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的人就停在這裡,很少數會再往上到大巖洞,我們不走回頭路要翻過山到大華車站去,往前約莫還有8公里的路途,不算短,所以這樣的走法比較少,路徑雖顯得荒蕪,但也更能享受山裡的清幽自在。 全長約2.71公里的三貂嶺瀑布羣步道,沿途會經過2座結繩式小吊橋,以及合谷、摩天(又稱月眉洞)、枇杷洞3座瀑布。 枇杷洞瀑布 其中約1.17公里處的合谷瀑布,是3座瀑布中瀑水最豐沛的,但是它只能遠遠眺賞,摩天以及枇杷洞瀑布就有趣多了。 從臺北搭乘區間車,約1個小時可抵達三貂嶺車站,而每小時會有1~2班區間列車。
- 到達今天祕境步道的登山口,一開始沿著石階而上,坡度不大,老少咸宜。
- 這次與我同行的旅伴,個個都是喜歡欣賞途中步道之美的人,所以我們拍照的時間快與健行一趟時間相等。
- 一場新冠疫情,改變人們的旅行方式,總是渴望遠離都會,尋一處親近自然的溫泉美地,喚醒身心能量。
- 臺灣唯一沒有馬路可以直接抵達的火車站,原以為是一座杳無人煙需自行刷悠遊卡進出的車站,沒想到它屬於三等站有派給站長及站員。
- 爬完階梯,緊接著就是需要輔助繩索的岩石壁,請放心,它的鑿梯痕挺深的,所以爬上時還蠻OK的!
- 黃果樹大瀑布寬與高皆有其氣勢,更妙的是還有步道可以進入瀑布內。
- 落差約41公尺的摩天瀑布一旁設有觀瀑平臺,但最特別的是遊客可走進瀑布裡面的天然巖窟,高聳的絕壁、圓弧形的巖窟,細細的瀑水從頭上傾洩而下,讓人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磅礡氣勢。
在合谷瀑布與摩天瀑布之間的步道,途經兩座一次僅限兩人通過的小吊橋,距離溪面不會太高,只是人在上頭行走搖晃在所難免。 剛欣賞完氣勢磅礴、聲勢浩大的合谷瀑布,接著來點小橋、流水、人家。 看著緩緩流水、汨汨溪流的五寮溪,那反差的程度就宛如一位是急性子,另一位則是慢郎中。
枇杷洞瀑布: 新北親民路線「三貂嶺瀑布羣步道」 一探鬼斧神工的景觀瀑布
因為當年剛入行的時候,公司接到Toyata第一代Tercel汽車廣告,當時有一輯就是在三貂嶺和牡丹車站拍攝。 10年前帶三姐弟來走過,對那有著垂直攀天梯的三層瀑布印象深刻,當時弟弟們還小,所以只有爸爸帶姐姐爬到最上層看過枇杷洞瀑布,10年之後,我終於也爬上來看了。 年輕的老闆小崑,每天提供8款豆子,並有4種沖、煮方式。 老街底則是昔日淡蘭古道的渡船頭,周邊還可見到一幢修舊如舊、牆上爬滿青苔的石砌老房子,處處洋溢著古樸情懷。 雙溪老街指的是三忠廟附近的泰昌街,閩式石砌老房子、古典洋樓式老藥房聚集在短短的一條街。
- 琵琶洞位於雙河口鎮北隘口村,這個溶洞足有3000多米長,分上、中、下三層,洞內有較大流量的暗河。
- 「月色搖晃樹影穿梭在熱帶雨林…」幸好現在沒有月色,有的是陽光可以照亮我們的路,長滿青苔的樹幹向天空伸展,彷彿快要遮天蔽日,越往前走,就越見不到陽光的蹤跡,但是風景也越加迷人壯闊。
- 夢幻海景依舊,但這回好友揪團出遊,沒有踏浪戲水,而是享受深海斷層地底萃取出的海洋溫泉,品嚐季節海味秋蟹料理,讓三天兩夜的北臺灣溫泉之旅,玩出新境界。
- 人行道依傍著平溪線鐵路,一路走來,能見著三三兩兩的住家,想在健行之前先填飽肚子,維持良好的體能,於是就往橋的方向走去。
- 停完車,等了好一會兒GPS都還未定好位,不管了先往三貂嶺車站走,看到指標要我迴轉,其實就是往魚寮路(幼坑古道)的方向,心想也罷,就往那走吧。
走了一會,我們看到了第一座合谷瀑布,乍看之下與十分瀑布有點相似,都是屬於簾幕式瀑布,垂直落下的樣子宛如掛上一條條白色薄紗,流淌在碧綠的山巒裡。 終於,等待她們拍完之後,可以再度啟程,才發現第二座吊橋比第一座美太多! 底下的五寮溪清徹見底,有不少魚兒在溪裡悠悠的遊著,讓人心生嚮往在山裡偷得半刻閒。 過去來不及記載的,從現在開始啟程,將走過的路、踏過的步道、喫過的美食,一一用照片、文字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展演藝廊為臺電閒置舊禮堂為挑高式一層樓紅磚建築物改建,並規劃為「展演藝廊」之用。 完成整修的「展演藝廊」未來將提供定期開放藝術展覽,現由『山城美館』藝術家團隊的進駐,經常舉辦藝術家聯展、茶席體驗、藝術家創作空間等用途。
枇杷洞瀑布: 平溪線景點推薦|三貂嶺瀑布羣步道
▲出地下道後是拍攝三貂嶺鐵道更是觀賞鐵軌一分為二成宜蘭線與平溪線的好地方,常見火車進出三貂嶺隧道,鐵軌因離鐵路很近,火車行駛而過的〝哐噹哐噹〞聲震耳欲聾。 摩天瀑布:又名「月眉洞瀑布」,為瀑布羣中落差最大的瀑布,瀑高約41公尺,瀑布下方有觀景臺,可在此觀賞瀑布至崖壁俯衝而下的景緻。 合谷瀑布:瀑布羣中最下游的瀑布,瀑高約40公尺,分上、下兩層,上層高約25公尺、寬約15公尺,為簾幕型瀑布;下層高約15公尺、寬約6公尺,步道設有觀景臺,可在此駐足賞瀑。 琵琶洞一般高度、寬度均達10餘米,最高處可達30餘米,最大廳堂洞達1000多平方米,最窄處僅容1人側身而過。 該洞全長3000餘米,洞體分爲上、中、下三層,洞內景觀豐富,有石瀑布、石旗、石花、熊掌、邊石壩溶石溝等,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 枇杷洞瀑布2025 枇杷洞瀑布2025 而琵琶洞內關於景物的傳說也有很多,有琵琶老翁、幸運洞等。
原想屬於小聚落的三貂嶺步道平日一定鮮少人踏足,在我們邊健行與拍照中,竟與不少遊客擦肩而過。 這次與我同行的旅伴,個個都是喜歡欣賞途中步道之美的人,所以我們拍照的時間快與健行一趟時間相等。 若只是健行兼隨意拍拍,大約2-2.5小時內,可以將步道來回一趟完成。 下了階梯進入到地下道,有幾秒鐘的伸手不見五指,就像走入未見光亮的防空洞般,幸好這地下道極短,讓人很快又能重新回到光芒四射的太陽底下。
枇杷洞瀑布: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歷史底蘊豐厚的雙溪,留有百年打鐵舖、雙溪老街、東和戲院遺址等,讓人慢慢走逛、慢慢發現。 雙溪老街指的是三忠廟附近的泰昌街,閩式石砌老房子、古典洋樓式老藥房聚集在短短的一條街,老街底則是昔日淡蘭古道的渡船頭,周邊還可見到一幢修舊如舊、牆上爬滿青苔的石砌老房子,處處洋溢著古樸情懷。 老街周邊還藏有一處東和戲院遺址,想拍張帶著廢墟風的網美照,這些都是很棒的地方。 ▲這座小吊橋是我們耗費時間最多的地方,看著旅伴忙著拍她所需要的照片,我已經從橋頭拍到橋尾,只差沒鑽進橋底(阿杜:我應該在車底,不應該在車裡…)。
枇杷洞瀑布: 步道來回不用3小時
除了火車以外,也可騎車、開車前往(沿途路況都很好)停在對面再走10分鐘到達登山口。 枇杷洞瀑布 枇杷洞瀑布 如果是開車的朋友,需定位在此處(25°03’27.9″N 121°49’14.1″E)再沿著圖片前方步行至碩仁國小登山口。 位在雙溪公有零售市場旁的一條小巷子裡的山日比SomeBeans,純白外觀掛上木製圓形招牌、白帆布門簾,簡單的裝飾卻十足吸引人。 年輕的老闆小崑,每天提供8款豆子,並有4種沖、煮方式,MENU上清楚標示著產區、處理法,以及口感讓人選擇。 當天喝的是哥倫比亞翡翠山咖啡豆,從現磨、到沖煮(我們選了Kono以及虹吸式),到細品咖啡時跟老闆輕鬆聊天,這天下午在雙溪喝到一杯好咖啡,短暫的時間讓人對山城的印象更鮮明瞭。 落差約41公尺的摩天瀑布一旁設有觀瀑平臺,但最特別的是遊客可走進瀑布裡面的天然巖窟,高聳的絕壁、圓弧形的巖窟,細細的瀑水從頭上傾洩而下,讓人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磅礡氣勢。
枇杷洞瀑布: 文章特搜
【三貂嶺瀑布羣步道】登山口就在廢棄的碩仁國小這裡,大門深鎖是無法進入的喔,相片是透過鐵門空隙所拍攝的,看之前人家分享是有開放,還可以進入上廁所,現在不知道是疫情關係還是怎樣,我們三月份造訪時就是沒有開放! 由三貂嶺車站步行至碩仁國小大約十分鐘,沿途可以看到不少的火車喔,充滿著驚喜,也是很難得的體驗。 這裡就是碩仁聚落,碩仁聚落緊鄰基隆河谷,依山而建,聚落中間由平溪線鐵路劃分開來,隔著基隆河對岸便是碩仁國小,才下車不到50公尺便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由於鐵軌兩側沒有圍起來,列車經過前會大聲鳴笛警示,大家觀賞美景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喔。 那天,我們坐著火車來到了平溪線人煙稀少的小站—三貂嶺,這裡是全臺唯一開車到不了的祕境小站,有著停留在時光裡的歲月靜好、被清幽圍繞的綠意盎然,這趟旅行的冒險,是從三貂嶺瀑布羣步道開始說起。
枇杷洞瀑布: 十年再訪三貂嶺瀑布羣, 健行至大華車站
眼前除了摩天瀑布以外,還有一上坡階梯,踏上它去尋找此行的最後一個瀑布。 從摩天到枇杷洞只須約230公尺,距離雖短,卻得經過算是這路線裡的大魔王,挑高而上的金屬製階梯,往上爬扶扶手時,還扶不到最高的那層,只能扶著底下的繩索,嘴裡說:扶手為什麼做那麼高啊!? 除了摩天瀑布以外,還有一上坡階梯,踏上去尋找此行的最後一個「枇杷洞瀑布」,從摩天到枇杷洞只有230公尺,距離雖短,卻得經過算是這路線裡的大魔王,挑高而上的金屬製階梯,往上爬扶扶手時,還扶不到最高的那層,只能扶著底下的繩索。 謹慎注意腳下的起伏後,抵達水流直下的枇杷洞瀑布,擊在岩石塊上四散的水花都附近的岩石都打濕了,要看瀑布的全貌就得必須爬過溪牀上一顆顆岩石,有點漲潮的情況,就在此處觀賞。
枇杷洞瀑布: 前往三貂嶺瀑布步道
夢幻海景依舊,但這回好友揪團出遊,沒有踏浪戲水,而是享受深海斷層地底萃取出的海洋溫泉,品嚐季節海味秋蟹料理,讓三天兩夜的北臺灣溫泉之旅,玩出新境界。 收到來自捷克觀光局的邀請,行遍天下採訪團隊腎上腺素狂飆,因為要去挑戰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吊橋! 枇杷洞瀑布2025 榮幸成為 SKY 枇杷洞瀑布2025 BRIDGE 721今年5月正式開幕後受邀上橋的第一波唯二臺灣媒體,說什麼都要鼓起勇氣來替大家實走測試這座橋。 枇杷洞瀑布2025 枇杷洞瀑布的美與前兩座瀑布相較下更加優雅又有仙氣,我們沉浸在靜謐的氛圍裡,聽著瀑布與溪水交織的聲音,來場心靈的對話。 我們爬上石階,視野也隨著腳步逐漸遼闊,回頭望著火車穿梭於聚落與河谷間的風景,彷彿過去的時光依舊歷歷在目。 停完車,等了好一會兒GPS都還未定好位,不管了先往三貂嶺車站走,看到指標要我迴轉,其實就是往魚寮路(幼坑古道)的方向,心想也罷,就往那走吧。
枇杷洞瀑布: 新北瑞芳|三貂嶺瀑布步道:一睹合谷瀑布、摩天瀑布、枇杷洞瀑布的壯觀,走到猴硐車站10公里路程
人行道依傍著平溪線鐵路,一路走來,能見著三三兩兩的住家,想在健行之前先填飽肚子,維持良好的體能,於是就往橋的方向走去。 走在橋上能近距離看著慢火車轟隆轟隆從旁駛過,最吸引人的並非橋上風景,而是在橋的兩端各有一座像是吊橋的橋墩,橋墩的底下竟是民宅建築,這真是少見的景觀。 於是,找好午餐的下落之後,就問問為當地人的老闆娘,一切得到了解答。 原猜想是人走的吊橋,在早前是運送煤礦的橋樑,而且是用『吊』的,類似現在貓纜的概念。 曾經孜孜不倦的運作皆停留在民國7X年,隨著礦坑封閉,也淪落為廢棄的建設,幸好未將它拆除,而是將其融入為房子的一體,這樣子的景觀真的很特別,特別到讓人能深深刻入腦海當中。
其中以合谷瀑布的水量最多,也最為壯觀,其所處高度為三瀑布中最低。 三貂嶺步道入口位於碩仁國小旁,全長距離為1800公尺(這距離標示不太準確,大概有2.4公里左右),途中會行經三個瀑布,終點為福興宮,多數人到達第三個瀑布後,會選擇折返回起點。 為步道起點的碩仁國小在民國43年設立為猴硐公學校的碩仁分校,因人羣的聚集生活而有設立學校的需求,然而學校的存續與礦坑的興衰息息相關,終結在設立後的第三十年。 現今,廢校的碩仁國小在三貂嶺文史工作站的努力之下開放自由參觀,可在其內找尋著曾被遺忘的故事。
枇杷洞瀑布: 祕境郊山尋找奇巖瀑布、泡森林浴!順遊「雙溪小鎮」拜訪老街古屋
琵琶洞位於雙河口鎮北隘口村,這個溶洞足有3000多米長,分上、中、下三層,洞內有較大流量的暗河。 琵琶洞是重慶市內洞體最大,景觀形態與內容最豐富的溶洞之一,是重慶市近郊唯一大型溶洞,據考證該洞仍處於生長期。 洞內有各具特色、形態各異的鐘乳石形成一個龐大的地下洞穴系統,洞體最高處達到了30多米。 羊鹿山地處東溫泉北段,由於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岩石節理裂隙而形成了地下衆多的洞穴系統。 沿羊鹿街到琵琶洞,還有靈芝洞、石牛安洞、篙枝洞、上天樓洞、彭家洞、雲峯洞、無底洞等。 那幾天,正因為有交片壓力的工作忙得焦頭爛額,好幾天的作息不正常,因而開始有點焦慮,工作效率下降不少。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第二景 巴國壯歌】追溯以往,巴人、巴國的勇猛壯烈激盪着人們的心房。 恍若時光倒流,我們藉助3D和奇麗朦朧的燈光回到遠古,再一次去撫摸巴國祖先的圖騰、去回想曾經的光榮,並放飛我們心中英雄的信念和夢想。 【第一景】仙樂洞府以琵琶仙子夢幻般的誕生爲主題,製造出仙樂洞府如夢似幻的仙境。 枇杷洞瀑布 利用藝術燈光和高科技的空氣成像技術,營造出先聲奪人的視聽效果,並根據琵琶演奏技巧,創意策劃與遊客的互動節目,以最大程度調動遊客的身心體驗與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