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大聯大躲過公平會所認定不超過三分之一的門檻,但手中握有30%股權,仍能對文曄經營產生實質的影響力。 在國安基金進場與內資力挺下,臺股7月月線成功收紅,投資專家認為,大盤收復萬五後將以高檔震盪居多,而外資本月以來仍呈賣超,建議挑選投信連續買超個股,包括遠東新、臺泥、大聯大等16檔,帶領大盤蓄勢挑戰季線。 投信24日再擴大買超至21.88億,累計連44個交易日買超637.45億,扮演臺股今年來最大多頭總司令;其中最愛臺泥(1101)及大聯大(3702)是唯二連44日買超個股,累計買超各達5萬、4萬張,共13檔個股連15日以上買超。 臺灣指數公司今(19)日公佈「臺灣指數公司低波動股利精選30指數」2022年成分股定期審核結果,該指數為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ETF所追蹤的指數,此次成分股增刪各11檔,其中,臺積電(2330)遭到剔除。 大聯大 臺股一路衝關季線、半年線直逼萬五,得利於政府資金、政策齊力作多,搭配新臺幣強勁升值及美股多方情緒熱絡的利多。
- 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大聯大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財務長暨發言人袁興文說,庫存目前在64天的偏高水準,今年下半年將達到高峯,明年隨著供應鏈調整,庫存將逐步回落到正常水準的45至50天。
- 文曄董事長鄭文宗於本月11日公司法說會中表示,雖收到德儀將終止代理的通知,但也收到其他原廠包括美系、臺廠等客戶,積極詢問代理相同產品,預計對整體產業發展不會有影響。
- 電子零組件生產廠商(原廠)與電子零組件通路商(經銷商),在電子零組件銷售市場上具有密切的替代關係。
- 受經濟環境疲軟、消費電子利潤下滑、技術創新乏力、摩爾定律臨近極限等多重因素影響,在2015和2016年,半導體原廠普遍增長乏力,最終導致新一輪的併購高潮,無論是併購案數量,還是併購金額規模,都出現“井噴”。
- 也因在供應鏈中的定位,本身的營收也會隨著產業的景氣起伏,但大聯大的股價卻都保持相當穩定的箱型波動,實在難得。
因今年初英特爾新執行長史旺(Bob Swan)走馬上任,這也是英特爾成立50年來,第一次任用財務背景的執行長,他一上任就宣示投資會「極有節制」,成本也相對抓得緊,希望代理商不應只有一家,應該採取分散多家策略。 大聯大 大聯大控股及旗下各集團身為 B2B 銷售、技術服務、加上中樞物流的多重角色,以提供優秀供應鏈管理之服務為目標,對於大聯大控股及旗下各集團之服務品牌形象亦努力深耕經營,無論是在產業鏈中、學術單位或是技術論壇等,更同時包涵了實體或是數位各類型態的資訊管道。 遠距需求增 大聯大Q3營收可望增1成 半導體通路龍頭廠商大聯大(3702)昨召開線上法說會,展望第3季,受惠於遠距工作與線上教學帶動筆電、雲端伺服器需求成長,大聯大看好營運將持續延續上季成長態勢;法人預估大聯大第3季營收可望季增1成。 大聯大入股文曄科技爆內線交易 檢調搜索約談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春傑、執行長室特別助理陳凱琳,涉嫌於大聯大入股文曄科技的重大訊息公佈前,涉嫌內線交易提早買進文曄科技股票,2人總計套利3萬多元,臺北地檢署今指揮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 客戶需求強勁 大聯大第2季營收超越財測 半導體通路龍頭大聯大(3702)公佈6月營收創單月歷史次高,達新臺幣677.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3.1%;第2季合併營收2,002.3億元、年成長33.7%,連續兩季度創單季新高、超越財測高標19…
大聯大: 大聯大非合意收購文曄科技有內線?文曄董事長今赴北檢提告
幾乎英特爾在電腦、行動通訊、企業業雲端與通訊基礎建設、微處理器、晶片組等產品,幾乎全由大聯大代理。 2013年3月大聯大子公司大聯大雲端服務有限公司於深圳華強(000062.SZ)共同出資成立深圳華強聯大電子信息有限公司,合資公司資本額3,000萬元,深圳華強出資1530萬元,佔51%,大聯大雲端出資1470萬元,佔49%。 大聯大2025 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報告,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5,55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年增26.2%。 其中,中國大陸市場銷售額為1,925億美元,仍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年增27.1%。
- 大聯大參與益登私募 擬取得持股9.27% 半導體通路龍頭大聯大 (3702)今(8) 日公告,參與通路商益登(3048)私募案,經董事會決議擬斥資8.625億元,取得益登(3048)私募普通股2500萬股,持股達9.27%,成為僅次於益登董事…
- 2020年第2季收購臺驊公司部分股權,主要為了建立生態圈、策略性投資為目的,目前擁有臺驊約10.11%股權。
- 此外,隨著供應鏈越趨重視減碳、零排放,大聯大也由董事長黃偉祥向外界宣示氣候行動目標,承諾大聯大將在 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 ,響應《巴黎氣候協定》,也期望在 2030 年,提前實現全集團營運據點包括辦公室及自有倉儲的淨零排放,展現公司積極配合供應鏈的決心。
- 大聯大第1季每股賺1.44元新高 第2季營收將續登高 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大聯大投控(3702)第1季合併營收、營業淨利及稅後淨利均創單季歷史新高,分別達雙位數年成長35.2%、36.3%及45.8%,各達1771.15億元、29.86億元及24.19億元…
- 無論是智慧物聯網、自動駕駛、智慧家居,還是更多的科技熱點方向,“大大通”上都已經有大量優質的解決方案備選。
- 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大聯大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財務長暨發言人袁興文說,庫存目前在 64 天偏高水準,今年下半年將達到高峯,明年隨著供應鏈調整,庫存將逐步回落到正常 45~50 天。
- 就中長期而言,半導體在雲端製造、電動車、資料中心、伺服器、網通等領域前景仍看好。
本網站各類資訊報價由路孚特 REFINITIV 提供,臺股與外匯部分為即時資訊,國際股市及指數資料為延遲15分鐘資訊。 外資強調,雖然大聯大提到供應鏈調整可能在 2023 年下半年結束,但是對 DDI、PMIC、cloud semis、PC 等持保守態度,其中高昂的財務成本是拖累主因,所以給予「減碼」評級,更調降目標價到 40 元。 ETtoday新聞雲|Anue鉅亨|PR Newswire|Investing.com相關新聞標題與內容之著作權與智慧財產權均屬原網站及原作者所有,本網站僅提供新聞聯播,不主張任何權利。 大聯大預計斥資81億元多,公開收購文曄科技流通在外股權最高達30%,被視為「惡意收購」,文曄今天由三位獨立董事程天縱、龔汝沁、林哲偉出面提出四大質疑點。 董事長鄭文宗也到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提告,控告大聯大董事長黃偉祥等人,財報不實及公開收購說明書不實、內線交易與違反銀行法等,不過,從依法公開收購來看,業界與法界認為,文曄提告恐難成立。
大聯大: 遠距需求增 大聯大Q3營收可望增1成
他們將以、臺灣泥土燒製而成的樂器來呈現,在明天表演之前,先帶您搶先直擊 團… 今(28日)日東北季風增強,明(29日)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中南部日夜溫差大;臺灣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尤其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 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今日起至週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東偶雨,新竹以南晴朗穩定;無冷空氣,北臺因雲多而稍涼,中南部舒適微熱、早晚涼。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臺北報導 海軍一名楊姓陸戰士官今(28)日於屏東內埔龍泉新訓中心,執行新訓中心新兵訓練震撼教育鑑測時,引爆炸藥時,不慎遭爆裂物炸傷右手手指,立即被轉送國軍醫院治療。 海軍教準部表示,已聯繫傷者家屬及派幹部前往協助處理,並請國軍醫院給予完善醫療照護,也已成立…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昨(9)日公佈11月2,227.06億元,超越今年8月的歷史高峯,刷新單月營收紀錄。
在半導體行業生態中,將原廠、解決方案廠商和電子產品製造商上下打通的通路商,一直是產業中最為重要的角色之一。 2019年1月1日,全球最大半導體零器件通路商大聯大的官方網站上,一個名為“大大通”的新平臺悄然上線。 整個啟動過程,沒有發佈會,沒有新聞傳播,一如大聯大的低調風格,毫不引人注目。 許文紅表示,她自己是公司元老,還有很多年輕幹部 還有一起打拼的客戶,如果她們輕易的把公司交給大聯大,結果造成(產業的)1+1小於二,回頭看,她和丈夫會覺得對不起自己。
大聯大: 百和:公告本公司派任子公司越南百和責任有限公司董事
目前產品廣泛應用於電腦、消費性終端產品、網路通訊裝置、大尺寸面板顯示器等領域。 法人指出,雖然保守看待大聯大2023年的記憶體需求,但預估工業、車用營收可維持4%至5%年增率,並且將時間拉長來看,大聯大2024年營收有望恢復年增7%,成長幅度優於整體半導體市場。 根據Gartner預估,2021至2026年半導體轉售營收將達8%,超越直銷的4.8%;於轉售市場中,預估工業與車用2026年營收將達23%。
大聯大: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比如,TI不再允許通路商向客戶提供設計服務,ADI取消多家通路商代理權,構建自有銷售團隊,Microchip發佈100家貿易商黑名單,意法半導體嘗試線上銷售等動作,都一度在業內引發震盪甚至恐慌。 受經濟環境疲軟、消費電子利潤下滑、技術創新乏力、摩爾定律臨近極限等多重因素影響,在2015和2016年,半導體原廠普遍增長乏力,最終導致新一輪的併購高潮,無論是併購案數量,還是併購金額規模,都出現“井噴”。 然而,自2015年以來,整個半導體元器件通路行業的形勢惡化,讓包括大聯大、艾睿、安富利等巨頭在內的全球所有半導體零器件通路商,都不得不轉型求變。 目前,大聯大已順利完成公開收購程序,大聯大也低調表示,最後仍需等到2月6日完成交割之後,纔算完成所有程序。 大聯大2025 大聯大與文曄之間的攻防決鬥,1月31日結果出爐,大聯大公告,已收購3成股權。 為推廣專業知識,資誠(PwC)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對《大競合2.0-產業控股從做大、做強到共好、共贏》以及《合組式產業控股籌組指南》兩本專書進行導讀並參與焦點座談,從專業顧問的角度,解析產業控股對臺灣產業之策略效益。
大聯大: 大聯大Q3推出41項解決方案,Q4續推穿戴裝置產品
奇城移動代理產品線WiFi模組/藍芽模組/數位攝像模組及數位電視卡等產品為主。 一、2010年3月世平集團決議,以現金收購香港被動元件通路商全潤電子100%股份。 全潤主要代理EPCOS、Kyocera、KEMET與Littlefuse等產品線。
大聯大: 美出口管制大陸高階晶片 大聯大看臺灣間接受益
客戶可以更直接快速的瞭解方案、解答疑問、獲取技術文檔,從而縮短客戶方案量產時間。 使用者登錄後,可以根據應用、原廠、傳輸技術、輸出功率等選項快速篩選出感興趣的方案;瀏覽方案時可以提問、分享、收藏,還能一鍵連結到大大購進行方案的關鍵物料的購買。 大聯大 針對電子行業逐漸呈現碎片化、客製化的趨勢,大聯大推出匯聚內外工程師,搭建互相幫助樂於分享,解決問題的首選技術平臺—-研發心中的翰林院 大大通。 其中包含了大聯大代理的上百條產品線、數百個方案,以及最新的產品信息和原廠新聞。 鄭文宗擔任董事長並自行跑業務,許文紅當財務長,夫妻一內一外,因為價值觀相近,兩人在工作上也很搭配得如魚得水。
大聯大: 公司新聞
也因在供應鏈中的定位,本身的營收也會隨著產業的景氣起伏,但大聯大的股價卻都保持相當穩定的箱型波動,實在難得。 面對快速變換的市場環境,早在2018年大聯大即提出了極具前瞻性的數位化經營理念,並打造了數位化平臺——「大大網」,旨在將線下複雜的業務數位化,通過數位化手段協助客戶共同面對與解決智慧製造及智慧物流帶來的挑戰。 憑藉著這一創新通路模式,大聯大的營收狀況長期穩健,即使是在產業低迷和疫情影響的雙重壓力下,2022年第三季度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態。 大聯大指出,今年前三季累計營收年增3.4%、稅後淨利年增3.5%,主因受惠下游客戶持續投資網通暨周邊設備、伺服器,自動化需求帶動工業電子,以及車用電子等非3C市場應用持續強勁,加上北美與東南亞等地客戶陸續投產,帶動半導體及相關電子零組件需求。 大聯大指出,今年前3季累計營收年增3.4%、稅後淨利年增3.5%,主因受惠於下游客戶持續投資網通暨周邊設備、伺服器,自動化需求帶動工業電子,以及車用電子等非3C市場應用持續強勁,加上北美與東南亞等地客戶陸續投產,帶動半導體及相關電子零組件需求。 全球半導體通路龍頭大聯大 (3702-TW) 今 日召開法說會,財務長袁興文表示,公司為因應未來快速變化,決議將永續經營 作為競爭力的重要關鍵,至今已啟動五大策略,包括設立永續長、建立員工持股信託、擴充智慧倉儲、董事會多元化及宣示淨零排放。
大聯大: 相關
大聯大取得臺驊1席董事 股東會通過配發3.2元現金股利 臺驊今日舉行股東會,增選1席董事,由持股逾萬張、近1成的大股東大聯大投控(3702)代表陳國源進入臺驊董事會,臺驊董事長顏益財指出,將與全球最大電子零件通路商大聯大積極展開業務合作,憑藉大聯大在半導體… NXP終止代理影響不大 大聯大今年營收估續新高 大聯大2025 IC通路商龍頭廠大聯大(3702)針對旗下品佳接獲恩智浦半導體(NXP)終止代理合約,估影響營收約1.06%,影響不大,指出客戶與原廠調整,大聯大給予尊重,後續公司要加強的是本身的附加價值,未來也會持… 林春傑表示,受到總體經濟、通膨、地緣政治、俄烏戰爭等影響,需求端轉弱,已讓半導體上、中、下游都開始調整庫存。 他強調手機市場及PC相關疫情紅利逐漸消失,消費性電子需求疲軟,緊接著半導體都面臨庫存問題;不過,還是有些晶片仍然缺貨,例如高速運算(HPC)、電動車應用相關需求仍強勁,伺服器、汽車缺貨會延續到2023年。 林春傑說,已觀察到臺灣間接受益的領域包含伺服器、網通與半導體設備,整體並非都是不好事情。
大聯大: 大聯大:庫存觸頂 明年起回落
全球IC通路商龍頭大聯大(3702)財務長袁興文指出,第三季庫存周轉天數來到64天的高檔位置,不過下半年達到高峯後,預期明年起在供應鏈相互配合,以及長期資本支出縮減下,將逐步往過往的中位數45天~50天回落。 今年10月上旬,大聯大與文曄雙雙公告,接獲TI通知,因其策略調整,預計明年12月31日終止給兩家公司的經銷代理。 估計兩大通路商以去年營收計算,共將減少超過1100億元,TI是文曄最大代理商,佔達20.05%,高過大聯大,以文曄去年合併營收2734億元估算,德儀約貢獻548億元,跟大聯大差不多。 大聯大(3702)昨(15)日召開法說會釋出展望,財務長袁興文說,估計半導體庫存今年下半年達頂峯後,明年上半年供應鏈庫存… 國票金 為 「國際票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縮寫,股票代號2889,與一般常見的金融服務業型態較為不同,主要獲利來自於票券業務的收入,而不是消費金融、企業放款的收入來源,而最近切入「網銀」這個未來產業,究竟國票金有什麼潛力,就讓遠山帶你看下去。
大聯大: 大聯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過這樣一個社交化的方式,“大大通”以解決方案為中心,將原廠、方案商、FAE、外部工程師、製造商客戶等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的需求,都組織在一起。 而每一個解決方案,都會有詳細的技術說明、評分、問答,乃至於關聯資訊,幫助客戶瞭解成本、性能、尺寸、功耗、差異性和EMI/EMC等各種相關資訊,從而準確判斷方案是否符合自己。 它們需要突破呆板落後的傳統通路模式,找到或打造自身差異化的核心優勢,提供專業的服務,真正為上下游打造出一個靈活、快捷、方便的數位化供應鏈管理體系,幫助合作夥伴獲得更快的新品研發、更穩定的產品供應,並在競爭中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效率。 而在它的下游,電子產品製造商則規模龐大,僅2015年中國的規模以上電子資訊製造企業,就達到1.99萬家之多(近幾年未批露更新數據),市場上的電子產品品種更是達到百萬級甚至更高。 大聯大控股宣佈,其旗下品佳推出基於立錡科技(Richtek)RTQ8306晶片的多通道LED驅動方案。
大聯大: 大聯大估Q2每股賺1.13~1.38元 伺服器、汽車終端需求佳
該公司為臺灣前三大物流報關業,且在中國大陸市場深耕已久,主要客戶包括鴻海、蘋果、三星等知名半導體大廠。 同期,大聯大也在香港完成智慧倉儲申請,下一步將會佈局大陸廣東地區,未來也不排除會在臺灣、東南亞及美洲等地區推動服務。 大聯大2025 大聯大:有的長料待消化庫存 有的短料續喫緊 大聯大2025 半導體通路商大聯大(3702)今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展望2022年第3季,受供應鏈調整庫存影響,預估營收與獲利都將較第2季下滑;公司並指出,目前供應鏈庫存水位偏高,預計需要1到2季時間消化,年底前庫存水… 大聯大財務長袁興文說,大聯大將持續開發新產品線,例如汽車電子應用等,藉此增加市佔率;隨著香港、東莞智慧倉儲投入營運,未來會擴大投資,先供集團內使用,等到充分練兵後,再擴展到整個供應鏈的服務。 2022年依然是充滿變數的一年,錯綜變化的情勢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帶來了巨大衝擊。 通過數位化供應理念,以智慧製造物流服務成就客戶,與產業共大共好,與生態系夥伴共贏共進。
2021年產品營收比重分別為核心元件佔31%、類比與混合訊號IC佔10%、分離元件與邏輯IC佔13%、記憶體佔29%、被動元件佔5%、光學元件佔10%。 華夏 塑膠產業裡面的低調獲利冠軍,連續七年發放股利,現金殖利率高達7%,雖然有景氣循環的影響,但卻是一檔可以長期持有的好股票,也是遠山手上長期持有核心優質股。 臺中銀 是臺灣區域型銀行轉型後的代表,成立於民國42年,目前全臺有83間分行與1家國際金融業務分行,近幾年獲利趨於穩定,連續9年配發股利,遠山看中這檔的用意是低波動的考量,金融股這麼多檔,為什麼選中臺中在地老銀行,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大聯大,一開始在股市看到這檔股票,還會覺得這公司的名稱怎麼這麼有趣,到底是在賣什麼膏藥。
大聯大副總經理林春傑說,今年下半年半導體供需反轉,從終端客戶到上游供應端都感覺到需求衰退,市場已有共識,明年上半年底前可以消化完畢庫存,接下來開始恢復到正常供需。 就中長期而言,半導體在雲端製造、電動車、資料中心、伺服器、網通等領域前景仍看好。 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大聯大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財務長暨發言人袁興文說,庫存目前在64天的偏高水準,今年下半年將達到高峯,明年隨著供應鏈調整,庫存將逐步回落到正常水準的45至50天。 外資認為,大聯大已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建立價格保護機制,並以供應鏈合作分散地緣政治風險,預估下半年財務支出佔營收比重自去年的 0.25%,上升到 0.5~0.7%,而 2023 年則有不低於 0.7~0.9% 的水準,其中新臺幣匯兌收益及轉投資獲利有正面影響。 大聯大2025 再次強調此次純著眼財務投資,除為維護股東權益的必要之外,沒有任何意圖影響文曄公司經營的計畫與想法,也不參與董事會。 一般以為,兩家公司的大客戶德儀(TI)將收回代理權,恐將衝擊大聯大營運,才引發大聯大公開收購文曄,但半導體供應鏈傳出,其實是跟大聯大的最大代理商英特爾(Intel)有關。
無論是智慧物聯網、自動駕駛、智慧家居,還是更多的科技熱點方向,“大大通”上都已經有大量優質的解決方案備選。 而對IDH(獨立設計公司)來說,它們為中小型OEM/ODM廠商提供的解決方案,也需要通過通路商,來快速獲得更多的客戶。 在這方面,原廠自己的人力不足,也不適宜在性價比低的領域做重運營,最終還是需要將主要精力投入新產品研發、供應鏈保障以及大客戶支撐,將更多客戶的合作與通路商合作完成。 對於上游來說,雖然原廠的話語權更大,重要大客戶的銷售比例也有所增加,但從整體來看,通路依然是服務更多長尾客戶和開拓新市場的最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