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車12大著數2025!(震驚真相)

記者今次試駕就由葵涌八號貨櫃碼頭出發,沿北大嶼山公路出發去東湧,最後再折返葵涌。 全程大約行走62km,最後發現只需要用23-24kWh/100km,粗略計算要走300km亦沒有多大問題。 入門車 寶馬BMW iX3就只返一個版本,就是iX3 M Sport Edition,其實新車是由X3油改電版本,因此無論車身大細(4734 x 2138 x 1668mm)、軸距(2864mm)、內籠,就連軚盤、中控臺、波棍等都幾乎同X3完全一樣。

作為入門版電動房車,Model 3的價格相對實惠,讓更多人能夠擁有一輛Tesla。 而且,與同廠的Model S相比,它更加輕巧、靈活,也更加貼心地照顧了消費者的荷包。 兇狠的頭燈外型及大面積露出的車架和引擎,粗獷的科技感是MT-15給人的第一印象,但不同於張牙舞爪的外型,MT-15在配備及動力表現上都十分平易近人。 155c.c.與一般白牌速克達排氣量相近的水冷引擎,因為用上了YAMAHA引以為傲的Blue Core節能舒適科技,在油耗表現和引擎震動的抑制表現都相當出色。 11.8萬的售價比起高階水冷速克達也沒貴上多少,不失為入門檔車世界的好選擇。 全新可選配的E-ACTIVE BODY CONTROL,投入最具創意及高智能懸掛系統技術。

入門車: 電動車

此外,GV300S Aquila擁有ABS系統,雖然阿John表示自己並非ABS的Fans,不過當日就刻意啟動ABS,急煞後,前掣動的ABS可以保持車身穩定,尾的ABS相對地窒動,或多或少跟避震設定有關,但整體來說可給新手多一個保障,減低在危急情況下煞車,導致翻車機會。 駕駛艙佈局簡單舒服,全車座椅使用布料包裹,中控臺是一臺 6.5 吋觸控屏幕組成,同樣擁有 USB、藍牙連接,全車設有 8 個揚聲器。 其他設備如皮軚環、前座乘客位下方抽屜、ISOFIX 兒童座椅扣、Auto Hold 車輛靜止功能裝置、胎壓偵測警示系統、防二次意外碰撞預煞系統和 9 個安全氣袋(包括雙前座、駕駛座膝部及全車雙側氣簾)都在這部 Team 身上找到。 單純代步車來計,歐洲入門小車的安全設備都是很充足,單單在安全氣袋方面,都比日本車有優勢。 巴士行駛時,駕駛室螢幕會顯示上層潛望鏡畫面;下車門打開時顯示下車區域情況;倒車時則切換至安裝在車尾的鏡頭,讓車長查察車後環境。

早期的客車使用摺疊門為主,到80年代後開始採用一塊式旋轉閘門,亦有旅遊車公司採用外推式設計的車門。 在設有輪椅斜板的低地臺巴士而言,可讓輪椅乘客在轉彎進入車箱時,避免卡實;而在高地臺巴士而言,部分巴士在頭閘中間設有扶手,可以讓同一乘客羣組在扶手右邊上車,扶手左邊則由羣組其中一位乘客負責支付該羣組所有乘客的車資。 [1]不過,現時仍有大部分在乘客空間下設有大型行李箱的高地臺旅遊巴採用「單葉式」車門,以增加一列座位及其約束屏障。 近日日媒揭露 Toyota 計畫與 Suzuki 合作打造新款小型純電休旅,售價有望壓在 15,000 入門車2025 歐元左右,約臺幣 49 萬元,準備搶攻入門電動車市場,目標是成為歐洲最便宜的電動車,如今預想外型也隨之曝光,得以搶先預覽新車的可能樣貌。 身為CUV(Crossover Sport Utility Vehicle)的IONIQ 5,車身非常大足足3米軸距(車身4,635 x 1,890 x 1,605mm),坐上車後無論前座或後座都非常寬闊。 加上前座有電動模式,一撳就可以自動拉後躺下,無論充電或停車等候時休息都幾嘆。

入門車: 香港七人車推介2022|Toyota、Honda及Benz家庭車款及價錢比較

New Golf 230 TSI Team 如果跟 Match 版本放在一起,其實不太易看到它的分別,因為 Team 只是刪減了天窗、車頭轉向霧燈。 對於很多講求實際的車主來說,天窗可以永遠不會開,基本霧燈就已經足夠。 現時 Team 版開價 HK$189,980,月供低至 $2,389 起。

  • 值得留意的是最近香港代理終於推出自動波版本,讓更多用戶可輕鬆駕馭。
  • Bobber風格始創於上世紀30年代的改裝手法,目標是簡約,所以改裝師削走多餘部件,好像前泥擋,並採用細小油缸及升高軑把,使車子在電單車比賽中更輕盈。
  • 車上更配置Audi Virtual Cockpit數碼化儀錶板、觸碰功能MMI Navigation Plus導航系統、Apple CarPlay等,實用之餘又充滿科技感。
  • 此外,先進的懸掛系統和自動調節避震器確保了車輛在高速行駛和轉彎時都能保持出色的穩定性,讓你的駕駛體驗更加安全舒適。
  • 全新的Cr-v在燈組部分更導入自動開關連光線水平調校全LED頭燈、前置LED霧燈及LED尾燈,是既時尚又舒適的家庭七人車款。

與Golf同屬PQ34平臺,但調校就有所不同,動力輸出比Golf更直接,日常駕駛波箱會更積極降檔將轉數保持2000轉以上,發動機出力更傾向高轉,好處是換來跑車般動力感受及聲浪,壞處就油耗比Golf高不少。 空間方面,因為cooper造型所以空間實用性對比都有一定折扣。 如果想要一臺造型出眾,動力又夠的小跑車,就好啱揀Scirocco。

入門車: 新手入門車款5. Mini Clubman Salt Edition 英倫血統成女生Dream Car

現時設有落車門的巴士都有這項設備(部分青年JNP6122G連上車門都有裝設),部分單門設計的小巴(部分三菱Rosa及豐田Coaster)和客車(只適用於配亞洲車身的客車)亦有開關門警報。 較小型的三菱Rosa,車門仍設在前軸後方;豐田Coaster車門與前軸之間,更有空間可安裝一張座椅。 受限於體積關係,bZ1X 預計採用 45 kWh 電池組搭配前軸馬達,最高續航里程可達 入門車2025 300 公里,雖不是特別亮眼,但對於都會通勤需求來說,已經是綽綽有餘。 目前國內市場方面,總代理汎德已在 6 月展開 i5 線上預購,提供 eDrive40 M Sport 與 M60 xDrive 雙車型,預售價分別為 329 萬與 485 萬元。 入門車2025 至於燃油車型預計首波僅提供 520i Luxury 單一選擇,接單價則為 293 萬元。 透過 BMW 流出的 5 系列旅行車專利圖,自 B 柱之後線條平直向後延伸,整體的車尾輪廓與前代車型差異不大,透過多層次的鋪陳塑造質感,尾燈組也與房車版本略有不同,造型更加修長銳利,為較為圓潤的車尾增添立體感。

  • Honda、Hyundai 以及 Mazda,都已經沒有 60 萬以下車款可選擇。
  • 編者還記得HONDA CBR250RR亮相之初,在市場造成極大迴響,原因除了她的外型吸引之外,裝備也是入門車之中數一數二。
  • 首先,這款車配備了自動駕駛系統,讓駕駛更加輕鬆自如,無論是長途旅行還是日常通勤,都能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
  • 小車子也可以有大態度,Spade這部K-car款小型車,單是看那全景巨幕電趟門,上落車方法不特止,更讓你可以隨便搬送大件貨物。
  • 搭載800 V動力系統, 5分多鐘便能充電至100 km續航力,在理想狀況下,電池從5 %充電至80 % 僅需22.5分鐘,充電功率更高達270 kW。

EQB規格上並不算很出眾:190匹馬力、0-100需時9.2秒,但駕駛時感覺都頗有推背感,起步都幾快。 雖然比唔上其他頂級電動車的0-100、3-4s加速力,但EQB擁有385Nm 扭力,一踩電反應好快,當然比一般電油車出色好多,起步極快搶燈位一定不會輸。 不過就預尾段加速就會緩慢,其實香港不太多地方可以讓車主不斷加速,EQB駕駛感都頗舒服。

入門車: 設計

目前在 60 萬以下的乘用車款,其實也剩下 8 款車,而且多半都只剩下 1 至 2 個車型,想要更好的配備,往往都要把預算向上拉到 60 萬以上。 有些車廠的入門車,僅透過小改款小針美容的方式,加入一些小配備方式繼續銷售。 有些車款則是以 6 顆防護氣囊為賣點,有別於其他同級多半隻有 2 顆氣囊的訴求。

入門車: 入門代步車選擇越來越少!60 萬以下只剩 9 款車可買

此外,這款車的獨特車尾擾流器能夠根據駕駛情況伸展成兩種形態,旨在平衡舒適性和操控性,讓駕駛體驗更加完美。 而全景天幕車頂玻璃則是Model Y的一大特色,這個巧妙的設計讓車內充滿自然光線,同時也為乘客提供了更加開闊的視野,讓你感受到與大自然的融合。 不過,目前香港市場上的Model Y僅提供五座位版本,如果你有興趣購買這款車,可以提前瞭解一下相關配置和價格。 Tesla Model 3,這款全球賣得火熱的電動車,也成了香港車主的心頭好!

入門車: 電動車推薦2023|9. Audi RS e-tron GT

新手在購買二手車的流程中,要留意汽車的損耗程度,注意其他新手買車經歷的分享。 寶馬首款四門電動跑車BMW 入門車2025 i4推出兩版本:eDrive40和M50,採用4系Gran Coupe底盤,並配備iDrive 入門車2025 8.0系統、12.3吋儀錶板和14.9吋中控臺一體式曲面螢幕,以及投射式儀錶板。 M50馬力達544 hp,百公里加速3.9秒,eDrive40續航達590公里(WLTP測試)。 此外,EQC 4MATIC提供了四種不同的行車模式供駕駛員選擇,包括節能的Eco模式、舒適的Comfort模式、動感的Sport模式以及自訂化的Individual模式,讓你根據不同的路況和駕駛需求進行調整。 車輛配備了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發出警報,並在必要時自動採取措施,例如減慢車速、保持原有車道等,以提高行車安全。 作為市面上見得最多的小車款式之一,Jazz的成功已經是好多代的事。

入門車: 最有跑格感的 Toyota「皇冠」登場!Crown Sport 售價公佈

車上更配置Audi Virtual Cockpit數碼化儀錶板、觸碰功能MMI Navigation Plus導航系統、Apple CarPlay等,實用之餘又充滿科技感。 最重要的是親民價錢就可以入手,有興趣換電動車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 搭載40 kWh的鋰電池組,搭配輸出功率85 kW的電動馬達,擁有140匹的最大馬力,以及32.6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其實性價比亦算不錯。

入門車: 新手入門車款3. Citroen C3 小眾經典,醒目拼色外形吸引女生!

此外部分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亦有在車內外安裝閉路電視,但該等車輛的駕駛室螢幕則不會顯示上層潛望鏡畫面,而會顯示下車區域情況。 從前巴士車廂出入口設計相當簡陋,不設閘門;不過,當時香港人口不多,加上巴士車速也不高,對乘客影響不大。 自1950年代起,香港人口急速膨脹,對巴士服務需求亦不斷上升,巴士上落車門皆裝有鐵閘,以確保乘客安全。 BMW THE i4是品牌全新首創的純電四門跑車,BMW THE i4分別推出了兩個版本: BMW i4 eDrive40和BMW i4 M50 ,前者採用後輪驅動,後者則採用四輪驅動。

入門車: 大改款 BMW 5 系列首度在臺現身!搶先一睹 i5 純電房車豪華風采

以車格來看,除了 Ford 的 Escort 是中型房車車格,車內乘坐空間感受較好外,其他多半是小型車車格,車內乘坐空間僅能尚是平平,倒是部分車款都是掀背小車,透過後座傾倒設計,仍能提供不差的置物空間。 汽車對生活來說是種加分,若選擇過於昂貴的車種,不僅起步價高昂,後續的保養也會相當喫力,對於小資族與年輕的首購族來說,在選擇車款時,不妨先衡量自身經濟負擔,將車輛的入手價以及後續保養納入考量,如此一來,不僅能享有交通便利性,更能將資金做最有效的管理與規劃。 藉此,本單元也挑選了市面上熱銷的入門車型,以70萬元內來做界定,當中包含了掀背車、轎車、跨界休旅等車型,提供預算有限的消費者做個參考。 BMW X系列一直深受歡迎,X5是性價比之選,包括直列6汽缸、扭力增強等,座位增加至7座,行車操控性更高、更安全。

入門車: 新手入門車款8. Tesla Model 3 平民版Tesla 環保電動車

設計上,Jazz的造型一代比一代科幻,甚至有點像電子遊戲裡的未來車子,絕對不會讓你在駕駛時給人一種因為平才選擇的動感。 除了看起來科幻,其實內裡種種設備,Jazz也不會令你失望,引擎起動按鈕、7速加減波撥片、輕觸式顯示屏、後泊車顯示等,完全沒有因價錢而遷就質素。 入門版1.3公升i-VTEC引擎提供100匹耿力,數字當然不驚人,如果數字驚人,才真的驚人。

入門車: BMW 新一代 5 系列最實用車型即將登場!專利圖曝光車尾燈組更銳利

日系車Honda Jazz車身小巧,擁有流線型車身,多年來一直受新牌人士歡迎。 作為日常代步入門車款之一,Honda Jazz 價位大約十多萬起,Jazz值得給予超高CP值:體積細、內櫳實用、慳油,而且保養費便宜。 入門車2025 Jazz在坊間都有大量改裝配件,想嘗試「玩車」的女生可作入手新嘗試。

三排座佈局加上變化多端的座椅,使得車內空間無多餘浪費,而車內布滿各式格仔一家人用品都得到安置。 入門車2025 另外雙趟門設計加低地臺,乘客上落車都非常方便,油耗20.2KM/L,在同級中都可圈可點,作為一臺豐田車,入手之後無需投入過多精力打理,實屬新手實惠之選。 Audi指e-tron使用了最新研的發高回收動力系統,據知可以回收高達7成電量,相信真實續航力唔會差太遠。

入門車: 電動車推薦2023|1. Tesla Model 3

4種駕駛模式配合不同需要;Curve駕駛模式令座駕主動向彎道傾斜,以減低橫向力及顯著提升駕駛舒適度及動能;Comfort駕駛模式連ROAD SURFACE SCAN連立體攝像機可以檢測座駕的前方路面,啟動懸吊柱以減低當座駕駛經起伏不平路面時所產生的震動。 本田Honda Cr-v 2022不但換上全新底盤平臺和採用嶄新的內外觀設計造型,車室空間也加大,並搭載最新Honda 入門車 Sensing智能安全系統,車輛轉向手感亦輕盈,大大提升駕駛感覺。 全新的Cr-v在燈組部分更導入自動開關連光線水平調校全LED頭燈、前置LED霧燈及LED尾燈,是既時尚又舒適的家庭七人車款。

EQA 350改為四驅操控,馬力、續航力以及其他性能都更勝一籌,讓你在駕駛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和自信。 首先,這款車配備了自動駕駛系統,讓駕駛更加輕鬆自如,無論是長途旅行還是日常通勤,都能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 此外,Model Y還擁有一個10.2英吋的觸控顯示屏,操作簡單直觀,讓你隨時隨地掌控車輛狀態。 入門車 至於重達190磅的阿John就話避震能夠抵受他的重量,至少在山路急煞後入彎,車身都可以保持穩定,在凸凹路面行駛都不會過份地左搖右擺或跳彈;雖然整體的吸震感有點模糊,但4萬多元售價又可以玩款,成為Bobber入門版。 LINE貼圖作為一個在不同國家都有實際數據與市場反饋的平臺,不同的市場偏好一目瞭然。

此外,這款車配備了雙馬達和四輪驅動功能,使得它在行駛性能上表現出色,不僅加速迅猛,而且操控穩定。 E-tron quattro的續航力大約為300公里左右,雖然相對有限,但如果你只是用於日常通勤和週末外出,這樣的續航力完全足夠應對。 雖然新手將買二手車成為入門選擇之一存有風險,但相對為新手車主也省下了不少費用。 新手買二手車都注意到價格十分便宜,但除此之外,有資深車主分享到買二手車入門指南,購買二手車無須繳交首次登記稅,大幅減少新手買車流程。

國內導入車型皆標配M Sport運動化套件,M60 xDrive更透過M款水箱護罩、碳纖維後視鏡與擾流尾翼等專屬配置,進一步彰顯性能。 入門車 據瞭解,這款「baby Land Cruiser」將作為品牌入門越野休旅,原廠也在8/8於日本註冊「Land Hopper」商標,並且在申請內容中包括陸上車輛、電動馬達/引擎、傳動部件等類目。 另外,在先前的Land Cruiser 250發表上,也能看到一款神祕的新越野休旅,都讓外界期待這款新車的到來。

入門車: TOYOTA「全新中型休旅」開發曝光!定位將比RAV4更入門便宜

好不容易歷盡辛苦終於考到車牌,相信有不少新手開始心思思想買車。 從各品牌所提供的車型來看,Toyota 的 Vios 及 Yaris,總共只剩 3 車型可選擇,Yaris 的價格主力帶,也已經超過 60 萬以上,包括今年初推出的 Yaris Crossover。 每個人購車時的原因及考量都有所不同,有些人購車的原則,就是拿來代步用,因此鎖定的車款,都是預算先決的入門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