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鷹強調,今年疫情大幅提升疫苗研發需求,達梭系統在2019年成功整併Medidata及其臨牀商用解決方案,積極協助世界各國研發COVID-19疫苗,期許運用科技力量戰勝疫情,提升全體人類福祉。 另國防產發展條例已於今年立法通過,期望透過制定專法有效提升軍用航空產業商機,再搭配國機國造政策,未來將大有可為。 其中,「全球航太產業趨勢的前瞻」提及單走道新機需求量將大幅增加,而亞太地區可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發展潛力無窮,也可預期MRO(航空維修)產業一片看好。 全球航太產業蓬勃發展,據國際龍頭大廠空中巴士的2019~2038年預測報告,未來20年,預計全球客機與貨機的新機總需求量為3萬9,210架。 大陸重工業比臺灣強很多喔….這是我工作業界眾所皆知的[事實],我還知道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用的CAD是哪家的勒。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中國禁止臺灣石斑、竹筴、白帶魚進口,今日傳出中國海關總署將再度禁臺灣水產品,瞄準秋刀魚、午仔魚,衛福部食藥署今天表示,並沒有收到中國通知。
- 另外看看同處東亞、南韓航空工業的發展,與臺灣相比如同「龜兔賽跑」童話中的烏龜。
- 韓國研發武器能夠擺脫美國依賴,走出一片天,但我國礙於中國打壓,恐怕只有美國能夠公然提供技術。
- 根據美國研發F-35戰機的經驗,蘇紫雲認為,應該先研發出具備匿蹤功能的戰機,之後再來研發能夠垂直起降能力的第五代戰機。
- 繼今年8月中國片面宣佈,暫停我國白帶魚和竹筴魚輸入,現在又傳出包括秋刀魚、午仔魚以及魷魚等水產品也被暫停輸入,對此,昨日傍晚農委會緊急召開記者會,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這次並非檢疫問題遭到全面…
- 據指出,空軍的下一代主力戰機原來的計劃是在2029年同時生產9架戰機以作為各項測評所用,經修改計劃改為2026年生產6架戰機,但受到兩岸情勢愈來愈嚴峻,研製下一代主力戰機不能再等,空軍以「303計劃專案小組」提出最新的評估案,戰機核心的發動機採外購等方向,整個戰機研發計劃即將在2023年啟動設計首架原型機。
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羣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的觀點。 我們有國內外調查新聞、生活、遊戲、消費等資訊,希望提供讀者具有深度、廣度、樂趣及生活、時尚品味的原生新聞。 據指出,今年的新加坡航展時,漢翔公司總經理馬萬鈞規劃前往航展與L3Harris高層碰面洽談合作事宜,但受到疫情影響L3Harris高層並未出席而作罷,但因原型機案將於2023啟動,漢翔公司將更積極的去爭取合作機會。 國造戰機 10月起進入秋冬流感季,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今天表示,新增3例流感重症均為女性,皆有潛在病史且都未曾接種疫苗,其中2人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累計14例,其中3例死亡。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今天下午接受媒體聯訪表示,這周新增3例流感重症,累計共14例(13例A型H3N2、1例A型H1N1),其中13例沒有接種疫苗、10人具潛在病史。 將臺北市打造為亞洲創新創業最適發展的城市是北市推動產業發展的願景,自104年迄今,本市已透過產發獎補助計畫高度聚焦支持新創,覈定補助1,…
國造戰機: 中國情色文灌推特掩蓋「白紙革命」 美議員要求馬斯克給資料
以新式高教機「勇鷹號」為例,目前整體自製率雖然有達到55%,但這些自製項目,多以機體結構為主,包括機身、機翼與機尾等,加上部分接近可自製的發動機模組,但還有更多是屬於飛機上的重要關鍵系統,包括航電系統件與飛機次級系統等,現行大多仍無法自行自製。 考量我國F-16、經國號、幻象二○○○等三型主力戰機皆屬「第四代戰機」,美方遲未點頭售我F-35戰機等「第五代」機種,因此,國軍自二○一七年完成代號「織女星計畫」的戰機發動機研製案建案程序。 時任中科院長的國防部副部長張冠羣二○一七年三月在立法院表示,該計畫自二○一八年起編列預算執行,分為初期、中期二階段;初期預計耗時六至八年,中期則須十年以上。 新華社報導,應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邀請,習近平昨天抵達沙國將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峯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峯會並對沙國進行國是訪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防衛省表示,航空自衛隊目前所使用的F-2戰鬥機預計於2035年退役,新世代戰機將由日本、英國、義大利等3國共同研發,希望能在2035年準時服役。
- 前不久才剛完成新式高教機的首飛,雖然是打著國機國造的名號,但其實這架飛機裡,仍有不少關鍵系統件,如導航、通訊系統等,都還是委外。
- 民視新聞/蕭宇珊、梁駿樂 新北市報導新北市土城偵查隊,發現有人在網路上,假賣酒、真賣大麻,於是喬裝成買家約面交,當場以現行犯,逮捕謝姓賣家跟林姓藥頭,落網後賣家表示,因為怕被上游黑喫黑,所以才約藥頭一起面交。
- 總統蔡英文今年8月到漢翔臺中沙鹿廠區揭牌,慶賀F16戰機維修中心開張了,當時估計每年可以創造600多個就業機會,但是現在高雄岡山廠卻傳出要員工有特休的儘量休,沒有特休的填事假,生產部還有不少員工中秋節加國慶連假一起休,休了11天,勞工局下午就派人到廠區稽查。
- 空軍將持續強化華美軍事交流及下一代戰機發展,除可建立與美雙方互動及合作外,並推展國內各項新式武器研發作業。
- 空軍司令部說,空軍除持續掌握中科院研發進度及各項風險外,並積極強化華美交流、多元蒐整科技新知及關鍵技術,適切評估獲得下一代戰機的各項方案,以利未來空防戰力不墜。
- 如果IDF可以成功掛載空射型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那系出同源的勇鷹教練機就沒有理由不能使用,只要由海軍資料鏈或友軍單位提供敵艦座標,沒有雷達系統的勇鷹教練機一樣能具備制海能力。
- 此外,也投入研發戰機配備的先進整合感測系統,結合了自製高功率AESA雷達、電子支援系統等。
由於勇鷹教練機原本就是從雙座型的IDF戰機構改而來,擔任部訓機的問題不大,反而是做為高級教練機可能會出現比較多的問題。 現行我國空軍三型主力,IDF、幻象以及F-16,都屬於第四代戰機,特徵為更靈活的運動能力,以及電子化的飛控系統,而所謂的第五代戰機,門檻可不低。 網路論壇BreachForums今年10月出現一則兜售2300萬筆臺灣人個資的貼文,賣家宣稱資料來自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副總統賴清德、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和經濟部長王美花等人的戶籍資料都遭販賣。
國造戰機: 這處營區須霧化保密 空軍司令部要求管制GOOGLE完成
舉例來說,飛機上重要的航電系統件,就包括了有導航系統、通訊系統、儀表系統、電力系統、飛控電腦等,這些都是飛機上重要關鍵系統,不僅如此,飛機上還有眾多次要系統,像是起落架系統、液壓系統、逃生系統,以及環控系統等,來提供飛機起降、機上安全防護、環境監控等功能,但過去這些機上系統及其軟體都是委外開發,其所耗費成本就佔了整體成本快一半。 前不久才剛完成新式高教機的首飛,雖然是打著國機國造的名號,但其實這架飛機裡,仍有不少關鍵系統件,如導航、通訊系統等,都還是委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號出訪沙烏地阿拉伯,也是6年來首度訪問沙國,還受到沙國盛大歡迎,中國也趁機挖牆腳,藉著投資與經濟合作拉近與沙國的關係;有趣的是,美國總統拜登7月訪沙的時候,被媒體形容是「無聲的」訪問,也跟習近平形成強烈對比,但中國真的有辦法藉此,分化美國的盟友沙烏地阿拉伯嗎,來看我們的報導。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昨日表示,臺積電到美國設廠,不只是臺積電經濟力,也是臺灣經濟力的海外延伸,此事長期來看是好的決定,不會讓臺灣空洞化。
面對中共軍力崛起,我國空軍急需擴充戰力,美國最新款的F-35卻買不到,現在中科院打算自主研發,預計明年就會有初步結果。 然而新世代戰機的技術門檻極高,專家建議,韓國自製的KF-21獵鷹戰機,就是透過跨國合作促成,或許可做為臺灣的借鏡。 馬萬鈞表示,勇鷹高教機便是國機國造的第一步,今年6月完成首飛,目前也正在持續試飛中,未來將逐步取代F-5與AT-3教練機,但更大目標是要做到下一代戰機的整機與關鍵系統件完全自製。 針對新一代戰機研發,中科院副院長馬萬鈞表示,所有新一代軍用機開發都是持續過程,從設計、測試、製造到服役,都有一整套規劃,國造新式高教機是個起點,新一代戰機研發進程中,包括匿蹤性能等需求都會配合空軍所提條件。
國造戰機: 世界盃新手如何看賠率?瘋體育帶你防止踩雷
畢竟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高級教練機,都往往身兼輕型攻擊機,如臺灣現役的AT-3高級教練機,編號裡的「A」就代表也是攻擊機的意思,戰時可負責對地的空中火力支援。 空軍過去還有兩個考慮方案,一是外購義大利的M-346高級教練機,二是自行升級AT-3為AT-3 MAX,與勇鷹教練機相比,各有其優勢。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又是垂直起降,又是超音速巡航,美軍F-35 真的好厲害,好想要,但偏偏盟國訂單大排長龍,臺灣捧著現金都買不到,想得到新世代戰機,中科院決定自己來做。
國造戰機: 國造新一代戰機 空軍爭取與捍衛戰士2戰機同款發動機
和碩聯合科技技術長黃中於表示,達梭系統3D EXPERIENCE平臺於製造業市佔第一,不採用即無法和客戶接軌外,以和碩聯合科技的使用經驗,達梭系統的3DEXPERIENCE平臺,不管是在產品機構、撞擊、天線設計及開發時的精準度皆非常高,直接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勇鷹在設計初期即採用達梭系統的軟體平臺進行線上協作,上萬張設計圖全以數位化呈現,各項零件資訊和上下游供應商串聯外,透過虛擬技術進行數百次的組裝演練,讓勇鷹能順利進行下線組裝,並準時交付給空軍,為我國航太產業投入數位轉型的最佳代表作。 後疫情階段,各產業更體會到數位轉型的重要,尤其製造業,在面臨無法全然復工下,投入智慧製造刻不容緩,在此氛圍,全球3D體驗、3D設計軟體、3D數位模擬和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解決方案大廠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èmes)日前在臺所舉辦的「2020達梭系統臺灣用戶大會」備受關注。 胡開宏指出,近十年來全球經濟穩定成長,帶動國際航太產業發展,波音與空巴皆樂觀預估,未來新飛機需求產值與產業趨勢。 再看到國內現況,近期我國航太產業每年平均成長達8%,遠高於全球的4%,可見我國發展潛力強大。 而因應全球環保趨勢當道,未來航空相關零組件、材料的開發,將以輕量、低耗能等為重點。
國造戰機: 臺灣發展「無人潛艦」,可作為海峽作戰的尖兵
不少人誤會F-5E是自美國進口的戰機,然而此型飛機不僅是國產自製的第一架戰機,更是中美軍事合作的一項里程碑,即便機齡逾40年,許多飛行員在飛過各型戰機後,仍對F-5E念念不忘,足見此戰機在空軍的地位。 國造戰機 他說,藉由航太論壇的平臺,邀請各專家學者、企業先進們集思廣益、研擬未來航太產業發展方向與策略,進而推動臺灣成為全球航太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胡開宏強調,除了優勢之外,競爭方面亦不容小覷,新興國家以低成本與政府政策急起直追,先進國家則握有創新技術及關鍵知識提升產業,臺灣需在新興國家與先進國家間深思該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國造戰機: 研發下一代戰機? 柏鴻輝:早在進行中
張忠誠表示,新型戰機有兩個研發案刻正進行,分別為「整體設計案」及「發動機第一階段製造案」,前者花費十七億元、後者投入八十八億元。 另外看看同處東亞、南韓航空工業的發展,與臺灣相比如同「龜兔賽跑」童話中的烏龜。 在我國研發F-CK-1型戰機時,南韓還曾派員前來觀摩、學習,如今韓國航太工業公司(KAI)從研發KT-1型雄飛式螺旋槳教練機,到T-50型金鷲式(Golden Eagle)噴射教練機、衍生的FA-50輕型噴射戰機。
國造戰機: 強調F-5戰機後勤無虞 國防部:3年編21億元維保
經過多次協商,雙方達成協議,美國政府於1972 年 11 月宣佈,將協助中華民國合作生產F-5E戰機,以加強中華民國的空防力量。 1973 年 2 月,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政府簽訂協議,由諾斯洛普公司(即F-5E製造商)授權航空工業發展中心(現為漢翔公司)生產 100 架 F-5E 戰機。 達梭系統大中華區總裁張鷹表示,達梭系統長期致力透過3D EXPERIENCE平臺,幫助客戶實現全方位數位轉型,強化競爭力的同時,亦提升危機應變能力。 COVID-19疫情帶來全新商業秩序,供應鏈斷鏈、物流受阻、延遲交付與業務與工作型態轉變,難以應變的企業都受到重創。 疫情過後,企業更必須思考能否支撐業務轉型,建立新的業務模式,並且支持環境永續發展。 臺灣在全球市場佔舉足輕重地位,未來達梭系統將持續透過全球領先的解決方案,與合作夥伴攜手,推動在數位轉型浪潮中的創新發展。
國造戰機: 全球積極發展無人機技術,國軍如何急起直追以面對中共威脅?
但光只有一家在做還不夠,馬萬鈞強調,下一代戰機必須做到整機及其系統件的完全自製,得要整合學、研、產、軍組成國家隊,纔有辦法做到這件事,比如由中科院、工研院等研究單位提供自有技術,並與有充足研發產能的產業界結合,搭配由學界發展前瞻基礎技術,透過彼此分工,纔能夠達成下一代戰機自製目標。 他補充表示,近來由漢翔在臺中總部成立的F16維修中心,也就是一個集結產業能量的例子。 儘管距離下代戰機服役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他也詳細盤點臺灣現有的技術能量,以及未來推動的作法。 國造戰機2025 他也不諱言說,雖然目前在整機機體結構與多數材料成形,皆已有充足的技術能量,但未來技術發展核心,航電系統、飛機次系統等系統件纔是關鍵。
國民黨立院黨團昨開記者會,痛斥蔡政府對駭客入侵政府網站竊取國人個資束手無策,難道臺灣現在是門戶大開? 中美外交角力延伸到波斯灣國家,美國總統拜登7月剛結束被認為毫無收穫的沙烏地阿拉伯訪問行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抓準時機於7日出訪沙國並出席「中阿峯會」。 期間將參與第一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峯會,還將與卡達、科威特等波灣6國元首會談,外界預料習將趁機與10多個與會的阿拉伯國家開展能源、安全與貿易合作。
國造戰機: 習近平將赴中阿峯會 北京:當前形勢下加強團結
〔記者塗鉅旻/臺北報導〕中科院正執行「戰機國造」案,整體設計案、發動機製造案將在二○二四年獲得初步進展。 由於我國空域遭中國軍機日益壓縮進逼,學者、產業界人士認為,權衡產業能量、成本與戰力,雖新型戰機整體戰力不全然須達F-35等「第五代戰機」標準,但應提升發動機推力、載彈量、匿蹤技術等,若有必要,可循「潛艦國造」模式爭取他國協助。 據瞭解,中科院目前針對新一代戰機,正執行包括「織女星計畫」研發中型的渦輪扇動機、「天使專案」研發下一代高性能戰機關鍵技術,如航電與飛行控制系統,同時透過「彈威專案」研發高效益空射飛彈關鍵技術,落實國機國造政策。 空軍司令部說,空軍除持續掌握中科院研發進度及各項風險外,並積極強化華美交流、多元蒐整科技新知及關鍵技術,適切評估獲得下一代戰機的各項方案,以利未來空防戰力不墜。
而AT-3則是國造的高級教練機,在服役多年後已瀕臨壽限,且性能跟不上時代,急需汰換。 我國在一九八○年代研製IDF經國號戰機,並自二○一七年起發展「勇鷹」高教機,但二型機所配「F124」系列發動機推力不足。 國造戰機 國造戰機 因此中科院二○一七年完成「織女星計畫」建案程序,尋求研製適用於戰機的新型發動機,作為「戰機國造」的基礎。 馬萬鈞坦言,臺灣並不缺這些系統件的系統整合商或製造商,例如通訊、桌上顯示器、冷氣空調等相關設備,目前在臺灣都找得到對應的系統或製造廠商,並已廣泛運用在消費型手機、家用電視機及車用等領域,但唯獨不適用於飛機。
中科院副院長馬萬鈞表示,中科院研發戰機並不是從零開始,過去已經打造過IDF經國號戰機,對於研發新一代戰機,中科院有把握跑完全程。 施孝瑋認為,以臺灣現有能力要獨自研發新一代戰機有難度,因為臺灣航空業的強項在精密機械加工階段,也就是零組件製造,發動機、飛控電腦與飛控軟體等飛機需要的技術,以臺灣航空工業現有的技術還做不到。 相較於工業基礎雄厚、國防工業受限少的日本,檢視想要研發下一代戰機的臺灣現況,在航電系統方面,中科院至今僅展示過空用AESA電子掃描相位陣列雷達的概念模型;至於關鍵的動力系統部份,則曾有2030年研發完成後燃推力22000磅、自製渦輪扇噴射發動機原型的構想。 一架戰機最重要的就是四個部份必須創新研發,包括機身設計、航電系統、飛控軟體以及發動機技術,臺灣在這四方面,幾乎都是零經驗。 尤其是飛控軟體的難度,遠較上述各項先進配備難度更高,下一代戰機普遍的匿蹤設計和高速要求,其線傳飛控(FBW)軟體越來越難寫,是世界各航空大國的普遍核心技術,幾乎不會輕易外流。
另安排產、官、學、研各界一同與談,由胡開宏主持「全球航太產業趨勢的前瞻」、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主持「航太智慧機械與製造之發展」,以及漢翔總經理主持的「國防產業發展條例下的航太產業機遇」等議題。 胡開宏表示,航太公會近期將展開組織變革,包括成立國際合作、智慧製作、人力資源、工業合作及國機國造等單位,以公會作為平臺,整合產官學研組成國家隊。 你可能在谷歌(Google)上搜尋過Wordle的答案,或者至少搜尋Wordle並玩過這個猜字遊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Google公佈Wordle是今年在美國和全球搜尋次數最多的關鍵字,這意味「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國造戰機2025 Times)旗下的5個字母猜字遊戲仍相當受歡迎。 畢竟臺灣為數不多的邦交國很多都是太平洋島國,需要的是可以巡護領海與專屬經濟區的便宜多功能戰機。 萬一外交生變,也不會有主力戰機落入中國手中的問題,軍方或許可以考慮看看這個方向,為臺灣的戰機出口打開一條活路。
國軍在一九八○年代獲得美國技術奧援研發「經國號」戰機,並在二○○○年完成量產工作後,我國軍事航空產業面臨人才流失、技術未能傳承等困境將近廿年。 考量敵情威脅、落實「國防自主」政策,蔡政府二○一七年二月拍板以國造方式籌獲六十六架新式高教機,亦盼藉此重建軍事航太產業能量。 美國川普政府期間,大開對臺軍售綠燈,宣佈多項我國爭取多時先進武器出售,但是拜登政府上臺後認為臺灣應參考俄烏戰爭,發展「不對稱作戰」戰略,呼籲臺灣多買精準打擊彈藥,而非武器載臺,在新戰機無法達到百分之百自製,許多關鍵技術仍仰賴美國提供,屆時新戰機的性能美國政府的態度極為關鍵。 空軍新一代戰機要求具備雷達匿蹤能力,全球目前已研製出隱形戰機的國家包括美國F-22與F-35、中國殲20與殲31、俄羅斯Su-57戰機,韓國的KF-21戰機第一代原型機在2021年4月亮相,預料我國的ADF原型機與KF-21戰機一樣,外型與美國F-22戰機相似。 先不說別的,航空產業是需要投入高成本、長期才能獲利,同時更需要政府長期、明確、一貫的推動政策,日本、南韓就是很好的例子。
國造戰機: 世界將走向大國衝突?美國陸軍展開「重型直升機升級計畫」
有國民女婿之稱的現任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8)日傳出確診新冠肺炎,然而,過去他幾乎不曾缺席過疫情記者會,也曾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現任疫情指揮官王必勝、衛福部長的薛瑞元、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都陸續確診時,一人苦撐記者會,即日起他也將開始進行居家照護5天。 市場人士認為,國機國造訂單及F-16維修中心短期內仍無法彌補漢翔疫情帶來的虧損,想恢復漢翔以前榮景還有一段路要走,員工恐還得共體時艱。 爆料員工指出,公司資深員工最高有30天的特休假可排至年底,但資淺員工特休假消化完,就須強迫填事假休週五,等於實質扣薪。
國造戰機: 新一代國造戰機 產業界促朝重型化發展
媒體報導,國造第三代戰機將由中科院研發,首架原型機預計在2032年出廠,在經過試飛與測試後,預計2034年開始量產,總計130架的國造第三代戰機將於2043年完成交付。 韓國的T-50金鷹教練機與臺灣的IDF有很多淵源,但是發展過程剛好與臺灣完全相反,是先推出教練機,隨後才以教練機為基礎,發展出擁有短程空戰能力與對地攻擊能力的TA-50教練/攻擊機,與輕型多用途戰機FA-50,後者並已成功外銷菲律賓。 國造戰機 因為很多國家可能不需要威力強大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反而是需要多功能的雙座輕型戰機,用來培訓飛行員與進行國土與領海巡邏,如韓國的金鷹教練機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 如果IDF可以成功掛載空射型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那系出同源的勇鷹教練機就沒有理由不能使用,只要由海軍資料鏈或友軍單位提供敵艦座標,沒有雷達系統的勇鷹教練機一樣能具備制海能力。 所以空軍最後會選擇採用勇鷹教練機,很務實的考量是省錢省事,節省再買部訓機的花費。 空軍未來的訓練方式會改為「三階段、兩機型」,勇鷹教練機將同時擔任第二階段的高級教練機與第三階段的部訓機。
國造戰機: 臺灣味「民主雞排飯」宴請烏克蘭難民 駐荷代表處與僑領親下廚
F-16V可以發射亞音速的AGM-84L魚叉反艦飛彈,IDF與勇鷹教練機則能發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形成互補。 過去空軍是採「三階段、三機型」的方式來進行訓練,第一階段是T-34C初級練機,第二階段是AT-3高級教練機,第三階段則是F-5E/F部訓機。 簡單來說,完成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訓練,就算是一個合格的飛行員,開始分發到部隊,使用部訓機來學習基礎的空中作戰與對地炸射戰術。 立法院表示,空軍現已配合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刻正執行相關技術研發,應持續掌握相關研發進度,以利針對下一代主力戰機籌建規劃,儘速完成籌購方向、期程及相關機型的選 擇評估。 國造戰機2025 蔡適應表示,檢視南韓研發狀況,可見下一代戰機研發案需投入相當程度的資源,我國預算是否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