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貌 大坑地區屬臺中盆地東緣之低山丘陵,屬於頭嵙山系,地質上為上新世砂岩與頁巖以及厚層泥質砂岩所構成之向斜山地,因車籠埔斷層通過之影響,其中多處被列為山坡地敏感地區。 地層上,1~5號步道屬於頭嵙山層,特殊地景包含卵石流、瘦嶺、蝕谷等;6~10號步道屬於錦水層,地形地貌與頭嵙山層迥異,以砂質頁巖為主,並與泥質砂岩交互層,其中風動石成因應是沿節理雨蝕崩落餘的石指地形。 大坑由來 大坑原為平埔族的活動地,後來客家族羣由新社遷入大坑,漳籍人士在軍功寮定居,交織成一部族羣融合史。 大坑地名起源普遍的說法,係因住民建聚落於寬闊的谷地得名,臺灣堡圖(1904年)中,即顯示有大坑地名,位於大坑溪谷且行政區劃隸屬大坑莊。
- (2018年8月17日從YAM搬到痞客邦, 人氣從0開始重新累積)。
- 觀旅局指出,另外,9-1號步道因步道老舊汰換,10號步道因8月初連日豪大雨造成邊坡損壞,全線封閉整修中,皆預計10月底完工開放。
- 接續的水泥路面,有公園造景般的石橋與石板路,寬度及路面都變得平緩好走,不時還有石椅可供休息,即便有小孩子同行,也能即時休息、喘口氣。
- 臺中大坑風景區位於北屯區,被稱為是「臺中陽明山」,是曾被票選為臺中前十大熱門旅遊景點之一的地點,以多樣的登山步道為最大的特色。
- 因為我比較喜歡難度高一些的步道,所以我從十號步道上山到觀音亭休息,接著九號步道下山這整段路大概花了一~一個半小時左右,想挑戰的人也可以試看看,不過要記得帶水多補充水分。
- 地層上,1~5號步道屬於頭嵙山層,特殊地景包含卵石流、瘦嶺、蝕谷等;6~10號步道屬於錦水層,地形地貌與頭嵙山層迥異,以砂質頁巖為主,並與泥質砂岩交互層,其中風動石成因應是沿節理雨蝕崩落餘的石指地形。
臺中捷運綠線至「松竹站」、「舊社站」、「北屯總站」下車,轉乘四方電巴922 路公車至大坑9號步道站即可抵達。 回臺中火車站一樣是在下車地點等候上述兩班公車即可,如有看到其他公車前往臺中火車站的也可以上車詢問一下司機。 上來這邊一樣會有一些商家在賣飲品、小喫之類的,到這邊開始就是九號步道瞜,往左邊走是九號步道,往右邊會往觀音亭。 大坑 9-1 號、10 號步道都是以木製階梯為主,不過 10 號步道的坡度較陡峭,而 9-1 接 9 號的距離較長。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為了「八大秀」! 挑戰飽覽大景的高CP值健行路線 費盡洪荒之力
不少遊客在此與朋友家人野餐喝茶、聊天賞景,遠眺潭子豐原及整個北臺中地區的遼闊視野,享受早晨的悠閒時光。 大坑9號步道尾端連接大坑6號步道,遊客可由此繼續登頂。 途中行經大坑寧靜海觀音亭,純白色的觀音像靜靜佇立在山林間,頗有遺世獨立之感,常有登山客在此休息、參拜。 大坑地震公園,原為軍功國小,臺中市府保留軍功國小部分校舍設為地震公園,並規劃地裂展示區、斷層展示臺… 一般而言,大坑6、7、8、9、9-1號步道較適合男女老少攀登,而1至5號及5-1號步道對登山客較有挑戰性,大坑1至5號及5-1號及10號步道因具有陡坡,心臟疾病或體力差者,請勿任意嘗試。 特 色:此步道計有竹林步道、相思林道、九重葛花區、菇婆芋生態區及峭壁雄峯等五處,生態豐富,均設有解說牌。
- 特色短評:中心瓏登山步道,海拔約200公尺,位於省諮議會後方的「中心瓏登山步道」,長度約1.8公里,地理位置及視野極佳,步道坡度平緩,沿途設有體健設施及觀景平臺,至高點聚英亭,為造型典雅的梅亭風格。
- 大坑9號步道尾端連接大坑6號步道,遊客可由此繼續登頂。
- 步行約五分鐘後路面則又變得寬闊,此處可遠眺新蓋好的臺74線快速道路環狀路線,又可俯瞰臺中慈濟醫院,不妨先停下腳步,欣賞這片景色。
- 風動石是大山母山北側支稜線尾突出的一塊巨大巖石,風動石經過大自然浸蝕風化作用下,成為一塊草木不生的裸露巨巖,長、寬各約4公尺 、西側高8公尺 、其形狀如縮小的「大壩尖山」,站立頂端岌岌可危,如遇風吹稍大,搖搖欲墬,是故取名為風動石。
- 一般而言,大坑6、7、8、9、9-1號步道較適合男女…
- 大坑9號步道入口位於經補路一段383巷內,可由大坑地震公園旁之經補路轉入經補路一段383巷,途經大坑森林公園預定地,步行約1.5公里後即可到達步道起點,再經步道長達200公尺之木棧階梯步道到達終點,可直行產業道路爬坡而上,連接6號步道及觀音亭。
按照原路線回轉下行,約五分鐘即可見九之一號步道入口處指標,此路線僅兩百多公尺,前半段為直下的階梯步道,走在林蔭及竹林間備感清幽,不久可經過一個休息平臺,可在此略做歇息。 接續的水泥路面,有公園造景般的石橋與石板路,寬度及路面都變得平緩好走,不時還有石椅可供休息,即便有小孩子同行,也能即時休息、喘口氣。 續行約五分鐘可見兩座噴上迷彩繪圖的廢棄檢查哨,隨後可抵假日開張的農夫市集,在地小農會將大坑盛產的南瓜、柑橘等在此自產自銷,遊客逛完市集後可坐在一旁的平臺,休息一下再返家。 這十二條登山步道當中,最熱門、最受歡迎的是9號步道,每逢假日前往登山健行的遊客絡繹不絕。 9號步道長約1.5公里,2005年啟用,係由軍方彈藥庫旁之產業道路開闢而成,步道兩旁大多為果園,視野遼闊,可遠眺小百嶽南觀音山及三汀山、大里溪景觀與十一期重劃區,適合親子同遊。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大坑9號步道-臺中最熱門的登山步道
搭乘大眾運輸前往的人可以搭配以下地圖查看公車站位置,此地圖已整理好各地區的景點、住宿、公車站牌位置,大坑登山步道位於北屯區,勾選北屯區以後就會顯示出地點位置。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2025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2025 因為我比較喜歡難度高一些的步道,所以我從十號步道上山到觀音亭休息,接著九號步道下山這整段路大概花了一~一個半小時左右,想挑戰的人也可以試看看,不過要記得帶水多補充水分。 從臺 74 快速道路轉進東山路一段,不一會兒便有斗大的指示牌告知大坑 9-10 號步道的方向,自行開車的民眾也可以將車停在地震公園的停車場。 大坑9-1號登山步道 早上的觀音亭就已經聚集了滿滿人潮,可以在這喫東西上廁所休息一下,接著就準備下山囉。 其最具特色的景點即為12條登山步道,第1~8號步道自民國70年初開闢,依大坑山與溪流交錯的天然地形闢建而成,海拔最高為859公尺,即臺中市最高點:頭嵙山。
爬山真的都很想喝手搖飲料欸 哈哈 但偏偏路上都沒有賣,但走這條九號大坑步道,居然好讚的有賣飲料,只是都賣得有點貴欸。 這家飲料店是小車子~因為在比較上面,很多人爬完山或是爬到中間,都有停下來買。 大坑9-1號登山步道 大坑9-1號步道一樣是從大坑口的經補路進入,習慣了九號步道的坡度,這次來試試9-1號步道,大家也都能依自己喜好選擇9-1上9下或9上9-1下。 建議老年與高血壓者盡量不攀登大坑1至5號及5-1號步道。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景點資訊
號步道登山口,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經木製橋就是一段石製滾木,400公尺後再接圓形滾木續上,中間會通過一段危險路段,但市政府已將兩側用繩網圍起,路小但沒危險,見到獅子亭就是快到最高點了. 觀旅局指出,另外,9-1號步道因步道老舊汰換,10號步道因8月初連日豪大雨造成邊坡損壞,全線封閉整修中,皆預計10月底完工開放。 觀旅局提醒,封閉期間為了自身安全切勿闖入,呼籲登山遊客配合封閉施工改走其他優質步道。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住宿推薦
臺中市政府投入三千萬元經費,辦理「大坑風景區觀光休憩空間再造及優化指標導覽系統工程」。 大坑3-1號登山步道將於明年一月開放,開放後民眾可由大坑生態園區旁的大坑四號登山步道上山,到達山頂頭嵙亭後,再經由五號登山步道接續三號登山步道,以及新設3-1號登山步道回到大坑生態園區,形成完善的登山環線。 臺中知名景點大坑風景區,位於臺中市北屯區,擁有相當豐富且具代表性的生態資源,有臺中後花園、臺中陽明山之稱,是登山健行、休閒觀光的熱門景點。 途中會經過走9號10號步道大部分人設定為終點的寧靜海觀音亭,稍作休息後6號步道還要繼續前進! 比起前段比較清幽的路程,後段除了木造階梯外還有一些路段保留比較原始的山路,不同路段的步道鋪設完善程度落差比較大,走起來比較考驗腳力也要更加小心。 6號步道最有特色的就是步道半途上沿著峭壁設置的繩索小吊橋,雖然只有短短幾公尺,但也增加了一些像是遊樂設施般的樂趣。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大坑4號步道
特色短評:由枕木鋪設完成的知高圳步道沿著圳修建,位於烏日區與大肚區之間,步道往返路程約6公里,步道入口至好漢坡頂峯學田山高低落差僅約80公尺,不需耗費太多體力即可輕鬆走完全程。 特色短評:位於后里火車站東側之丘陵地帶,全長約2.2公里,沿途清爽幽靜、視野寬廣,於最高點之觀音山(亭)可眺望月眉山全貌,為登山健行、休閒採果的最佳去處。 特色短評:位處東勢區軟埤坑農業休閒園區的天梯步道,每年的4~5月份是臺中知名的賞螢地點,天梯步道全長約3公里,走完約2~2.5小時。 名為天梯,意指山勢陡峻,有上天取經步道之涵義,步道是一個迴圈,不需來回走,也因為是一個迴圈,也有人說這是向上天取經的過程。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大坑9-1號步道
由臺中市的文心路穿越北屯路,再進到東山路即算進入大坑風景區的範圍,主要對外聯絡道路為129 道路。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2025 假日山上各登山口的停車位很容易客滿,建議可停在東山路與松竹路交叉口附近停車場再轉搭公車至登山口。 臺中大坑風景區位於北屯區,被稱為是「臺中陽明山」,是曾被票選為臺中前十大熱門旅遊景點之一的地點,以多樣的登山步道為最大的特色。 建議停車場:大坑經補庫停車場 (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一段380號),另有少走路 大坑和平地震公園停車場 (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一段386號)。 大坑風景區為臺中市民心靈沉澱的重要休閒場所,也是登山客踏青健身之地,更是中部地區熱門的觀光景點;在平常或例假日處處可見同好攜伴、闔家同遊景象,成為臺中市民共同擁有的後花園。 【大坑1號步道】全程約1566公尺,海拔高度介於395至700公尺之間,位於頭嵙山最北方的登山步道,終點連接5號步道,步道為石板、水泥步道以及木梯步道交錯銜接,而蜿蜒小徑裡樹木茂盛,讓登山客免受日曬之苦。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由臺鐵臺中車站搭乘270號、271號、276號、277號公車,可抵達大坑9號步道入口。 回程搭乘270號、271號、276號、277號返回臺鐵臺中車站。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2018年8月17日從YAM搬到痞客邦, 人氣從0開始重新累積)。 在臺中火車站搭乘豐原客運270、271、276、277路,於「臺電東山所」站牌下車,往北步行500公尺抵達登山口。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臺中綠空鐵道
往上走到頭嵙山三角點後,如果覺得意猶未盡,還可以接著走完五號步道緩和一下再下山回家。 臺中市觀光旅遊局配合防疫,重啟大坑步道,目前僅開放1號至5號、5-1號、6號至8號;親子級的9、9-1及10號等3條步道,則因人潮眾多,且有工程仍在進行,安全考量下仍不開放。 要前往步道健行的民眾仍應全程配戴口罩,並注意保持社交距離。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2025 臺中景點推薦,大坑9號登山步道、大坑9-1號步道算是相當親民的登山路線,難易度也是最低,很適合全家大小一同來健走登山。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大坑9號步道走起來較緩和,已經習慣的朋友可以試試看階梯比較多的9-1號步道,可以鍛鍊腳力,終點也會與9號步道相接。 今年6至8月豪大雨連日來襲,造成大坑風景區3、4、9、9-1、10號等5條登山步道多處地方損壞及邊坡崩塌,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立即進行相關步道設施整修工程,大坑9號步道原預定10月底開放遊客使用,因施工進度順利,已掛網植生護坡方式提早改善完工,今日開放通行。
9-1號步道跟9號步道還有10號步道的登山入口處相同,三條步道的終點也連結相接,可以依照個人體能狀況選擇不同步道上山下山。 因為難度低,假日人潮比較多,也會有不少攤販市集出攤,9-1號步道啟程處還設有農夫市集,下山後可以來這裡購買一些大坑在地的農產品。 大坑風景區位於臺中北屯區的郊區,交通便捷,是臺中市重要的自然觀光景點,素來有「臺中後花園」、「臺中陽明山」的美譽。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9、10號步道為近年來才新建的步道,可經由大坑地震公園進入登山口。 9-1號步道全長只有大約600公尺,是所有大坑步道裡最新建成也最短的一條。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臺中大坑步道7/13起微解封 民眾等不及先「偷爬」
由於每條步道有分難易程度,因此建議大家挑選適合自己的步道來攀登健行。 大坑6、7、8、9、9-1號步道較適合男女老少攀登, 1~5號以及5-1號步道對登山客較有挑戰性,建議老年與高血壓者盡量不攀登。 臺中市政府相當有用心,總計興建十條登山步道,各步道整修良好,一到假日各步道總是可見登山健行的人潮。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大坑風景區北接中興嶺,東臨頭嵙山,南接部子坑溪,西臨大里溪,區內有大坑溪、濁水坑溪、清水坑溪、橫坑溪、北坑溪及部子坑溪等六條天然溪溝。 大坑9號步道位於大坑地震公園附近,步道長約1700公尺,步道前段為農田果園道路,後半段則為木棧階梯,步道沿途充滿綠蔭,環境十分清幽,視野相當遼闊,可遠眺臺中市區遼闊的景緻,屬於適合全家大小的親人型步道。 續行的水泥路面大多在林蔭下,大片竹林與荔枝、龍眼、柚子樹等穿插其中,之後續行而上的木棧道則為坡度較陡的階梯,走在其中可眺望對向的十號步道。
從登山口的停車場走到最高點的賞鷹平臺,單趟上山約20分鐘,若有更多時間,建議前往山稜線的眺望臺,可見一望無際的雲層薄紗。 特色短評:草嶺登山步道及楓仔林登山步道,臨近太平著名景點蝙蝠洞,與蝙蝠洞登山步道形成小型步道羣。 楓仔林步道為草嶺登山步道的支線步道,步道總長720公尺(楓仔林步道長70公尺、草嶺登山步道長650公尺),全線以木棧道及卵石步道組成,沿途經過三座休憩涼亭、林蔭步道,步道頂端有景觀臺,視野遼闊,可將太平山山谷風貌盡收眼底。 步道登山口周邊形成農夫市集,販售許多農產品,每到假日便匯集擁擠的人潮。 備註 9號及10號步道終點叉路,可通往6號步道的觀音亭及風動石公園,若可解決交通接駁,亦可選擇與6~8號步道連走。
因為只有一部分腳底板能踩在圓木步道上,經常接觸的部分會踩得很痛,如果穿的鞋底不硬,沒辦法有效支撐,會很不舒服! 所以出發前要先挑選一下鞋子,如果可以穿登山鞋是最好的。 我們從中正露營區管理站出發,離螢火蟲復育區也很近,起登前可以在這上個廁所、順便整裝。 大坑八號步道位於舊臺中縣市交界(北屯區、潭子區),是大坑六、七、八、九、十步道系統中最西北端的一支。 經營多年、幾經喬遷的大坑口魚丸伯,現在於九號步道入口處落腳。 每天手工現做現捏新鮮的魚丸湯,使用百分百魚漿不加防腐劑,喫得到海鮮甜味,每每都能吸引許多山友,爬完山後來此享用熱騰騰的銅板美味。
大坑9號及9-1號步道: 臺中景點】臺中有什麼好玩的?這篇全部告訴你!!
大坑9-1步道路線緩和,輕鬆易行,步道頭尾都與經補路相接,自步道出口連接9號步道,再與10號步道形成環狀路線,約1.5小時可行走完畢,歡迎愛好登山健行的民眾前往登爬。 林局長提醒,目前時序已進入夏季,平地氣溫節節上昇,更吸引大批民眾登大坑12條步道避暑,不過因夏季雨水多,從事戶外活動最好隨身攜帶雨具,於登山時亦要特別注意天候狀況及個人體能健康狀況,防曬措施不可少,且需多補充水分,避免造成曬傷、熱衰竭或中暑情形。 另外,夏季時梅雨鋒面可能會伴隨雷陣雨,提醒民眾,切勿逗留在高處或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