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換發數位身分證最新時程曝光,初步規畫在明年1月開始在澎湖縣、新竹市及部分新北市試辦數位身分證,明年7月開始全面換發。 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羣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的觀點。 我們有國內外調查新聞、生活、遊戲、消費等資訊,希望提供讀者具有深度、廣度、樂趣及生活、時尚品味的原生新聞。 對此,內政部回應,行政院已指示,須專法制定後,再依專法辦理,暫緩期間會與中央印製廠協調,將已採購的印製設備做最好的處理,並依與中央印製廠簽訂的契約規定,支付必要的維護費用。 隨著疫情趨向穩定,政府推出多項補助專案鼓勵民眾外出旅遊,為了讓消費者外出旅遊時更加安心,臺銀人壽也推出能夠網路投保的旅行平安保險商品,以「投保便捷、保費低廉、加值服務」完整客戶旅行的保障。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中央社記者餘祥臺北26日電)內政部針對數位身分證收費數額進行法規預告,補領費用擬調漲為新臺幣900元。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臺北5日電)內政部推動數位身分證,原本10月要換發,但受疫情影響而延後。 內政部今天指出,將在110年7月啟動全面換發作業,內政部長徐國勇也說,將在澎湖縣、新竹市及新北市小規模試行。 李柏鋒倡議,唯有針對數位身分證設立專法,並同時輔以修改早已該調整的個資法,成立獨立的個資專責機關才能全面性解決上述疑慮。 他指出就連臺灣積極仿效的愛沙尼亞,也是歷經十餘年,不斷修訂個資法、國家檔案法、國家機密法等好幾項法規,才能走到今天有九成使用率。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 政府網路一年受3.6億次攻擊 專家憂eID成資安破口
只是民進黨最後一刻,為何不找自家人搭檔副議長,而是挖走國民黨議員,也讓外界霧裡看花。 臺銀人壽秉持「服務是不變的初衷,保障是永遠的承諾」經營理念,網路投保推出的旅行平安保險商品,兼具「投保便捷、保費低廉、加值服務」三個功能,完整客戶旅行的保障(臺銀人壽「E好保旅平險」商品資訊:臺銀人壽 – BankTaiwan Life Insurance)。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2025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針對前國戶政機關實施「人臉辨識」,張琬宜指出,民國106年就有排定要做全國性輔助人臉辨識的功能,以輔助戶政同仁,計劃是108年要執行,但因為整個雲端機房的建置,全國的戶政事務所預計將在109年提供這個功能。 徐國勇也說, 對於國旗,行政院長蘇貞昌會做最後的定奪,蘇貞昌也指示內政部待樣張出來後,要召開記者會向全國民眾說明。
- 根據內政部目前的規畫,民眾第一次申請換發數位身分證免收取費用,但後續如需要換證,因需要重新製卡將收取300元,遺失補領則需支付900元。
- 但除了專法之外,顯然,臺灣要真正成為數位國家、智慧政府,還有太多必須面對的不足。
- 國民黨立委魯明哲也問及專法進度,徐國勇說,專案小組已開完第六次會議,相關專家學者意見已經蒐集起來,應該滿快會送行政院,待行政院會通過後,就會送立院審議。
- 關於這件備受爭議的細節,最新版的數位身份證設計已確定會在左上印中華民國旗與 「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NATIONAL IDENTITY CARD」的字樣。
- 內政部指出,行政院長蘇貞昌已明確表示,不會冒然進行全面換發作業,會先辦理小規模試行,由民眾「自願」申請換證,同時辦理賞金獵人活動,邀請國內知名資安團隊,利用測試卡在測試環境檢測,再受理民眾報名,並於驗測活動完善資安整備作業後,才會進行全面換證。
- 內政部說,為完善新式身分證應用規範,目前由行政院副院長召集成立新式身分證專案小組,就政策面、資安面、應用面及法制面,持續分工研議及辦理相關作業,目前已參考國外立法例及蒐集專家學者意見,研擬專法草案,將在專法確立後,再依法推動新式身分證。
- 對此,前立委郭正亮30日分析,如果柯文哲真的出來選總統,「然後假設是賴(賴清德)、侯(侯友宜)對決,柯文哲不會超過10%」,引發討論。
內政部強調,為完善新式身分證之應用規範,目前由行政院副院長召集成立新式身分證專案小組,就政策面、資安面、應用面及法制面,持續分工研議及辦理相關作業,目前已參考國外立法例及蒐集專家學者意見,研擬專法草案,將於專法確立後,再依法推動新式身分證。 儘管藉由嚴謹的立法限制政府濫權並維護國民資訊自主,但德國民眾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接受全新的身分證「格式」。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 根據2019年一項調查,僅24%德國民眾開啟數位身分證的電子身分識別功能,更只有6%曾藉此傳送資料。 標榜能讓民眾享受便利服務、接軌國際潮流的晶片身分證,因無法化解資安疑慮,在試辦前夕狼狽喊卡。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 監察院提數位身分證報告 內政部:2個月回復檢討策進作為
法規方面,內政部指出,我國戶籍法第52條已明確授權換發New eID依據。 在資安及個資保護方面,內政部強調,作業均遵循資通安全管理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規定辦理,公、私部門對個資之蒐集處理,皆須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如有違反,應負民、刑事及行政責任。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 臺灣教授協會12日召開「反對數位身分證倉促上路」記者會,對於數位身分識別證的法律規範完備、資安及個資保護、以及標案過程提出質疑,反對政府換發數位身分證。
- 國民黨立委吳怡玎更提案全數減列、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則針對宣導經費提案全數凍結。
- 此外在法律上,內政部則是認為發行 New eID 不必另訂專法,戶籍法第 52 條已授與內政部有制定國民身分證格式、內容、製發的權責,民眾並同時受資通安全管理法、個人資料保護法、電子簽章法的保護。
- 法官表示,國內針對預防性不作為訴訟實務案例較少,希望原告律師對此多作論述,並提供德、日等國相關法條與案例供參考,庭末諭知明年1月5日再開。
- 為打造智慧政府藍圖所稱之數位身分識別證(英文為New eID),內政部將國民身分證數位化,並可選擇附加自然人憑證,著手規劃全面換發工作,爰擬具「數位身分識別證-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計畫」據以執行。
- 其餘個人資料如戶籍地址、父母親名字則保存在晶片內,得輸入密碼才能讀取。
徐國勇在列席前受訪表示,今年7月會有最初步的規格,但最細部的規劃要到9月才會出來,包括樣張,之後就要決定數位身分證上有什麼東西。 是否會放國旗,他說,他沒有既定立場,很多立委表達要放,他也贊成,最後定案後會舉行記者會向全國民眾說明。 另外,有媒體質疑數位身分證暫緩換發,導致中央印製廠已經花了3億多元買機器將造成呆帳問題,對此,內政部特別澄清並無呆帳,將依行政院之指示,於專法制定後,依法辦理。 對於暫緩期間,中央印製廠已建議印製設備採最低運量維護,且該廠與東元電機均可配合政策暫停執行。 有關最低運量維護增加之必要費用,內政部將與中央印製廠依契約規定辦理。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 公開資訊
行政院2021年初宣佈暫緩新式數位身分證換發,不過,內政部2022年度預算中仍編列近2億元。 對此,內政部6日回應,新式身分證須待專法訂定後,再依循辦理,因此暫緩期間,會支付必要的維護費用。 內政部表示,戶籍法第52條已規定國民身分證的格式、內容、製發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將現行紙本國民身分證改為PC晶片卡的數位身分證,屬於國民身分證格式的變更,並未逾越戶籍法的授權範圍,且目前正依據該條之授權,研修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製發相片影像檔建置管理辦法,使數位身分證的規範更加完善。 數位身分識別證防偽功能更高,晶片資料有加密保護,透過授權才能取用(公開區需輸入讀取碼纔可讀取、加密區則需經本人同意並輸入密碼、需用機關須先向內政部申請,經內政部審核同意後,始可讀取加密區特定欄位資料)。 早在2001年就推出晶片身分證計畫的法國,更遭遇長達近二十年的政策撞牆期。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 數位身分證的外觀?上面有什麼資料?
一位因監察院調查本案而得以一窺規畫案究竟的專家透露,內政部對外公開計畫和規畫案內容不完全相同,讓他懷疑規畫案只是徒具形式,而非為求嚴謹而執行的事前工程。 德國的身分證專法更明文寫著,無論警察機關、聯邦情報局、關稅稽徵處,每次向身分證機關請求持證者資料時,所有參與單位都必須留下紀錄,且紀錄內容應能讓第三方審查請求資料的合法性。 「臺灣面對的敵人有兩種,一種是一般駭客,一種是中國網軍,資安問題本來就比其他國家複雜,需要更高標準的防衛機制。」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李忠憲說。 持反對意見的17位學者中,有15人選填的理由是「對政府的資訊防護與風險控管能力缺乏信心」。 評論 劉致昕/在民主癱瘓之前──從買粉專事件看臺灣該補強的網路學分 如果社交網站已被武器化,成為政治勢力的戰場,那麼要對抗藏鏡人發起的資訊戰,包容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家庭裡的開放對話等,都是「戰略」的一環。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 內政部數位身分證最新時程出爐!明年7月開始全面換發
紙本身分證再用的 10 年應該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最近有許多身分證盜用問題,如果解決紙本防偽問題,並升級系來統提升政府單位效率,達成數位臺灣的新生活,也許長痛不如短痛。 另一項不公開的關鍵資訊,是2019年初「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工作小組」的成員名單。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2025 抹去受爭議的晶片二字更名之後,數位身分證的4個外包案也在此時陸續發包。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 相關文章
2022年度中央總預算,數位身分證預算編列1億9040萬元,其中,辦理數位身分證印製設備維護相關經費1億3800萬元,宣導經費為331萬4000元,辦理數位身分證專法制定及換發工作小組等經費為68萬6000元等。 如需申請到府服務,可先向該地戶政事務所預約服務項目,戶政事務所審查符合申請資格及服務作業項目後,將會派員至約定時間及地點,查對身分及相關證件後,協助民眾辦理換發。 數位身分識別證採雙晶片備援機制,晶片均通過國際安全認證標準,並由「臺積電」代工生產,其中主晶片 6 項功能中有 5 項為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 CC 認證(Common Criteria),安全評估達「軍事機密」等級。 從愛沙尼亞與德國的經驗可以得知,被視為數位政府關鍵基礎建設的eID,絕不是一項簡單任務,必須經過長期的規畫、修正,配合持續不斷的社會溝通,才得以發揮預期成效。 求好心切的內政部在埋頭苦幹之餘,也應審慎對全民說明效益、排解各項疑慮,進而讓這項立意良善的政策,獲得社會支持,順利上路。 然而,盤點全球120多國實施「電子式身分證明文件」的國家就能發現,各國發展數位身分證的脈絡隨國情不同而有相當差異,卡片的識別方式與應用功能也各具特色。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 數位敘事
內政部指出,使用數位身分證辦理任何服務,相關機關團體對個資的蒐集處理利用,均須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妥善管理,並防範資安事件發生,避免資料竊錄或個資外洩情形,如有違反,即應負民、刑事及相關行政責任。 近日有媒體投書擔憂數位身分證法律規範不足,及委託民間印製恐於法不符,對此,內政部表示,現行戶籍法、個人資料保護法、資通安全管理法及電子簽章法,已建構推動數位身分證的法律基礎,且數位身分證的印製,是依政府採購法規定委由國營的中央印製廠辦理,並未委託民間辦理。 內政部表示,基於保障民眾身分財產安全、提升生活便利性、迎合數位化時代需求,所以換發。 數位身分識別證規劃結合「自然人憑證」,換發後民眾免臨櫃、免奔波、免提書證、免填寫、不受時空環境限制可隨時辦理各項業務(如護照簽證、公投聯署、國民年金、勞保、育兒津貼等 16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2025 項);此外,也不用擔心每次拿出身分證時,個資被看光光。 內政部表示,民眾透過數位身分證在臨櫃或網路上識別身分後,透過政府骨幹網路連結各機關後端資料庫,即可享用各機關單位所提供的服務,例如健保、駕照監理等服務,就可辨別是否為當地居民,享受縣市福利。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 數位身分證提升防偽功能,搭配個人密碼保護隱私
中研院法律研究所資訊法中心2020年11月發表的政策建議書,更直接批評晶片身分證的資訊安全性嚴重不足,具體指出內政部只強調「晶片製造安全」(由臺積電製造),卻無視「晶片設計」、「晶片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序開發」、「晶片寫入設備」、「資訊應用軟體」均為外包,因此存在系統與軟體安全風險。 這段比喻,符合各部會一再強調的「數位身分證只是一把鑰匙,並非將所有個資都儲存在一張卡片上」。 依國發會2018年解釋,這把與自然人憑證結合的鑰匙,可以透過「政府骨幹網路」與各部會管理的所有資料庫連結。 約2千萬名14歲以上國民,未來都會拿到用來開啟政府資料寶庫的鑰匙。
數位身分證內政部: 新聞與公告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烏俄戰爭開戰至今超過10個月,世界各國有不少志願軍加入戰線,而烏克蘭更是堅持抵抗俄羅斯大軍侵略。 對於我國近期輿論焦點「兵役制度」,其實多年前烏國也曾有類似討論,當局當機立斷改革,才能迅速集結大批作戰人員牽制俄軍。 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提升績效。 採塑膠卡材質,以 P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材質為首選,並採用多層加壓熱融合方式製卡,具有無法被剝離的防偽特性,可用雷射蝕刻方式提升防偽強度,耐用度佳,平均使用壽命可達 10 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