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鉸鏈上的 USB 接口僅提供充電功能,接上一般的 USB 隨身碟則沒有任何作用。 這次巧控鍵盤最大的特色就是懸浮式設計,利用磁力將 iPad Pro 牢牢的黏在上方,進而減少使用者與螢幕之間的距離,而且這樣做也能平衡 iPad Pro 與巧控鍵盤之間的重量,避免整體向後倒。 與上面上多數平板電腦的軌跡板相比,巧控鍵盤提供極佳的觸控感,而且支援手勢操作,例如用 Safari 瀏覽網頁時可以用兩指向左滑來回到上一頁,對本來就熟悉 Mac 手勢操作的用戶會覺得更得心應手。 作為一款要價近萬元的原廠鍵盤,這次的巧控鍵盤在打字方面的表現可說是完勝上一代聰穎鍵盤,實測打字手感與 2020 年款的 巧控開箱 MacBook Air 非常相似,都是採用剪刀式鍵盤設計,更寬的按鍵行距則減少輸入錯誤,而且背光的設計更可以在光線不足的地方打字。 IMac 2021 在高音喇叭之外,用上了首見於 Apple 公司的雙振動抑制低音喇叭,左右各 3 組、總計 6 組喇叭。
近期國外也有消費者陸續收到了這款鍵盤,也有 YouTuber 分享了多段開箱影片,分享這款鍵盤安裝上 iPad Pro 的真實體驗心得。 也因為近期搭載 Apple M1晶片的新機,在價格上都不會比過去機型來得貴,對於正好有購機需求者,可以納為採購的參考。 如果已是 iPhone、iPad 用戶,透過 iCloud 及接續互通功能,不管是來電、簡訊、檔案分享…等,都可以跨裝置互通,十分方便。 當然,相信會有大部分的消費者擔心軟體相容性問題,建議可先至「Is Apple silicon ready」及「Does it ARM」網站,查詢常用的軟體是否已可在 M1 晶片下執行。
巧控開箱: MacBook 散熱推薦 U2 PLUS 筆電全鋁散熱底座
設計方面,Apple 為他們的 24 吋螢幕背後刷上了比較重的顏色,而前方玻璃面板則用上比較淡的顏色,兩種顏色相互協調,看起來不會很突兀,而這次的藍色款用色比較偏向紫色,給人感覺有沈穩、神祕的感覺。 這點就不用多說了,iPad Pro 這款巧控鍵盤保護了機身正反面避免刮傷;不要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設計,前幾代的 iPad Pro 巧控開箱2025 聰穎鍵盤就沒有保護到機身背後…但至少這點在 2020 iPad Pro 的巧控鍵盤上是不用擔心的。 過去 iPad 推出的外接鍵盤,外面有一層織布以達到防水防塵的效果,雖然可以打字但手感與電腦相去甚遠。
- PChome Online僅受代購業者委託代為向您收取委託代購所需支付之金額、並提供代購系統服務,因代購服務或代購商品本身所生之消費爭議,您應逕洽代購業者,並由代購業者負責處理。
- 在音量鍵的側邊,有一塊給 Apple Pencil 專屬的筆槽設計面板,在按音量大小鍵時,的確會明顯感受到手指空間受阻了,但用久習慣後,按鍵手感也會習慣,也知道該如何去控制。
- 我想蘋果厲害之處是他的人性化與直覺化,開始使用他們的產品之後常常會發現原來某某功能這麼好用、這個功能安插在這個硬體上理所當然。
- 一直以來,技嘉憑藉優異的研發能力,加上對新趨勢的敏銳度,總是能為消費者提供最先進的產品。
- 觸控式軌跡板的部分和 MacBook 的軌跡板一樣是可以按壓的,如果你不喜歡,也可以在「設定」→「一般」→「觸控式軌跡板」中開啟「點一下來選按」。
當它結合起來, 12.9 吋 iPad Pro 搭配巧控鍵盤的重量超過 MacBook Air ,甚至接近 13 吋 MacBook Pro 。 12.9 吋 iPad Pro 加上巧控鍵盤的總重量為 1,351 公克,它甚至比 13 吋的 MacBook Air 的機身重量還要重, MacBook Air 的機身重量僅有 1,290 公克。 其實 12.9 吋 iPad Pro 加上巧控鍵盤的重量,甚至和 13 吋 MacBook Pro 的 1,370 公克相去不遠。 A:包含蘋果、羅技及其他鍵盤廠商,多數販售的商品都自購買起提供一年保固,期間發生連接不良、按鈕損壞或無反應等問題都可以聯繫店家尋求協助。 要特別注意的是保固中不要自行拆解或送至第三方維修,以免導致保固提前終止而損失權益。
巧控開箱: Apple 巧控鍵盤與巧控滑鼠2 使用心得
由於 iPad 的虛擬鍵盤會佔用接近一半畫面,若操作不習慣打字速度勢必會受到影響。 而使用外接 iPad 鍵盤,不僅可以享受全螢幕的畫面,也能更有效率地輸入文字。 不管是想要在旅途中利用 iPad 更新部落格及社羣網站,還是撰寫商業書信都十分便利。 Apple 出品的 iPad 順暢的 iPadOS 系統以及強大效能,均讓其他平板所難以望其項背,不管是文書處理,或是圖片及影片編輯、甚至是繪圖都難不倒它,具有取代傳統筆記型電腦的十足實力。 不過 iPad 的觸控輸入法畢竟無法像實體鍵盤那樣好用,想要增進工作效率,勢必得購買一款符合自身需求的 iPad 鍵盤。 IPad Air 5另一個亮點是前鏡頭升級為1200萬像素超廣角相機,支援人物居中功能,在視訊通話時能自動調整相機角度,讓人物保持置中。
- 許多新款的 iPad 鍵盤上多會搭載 Smart Connector 功能並內建鋰電池,只要將鍵盤接上 iPad 便會自動配對並進行充電,捨棄過去麻煩的傳輸線和藍牙搜尋步驟。
- 購買鍵盤式聰穎雙面夾可在你需要時變成手感舒適的鍵盤,不用時,也能保護機身的正面及背面。
- 由於Apple鍵盤整塊底座鋁合金,需要依賴左上角無線藍牙天線膠條才能連接藍牙,這部分也同樣染成黑色塑膠。
- 不得不說蘋果在替巧控鍵盤重新設計和改進後,除了價格提升外,連同功能大幅提升和人體工學操作都帶來了不少改進,目前已經能讓 iPad Pro 變成一款類似 MacBook 操作,可惜的是在厚度和重量上也並非算輕薄型。
不但帶來出色的打字體驗,內建的觸控式軌跡板還能讓你精準處理各項工作,更配備了 14 鍵的功能鍵列。 採用兩件式設計,靈活多用,包含可拆卸式鍵盤和具備保護作用的背板,兩者都能透過磁力吸附 iPad;可調整的立架,看什麼都舒適流暢;此外,巧控鍵盤雙面夾還能隨時隨地保護你的 iPad。 蘋果推出 2020 年新版 iPad Pro,其中最受矚目的新品除了 iPad Pro 本身以外,還有全新的「巧控鍵盤」,這款新的巧控鍵盤採用懸臂設計,並搭載背光鍵盤、觸控板、剪刀腳式按鍵,可說讓 iPad 更接近電腦的使用體驗了。 針對蘋果公司新一代iPad Pro 2020,記者已經在今年三月份進行了初步體驗(詳見:iPad Pro 2020搶先玩:或許我們都需要一款Pro級平板),現在隨著產品在臺灣推出,想要分享的是關於Magic Keyboard帶來的實際感受。
巧控開箱: 文章版權宣告
多彩機身、超輕薄設計、Apple M1 晶片,是近期蘋果產品的三大元素,外型許久沒有進化的 iMac,也在新款 iMac 24 吋上迎來近 10 巧控開箱 年來的大改變,且核心規格換上自家的 M1 晶片,裡裡外外都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 除了七彩繽紛的顏色與變薄的機身外,M1 CPU 算是這次新推出的 iMac 中最重要的改變之一,雖然已經有很多人針對 M1 CPU 做過效能測試,之前我開箱的 Mac Mini 和 MacBook Air 也有測試過,但我還是不免俗的用效能跑分測試軟體來替這顆強大的 CPU 測試一下。 如果這些是你在意的,這款 CoverBuddy iPad 保護殼,是目前最適合的選擇!
巧控開箱: 需要加價升級嗎
新一代處理器採用更先進的製程與更高的核心數,因此主機板的電源設計也必須到位,才能使 CPU 得以發揮全部潛力。 一張好的主機板,除了要規劃最先進的規格,還必須搭配一顆強心臟,才能把強大性能完整展現出來。 由於重量的關係,這次的巧控鍵盤顯然是專為定點使用而設計,如果是 12.9 吋,可能會增加一些移動的負擔。
巧控開箱: 【Apple 懶人包】2022 超前瞻 蘋果發表會重點總整理:iPhone 14、Apple Watch series 8、Apple Watch Ultra、Apple Watch SE、AirPods Pro 2
在 Apple 現已開售的巧控鍵盤中,用戶可以獲得前所未有的 iPad Pro 使用體驗。 今天我也終於收到了預購的 11 吋 iPad Pro 用巧控鍵盤 (中文注音),在這篇文章裡,我就將帶各位一起來開箱,並且詳細介紹這款鍵盤的優缺點以及功能性。 另外MrExitStrategy也測試了在腿上打字的體驗,他表示配重很不錯,不會有「往後翻覆」的狀況發生,所以平常放在腿上打字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外國 YouTuber《MrExitStrategy》搶先為大家做了簡易開箱,快速瞭解一下 iPad Pro 巧控鍵盤的操作特色。 根據 theverge 表示這次巧控鍵盤採用的鍵盤,與 16吋 MacBook Pro 鍵盤相同,同樣是採用新一代剪刀式結構鍵盤,不需擔心會有先前蝴蝶鍵盤設計缺陷與問題,不過發現鍵盤會稍微有點晃動,不像 MacBook 鍵盤那樣穩固。
巧控開箱: 搭載新世代傳輸介面 為將來旗艦規格最準備
「鍵程」及「鍵距」是影響鍵盤手感的主要因素,其中鍵程是指觸發按鍵反應的垂直距離,而鍵距則是指按鍵的中心點到下一個按鍵中心點之間的距離。 接下來就要介紹一些挑選 iPad 鍵盤時需要注意到的一些小細節,不管是連接方式、外觀類型、尺寸等都是需要確認的重點。 PChome Online僅受代購業者委託代為向您收取委託代購所需支付之金額、並提供代購系統服務,因代購服務或代購商品本身所生之消費爭議,您應逕洽代購業者,並由代購業者負責處理。
巧控開箱: ‧ 蘋果新款iPad Pro與微軟新款Surface Go 2該怎麼選?
由於代購服務係由代購業者依照您的指示,在境外網站為您向代購網頁所載之出賣人訂購代購商品,代購業者並非代購商品之出賣人,因此只有在代購業者據以為您完成代購之商品網頁,並非您當初指定委託代購之商品網頁,您纔可以向代購業者要求辦理退貨退款,除此之外,您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辦理退貨退款。 且由於代購商品之訂購是您委託代購業者在境外網站所完成之訂購,不適用中華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但代購服務本身,仍適用中華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 PChome Online及代購業者不以任何明示或默示之方式保證所有出現在代購網頁上、或相關訊息上的資料均為完整、正確、即時的資訊。 如果相關商品或服務的規格、圖片、說明、價格、或相關交易條件有誤,代購業者得在接到您委託代購的訊息後,拒絕接受您的委託。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
巧控開箱: 內容物品
這讓 iMac 的聲音能夠輕鬆表現低沈的聲音,然而螢幕卻不會太過震動,初步聽 Apple Music 的感受是很好的,因為 iMac 自帶空間音效,又可以透過家用網路推出保真音樂。 從外觀設計上,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厚度,這部將近 5 公斤的大傢伙,厚度只有 11.5mm,並且在機身背後的中間下方設計了相當特殊的電源孔位,它跟以往電腦的 MagSafe充電器不太相同,開發團隊採用類似「山」字型的形式,讓兩端對接,所以一但插入,除非向上或者往下扳開,否則是拔不出來的。 Apple 公司今年春季發表會上一口氣推出多采多姿的 iMac 2021 的產品,大致延用 巧控開箱 G1的用色,卻帶來厚度僅有 11.5mm 的機身以及高效的 M1處理器,記者實際取得上市實機進行開箱,分享初步體驗心得。 購買鍵盤式聰穎雙面夾可在你需要時變成手感舒適的鍵盤,不用時,也能保護機身的正面及背面。 另外就是打字的聲音,因為使用蝶式鍵盤,必須要修正打字習慣,纔有辦法讓聲音變小,但是因為使用慣性的關係,如果情緒有所起伏,打字的聲音就會越來越大。
但是若是鍵程太短,使用者將難以判斷是否成功觸發訊號;若是鍵距過窄,則可能會增加誤按鄰鍵的機率並增加手部的負擔。 選購時除了要注意鍵盤與螢幕的連接方式,也應留意鍵盤本身的規格,例如按鍵手感、鍵位、鍵盤與螢幕的角度等細節,以下會列出檢視鍵盤的3項條件供各位參考。 技嘉 Z790 AORUS XTREME 旗艦級主機板對於用料絕不妥協,堅持以頂級工藝打造,主幾板所有材質皆採用高品質零組件,所有元件都相當堅固耐用,即使要安裝在看不見的電腦機殼裡,也能默默稱職地提供用戶最好的使用體驗。 技嘉 Z790 AORUS XTREME 旗艦級主機板配備 4 組 SMD 架構記憶體插槽、支援 XMP 記憶體模組,只要啟用 XMP 功能,就能享受突破 DDR 的超頻能力。 巧控開箱2025 巧控鍵盤提供 iPad Pro 80°~130° 可調整角度,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調整,但可惜的是巧控鍵盤無法像聰穎鍵盤一樣做 360° 翻轉,因此無法拿在手上充當保護殼用。
巧控開箱: Apple Smart keyboard 鍵盤式聰穎雙面夾
但如果家長想為小孩添購,可以考慮iPad 10,其中一個原因是前鏡頭改為橫向,對學生視訊上課或開會簡報更方便,拍攝角度更自然。 Tim哥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iPad 10適合沒用過iPad或正想進入iPad市場的消費者,雖然第9代iPad比較便宜,但iPad 10採用Type-C傳輸介面,可以更方便連結周邊裝置。 一般來說,AIO 電腦的售價都會偏高,而新款 iMac 24 以 24 吋的4.5K Retina 顯示器、Apple M1 晶片、巧控鍵盤及巧控滑鼠的組合,是近期價格相對便宜的 iMac。 全新 iMac 24 吋的外型設計,帶來新的視覺感受,除了超薄的機身設計外,共推出 7 種顏色,能吸引不同族羣青睞。 隱藏在支架裡面的電源接頭,採用磁吸式設計,也就是防踢設計,很像過去的 MagSafe 磁吸功能,且吸力相當強,可預防不慎踢到電源線而讓機身摔落,而與機身同色系的編織電源線,長達 2 公尺。 螢幕的「下巴」位置不是窄邊框設計,但這裡藏有 Apple M1 晶片、記憶體、儲存裝置,以及散熱結構、揚聲器等,可說是整部電腦的核心中樞。
除此之外,本品新增的智能 Fn鍵不僅僅能立即跳出表情符號,還可以啟動聽寫鍵及調節麥克風。 更棒的是在一般模式下可連續使用約10天,若是關閉背光甚至可提供長達5個月的電力,尤其適合常外出辦公或在外使用的人。 具備四種多工模式的 Folio Touch 擁有40度的可調整視角,無論是觀看影片或者是繪圖等,都能自在切換。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蘋果(Apple)日前開賣最高規格的Apple Watch Ultra,標榜是歷來最堅固、最有實力的Apple Watch,現在到蘋果官網下訂,需等到10月底才能到貨。 儘管對於鍵盤的要求因人有很大的差異,若單以本文主旨「不定點辦公」而言,兩者的結合之下,不論是顯示器角度的可調性極高、或是鍵盤與觸控式軌跡板的手感,都給人很自然流暢的感覺。
不過,iPad 10 螢幕邊框為黑色,乍看之下,面板與觸控面板間空隙並不明顯,但仔細比對還是看得出來,且利用 Apple Pencil 書寫時,就能看到筆尖與螢幕間的懸空感。 粉紅色是 iPad 首次出現的顏色,彩度及飽和度都很高,與 Pro 系列沉穩的配色不同,也帶出不同的風格,且金屬材質下的光澤不失質感。 如果你已經有Magic Mouse,Magic Mouse 2多加的功能並不一定是必須的,可以不用購買。 除了可以當成快速解鎖 Mac 功能外,Touch ID 指紋辨識用在 Safari 自動填寫帳號密碼也很方便,只要靠上驗證身份就能自動填寫,省去還要輸入 Email 帳號或密碼時間。 全新巧控鍵盤上最大特色是整合 Touch ID 指紋辨識鈕,能夠當成解鎖 Mac 外,還能當成 Apple Pay 購物支付驗證鈕,連同App Store、Apple TV App、Apple Books 下載或購買也都能用,要是搭配 Mac Studio,按兩下 Touch ID 就能當成鎖定鍵。
巧控開箱: iMac M1 規格總覽
鍵盤背光設計也會依照周圍環境不同,會利用前置感測模組實現自動調整背光亮度,但是如果想要在整個漆黑房內觀賞電影,想關掉鍵盤背光,目前則還沒有快速鍵,只能夠到 iPadOS 設定內才能調整鍵盤亮度,或許蘋果將 Touch Bar 觸控條移植到巧控鍵盤上,那這樣透過觸控或許會方便,也許這會是下一代功能。 以下不免俗的透過測試軟體來進行效能評測,在支援 巧控開箱 巧控開箱2025 Apple M1 晶片的Cinebench R23 測試中,多核心部分獲得 7,796pts,單核心部分獲得 巧控開箱2025 1,495pts,單核心表現突出,僅次於 Intel Core i7-1165G7。 在 Geekbench 5 測試中,單核心部分獲得約 1,694 分,多核心獲得約 7,525 分,與採用 Apple M1 晶片的產品相當。
Apple 最新專為 iPad Pro 設計的巧控鍵盤終於在臺上市,比起主角 2020 年 iPad Pro 還早出貨,而且臺灣這次也在首波發行名單內(國外甚至比臺灣還晚發貨),今天《自由 3C 頻道》實際測試並綜合一些資訊,提供給想購買的果粉參考。 以上是為大家教學的 Touch ID 巧控鍵盤教學,以我個人的體驗來說,Touch ID 巧控鍵盤相當實用又方便,讓我省去解鎖、輸入密碼的步驟,速度也很快,推薦給想入手的人參考。 以解鎖 Mac 為例,如果你有為 Mac 設定使用者密碼,那麼當你要喚醒 Mac 時,我們通常都需要手動輸入密碼,但現在只要將手指放在鍵盤上的 Touch ID 鍵上方,當它偵測為正確指紋時就會瞬間解鎖,我個人覺得速度相當快,絲毫沒有任何延遲。 Apple 在今年發表全新 24 吋的 iMac 時,同步發表了具備 Touch ID 功能的巧控鍵盤。
從下圖 iPad Pro 巧控鍵盤的照片可以更好瞭解鍵盤的結構,上半部會與 iPad Pro 機身以磁性吸附貼合,螢幕角度調整則是倚靠折線處進行調整,下半部在完整轉軸處則無法開啟至垂直角度。 除了Apple有哪家公司將筆電的觸控板功能單獨拆出來賣,就知道Apple的筆電Macbook的觸控板有多好用,別的筆電有觸控板是用來「折衷」解決行動辦公沒有「滑鼠」的不方便,而Macbook的觸控板則是幾乎可以「完全替代」滑鼠的需求。 而全展開後會比較適合一般辦公使用,但如果你是手指較粗大的用戶,在點擊鍵盤上方數字鍵的時候手指可能會去撞到 iPad Pro,當然這並不會嚴重影響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