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長春祠2025詳細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現在看到的山月吊橋已經是第4代吊橋,橋長196公尺,橋面寬2.5公尺,距離溪谷約152公尺,全程均為無障礙步道,輪椅及嬰兒車都可暢行無阻。 從布洛灣臺地邊緣跨越立霧溪谷,是太魯閣國家公園跨距最長、距離溪谷落差最大的吊橋,從橋上俯瞰,立霧溪蜿蜒曲折,而兩岸山勢陡峻,層層相疊,視覺可以從溪谷向上延伸至遠山。 往東眺望是溪畔一帶的立霧溪谷,往西則可以欣賞燕子口險峻的峽谷地形,氣勢磅薄。 為貴賓準備【午餐-精緻西點餐盒】可於環流丘公園野餐補充體力。

踏著「之」字形陡急的「天梯」石階向上,氣喘吁吁的同時,讚嘆著開鑿山壁的偉大工程,沿途欣賞觀音洞,俯瞰蜿蜒於山谷的立霧溪,登上鐘樓的二樓,居高臨下視野極佳,曲折的河道與峽谷風光伴著禪光寺,顯得寧靜莊嚴,心靈頓時開闊,令人舒解煩憂。 燕子口和九曲洞,是太魯閣峽谷最讓人心動的自然奇觀,也是峽谷最窄的兩段,臨溪側闢有人行步道供遊客漫步欣賞。 燕子口對岸大理石峭壁上可見到許多小洞穴,每當春夏之際,常有小雨燕和洋燕在峭壁間穿梭鳴唱,或在洞穴內築巢,故而得名燕子口。 而九曲洞「如腸之迴、如河之曲」的隧洞景觀,遊客可沿迴轉曲折的半明半暗路線欣賞峽谷風光。 沿著立霧溪的峽谷風景線而行,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層和溪流等風光。

太魯閣長春祠: 太魯閣晶英酒店

(統聯客運310)、花蓮客運、太魯閣客運(302電動公車)從天祥往新城或花蓮方向(即返程方向),在長春祠站下車即可。 以前來太魯閣總是匆匆忙忙,於返程的路上也只這樣遠遠的眺望「長春祠」,雖驚嘆於這樣的峭壁深處,竟有如國畫山水般建築,但從未真正到此一遊,且此處是紀念開闢中橫公路殉職人員所建,這次特地保留了時間要前往探一探這美麗又極具特殊意義的地標。 在步道旁可看到一處原本是道路路面,卻突然中斷,令人匪夷所思,為什麼道路只建一半? 長春祠舊臺八線為西向東單行道,大客車行至長春祠停車場下客後應即駛離,前往峽谷橋大客車臨時停車場停放。 從中橫公路舊道長春橋橋頭循階而下即是長春祠步道,沿著山壁鑿出的小徑前行約300公尺可抵達長春祠。

  • 場地的規劃上也還有一些些改進的空間,但無論如何還是瑕不掩瑜,建議大家明年也可以留意一下「太魯閣峽谷音樂節」的活動,有機會的話,可以來到太魯閣欣賞另一種專屬於這裡的峽谷美聲。
  • 矗立於懸崖邊的長春祠,是為了紀念早期為開墾中橫公路而殉職的工人所建,中國式的建築依山而建,從山壁流出的瀑布從長春祠下方流下,古色古香的景色,宛如一幅幽靜的水墨畫。
  • 如果預算許可,安排一晚花蓮太魯閣住宿,首選太魯閣晶英酒店更會讓你不虛此行。
  • 溯立霧溪而上,年平均氣溫由海拔100公尺處的23℃逐步遞減,至海拔3,000公尺的合歡山一帶,年均溫為7℃。
  • 而且天祥腹地廣闊,集中了許多餐廳、住宿和伴手禮店,知名的太魯閣晶英酒店就位於此,很多人規劃太魯閣峽谷一日遊時會把天祥當成終點站。

長春祠步道的特色是一會兒走在黑森森的巖洞裡,一會兒又露出曙光,景色轉換迅速,步道處處可見被鑿出的大理石剖面,形成世界奇觀,亦稱得上是世界級的步道。 從步道回頭望向長春橋,沒有橋墩的鋼橋略顯老態,但鋼骨交錯,成幾何狀的橋座矗立在山林中,雖突兀,卻帶有美意。 寧安橋以西不遠處,對岸山凹有一兩段式瀑布,高懸在青山崖壁中,有如白練一般,即為銀帶瀑布。 銀帶瀑布從中橫公路就可清楚看到,但它的水量會隨著天氣不同而有所不同,颱風大雨之後,瀑布水量極大,但久旱不雨時水量極小,有時甚至瀑布會消失。 由於地層不穩定,自民國76年第二次坍方後,長春祠封閉長達十年,太管處評估地質狀況已穩定後才重新對外開放。

太魯閣長春祠: 長春祠步道~位置&停車

你可以線上預約參觀,進入願景館瞭解20歲的DAKA園區故事;也能逛逛在地小農及藝術創作者集結而成的DAKA市集;或者單純來拍拍超有特色的星巴克、超商與地景裝飾,順便在返家上路前休息一下。 一開始送上的竹筒飯食用方式便很有特色,必須自己拿著竹筒在一旁的大石頭上敲開,十分有原民風。 店裡必喫的是燻雞和烤豬肉,外皮烤得焦香金黃,肉質仍然軟嫩,帶點碳烤的香味,令人食指大動。 太魯閣長春祠2025 用餐同時還有原住民歌唱表演,讓你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一同得到最棒的享受。 園區昆蟲至少有1,150種,其中蝶類就至少有239種,且有寬尾鳳蝶、曙鳳蝶等28種屬臺灣特有種;蛾類據初步調查,已發現至少有340種。

奇萊山素以險峻著名,是臺灣發生最多山難的山區之一,所以有「黑色奇萊」的稱號。 清同治13年至光緒2年間,沈葆楨來臺時所修築之三條連繫東、西岸交通道路中的「北路」,為當地文獻記載中最早由官府維修之道路,到了日治時期又經重行改建,是現今蘇花公路前身。 日治時期另由官方開闢的合歡越道路與之後由中華民國政府動員修築的中橫公路,則成為園區主要聯外要道及景觀公路。 園區鳥類至少有173種,並包含了臺灣所有的特有種鳥類24種,其分佈以中橫公路大禹嶺至慈恩一帶鳥類最多。 太魯閣長春祠2025 其中除盤古蟾蜍、莫氏樹蛙、梭德氏赤蛙和山椒魚之外,大部分都分佈在1,000公尺以下之潮濕地區。

太魯閣長春祠: 行程規定

#34 洞穴裡有個莊嚴肅穆的紀念平臺,長春祠當初興建就是為了要紀念這些為了興建中部東西橫貫公路時而罹難的榮民弟兄。 #11 我們上午的主題為「聲東擊西」,每個曲目都不長,但著重於東西音樂的交替與融合的體驗。 旅客列入「具感染風險民眾追蹤管理機制」對象,旅行社應為旅客安排返回原出發地或經雙方協議之適當地點,旅行社如有支付旅遊所需之必要費用,應檢附前揭費用單據,經核實後予以扣除,並將餘款退還旅客。 出發前,旅客如列入「具感染風險民眾追蹤管理機制」對象,任何一方得解除契約,且不負損害賠償責任,惟旅行社如有支付旅遊所需之必要費用,應檢附前揭費用單據,經核實後予以扣除,並將餘款退還旅客。 太魯閣長春祠 有發燒者(耳溫≧38℃;額溫≧37.5℃)者,直至未使用解熱劑/退燒藥且不再發燒24小時後,纔可參加旅遊,如旅遊開始當日未達此標準,應避免參加。 沿著步道走,會先抵達紀念開路者,雖然洞內的擺設簡單,但是非常莊重,兩邊的板子上面記錄著當時建築公路的辛苦,提醒大家不要忘記這些因公殉職的勇士。

太魯閣長春祠: 花蓮旅遊景點#2

不過因氣候及地形關係,考量安全步道暫時封閉,最新資訊可上太魯閣國家公園官網查詢。 藍線:遊客中心→砂卡礑→燕子口步道東口(下車)→靳珩橋(上車)→九曲洞→綠水→天祥(折返)→九曲洞→長春祠→太魯閣遊客中心。 約每30分鐘1班車,太魯閣遊客中心末班車是13時,天祥末班車則是14時30分。 太魯閣長春祠 太魯閣長春祠 遊客可以搭乘臺鐵及北花線客運到新城車站下車,或開車到新城車站停放,換搭花蓮客運、太魯閣客運302線或臺灣好行太魯閣線班車,到太管處遊客中心轉乘免費遊園專車,也可以直接搭乘客運班車到您所想抵達的景點。 2.若欲至清水斷崖,建議前一晚即住宿於花蓮,纔可於上午到達清水斷崖,再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並於傍晚天色昏暗前遊覽完畢。

太魯閣長春祠: ▼ 花蓮亞泥生態園區~全臺最大蝴蝶園

布洛灣吊橋位於燕子口最狹窄的峽谷出口處易有強陣風,太管處呼籲遊客參觀吊橋時請依照現場工作人員引導與指示,隨時注意身上物品,並請不要在橋上撐傘,確保有一個愉快、豐富的旅程。 是太魯閣國家公園跨距最長、距離溪谷落差最大的吊橋,從橋上俯瞰,立霧溪蜿蜒曲折,而兩岸山勢陡峻,層層相疊,視覺可以從溪谷向上延伸至遠山。 步道都可以看到許多提醒與介紹景點的告示牌,我個人非常推薦來這個景點,即使不走步道前往長春祠,在觀景臺也可以看到全貌,如果想要看更清楚一點,可以帶個簡單的往遠鏡或是利用手機鏡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整個長春祠美美的全景。 太魯閣長春祠 同樣是中部橫貫公路花蓮端的起點處,從太魯閣牌樓右轉錦文橋之後就會看到,戶外有草皮可以活動,周圍也建置了太魯閣臺地步道、得卡倫步道(有不少樓梯)等步道可以走遊,風景秀麗,館內有簡餐飲料可以買,很適合當成進入中橫前的補給站。 直接到飯店接送,好處是可以自由安排想去的景點,司機還能做導覽,不用擔心週末假日太魯閣重要風景區沒地方停車,全日包車家人朋友分攤每人約500元也不是太貴。

太魯閣長春祠: 旅遊景點地區分類

其實「臼齒傳說」並不複雜,據說是族人早期在此處開墾時,因挖出一顆臼齒而命名為「砂卡礑部落」(現已改為大同部落),而後該部落又以步道週邊作為棲息地,所以這裡就叫做「砂卡礑步道」了。 燕子口步道洞外有洞,道外有道,大自然的神奇現前,自覺渺小的嘎眯很難找到燕子,若真有心要找,倒也不難。 過東西橫貫公路牌樓不久,臨時起意在長春祠稍事停留,好吧我承認是早餐咖啡喝多了非下車尿尿不可乾脆一兼二顧問候長春祠。 PS:若要去九曲洞的朋友,搭臺灣好行就很方便,沒有停車的問題~這邊也給旅人作參考囉。 飽餐一頓後,本來滿分想繼續往德祥寺廟宇高塔移動,但從入口走進去還得花上一段時間,時間上的關係,咱們就沒有再往上爬了,僅能遠望的德祥寺座落在羣山之間。

太魯閣長春祠: 花蓮旅遊景點#1

太魯閣國家公園中的代表性景點非常多,像是知名的燕子口、九曲洞,其他還有砂卡礑步道、錐麓古道、白楊步道、水廉洞、長春祠等等也都非常值得一訪。 而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天祥了,天祥是太魯閣的中心,住宿、餐飲等服務也都集中在這裡。 『長春祠』位於全球知名的花蓮景點太魯閣國家公園內,距離遊客中心僅約2.3公里,著名的長春祠瀑布是來這必看的太魯閣景點特色,中國唐朝風格式建築配上太魯閣峽谷與「長春飛瀑」的景觀,因此有著「長春聽濤」的美名。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於1986年,橫跨花蓮、南投、臺中三個城市,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可以見到許多鬼福神工的自然美景,包括擁有神祕谷步道之稱的砂卡礑步道、沿著高聳斷崖的錐麓古道、著名的長春祠通通都在這! 太魯閣最新景點,2020年起開放參觀,縱身於壯麗峽谷之間,擁抱360度震撼視覺景觀。

太魯閣長春祠: 太魯閣景點推薦1:東西橫貫公路牌樓

雖然沒有火車可以直達太魯閣,但抵達新城/花蓮火車站後,可以搭乘「臺灣好行-太魯閣線」,從新城火車站出發至太魯閣約15分鐘抵達;從花蓮火車站出發至太魯閣約45分鐘。 天祥的大約位置在中橫公路東段,距離太魯閣約19km,亦屬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 來到天祥,可以在天祥梅園賞梅(冬季)、在普渡橋俯瞰大沙溪與塔次基裏溪匯流成立霧溪,還能看到擁有臺灣九華山之稱的祥德寺。 太魯閣長春祠2025 因中央山脈阻隔,除了自駕遊外,想要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玩的朋友可以在「新城火車站」或「花蓮火車站」下車,透過「火車+租車自駕」、「火車+公車」的方式抵達太魯閣。

太魯閣長春祠: 太魯閣景點:錐麓古道(錐麓吊橋)

最特別的是大約在步道終點2.1公里的地方會有幾個黑壓壓沒照明的「水簾洞」隧道,山泉從隧道巖壁傾瀉而下,形成特殊水簾景觀,要來玩的話記得準備手電筒、雨衣等裝備,很有探險的感覺喲! 從白楊步道入口—水簾洞來回大約需要2小時,時間許可的話很推薦來一趟。 途中有設立觀景臺讓旅人們欣賞太魯閣峽谷美景,其中的白楊瀑布就在三棧溪進入立霧溪河口處,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最大最壯觀的斷崖瀑布,太魯閣族人稱之為「達歐拉斯瀑布」。 ,我覺得從中部橫貫公路牌樓開始,途經布洛灣、燕子口、九曲洞一直到天祥這段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最精華的地方,多條步道、熱門拍點足夠規劃1~2天的旅程。 如果預算許可,安排一晚花蓮太魯閣住宿,首選太魯閣晶英酒店更會讓你不虛此行。

過鐘樓後循步道前行可抵達步道東口(禪光寺吊橋),沿聯外道路往下至禪光寺山門左轉,穿過春暉橋與仙霞隧道後可返回長春祠停車場,走步道全程者亦可反向從禪光寺吊橋方向探訪。 步道延伸到長春祠正後方,垂直的山壁開鑿出「之」字型陡急而上的階梯,因不斷往上延伸,因而有「天梯」之美名。 循階梯直上,先到達觀音洞、再經太魯閣樓和鐘樓,處處均可遠眺峽谷之美景,尤其登上鐘樓,居高臨下,俯瞰立霧溪曲折河道和峽谷,公路、車輛、遊人盡在腳下,景色堪稱一絕。

太魯閣長春祠: 太魯閣交通方式&景點地圖

從中橫公路 187公里處旁的停車場,有步道可通往長春祠,穿行過暗黑的短隧道後,著名的長春祠即呈現眼前,從長春祠到禪光寺的「之」字形步道,長度僅1.35公里,一路階梯陡峭,遊客拾級而上,不妨放慢腳步、眺望美景。 太魯閣長春祠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有諸多知名景點,如長春祠、禪光寺鐘樓、砂卡礑步道、布洛灣遊憩區、燕子口、九曲洞、天祥、白楊瀑布、武嶺、碧綠神木、長春瀑布、綠水瀑布等。 標音長春祠是臺灣的一座紀念性建築,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國家公園內,距離太魯閣口2.3公里處。 一直是很多人來花蓮太魯閣住宿首選,環境幽靜怡然自得讓感官完全放鬆。 還能享受晶英酒店優質設備和服務,另外頂樓峽谷泳池風景超好,此外還會安排像是瑜珈課程,歌唱表演和電影欣賞等活動,就算不去戶外健行也不無聊,很推薦來花蓮太魯閣家庭旅遊時入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