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山車站是冬山主要的門戶,包括冬山鄉公所、郵局、農會、旅遊服務中心等等大多集中在市區的中正路(冬山老街)上,也匯集了冬山居民的生活日常。 冬瓜山 對我們來說,無論是燒烤攤、大排檔還是小喫館子,冬瓜山更多的是一份接地氣的長沙韻味,以及人聲鼎沸擼串喝酒的一種融洽氛圍。 鳥洗縱走,從泰安停車場出發,先經過鳥嘴山(上島山)經過最高點三叉峯(1814m)後接洗水山(又稱冬瓜山,奇怪這裡的山都有很多小名),走冬瓜山登山步道接回苗62線,再踢馬路回到停車場,完成一… 法雲禪寺位於大湖鄉觀音山上,建於1913年,為臺灣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寺經重建為日式寺院建築,庭園中櫻花遍植,古木參天。 來到步道盡頭,千年櫸木赫然矗立在眼前,它的塊頭或許沒有阿里山神木那麼大,卻是目前全臺已知最大棵的櫸木,站在它面前,壯漢也顯得嬌小。
- 在山的另一邊另有一座山中湖,稱爲「小埤」春季時分其花開遍野,蝴蝶、蜜蜂穿梭飛舞,走在環湖道路的清幽小徑上,清風徐來,暫時忘卻惱人;風貌越來越豐富的梅花湖風景區,白天可在湖畔戲水泛舟。
- 冬瓜山千年櫸樹 冬瓜山的櫸木是一株樹齡約千年的神木,樹圍約需六人才能合抱,約7.4公尺左右,樹高約20公尺。
- 從景觀臺上可目睹這難得的景緻,也讓到訪者駐足拍照留戀。
- 由於園區相當開闊,有大面積的綠地之外,旅客到此也可以搭乘遊船沿著河道從不同的視角來欣賞風景,體驗這座自然型態的森林公園。
- 冬瓜山海拔1610公尺,山頂有一顆三等三角點,但是展望普普。
- 冬山鄉鄉名源於鄉治所在地古名「冬瓜山」。
宜蘭冬山鄉老字號的景點梅花湖,位於冬山鄉得安村的一座天然蓄水池,四周環山羣抱,湖面約有20公頃,梅花湖原名爲「大埤」,位於羅東寒溪間進入山區起點,因風景甚美常常吸引大批遊客前往一遊,於六十年代更因埤形狀似五瓣梅花,而改名爲梅花湖。 被稱爲長沙夏日甜品No.1的紫蘇桃子姜,和所有宵夜都能完美搭配,不論是口味蝦、燒烤還是小香腸,配上它都讓人覺得美味度迅速提升。 對於長沙的夜宵來說,不僅僅只是湘江邊一字排開的口味蝦,美味花甲。 冬瓜山 有一條小巷子,就佔據着大部分長沙喫貨夜晚的胃——冬瓜山。 作爲長沙必喫美食之一的冬瓜山香腸,冬瓜山一條巷還有其他五星好評的美食。 冬瓜山 中山休閒農業區:位於中山村,特色是多樣性的休閒農牧業。
冬瓜山: 冬瓜山の季節別活動日記
主要建築有:三清聖境牌坊、九龍壁、文化大樓、迴廊、山門、圓明殿、彌羅殿奉、三清殿、妙羅殿、鯉躍龍門池等。 冬瓜山2025 冬山鄉爲臺灣省宜蘭縣的一個鄉,位於宜蘭縣中部。 面積爲79.8573平方公里,經緯度爲東經121.47度,北緯24.38度,毗鄰羅東鎮、三星鄉、大同鄉、 南澳鄉、蘇澳鎮、五結鄉等。 著名旅遊景點有梅花湖、三清宮(爲臺灣地區道教總壇所在地)、冬山風箏博物館、新寮瀑布等。 由於園區相當開闊,有大面積的綠地之外,旅客到此也可以搭乘遊船沿著河道從不同的視角來欣賞風景,體驗這座自然型態的森林公園。
冬瓜山千年櫸樹 冬瓜山的櫸木是一株樹齡約千年的神木,樹圍約需六人才能合抱,約7.4公尺左右,樹高約20公尺。 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已將它列為國寶樹加以保護,除採擷種苗人員以外,禁止他人接近此樹。 步道的序幕以一大片鮮嫩脆綠的野花野草歡樂開啟,接著是天然涼爽的原始森林,穿梭在其中可窺見遠處的虎山、上島山、加里山,不時也會發現幾棵高頭大馬的九芎、櫸木。 幾乎垂直的雄偉石壁也是步道一絕,過了大石壁之後會遇到幾段小崩塌和碎石坡,只要小心謹慎,便可安全通過。
冬瓜山: 冬瓜山橋
「真的很可惜!」曾多次造訪老櫸木的苗栗社區大學主任祕書戴文祥說,據調查,這棵老櫸木樹齡約有1000年,日治時代被列為受保護的原生臺灣櫸木,除了採種,外人被限制不得接近,即便是林務人員,也僅有少數幹部知道老櫸樹的存在。 冬瓜山 二戰後,老櫸樹隱身山林,直到20世紀末地方籌擬鄉誌時,才由耆老口中得知,讓老櫸木重新展現世人面前。 冬山鄉民代表會是冬山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冬山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 冬瓜山 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 冬山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3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順安村與中山村,2021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5,602人與503人,其中順安村也是宜蘭縣人口第二大村裏,僅次於員山鄉員山村的6,671人。 戰後,民國35年(1946年)劃定行政區,仍以原有區域改稱冬山鄉,屬臺北縣羅東區。 民國39年(1950年)10月10日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本鄉由宜蘭縣管轄至今。 光緒元年(1875年)改噶瑪蘭廳為宜蘭縣,隸屬福建省臺北府,光緒12年(1886年)屬臺灣省臺北府宜蘭縣。 明治28年(光緒21年,1895年)日治時期後,隸屬臺北縣宜蘭廳,大正9年(民國9年,1920年)實施州郡街莊制後,行政區取「冬瓜山」其中二 字,定名為冬山莊,屬臺北州羅東郡。
冬瓜山: 冬瓜山農創ㄨ文創 良食農創園區 玩吧 《黑糖麻花捲》冬瓜山柑仔店
)為臺灣宜蘭縣的一個鄉,位於宜蘭縣中部,地處宜蘭平原南端、中央山脈北端,北鄰三星鄉、羅東鎮,東北端一小段接五結鄉,東南鄰蘇澳鎮,南邊東段為南澳鄉,西南邊與西邊為大同鄉。 境內人口約5.3萬人,是宜蘭縣人口第三多的行政區,僅次於縣治宜蘭市與羅東鎮,現為全國人口第五大鄉[註 1]。 冬瓜山橋修建於昭和五年(1930年),是宜蘭縣少數保存至今的日治時期橋樑之一,橋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曾是連接礁溪舊市區和臺9線的重要交通管道。
冬瓜山: 長沙冬瓜山在哪裏?
2.國道三號後龍交流道→往後龍→臺1線→後龍外環道→72快速道路往苗栗→大湖→汶水橋→苗62縣道→苗62縣道12K右轉→龍安橋→水泥產業道路打必厝溪步道→露營區→冬瓜山步道登山口。 1.國道一號苗栗交流道→72快速道路往苗栗市區方向→大湖→汶水橋→苗62縣道→苗62縣道12K右轉→龍安橋→水泥產業道路打必厝溪步道→露營區→冬瓜山步道登山口。 冬瓜山步道位於俗稱冬瓜山的洗水山上,雖然步道並未修築至冬瓜山頂,僅至千年櫸木,不過沿途的景緻已經夠令人醉心。 新寮瀑布步道蘊藏豐富的生態資源,除了野生的魚蝦、褐樹蛙及斯文豪氏赤蛙等蛙類,還有各類蝴蝶、短腹幽蟌、薄翅蜻蜓、及臺灣紫嘯鶇、鉛色水鶇、臺灣獼猴等。 沿途潮溼的蕨類及耐陰植物茂密的生長着,而蔓藤及附生植物也利用溪谷中豐沛水氣搶攻生存空間,富有亞熱帶雨林的景緻,在此除可觀賞到不同的物種外,空氣中還飽含具紓解壓力的芬多精及陰離子,尤其瀑布飛濺的水花所產生的陰離子特別多,有利於鎮定情緒及養生。 漫步約三十分鐘即可抵達瀑布,步道盡頭設有觀瀑平臺,距離瀑布僅六、七十公尺,可近距離體驗瀑布傾瀉而下的磅礴氣勢,瀑布飛濺的水花所產生的陰離子特別多,在此小憩,格外令人心曠神怡。
冬瓜山: 冬山美食清單
冬瓜山 冬瓜山原名洗水山,洗水為客語,意為清水,指此山溪水清澈。 又因為這座山形狀像是在山稜上的冬瓜,所以被稱為冬瓜山。 冬瓜山海拔1610公尺,山頂有一顆三等三角點,但是展望普普。 原本是伐木場的冬瓜山區目前仍可見治時期的隘勇路遺跡,美麗的柳杉林則是人工造林。 抵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進入參觀山林常識及人文資訊,後方的池塘裏居然滿滿的吳郭魚,還不怕人咧! 宜蘭三清宮建築以彩繪爲主,結構緊密,莊嚴無比。
冬瓜山: 冬瓜山登山步道
位處臺灣宜蘭冬山鄉新寮瀑布步道,坡度不大全長900餘公尺,溪流水質清澈,沿途中多處迷人瀑布,頗適合民衆酷夏戲水玩耍,爲老少咸宜的大衆化休閒步道。 新寮瀑布發源於新寮山,瀑布高約30公尺,寬5公尺左右,水量可觀,在水衝擊下氣勢磅礴、霧氣騰空,異常壯觀,形成一幅美麗圖畫。 從景觀臺上可目睹這難得的景緻,也讓到訪者駐足拍照留戀。 根據宜蘭縣冬山鄉戶政事務所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1年底冬山鄉戶數約2萬戶,人口約5.3萬人,是全臺灣人口第五大鄉。
冬瓜山: 特別推薦
冬山鄉鄉名源於鄉治所在地古名「冬瓜山」。 冬瓜山 漢人於清朝嘉慶、鹹豐年間入墾現在的南興、安平和冬山等村,先民取自安平村境內附近有座形似冬瓜的山,所以叫做「冬瓜山」。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到冬山鄉就是搭臺鐵火車來到冬山鄉的冬山車站。 步入月臺就看見日光灑落在瓜棚造型的車站上,後方則是一片綠油油的稻海,像是地毯一般展開,讓人感受到這座以農業發展的可愛鄉鎮。
冬瓜山: 中山社區:綠野茶園一起來找茶
像是採茶、製茶就不僅寓教於樂、更讓人在旅途中得到了心靈上的療癒,這些都讓冬山鄉逐漸打響了名聲,成為旅客到宜蘭旅遊時,大多會與羅東、蘇澳結合成宜蘭行程,本篇收錄冬山一日遊的冬山景點、交通、美食及宜蘭住宿。 撥空到冬山鄉走走,不用特別安排太多行程、慢慢走、慢慢感受最純淨的蘭陽平原。 ,位於苗栗縣 泰安鄉溫泉區,形如冬瓜的山頭,是一座山型十分可愛的蒼綠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