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穀草嶺線好唔好2025!專家建議咁做…

國道5號於頭城交流道下,右轉青雲路(臺2庚線)至頭城,再接濱海公路(臺2線),行至臺2線里程123K過大溪橋後,左轉大溪河濱公園停車場。 蕃薯寮山頂擁有360度展望,窖寮山、七兄弟山、鷹石尖歷歷在目。 桃源谷可遠眺灣坑頭山、雪山山脈尾稜等層層山巒,壯闊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著《巴塞隆納自助超簡單》與《下飛機 Day by Day 愛上東京》。 聽說桃源谷很美,青綠草地配上緩緩山坡, 360 度無死角遠眺太平洋、龍洞岬,回望基隆山,擁抱福隆白沙灘。 登山口附近有民宅,有販賣茶葉蛋及礦泉水等,另外也可以付費停車,如果真的找不到地方停車就付費停這裡吧,停車位也不多喔。

:國光客運 1811(臺北-羅東)、1812(南方澳-臺北)、1737(鶯歌石-頭城)、1740(雙溪-宜蘭),在「蕃薯寮站」下車,往回(北)走約 200 公尺至「下蕃薯橋」。 而正好趁著這次清明連假高中同學們都回宜蘭之際一起去爬。

桃源穀草嶺線: 東北角旅遊系列文章

從這裡到草嶺古道貢寮入口,究竟有多長,一開始被入口指示牌寫的2.8公里所迷惑,後來根據一路上的景點相對距離說明牌,加一加,大概五公里左右。 草嶺古道 為東北角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文山徑,是19世紀臺灣北部與東北部、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的官道路段。 除此之外,散佈在古道上的人文遺跡,尚有跌死馬橋、土地公寺和客棧遺址。

  • 山稜有許多柔美的曲線綿延在山谷間,桃源谷被三面環繞的山包圍著,置身在山裡會暫時忘卻平時的煩惱,山是如此巨大,而顯得我們的渺小,此時腦袋瓜裡那些不愉快通通都隨著步伐的前進而漸漸消散。
  • 剛走下單面山的陡長階梯之後,一旁平坦的水泥地自然而然地成了小小停車場,有不少司機大哥吆喝著大家拼車一起下山,如果真心痛恨運動也痛恨爬山,但卻超級想來桃源谷的話,在這兒下山是個非常輕鬆的選擇!
  • 舊稱「綑牛仔山」,顧名思義,是早期農閒放牧玩耍的地方。
  • 沿途想找店家,只有熱呼呼的天空跟綠油油的草地,呼天搶地都買不到東西。

一路走去都是林間景觀,午後甫才下過一場大雨,陡峭的石階步道變得濕滑難行,加上逐漸疲憊的身心,這段路將是意志力的考驗。 我覺得桃源谷步道很特別的是沿路上都是草地為主,沒有高聳的林道,因此展望非常好。 雖然看起來 S 型好像很長,但其實中間都有階梯打通,所以基本上是一路直上。 我猜是來自草嶺古道福隆端的方向,這時候就抵達涼亭,應該是早上六點左右就開爬了(有夠早)。 看了這塊石牌介紹也才知道原來埡口就是鞍部,而且通常會有很強的風。 在此我建議所有登山小夥伴們一款很實用的 APP:Windy。

桃源穀草嶺線: 桃源谷大草原

這款 APP 可以把各種氣象資訊很「精準」地整合,包含風向、氣溫、降雨、雲層高度(超實用!)...... C2ad0d7f24863c97471aa74e38600fe5.jpg因稜線上的東北季風強勁,強大的風壓連木本植物皆難以生長,加上早期放牧的幹擾,也成就了這片山中的大草原,讓人想起放大版的擎天岡草原。 桃源谷羣山壑谷的地形其實是很容易成為森林型態,但因為牛隻放牧,各種植栽被啃食壓力所致, 禾草類葉片日復一日便成為短草地景觀。 從大溪這一帶往後看,整個山稜曲線又大不同,斜坡的草原,柔軟的好像綠色地毯,意圖想要讓人在上面翻滾啊(千萬不要)。 往大溪這一段的人潮較多,有不少人從大溪段步行上來,跟你們說這一段很適合秋天來,上面有好美好美的芒花步道。

  • 桃源谷可遠眺灣坑頭山、雪山山脈尾稜等層層山巒,壯闊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 拜訪灣坑頭山後,我們選擇原路折返,到福隆享用小樂最愛的石花凍(比較了好幾家石花凍,頭城老街上的Hito石花凍清爽而完美調和的口感仍是我們的最愛,推薦給大家),結束這趟美好的山海之旅。
  • 通常看到的單車桃源谷遊記,很多都是O型走法,就是從貢寮的吉林產業道路到內寮,再進入桃源谷,草嶺古道出,回到貢寮(臺2丙線)。
  • 從雙溪到貢寮有兩條路徑,雙溪右岸的臺2丙車較多,景色較單調,建議選擇雙溪左岸的北38,沿途的古厝及田園風光讓人不知不覺中就騎到了貢寮。
  • 下一個明確的目的地「灣坑頭山」海拔高度 616 公尺,為臺灣小百嶽,位在新北貢寮區和宜蘭頭城區的交界,山頂視野展望極佳,若天氣清朗,可遠眺大里漁港、桶盤漁港與龜山島,被列為二等三角點。
  • 草嶺古道 為東北角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文山徑,是19世紀臺灣北部與東北部、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的官道路段。

往大里的步道超美, 步道像是縱走在山稜間,完全望不見盡頭,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決定往[大溪]方向前進。 桃源谷,綿延三公里的壯闊草原,真的有如世外桃源,整座山稜有著壯麗的曲線,每一個視野都有著不同的景觀,有的是氣勢磅礡的單面山,有的是柔軟的草原,有的是滿布秋芒的步道,不管是哪個角度,都是充滿著神祕而又帶點夢幻感。 上山的遊客請勿攀折芒花,違者可依發展觀光條例開罰,並請將垃圾隨手攜帶下山,共同維護山林環境的整潔。 因山上天氣較不穩定,建議採洋蔥式穿法及穿可防滑的鞋子上山,並記得攜帶雨具及充足的飲水。

桃源穀草嶺線: 桃源谷大草原 一起來看看吧:))美麗的景緻

桃源谷附近有「單面山」的傾斜大構造,山勢在東側十分陡峭,西側則較為平緩。 原本水平的巖層受到地殼變動造成彎曲皺摺,若皺褶受一斷層切過或一翼經強烈侵蝕作用而崩落,就會形成單面山地形。 東北角地區因受斷層與東北方海浪侵蝕,所以常見單面山地形。 是草嶺古道在清領時期給予客旅落腳的休息點,曾經是重要的小客棧。

桃源穀草嶺線: 新北旅遊懶人包

從登山口起登到桃源谷約一公里,大約只需要費時 30 分鐘就可以抵達。 如果是不常爬山的朋友,擔心體力不堪負荷的話,非常推薦走這條。 只是假日人潮眾多,自行開車的遊客需要早一點來搶車位。 :從大溪火車站步行1km以後抵達桃源谷大溪線登山入口,接著步行5KM抵達桃園谷,全程將近3,000個石階,是一個滿陡峭且辛苦的路線。

桃源穀草嶺線: 貢寮桃源穀草原 內寮上大里下桃源谷步道路線

在經歷無數的上上下下之後,最終要回歸的總是平地,路程的收尾想必會是一連串的下坡。 還好這下坡也不至於太無聊,沿路仍有正藍海景可以欣賞,下坡的涼亭也不再像是山上那般沒有屋頂赤裸裸的,但此時太陽的斜角也大了,陽光曬在皮膚上的觸感溫柔了些。 雖然說灣坑頭山是這一帶的制高點,但並不代表離開灣坑頭山後,就自此沒有上坡了唷! 之後的路段,依舊起起伏伏,被太陽曬得頭昏的友人與小編決定稍作停留,把身上的小零食喫完。

桃源穀草嶺線: 50 大溪森林公園

爬山當天天氣雖然很晴朗,但其實也不會熱,是很舒服的天氣。 桃源穀草嶺線2025 桃源穀草嶺線全程皆有石階步道修築,是說可防止登山客若走在天然坡地上導致土石流失。 另外步道途中常常可遇「牛檔石」,必須繞行纔可繼續前進。

桃源穀草嶺線: 00 桃源穀草地

由臺北縣貢寮鄉貢寮鄉吉林村的蕭家莊出發,步道長約1公里,而且全程都是維護得很好的石階步道,是前往桃源谷最省時省力的捷徑。 這次 Angela 桃源穀草嶺線2025 來桃源穀草原純粹為了賞芒花與看大綠地,是走休閒路線,所以選擇輕鬆親民的內寮線步道來回。 假日來這裡遊客不少,太晚來停車位不好找,需要走比較遠到步道入口或是停在民家前,但需要收費。

桃源穀草嶺線: 桃源谷交通 開車路線一日遊

當下決定往左邊到貢寮車站,沒有想到,這又一個錯誤的抉擇。 從忠孝東路出發 – 南深路 – 進入106縣道 – 桃源穀草嶺線 十分車站轉入臺2丙 – 貢寮 – 進入吉林產業道路。 度的峭壁,另一面則是30度的緩坡,單面山上有一個標高石碑,單面山臨海,海天一色的草原美景!

桃源穀草嶺線: 東北角親子一日輕旅行! 漫步百年漁村體驗海女文化 山頂步道、單車騎行享無敵海景

再行步行至對面的「虎子山街」與「田寮洋街」即可上山。 為了提供山友更清晰的資訊,我以上面所介紹的走法 桃源穀草嶺線 5 大里上大溪下為例,繪製了距離高度路線圖給各位山友參考。 光是從福隆至埡口段就需要 9 公里,埡口至桃源谷再加 4.5 公里。 在正式開始介紹桃源谷的路線以前,就先讓我們來看看桃源谷一帶的地圖。

雖然觀景臺很多很優秀,但缺點就是觀景臺們幾乎都沒有屋頂,好熱啊! 尤其是當陽光灑落,畫面明亮了起來的時候,格外美麗。 雖然此處芒花的盛開程度還無法構成金色浪花,但已滿足。 當然,若是沒有鋪上這些石板,這路面應該都是泥濘,也不方便走路,只是這石板的材質,真的不適合在這裡走路啊。 一進入林道裡面,立刻感受到陣陣陰涼,正慶幸可以享受林道騎乘與涼爽空氣的時候,開始察覺前輪有打滑現象,還沒有回神,就摔倒了。

在桃源谷上還可以看見許多成羣的水牛悠閒地在步道旁的草原上喫草,一點也都不怕人(不過安全起見還是不要太靠近喔!)。 一開始上山時牛羣都在遙遠的另一面山頭,我猜應該是太陽漸漸落下,牛羣開始跟著涼爽的陰影移動,才慢慢地來到步道周邊。 其實不知道這座涼亭的正確名稱,不過 Google Map 的名稱叫它「桃源古道第一座涼亭」。

桃源穀草嶺線: 桃源谷內寮線步道停車

由於內寮線登山口位在較深山的地方,平日一天僅三班公車,假日公車未行駛,建議還是開車前往,登山口周邊能停車的地方有限,可以的話儘早出發。 「草嶺古道」位在臺灣東北角,全長約8.5公里,連接新北貢寮和宜蘭大里之間,亦是「淡蘭古道」(連接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的一部分。 在宜蘭線鐵道修建完成前,這裡一直是臺北到基隆及宜蘭的重要道路。 之後在政府重新修建及推廣下,現在已經是許多人健行踏青的好去處,更是臺北地區一日遊不錯的選擇。 桃源穀草嶺線2025 3.石觀音線步道(淺藍):3.5公里,沿途大都為舊石板階梯,部份路段階梯已損未修復,算所有路線裡最需要注意腳下的路線。 步道入口在大里與大溪車站中間位置,可任擇一出發,沿濱海公路先健行約2.5公里左右至步道入口。

桃源穀草嶺線: 交通資訊:

特別注意,若行至啞口時已體力不濟或超過下午3點半,建議直接由啞口往大里車站方向撤退。 因時間推算,從啞口到福隆方向舊草嶺古道時可能已在日落時分,摸黑走一開始民宅後的竹林小徑會有安全疑慮。 蕃薯寮山 又名茅子崙山,海拔456公尺,位於宜蘭桃源谷步道大溪線上,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1120號,三角點有水泥基座墊高及保護,非常的富麗堂皇,山頂擁有360度的環景,可眺望大平洋及龜山島,周圍山巒層疊。 大溪線這邊就從大溪火車站這邊上來,海景山景一覽無遺,這一條線還有個特色就是「穿梭在森林裡」,務必注意腳下階梯可能因為潮濕緣故,終年濕滑…一小小路段需要拉繩輔助,算是這三條中覺得最不容易的一條。

桃源穀草嶺線: 桃源谷步道

從仁澤社區上山,是傳統登桃源谷的路線,有一段落差頗大的上坡,曲折旋繞,峯迴路轉,至豁然開朗,遠景近物讓人仰首低額之時,心境也開始清明。 一路行至野趣十足的廣闊草原,同行的親朋好友可以圍坐談天,或躺個舒適的大字形,仰望蔚藍的天空,讓山風和著海風吹拂著。 站在最高點,蘭陽平原及龜山島皆在腳底下,山海交錯,人煙渺遠,可謂真正的天堂仙境。

桃源穀草嶺線: 步道

記得之前我來的時候是沒有三角錐圍起的,似乎現在已經不再讓遊客通過囉! 想省錢的,就停外面吧,反正也纔多走一點點路而已。 行山相關合作、講座、課程、3 – 6 人小團行山行程或其他需求,歡迎透過 Email 或粉絲團與我們聯絡。

桃源穀草嶺線: 桃源谷交通路線資訊

不同於三峽、大溪等商業化的老街,貢寮老街算是比較生活化的老街,這種寥寂的氛圍比較符合老街年代的況味。 想找最短時間上桃源谷野餐的夥伴,你需要準備一臺車、或是找一位有車的司機,或是乾脆騎機車上來。 自駕者請注意,這邊有兩個入口,第一個是從內寮蕭家莊上去。 內寮蕭家莊這邊入口前面的道路屬於私人土地,想停車可以找外圍一點路邊安全停靠,或是花 $100/次停這些私人土地。 對比起合歡羣峯的合歡西峯與北峯綿延 12 小時,桃源谷內寮銜接草嶺的越嶺古道 5 小時顯得愜意很多(我認真)。 沿途還算好走,前面有一小段的水泥地,接下來大部分為階梯,往上走比較累,返程就輕鬆許多,不過務必要注意腳程,尤其雨後容易濕滑。

桃源穀草嶺線: 50 桃源谷

一路上遍尋不到停車場,但看山路路邊停滿了車,問了也是登山的朋友,發現登山入口距離我們所在位置大約不到一公里路程,停好車後便步行前往登山口,登山入口很貼心的設置了洗手間,而且山上也有洗手間,很少有步道是這樣貼心。 桃源谷在我的步道名單裡一直是在第一位,遲遲未前往是因為這裡遠得要命,沒有開車前來還蠻難抵達的,雖然遙遠,但攻頂卻是羽量級的 輕鬆,比起我走過的許多步道,算是幼幼班等級。 不過這次北上時間有限,無法直接從貢寮一路走到大里,只好選擇從宜蘭端的大里端直接上山,視情況再加碼往「桃源谷」的方向走一段。 大部分人來走「草嶺古道」幾乎都是搭火車到福隆車站後,從福隆端的「遠望坑」進入古道,接著一路往南走到大里端下山;或是再延伸走一段「桃源谷」後由大溪線或石觀音線下山,最後再搭火車回到福隆。 大溪線是最陡的一條路線,前段3公里多行走於樹林之中,登上蕃薯寮山,再行2公里的稜線至桃源谷,全程需登近3000個石階,陡上500多公尺,非常考驗腳力。 草嶺線途經灣坑頭山(高616公尺),為臺灣百大名山,想要順道去朝聖的可以選擇這一條。

桃源穀草嶺線: 登山險

雖然石觀音線比大溪線短,不過階梯陡峭,在陽光少照到的陰濕處更濕滑,建議作為上山的路徑,從別處登山口下山。 貢寮桃源谷步道,內寮上、大里下翻山越嶺路線,途經福德山、灣坑頭山,再一路銜接桃源穀草嶺線走回大里天公廟。 設計不同點進出,確認自己揹包飲水乾糧足夠最重要。 桃源穀草嶺線 夏天來桃源谷沒有準備飲水運動飲料 3 公升不要輕易嘗試。 冬天有超狂海風跟陰晴不定的雨水在等你,不論何時來桃源谷,都有它最美的一面等著。

在上面的章節有介紹抵達桃源谷共有三種路線,所以登山口也會有三個。 桃源穀草嶺線2025 通常,會選擇自行開車的山友多會直接開至路線最短的內寮線。 至於其他路線,多鄰近火車站旁,因此就不細細說明。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