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谷步道大溪線2025詳解!專家建議咁做…

由於古道舊徑沒有通過蕃薯寮山,所以較少獲得登山客的青睞,古道荒廢,又少登山客行走,路況也就愈來愈差, 終將堙滅於山林。 這條舊路,姑且稱之為「蕃薯寮古道」,並寄語宜蘭山友,可以就近多加關照這條古道舊路。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2025 天氣涼爽,爬石階路,較不辛苦,而又專注濕滑路況,反而不覺得綿延不絕的上坡路惱人。 過了一個小時,抵達一座木造六角亭,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2025 在此略為休息。 涼亭座落於小山頭,視野好,可以眺望太平洋及龜山島。 大溪線沿途走於森林中,缺少展望,至此才擁有遼闊的視野。

  • 聽說桃源谷很美,青綠草地配上緩緩山坡, 360 度無死角遠眺太平洋、龍洞岬,回望基隆山,擁抱福隆白沙灘。
  • 灣坑頭山為雪山山脈的北稜未端最高峯,沿途最有名就是草嶺古道,沿途皆建有步道,規畫十分完善。
  • 大溪線這邊就從大溪火車站這邊上來,海景山景一覽無遺,這一條線還有個特色就是「穿梭在森林裡」,務必注意腳下階梯可能因為潮濕緣故,終年濕滑…一小小路段需要拉繩輔助,算是這三條中覺得最不容易的一條。
  • 站在單面山頂上,可一眼望盡東北角海岸景色及草嶺古道的曲線。
  • 一路行至野趣十足的廣闊草原,同行的親朋好友可以圍坐談天,或躺個舒適的大字形,仰望蔚藍的天空,讓山風和著海風吹拂著。

:從大溪火車站步行1km以後抵達桃源谷大溪線登山入口,接著步行5KM抵達桃園谷,全程將近3,000個石階,是一個滿陡峭且辛苦的路線。 所以大溪線最主要的爬升都在前三公里、爬上459m的蕃薯寮山。 以風景來說,第一段,蕃薯寮山前三公里有不少眺望龜山島的觀景點,第二段兩公里,雖然沒有眺望龜山島的地方,但是一路稜線很有桃源谷味道。 灣坑頭山 海拔616公尺,為臺灣小百嶽第82號,有二等三角點1181號,是北臺灣知名的賞芒聖地之一,應該有許多人曾經到此一遊卻不自知。 步道位於貢寮和頭城交界,連接桃源谷大草原與草嶺古道啞口,從桃源谷眺望灣坑頭山十分壯闊,有大山的氣勢。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 桃源谷路線規劃

也就是從大里上而從大溪下,沿路會先經過大里天公廟銜接草嶺古道尾端至埡口以後,再左切走桃源穀草嶺線,並從大溪線下山。 在上面的章節有介紹抵達桃源谷共有三種路線,所以登山口也會有三個。 通常,會選擇自行開車的山友多會直接開至路線最短的內寮線。 至於其他路線,多鄰近火車站旁,因此就不細細說明。

桃源谷可遠眺灣坑頭山、雪山山脈尾稜等層層山巒,壯闊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 登山 補給站

過石觀音寺,一小段上坡之後,過一間福德祠,不久就是連續陡下路段了。 我回答說,土地公廟的牆面刻的捐款人姓名都姓蕭, 而桃源谷內寮登山口的聚落名為蕭家莊,所以就不難判斷了。 福德祠又續行十餘分鐘,抵達山稜高處,鄰旁有一間福德祠,是一座古老的石砌小土地公廟。 此時正好有一位農民來此拜拜完畢, 正在燒金紙。 上坡的石階路,固然不濕滑,但山路有起有伏,一遇平路或下坡石階路時, 便走來戰戰兢兢了。

站在稜線上往東北方看去,景色天水一色,蔚藍的天空及遼闊的海景讓人看的目不轉睛,氣候良好之時龜山島的形體清晰可見。 建議可以帶小點心來這裡草地野餐,當天帶著我家滾滾一起出門曬太陽,坐在草地上遠眺龜山島,一整個悠閒舒暢。 想要登高望遠眺望海天一色的景觀,只要爬上位在古道西側小山坡上的涼亭,就可以欣賞到整個大里海岸線及遠方的龜山島。 剛爬完一大段山路,許多人會在這涼亭坐在椅子上稍作休息,吹著山上來的微風,相當舒服。 續行又是一段辛苦的下坡濕滑路,走來心情忐忑,終於又轉回上坡路。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 交通資訊:

過一段石階路, 出現土石路,細石尖銳刺腳,走來不舒服,只好再穿鞋。 過了一段,又出現石階路, 懶得再穿鞋,只好走石階旁的小土溝。 桃源谷,舊稱「大牛埔」,早期附近農家在此飼養牛隻,而形成草原景觀,面積約十餘公頃,現今仍有農家牛隻放養於此。 一路穿過桃源谷,不時還可看見新鮮的牛糞,糞香與草香混味撲鼻而來。 起登便是石階路,石階濕濕,走來有點濕滑,上爬不遠,猶豫是否要折返回車上換雨鞋,懶得往回走,又想到上山要爬三千石階, 雨鞋不如登山鞋舒適,而且去程上坡路,較不擔心濕滑問題,而回程或許天氣已放晴。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 桃源谷步道內寮線資訊

石觀音線:登山口位於頭城鎮的大里與大溪之間,途經石觀音寺至桃源谷,全長約 3.5 公里,是較陡的路線。 其實不知道這座涼亭的正確名稱,不過 Google Map 的名稱叫它「桃源古道第一座涼亭」。 因為涼亭設在懸崖邊上,前方又沒有其他遮擋,讓它擁有極佳的視野!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 新北貢寮桃源谷:真的如桃花源般!桃源穀草原健行一日遊

一路走去都是林間景觀,午後甫才下過一場大雨,陡峭的石階步道變得濕滑難行,加上逐漸疲憊的身心,這段路將是意志力的考驗。 這個叉路就是下面地圖左邊橘色線位置,往右行,路邊的景觀開始呈現芒草原風格,之後會遇到一個之字型大轉彎,算是進入桃源穀草原的範圍。 這是今天唯一的叉路,要往右行,有詳細的指示牌,倒是不用擔心迷路,距離桃源谷只剩下不到一公里,還是沒有追上主力部隊啊。 看到這防牛石柱,就知道快要到達桃源谷了,和擎天崗一樣,在桃源谷牛隻遊牧區域附近有很多這樣的防牛設施,以免牛隻到處覓食踩壞路徑。 在這邊休息比較久,聽聽路過山友與老師的談話。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2025 臺北海景溫泉VILLA推薦│福容大飯店 福隆,雙人風呂湯屋+鍋物,2人成行只要 1999元,隱藏版芒花祕境。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 桃源谷步道@草嶺線-桃源谷-大溪線O型

之後3.5公里陡上桃源谷,個人認為是所有路線裡最考驗體力的一段,也是最荒涼的一段。 2.草嶺古道(綠):9公里,大里跟福隆車站往返,以啞口作為各路線搭配的中繼點。 桃源穀草嶺線單程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2025 4.5 公里,從啞口開始一路到桃源穀草原一帶,一旦上來就沒什麼回頭路啦(笑)。 你可以從桃源谷內寮線切過來,或是從大里天公廟(大里火車站)這邊走上來。 原本以為天氣會一直很好,哪知才走了30分鐘,雲霧開始佈滿整個山頭,而我們走在大風大霧之間,走了四個小時纔到達草嶺古道口,一天體驗到兩種天氣變化,也是蠻特別的啦!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 桃源谷步道| 5條路線含GPX|3種交通資訊|裝備清單|宜蘭景點一日遊

登高回過頭看看剛剛的埡口涼亭變得好小,人羣也像螞蟻大軍般移動著。 今天正好遇上週末假日,滿滿的人潮從三個方向湧入阿。 從大里到「埡口」這段全是之字平緩上升的產業道路,路平又大條還能供汽車通行,其實滿好走的,只不過一直繞行走起來距離長又有點乏味。 如果是腳力比較好,又或是想要加速上山的人,在上山道路的中間段都鋪設了石階,讓你可以直接從中間往上切。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 東北角景點》桃源谷內寮線步道,360度山海祕境,療癒系草原小小擎天崗

一路下坡,來到桃源谷大草原,來到這裡,才遇見遊客。 雖是深秋時分,草色仍青青,綠意盈野,景色如畫。 桃源谷的稜線草地,一邊靠山,一邊臨海,既可欣賞菁菁草原及層層山巒綠景,又可眺覽浩浩大洋及海島龜山的美景,海天浩瀚無際,與天相接。 擁有如此美景,又遠離塵囂,難怪這裡會被稱為世外桃源了。 查閱《臺灣堡圖》(1898~1904),確實清楚畫出蕭先生所指的這條古道,就是今天所走的大溪線桃源谷步道。 不過並不是我上山所走的石階路,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2025 而是我沒走的兩段舊路山徑。

桃源谷羣山壑谷的地形其實是很容易成為森林型態,但因為牛隻放牧,各種植栽被啃食壓力所致, 禾草類葉片日復一日便成為短草地景觀。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2025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 從大溪這一帶往後看,整個山稜曲線又大不同,斜坡的草原,柔軟的好像綠色地毯,意圖想要讓人在上面翻滾啊(千萬不要)。 往大溪這一段的人潮較多,有不少人從大溪段步行上來,跟你們說這一段很適合秋天來,上面有好美好美的芒花步道。

不只往前有近 180 度的海景之外,往下眺望還可以清楚看到剛剛走上來呈現之字形的草嶺古道。 稍作休息後眼看還有點時間我們繼續往前,不過不是往草嶺古道的方向,而是往南沿著稜線連走一小段「桃源谷」。 上山約 1.8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 公里左右可以到達「護管所」,原本是為了防護森林發生火災、盜伐、濫墾所興建的「林地護管所」,現在因應遊客的需求已經轉為旅遊解說服務站。 這裡有設置廁所和販賣部,許多人會選擇在此稍作停留休息。 廟裡的人員說,雨後的大溪線及石觀音線石階都很滑, 上次有一團登山隊就摔得很慘。 她說,尤其是大溪線的森林濕氣重,即使好天氣,石階青苔也會滑,最好穿膠底的雨鞋較安全。

繼續沿著步道往上爬可以一路到達「桃源谷」最主要的觀賞點,甚至登上週邊的制高點「灣坑頭山」,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還要預留下山的路程只好在這裡折返下山。 大部分人來走「草嶺古道」幾乎都是搭火車到福隆車站後,從福隆端的「遠望坑」進入古道,接著一路往南走到大里端下山;或是再延伸走一段「桃源谷」後由大溪線或石觀音線下山,最後再搭火車回到福隆。 3.5公里的石觀音線下山路,竟然走了兩個小時。 循巷道走出來,沿著鐵路邊,過鐵路涵洞後,接臺2線濱海公路。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2025 桃源谷是東北角熱門的景點之一,有多條路線可以造訪這處世外桃源,輕鬆的路線如內寮線, 路長僅1公里,約20分鐘路程,即能徜徉於這片大草原,而一般遊客多由此進入。 草嶺古道:走到草嶺古道埡口,可以選擇向右走2.8K至大里車站,或向左走6.9K到福隆車站。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