長,隨處可見它們迎風搖曳的美麗倩影。 由於澳口黝黑的玄武岩地質,在海浪日積月累的沖蝕下,沖刷成為奇特的「海蝕門」,每當巨浪捲起,或遇霧季時,海蝕拱門在浪濤霧裡若隱若現,彷彿一尾神出鬼沒的黑龍在此嬉戲,因此又有「潛龍鬧海」的別稱。 東湧燈塔興建完成於清光緒30年(西元1904年),民國77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東引711: 東引景點 08 – 中柱港、忠誠門
站在觀景臺上,只見遼闊大海與天空被濃縮至狹窄的巖縫之間,洶湧浪濤不斷拍擊巖壁,發出轟隆聲響,而鼻腔內則滿是海風鹹鹹的味道。 衝著「最北」名號,我用一夜時光由基隆港乘船來到東引,尚未來得及朝聖國之北疆,倒是在第一眼,就徹底愛上這座面朝大海的燈塔。 東引711 注意:本表僅包含中華民國政府實際控制與目前主權聲稱之島嶼,關於其他由北京政府控制的島嶼請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 中華民國空軍在東引島建有雷達站,全面監控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飛行活動。 1980年代,東引161高地是國軍抵禦中國的高炮陣地。 其後,多個炮陣地被改建為飛彈陣地,部署舊式天弓防空飛彈和雄風飛彈。
東引711: 結語 & 旅遊東引注意事項
但可怕的纔不是爬上去,而是「爬下去」,往海的方向爬,先不論那個坡度之陡,光看那離海愈近礁岩愈濕,浪打上來是直接打在身上,萬一一個腳滑! 長久以來,東引陳高一直都是軍方高級將領送禮的最愛,其品質比金門陳高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惜的是,由於廠房面積狹小,機具及設備不足,產能無法擴增,所以東引陳高只夠內銷馬祖列島,少量運往臺灣銷售。 陳高是高粱酒的精華,也就是所謂的「酒頭」或稱「二鍋頭」,而「酒尾」就灌裝成為一般的高粱酒。 東引陳高的酒精度只有45%,無辣味,即使宿醉,也不會頭疼口乾,這也就是東引陳高暢銷馬祖列島的原因。 東引酒廠歷史悠久,最近幾年來,尤其以「東引陳高」銷產最大,成為馬祖列島各大餐館、卡拉OK招待佳賓的美酒,甚至聲名遠播至福州,成為黨政要員的饋贈最愛。
不少高階將領很愛將東湧陳高作為伴手禮,甚至一度成為國宴酒,讓東湧陳高更加聲名大噪。 眼看我們在門口窺探,立刻有熱心路人跟我們說:東引鄉公所對面有個酒廠展售中心。 展售中心主要展示具紀念意義(如名人簽名酒、馬祖登山家李小石帶著登頂聖母峯的酒之類的)的酒瓶並提供試喝,可惜目前受疫情影響,試喝全面暫停。 東引面積不大,非常適合租機車遊玩,特別是想要半夜追藍眼淚或星空銀河者,機車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不過東引有不少陡坡和大彎,騎起來有點挑戰,平時沒有騎車習慣者最好不要輕易挑戰。 島上民宿和旅館大多提供碼頭接送和機車租賃服務,直接向他們預約即可。
東引711: 東引高粱
簡單的長堤荇菜廚房標語真的很對喵爸的脾味,純白色餐廳外觀儘管在樸實的東引大街有些突兀,但真的是一家讓人好想嘗試看看的店家。 朝露麵門口中午時間用餐人數眾多我們抵達時,剛好是中午用餐時間,店內用餐人數幾乎趨近客滿,還好剛好有位置可以讓我們入座,真的是非常幸運。 顯眼黃色外觀,是隨著蘭嶼日升日落不斷變化,日出是鵝黃淡麗,日落是金黃閃耀。 今日我的存在,我的平凡日常我的東引打工換宿我今晚的安穩入眠,是由前人的血和淚所栽種。
東引711: 11 – 東引門市的地圖
中柱島:位於東、西引之間,又名中引,島上有「經國紀念亭」及「中流抵柱」石刻,結合附近的「梅臺」、先總統手書的「其介如石」、天后宮及白馬尊王廟,成為當地最佳的旅遊去處。 目前島上駐紮多個營,軍人數倍於百姓,是小小島上的消費主力。 近年來,由於受到全國性「精兵政策」影響,駐軍逐年減少,因此發展觀光與釣遊、賞鳥成為當地居民的另一選擇。 民國45(1956)年,羅源縣政府撤銷,東湧島改屬連江縣管轄,並更名東引島,設東引鄉公所,戰地政務體制開始。
擊沉敵艦艘四艘,重傷二艘,創獲「九二」臺海大捷以來海軍最大的一次勝利。 中路老街周邊是東引當仁不讓的繁華中心,島上美食、住宿和商店幾乎都集中於此。 每個中流砥柱背後都有一名敬愛的人生導師,規劃感恩回饋的徵文活動及邀請曾經在東引任教的老師回來走走。 「新兵有請」,則邀請大專生來體驗馬祖的軍事訓練,並給合景點觀光,深度感受東引生活。 「老兵回防」是透過老照片徵集活動,用最真實的故事勾起老兵回憶,吸引更多的人重返東引。 系列活動總共贈送25組基隆-東引來回船票與兩晚住宿兩人同行專案,歡迎大家一起為東引寫故事。
豆花本身不到讓我驚豔,但在曬了一早上的太陽後,能來上這麼一碗冰涼豆花,還是挺幸福。 根據傳說,鱷魚島本來是隻肆虐西引的兇猛鱷魚,後來玉皇大帝憐惜漁民,出手降伏鱷魚,將牠化為石身,永遠趴伏在西引的海濱。 東引7112025 而務實點的說,靜伏鱷魚其實就是清水澳西側一塊延伸入海的陸地,之所以得此名稱,也就僅是因為它遠遠望去形似一隻靜靜趴伏的鱷魚罷了(這樣會太不浪漫嗎)(甚至懶得停車為它拍照的我們)。
東引711: 東引景點地圖
民國 45 年,國軍進駐東引實施戰地任務,為彰顯反共精神,便取「指引我軍收復河山」之意將島嶼改名東引。 國利豆腐被稱為是東莒三寶之一,傳承三代手藝甚至被當作是親友間指定的馬祖伴手禮,從東莒遠渡重洋來到東引開設分店,把最香濃的黃豆香傳到東引來。 絕不偷工減料的味道,豆漿豆花絕對是品嚐國利豆花的首選,喵爸在莒光喫、在東引也喫,這個味道真的是好到不行。 所有餐廳小喫都集中在東引樂華村幾條小路間,喵爸覺得每家都值得試看看,住宿當然也建議就住在最熱鬧的樂華村周邊,想到7-11買個飲料咖啡都會方便許多、隔天要前往碼頭時間也會比較充裕一些。 2020年以來,中華民國國防部公告,「連江縣東引161重要軍事設施管制區」及限建範圍在10月2日生效。 東引711 中華民國空軍同時公告,將在東引進行新建統包工程,經費約4億218萬元,部署新型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雄三陸攻型導彈及雄風二E巡弋飛彈。
東引島燈塔位於世尾山山腰,矗立於峭壁之上,由純白燈塔遠眺,蔚藍海景一覽無遺。 清光緒 27 年( 西元 1901 年 )一艘名為蘇布輪號的輪船於東湧周邊觸礁沈沒,船難事件加上福建三都澳開埠,進出口貿易額倍增,催生了東湧燈塔的誕生。 1904 年東引燈塔落成,18 世紀英式建築風格讓它被當地居民戲稱為「東引別墅」。 自建成後百餘年間,它除了 1958 年至 1989 年間因軍事理由暫停使用外,其餘日子皆不分晨昏寒暑,晴雨如一的守護周邊海域,最終成了東引的精神地標和國家三級古蹟。
這樣一罐米醋就由婆婆一個人慢慢製成,堅持使用真材實料。 我也是去釣過魚的,釣魚嘛,有什麼厲害,噢不我告訴你,真的很厲害。 我要去之前,可是求了佩佩姊好久又求了阿宏哥好久她才讓阿宏哥帶我去,就怕我回不了家。
東引711: 東引限定,東引陳高牛肉麵
由於海戰實際是由於誤會引起,雙方均無準備,雙方僅投入少量戰艇,屬於小規模軍事衝突,東江艦修復後撥交海關作為緝私艇,未再返回海軍。 但其實如果你沒住海角民宿的話,在島上也有很多合菜餐廳。 大仁哥懶得煮或是有朋自遠方來時,我們就會去喫合菜。 東引7112025 經過強勁的東北季風洗禮,濱柃木的樹姿伸展優美,由於質輕而堅硬,紋理優美,過去常被當地軍民挖掘用來製作手杖或印章,一度面臨生存的危機,所幸經過學者的調查及地方政府的重視,現已列為保育植物。 蒼燕鷗體長約30公分,在鷗科鳥類中算是中型海鳥,是馬祖列島常見的夏候鳥,在東引則大多棲息於雙子礁、芙蓉礁及獨角帽等三座無人島礁上。 蒼燕鷗最顯著的特徵是眼後連結到後頸的黑毛,看來像是綁了一條黑色頭巾,因此別名為黑枕燕鷗。
若由國之北疆繼續前行,將能抵達西引的最後一個景點——三山據點。 它位在靜伏鱷魚尾端的清水澳,曾是軍事重地,撤兵後成為西引著名的夕陽和銀河地點。 據傳因軍事管理需要,東引由島嶼最東端開始,順時針為高地編號,燈塔所在的世尾山是一號高地,位居東引防區最西邊的三山據點則是第三十三號,後來軍方刻石錯誤,大家也就將錯就錯,將此處稱為三山據點。 在東引趴趴走的過程,時不時就會遇上軍人,他們大多十分友善,有時我都懷疑為迷路的遊客指路根本是他們站崗時的一大樂趣。
東引711: 東引島內交通:租機車、計程車、臺灣好行@馬祖
東引美食朝露麵與好列豆漿、長堤荇菜廚房、711都在同一條街上,前去東引燈塔前,中餐我們就在朝露麵解決,三餐都在同一條街解決其實也蠻方便的,幾乎小島的遊客都會集中在這裡用餐,然後在711購物。 1965年4月30日,國軍海軍巡邏艦東江號(PC-119)完成大修後,由澎湖馬公出港,北上直駛東引島,加入北區巡邏支隊(支隊長孫文全少將),換防同級砲艦資江號(PC-109)。 由於海流湍急,4月30日晚22點左右,東江艦的雷達發現兩個島嶼目標,隨後艦上人員也看到了島上的燈塔燈光信號,東江艦值更人員誤將此燈塔當成南方的東莒島燈塔(實為北方的東引島燈塔),因此繼續向北挺進,直奔台山列島而去。 在臺灣未見的華南狗娃花,是由於東引島臨近中國大陸的特殊地理環境,所孕育的珍貴資產之一。 這個幾乎貼地生長的可愛野菊花,舌狀花的花色有淡紫、粉紅和白色三種,中心的管狀花一式為黃色,淡紫、粉紅的舌狀花較常見。
棉棗兒在南竿也有分佈,但以東莒、東引、西引數量較多。 東引711 臺灣大學郭城孟教授建議,棉棗兒可以列入東引鄉「鄉花」候選名單。 東引711 東引原生植物種類豐富,島上植物種類總共有83科170屬198種,不乏許多珍貴的觀賞及藥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