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中火車站搭乘往大坑圓環的公車,剛好適逢新社花海,車上有許多遊客是要去看花的。 而上了公車才知道原來現在正在推行悠遊卡,只要刷悠遊卡搭乘臺中市的公車,前八公里都免費,也因為如此,我們從臺中火車站到大坑圓環只花了3元! 到達大坑圓環後,接著轉搭66號小巴士到大坑2號步道,這是今天的起點。 建議停車場:大坑經補庫停車場 大坑2號步道2025 (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一段380號),另有少走路 大坑和平地震公園停車場 (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一段386號)。
據資料所述,這段步道所需的施工機具和材料都是以人力方式搬運上山,想來造路者為此也花了不少心血和汗水。 我們沿此徑下探走一小段路,便回頭從剛才的岔路轉往5號步道,往頭嵙山進發。 大坑2號步道 大坑2號步道2025 大坑2號步道2025 登山步道羣大致分作兩個區域:1至5號步道在東面,9至10號在西面,二者相距約莫6公里。
大坑2號步道: 大坑之美*美不勝收
另於105年由千里步道協會及文山社區大學於步道起點,利用現地石材鋪設而成手作步道,長度約30公尺,與周邊的自然環境融合,呈現自然風貌。 大坑2號步道2025 特色短評:大肚區的萬裏長城登山步道,位於大肚山臺地西南側之保安林區,而被命為萬裏長城,因整段步道蜿蜒如長城而得名,登山步道單程約需1小時路程,兩側林相優美、花木扶疏,遠眺翠綠的山巒可一覽大肚丘陵的明媚風光,於綠意盎然的山林內可享受大自然的芬多精,亦可欣賞黃昏日落。 大坑風景區為臺中市民心靈沉澱的重要休閒場所,也是登山客踏青健身之地,更是中部地區熱門的觀光景點;在平常或例假日處處可見同好攜伴、闔家同遊景象,成為臺中市民共同擁有的後花園。
她指出,辯論一直都是討論公共政策很好的方式,「我其實很早就開始提出,可以邀請吳怡農先生來辯論」。 大坑2號步道2025 大坑2號步道 記者詢問,稍早媒體追問吳怡農要不要辯論,他只說因為王鴻薇都… 看到那爆出來的料,我就放心的肥下去了,招牌的芋圓+切塊的芋仔,軟嫩又甜蜜,反正今天有爬山,完全沒有罪惡感的大口吃,在這裡結束了今天快樂的行程。 忍不住在這裡停留了好久(噗),這也有設置涼亭跟洗手間,過了這裡,要到一號步道的終點才會有洗手間跟休息的地方喔。
大坑2號步道: 大坑步道
小時候在花蓮長大,花蓮高工機械科畢業後,考入陸軍候補軍官班第x期(現在的專修班), 以虛歲20歲的年齡,受階為陸軍xx兵少尉軍官,一年半後例晉為中尉軍階, 擔任特種兵排長….。 大坑2號步道 回首前程,已不在乎,東山再起,早已蟄伏,英雄不再,人~俠風傲骨。 特色短評:以善光寺為起點,沿著知高圳步道前行,原先的緩坡逐步變陡時,便是雪蓮步道了。
- 而一些想要入門登山的朋友也可能會把大坑步道當成練習步道,畢竟它離市區最近,步道維護完整,還可遠離塵囂,最棒的是可依個人體能與技巧搭配,從簡單的短的循序漸進,一直到連走多條來精進個人體能與技巧等等,更常遇到一些背著重裝的山友來這裡鍛鍊體力,是可以一走再走的好步道。
- 此步道沿途充滿綠蔭,環境十分清幽,視野相當遼闊,可遠眺十一期重劃區都市景緻,另有日據時期遺留之彈藥庫及大里溪,在路口處為九二一地震公園。
- 此峯列為臺灣小百嶽(一百座較具特色的「郊山」,即海拔較低、鄰近市區的山峯)之一。
大坑步道4號的起點是長青橋,騎乘機車的朋友可以直接導航到此處,不過假如是開車的人建議導航中正露營區停車場,因為長青橋周圍道路狹窄,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停汽車。 大坑2號步道長度約1200公尺,海拔介於445至745公尺之間,步道中有兩段枕木步道,皆為60度至80度的好漢坡,需拉繩索採木梯上山,步道後段則為平緩的曲折小徑,屬大坑步道中難度較高的路線,適合喜歡自我挑戰或鍛練體力的遊客攀登。 觀旅局長林筱淇表示,大坑風景區素有臺中巿後花園之稱,每條登山步道各有特色,為民眾出外踏青及探索戶外生態的好去處,週末假日均吸引許多登山健行人潮。 為增進登山步道設施的安全性,市府持續推動步道整修工作,自105至108年間投入2億2,491萬元經費,已修復大坑步道約達13公里長。
大坑2號步道: 臺中景點|大坑風景區 最美步道怎麼去?交通資訊懶人包
在步道後段為平緩的路段,曲折小徑,約1.5小時即可到達5號步道銜接處。 一般而言,大坑 6、7、8、9、9-1 號步道較適合男女老少攀登,而 1 至 5 號及 5-1 號步道對登山客較有挑戰性,大坑 1 至 5 號及 5-1 號及 10 號步道因具有陡坡,心臟疾病或體力差者,請勿任意嘗試。 爬完山最重要的就是補充糧食,這時候登山口斜對面的老芋仔芋圓是我們一致的選擇,一碗溫暖的甜湯馬上就能暖和眾人的內心,不到5分鐘個個空碗朝天,也為今天一日大坑12條步道的單攻劃下了終點。
大坑2號步道: 臺中大坑步道1~10號 登山口
由經補路起算全程約1.7公里,來登山民眾可將車輛停放在經補庫停車場或地震公園旁停車場後,即可享受一段優質的登山之旅。 另在大坑9 號步道站( 東山路與松竹路交叉口附近之經補庫停車場前) 可搭乘臺中客運66 路( 該公車會在大坑內繞行,通往大坑1 大坑2號步道 號2 號3 號4 號登山步道及中正露營區者可搭乘)。 臺中市政府相當有用心,總計興建十條登山步道,各步道整修良好,一到假日各步道總是可見登山健行的人潮。 大坑風景區北接中興嶺,東臨頭嵙山,南接部子坑溪,西臨大里溪,區內有大坑溪、濁水坑溪、清水坑溪、橫坑溪、北坑溪及部子坑溪等六條天然溪溝。 大坑1號步道為頭嵙山最北面的登山步道,步道前半段多為石版及水泥步道交錯,蜿蜒小徑裡林木茂盛,可免受日曬之苦。 海拔高度介於395至700公尺之間,結合原野風味和地形特色的體能訓練場適合親子同遊、團體競賽及個人體能訓練活動,更可在春夏交際之時,欣賞油桐花盛開,遍地落英紛飛的美景。
大坑2號步道: 大坑二號步道全長 1.2 公里,完食攻頂!
遊客請注意:山區步道附近如見蜂窩,為避免引來虎頭蜂螫叮習性,除不可主動攻擊及喧嘩騷動外,請登山客勿噴香水,也不要穿著鮮豔服裝等,預防原則請保持距離。 大坑2號步道 6號南段替代路線來到觀音亭後接回原先的6號,再往下走一點,即可來到9號、10號、6號等步道交會點,選擇10號出發。 8cd0d4e7b32fed1be820339c58212d90.jpg到大坑圓環喫了一碗50元餛飩麵一下就喫完. 0d0d53f1059eb13db735e475726e6348.jpg三號步道施工中不建議爬。
大坑2號步道: 大坑2號步道難嗎?
而一些想要入門登山的朋友也可能會把大坑步道當成練習步道,畢竟它離市區最近,步道維護完整,還可遠離塵囂,最棒的是可依個人體能與技巧搭配,從簡單的短的循序漸進,一直到連走多條來精進個人體能與技巧等等,更常遇到一些背著重裝的山友來這裡鍛鍊體力,是可以一走再走的好步道。 但是通常有了一定體能與技巧後,便會開始走一些中級山或大山,還是機少聽過有人把所有步道全部走完的。 3號步道介於海拔415至795公尺之間,步道大多行經在山稜線上,沿途樹木也較稀疏,不同於其他步道的遮蔭,行走這裡時可要記得做好防曬,這是一條能夠欣賞各種鳥類的路線,所以也吸引不少攝影玩家前往;5號步道景色相當美麗,有多一個眺望點能一覽市區美景,海拔介於595至859公尺之間,是屬於南北縱向的步道。 7號步道全長大約1.3公里,多為坡度平緩的石頭步道,步道沿途大多被周圍蔥鬱的樹林環繞,被大自然包圍十分適合全家大小悠閒地散步健行。 以大坑步道來說,比較沒有經驗的人,建議可以先從6-10號步道鍛鍊自己,不要直接挑戰1-5號步道,否則會有腳軟甚至抽筋的狀況發生。 2號步道頂端終點會有休息區,有簡易遮蔽物,也有攤販販賣涼水,有體力想挑戰5號可以再繼續往左右兩側走,單純走2號就原路下山即可。
大坑2號步道: 臺中大坑二號步道:難度 ✭✭
6a23c945263adbe5829ed69a691bb58a.jpg雖然回到了5號路線,但是漏了一段200公尺的路線未走,GPX路線上蝴蝶的身體就不見了,吹毛求疵的我們硬是回走到了一號下切口再回到2號下切口,就只為了完美(偷偷告訴你,其實是用激將法把大夥騙來的)。 1a dbf6a772a080c8b0255a5f1.jpg那就迎著朝陽從四號步道出發吧! 四號步道一起登就毫不客氣的先來個300公尺的垂直陡坡,也是上午最累的一段,此時適合慢走,千萬不要急,上圖的雲海就是在四號步道上看到的。 第一次在室外使用酒精爐,風影響相當大,我們花了比在室內多一倍的酒精量才剛好把700ml的水燒開。 兩根圓木之間的距離不太一定,有大有小,下山時好幾次腳採進了中間的縫隙,還好不致於扭傷腳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