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段星雲法師講述佛法的影片,在大陸網路廣泛流傳,亮點是身後擔任即席翻譯的女弟子妙光法師,沒有任何筆記,總是可以馬上用英文,將困難的佛法淺顯易懂的表達出來,獲得網友一片好評,超過5萬人按讚,超過3萬6人分享。 滿謙法師感謝所有老師熱心教學,期勉小菩薩要認真學習,以慈悲心待人,每天不忘日行一善,落實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並以星雲大師新年賀詞「仁和安康・富樂吉祥」祝福大眾新的一年否極泰來,疫情遠離,迎向光明的未來。 除了贈送所有出席者吉祥兔外,還帶領與會大眾一起合唱〈恭賀新年〉,再大合照。 這段時間,她母親常去澳洲的佛光山道場散心,讓妙光接觸到了一些基礎的佛法。 圖說:妙光法師表示,她認為自己很有福報,纔可以完成這樣一個工作。 妙光法師2025 也慢慢戰勝了自身的緊張感,因為當她的心神融會貫通,完全扣在大師的話中,也沒有時間再打妄想。
- 試想,一個人一旦變得睿智,ta就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價值觀體系,知道什麼有價值,什麼值得追求,什麼是自己應該做的。
- 口譯的困難則在於思考時間被壓縮,考驗記憶力,所耗費的精神也更大,也因此壓力較大。
-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 未來「Z世代青年需要什麼樣的善知識?」,妙光法師引用星雲大師在《六祖壇經講話》中所說:善知識的條件:要有功德心,要有供養心,要有包容心,要有慈悲心,要有智慧的心,要有教育的心。
- 今長老往生蓮邦,佛門棟折砥柱,緇素慟失津樑,惟願老和尚不捨娑婆眾生,不棄眾苦有情,他日乘願再來,普度眾生。
- 這個階段的妙光對佛教的興趣也愈發濃厚,她開始在寺廟裏擔任翻譯義工。
- 新任理事長見引法師充滿活力、朝氣與創意,在她引領之下相信更能讓屏東縣民見證佛教會的正能量。
其聲聞眾、算數校計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脫。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 並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修行得道者。 復見諸菩薩摩訶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行菩薩道。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皆得陀羅尼。 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歎。
妙光法師: 人間通訊社
佛光山第一座殿堂是大悲殿,希望大眾能從求觀音、拜觀音,到自己做觀音。 就是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大智慧,大無畏,做眾生的保護傘,看到有人害怕、驚慌,需要幫忙時,做眾生渡過苦海的舟航。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瞭,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俱白佛言:「世尊,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皆已成就,世尊,亦當為我等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我等聞已,皆共修學。世尊,我等志願如來知見,深心所念,佛自證知。」爾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八萬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 6月26及27日晚,香港佛光道場美化人生佛學講座,邀請人間福報社總編輯妙熙法師主講「行腳印度文化苦旅」,近800人次出席。 妙光法師 2012年妙熙法師帶著13位佛光青年去印度公益旅行,一個月的體會,回來寫了《行腳印度》一書分享感動。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請,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若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不能轉,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是苦滅道。 及廣說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我是大學畢業以後纔出家的,出家的時候我已經具足英文和佛法兩個條件了,後來就繼續慢慢加強,給星雲大師做翻譯也是一個很大的鍛鍊。 她性格內向,成績不佳,在異國他鄉常常受到欺負,她討厭當時的生活,厭惡沒有突破的自己。 母親爲了幫助女兒調整狀態,帶她來到佛光山道場,佛法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她陰暗而壓抑的生活。
妙光法師: 翻譯精美絕倫,美國大學欲發博士學位
由達全上人繼任,禮請性寬法師、聖海法師二人擔任住持,二師晉山後,致力於培育人才,弘揚正法,更原居擴大整修重建,使之瓺具今日道場規模。 「那一刻我終於知道什麼是:我是佛。」妙光法師回想這段經歷,直呼當下他豁然開朗,「『我是佛』就是當我心裡看見這些黑暗的時候,發電廠會把燈打亮,照見無明。」從此他對於大師簡單卻意義深遠的話語,心領神會。 「在這樣的思惟當中,我只要去思惟『法』,讓我可以完全專注在大師的智慧法語中,其實這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妙光法師表示,他認為自己很有福報,纔可以完成這樣一個工作。 「翻譯也可以是禪定最好的練習。」有位法師曾問妙光法師:「是否注意到在翻譯的同時,你也進入了一種甚深的禪定?」他仔細一想,的確是這樣! 在翻譯當下,他只聽到大師的聲音,所緣境都扣在大師的聲音、神韻和話語的內涵當中。
認識俱舍宗有助於瞭解大乘佛教思想的源流,並對佛學奠定紮實的根基,由此可知其重要。 妙光法師總結:心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心經》所揭示的是當下覺悟的過程,從我空、法空、空空三層境界去了解和忘掉自己,並不是放棄自我,而是把心打開不執著,接受自己亦接受世界。 一直到星雲大師到澳洲弘法,滿謙法師將仍在就讀大學的妙光法師介紹給大師,大師也曾問他「你怎麼聽得懂我說的話?」他如今回想,應該是小時媽媽讓他聽大師的《有情有義》有聲書,不知不覺中,他早已聽懂了大師的揚州腔。 在全球五大洲建立十方叢林道場,是妙蓮法師的弘願,一九九一年,美洲的華僑子弟,同心獻地百甲,勸 請法師在美興建道場度眾,於是臺、美兩地幾乎是同時進行。 如今臺灣靈巖山寺雖然在九二一地震中全毀 ,但是妙蓮法師的願力並未有絲毫的減損,相信不久的將來,臺灣靈巖山寺或就地重建,或易地改築,必 將很快重現在世人的眼前。
妙光法師: 惠中寺雲講堂 妙光法師談如何做觀自在
釋妙光法師 釋妙光法師編輯 鎖定 討論999 本詞條缺少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師出生於福建省東山島的一個村莊,俗姓林,父母皆是一老實… 所謂“擺架無宗師,宗師無架子”,師常教誨弟子們,學佛、唸佛、拜佛、最主要的是要有一顆真實不假的真心。 “禪”有文字禪,生活禪、般若禪、動禪、靜禪等…… 未生於地獄道、未生於餓鬼道、末生於畜生道、末生於長壽之道、末生於不利修持佛法之地、末生於無正法或持邪見之地、末生於無佛出世的世界、末生爲心智不全之人等無暇或難以修持佛法的狀況。
妙光法師: 中寺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 妙光法師開示如何能隨緣不變
釋迦牟尼佛、及寶樹下諸佛、現神力時、滿百千歲,然後還攝舌相。 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是二音聲,遍至十方諸佛世界,地皆六種震動。 高中時有因緣接觸南天寺,並擔任義工,協助翻譯佛學的文章,逢禪修、佛學講座協助口譯,透此一步一步的磨練,逐漸累積許多經驗。 二○○○年依止星雲大師出家,是年於佛光山寺受具足戒。
妙光法師: 星雲法師女弟子口譯超強 網友大讚:正宗佛系英文!
「隨緣,真能不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首席英語翻譯妙光法師,在佛光山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中,以此為題,分享疫情2年半來的體會,開示大眾往內心探索,打下心靈的疫苗,並祈求佛菩薩庇佑眾生,找到心裡的靜定喜悅,平安渡過疫情。 西方有句俚語「If you can’t go outside,go inside.」,無法走出去時,就往內心探索自己。 妙光法師回憶,過去一年當中有半年不在臺灣,而且幾乎每個星期換一座城市,除了開拓視野,在移動中也要快速調整自己,讓自己更加有彈性,去因應語言、文化、氣候,以及課程、任務的轉換。 疫情之後,雖然不再飛來飛去,但實體課程轉為線上,每次電腦開啟,面對的也是不同族羣,電腦關閉,自己獨處時,就開啟了生命的回顧,包括在澳洲求學及出家之初的學習,逐漸體會到隨緣中不變的生命寶藏。 「變」在佛法中,即所謂的「無常」,沒有恆常不變的事與物。
妙光法師: 佛法討論區歡迎大家提問,禮請授課老師為大家解答。
要修菩薩,修成就佛陀就是進到地球佛國大家庭,參與真正的佛法;同時,悟覺妙天禪師也希望能夠改變現在所有佛弟子的修行模式,全世界的佛教都能夠照這樣修行。 不要三更半夜起來念經唸佛,要能夠直接修見性成佛法。 他說,他要改明心見性為印心成佛,讓有佛緣的人都能進到印心佛法的法門,進到佛國淨土。 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啟動感應的聯結,妙光法師舉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小時候曾經跌落河中為例說明,在將失去意識前隱約見一白衣人將他拖到河邊,大家都說是觀音菩薩救人,因此大師發願未來要學觀世音的救苦救難,並指出,能對眾生起憐憫慈悲心,拔除他人的苦難,觀音就在我們心中。 人間通訊社 (The Life News Agency,簡稱人間社),是首個由佛教創辦的通訊社,不僅是國內外佛教新聞資訊總匯,更肩負人間真善美的國際傳播角色。 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人文關懷、淑世化人的理念,人間通訊社報導佛教界以及各宗教界的新聞資訊,並傳播國內外藝術文化、教育人文、生活休閒、科學新知、慈善公益等訊息,讓閱聽大眾得以透過網路平臺,時時與真善美的新聞相會,刻刻增添心靈的能量,產生正面積極影響力。
妙光法師: 星雲法師:我是臺灣中國人
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妙光法師2025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佛滅度,悲感、懊惱,戀慕於佛,即以海此岸栴檀為□、供養佛身,而以燒之。 火滅已後,收取捨利,作八萬四千寶瓶、以起八萬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剎莊嚴,垂諸幡蓋,懸眾寶鈴。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湧出。
妙光法師: 叢林消息
「分段生死」是大自然的法則,「變易生死」也是這顆心念的起落所感得的果報,所以,修行要很注意,不可心生懈怠。 「導師」,是引導大眾進入佛覺道者,是佛、菩薩的通稱。 佛不只是自覺覺他,且是悲智雙運、覺行圓滿的大覺者。
妙光法師: 佛學課程分類
妙光的英語也藉由一次次實踐機會活學活用,從而突飛猛進。 小菩薩李孟潔、盧宥臣、劉沁霖獲得「精進學習獎」,無論天氣好壞,在家長的陪伴下總是風雨無阻不遲到、不缺席,快樂的來小學堂,歡喜精進學習。 俱舍宗是依據世親菩薩所造的《阿毗達磨俱舍論》而成立的宗派,其教義內容 因以「我空法有」、「三世實有」為宗旨,被視為小乘之有宗。 但其對中國佛教大乘各宗都有重要影響,在思想的演變過程上,唯識宗可說是以俱舍宗為其根源。 民國六十一年歸依 廣欽老和尚,大學時加入晨曦社專心修學佛法,寒、暑假參與實修佛七禪七以體會法教,曾參學過煮雲法師、懺公、聖嚴法師……等大德。 位於臺灣士林的妙光寺,建築屬於唐朝時付,比較古色古香環境優雅淨修道場。
融靈法師於1972年加入香港佛教聯合會第十九屆董事會,一直擔任董事公職,指導法務進行。 長老早年在北京參學,後因時局變化,隨體敬老和尚前往湖北,再隨本煥老和尚到南華寺修學。 長老於1949年來港,曾與暢懷長老等大德轉赴泰國參學,返港後在大嶼山鹿湖隱廬修行。 妙光法師 一年後,得聞海山法師在觀音寺倡誦《華嚴經》,正召集一班年輕法師辦華嚴法會,長老於是前往隨海山法師誦經學習。 海山法師圓寂後,長老於1965年被諸山長老推舉為觀音寺第二任住持,主理寺務。 長老亦曾任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董事兼會員部主任等職。
妙光法師: 佛光山寺捐贈365冊「星雲大師全集」 供樹德科大典藏
是諸菩薩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頭面禮足、及至諸寶樹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右繞三匝,合掌恭敬,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湧出,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 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 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見諸菩薩、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 妙光法師 大樂說白佛言:「世尊,我等亦願欲見世尊分身諸佛,禮拜供養。」爾時佛放白毫一光,即見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諸佛,彼諸國土,皆以玻璃為地,寶樹、寶衣、以為莊嚴,無數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遍張寶幔,寶網羅上。 彼國諸佛,以大妙音而說諸法,及見無量千萬億菩薩,遍滿諸國,為眾說法。
妙光法師: 佛學講座
「其實一路上我很生氣,內心非常憤怒。」妙光法師說,但是她看到大師後,她告訴自己不可以生氣,因為她待會要幫大師翻譯。 她分享,有一次為了舉辦一場活動,她必須在兩個禮拜之內編三本書,這樣緊湊的安排讓人十分疲勞。 當時有一位負責美編的小姐與她一起完成這項編書的任務,兩人可說是住在美編室兩個星期不眠不休,但某天下午,妙光法師突然接到要去幫大師翻譯的任務,原來是大師要為短期出家的佛子開示。
妙光法師: 星雲大師英文代言人 禪定翻譯
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左)致贈講座紀念光碟予講師妙光法師(右)。 (圖/佛光山惠中寺提供)「人生是一成的遭遇,九成的態度」,在出現預料之外的變化時,能做出對的選擇,就能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妙光法師2025 因此妙光法師表示,「不變」是在經歷無數隨緣中,透過信仰培養出來的定力。
為因應多元化社會的急速發展,提昇佛教弘化利生事業,見引法師將佛教正法深植人心,啟發眾生自性之智慧光明,使社會更加祥和安定;並積極關心參與佛教界會務,且擔任佛教界重要執事。 住持法師見引法師於民國八十年(西元一九九一年)於萬裏靈泉寺依止恩師 上惟下覺老和尚披剃出家。 民國八十二年(西元一九九三年)於臺南妙法禪寺受具足戒,民國八十五年(西元一九九六年)奉導師 上惟下覺老和尚指示,於南臺灣屏東縣萬巒鄉的志成佛寺擔任住持,而後陸續接任潮州鎮妙光禪寺住持、萬巒鄉萬法寺住持、佳冬泰明寺住持及內埔正覺寺住持。
也祝福大眾在最困難的時候,能夠找到力量,活出生命的多采多姿。 「我覺得我這一生最大的福報,就是我跟對了師父。」妙光法師表示,她的願景就是將來把人間佛教弘揚到全世界時,必定不能忘記星雲大師背後的初衷;也希望能在未來的十年之內,把大師的著作都翻譯成西方人士看得懂的書籍,進而讓他們親自品味、體現人間佛教。 妙光法師2025 星雲大師説一個人可以什麼都沒有,就是不能沒有慈悲。
妙光法師: 妙光法師極樂寺暢談 怎樣知道有觀世音
大師六十歲那年,與一千三百位六十歲的信徒一同過生日,從不舉辦慶生會的大師認為,世界是大家共有的,羣我之間乃同體共生,絕非屬於任何一個「個人」,而其中參與慶生的長者,許多人就是佛光子弟的家眷,從此,大師為徒眾的父母開辦了「佛光親屬會」。 大師認為他與徒眾父母的關係是「親家」,而非信徒;徒眾父母既是親家,也是佛光山的上賓,因為他們將兒女交付給佛光山,在弘法的路途上,每個人都是推動法輪常轉的重要因緣。 本文敘述的便是其中的善好緣分,全文與本期《講義》二○○八年元月號,同步刊登。 時釋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諸佛故,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嚴飾,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種種諸寶以為莊校。
古德雲:「彌綸十方。勒無所住」,言明「彌」乃遍及一切處,「勒」即應用無染著。 於「妙光所開化」,言盡萬象與萬相交融共生,交織共存,興榮交替,因而起動~萬境諸相,換言之:「彌勒」將承繼收圓也! 雖是以文字般若觀照「法華經」,然~上根者則能以文字般若而覺照自身大法義,了達自身本自具足「法華」實相,「妙光」性德由行經「所開化」,何故自身能行「妙光所開化」? 妙光法師2025 反觀上根者,了悟自身真性,能自見「本所」大定,「本所」大動,於根、塵交織,不錯不亂,於自身般若覺性,彰顯實證「妙光所開化」,不離自身如來實性所得。 如是之者,自身性德即已瀰漫十方;如是之者,自身法華融和萬相,天地萬物,心體共用,乃如是之覺者也,此覺者乃是「道」之表徵,見其相~平凡;處其境~平常;觸其性~平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