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超長焦鏡頭,說它們“徒增功耗”也好,說它們增加可能性也好,國產廠商已經全面走上變焦的軍備競賽。 明年預計還會有高倍率的連續變焦機型出現,不過起步倍率一般都在5倍以上,也會佔用更大的機身空間(小米10 Ultra的雙揚聲器就是因超長焦倍而被擠成非對稱的)。 根據exif信息,小米10 Ultra的極限變焦達到122.56倍(3064mm/25mm),看來主攝的等效焦距應該是要稍微大於25mm。 小米10 Ultra超長焦現階段最大的問題是,120倍長焦取景時很難定在遠處的目標上,得鐵手或者三腳架纔行。 小米10 Pro像素高(2000W),同樣物體可以分到更多像素,辨析力有天然優勢。 默認模式下是小米10 Pro的超廣角辨析力更強,一加8 Pro則強在寬容度。
120w充電雖然是殘血,但是25分鐘充滿4500電池,仍然強於華爲旗艦mate40p50、oppo旗艦findx5pro一加旗艦10pro、vivo旗艦xnote、榮耀旗艦magic4超大杯等機子。 為了讓 5G 更容易普及,小米也推出小米 10 系列新成員:小米 10 Lite 5G,螢幕改為 6.57 吋 AMOLED 螢幕,鏡頭改為 4800 萬畫素 AI 四鏡頭設計,一樣提供超級夜景 2.0、AI 動態換天、VLOG 等模式。 」螢幕雖非使用頂級的三星螢幕,但這塊螢幕不管是在顯色效果還是色準上,都有水準之上的表現。 這是一塊 120Hz、峯值亮度1120尼特的螢幕,在強光下使用也不會有看不清楚的問題,並且在使用上由於支援 120Hz 更新率,搭配 MiUI 高度客製化的系統,絕對是堪稱 Andriod 界的 iOS。
小米10ultra臺灣: 小米10至尊紀念版購買資訊
今日,小米在北京發布了宣傳已久的5攝手機小米cc9pro,成功趕上DOX榜榜單上的華為mate30pro ,以121的綜合分數與華為mate30pro並列。 手機方面,拍照仍是小米cc系列的主打賣點,雷軍曾稱小米cc9是為專門為女性打造的手機,在cc9pro上這種標籤已經逐漸褪去。 由於11U算是可以滿足且唯一滿足我照相機&播放器&外觀&功能的需求的設備,所以上述這些問題對我來說還是瑕不掩瑜。 在此也奉勸大家,買東西之前一定要考慮自己的使用場景和需求,明確自己想要什麼可以接受什麼再買,纔不會眼裡只剩下缺點而忘記了優點,這樣再用起來就能少很多煩惱。 總而言之,在更重視參數的主觀感受上,MI 11 Ultra還是能頂住安卓之光的名號的。 即使在真正的機皇三星S21 Ultra的第三方降到了同樣的6K價位時,我依然覺得11U值得購買。
- 而沒有雙核對焦1.4μm級別的CMOS的話,2倍長焦其實可以不用加,徒增功耗和成本(畢竟主攝數碼裁切也能有接近,甚至更好的細節)。
- 另外就是色彩,我對色彩比較敏感,所以這塊10bit的屏幕是實打實的比iPhone好太多了,尤其是回放高清的照片和觀看導入的藍光視頻的時候,配合miui12的自動色彩管理,色彩要明顯豐富的多。
- 至於在外觀設計部分,我個人最不喜歡的地方應該就是它的機身厚度跟重量了,162.38 x 75.04 x 9.45mm 搭配 221.8g 重量,拿起來就是一個厚重紮實,像我這種重度沉溺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單手握持手機時,小拇指的疲勞感就特別能感受。
- 這也是我最看中的,12-120焦段全覆蓋,除了人像模式外,鏡頭都可以自主選擇,視頻支持實時HDR,可玩性和易用性都不錯,也不用再下什麼拍照APP了。
所以對於這款「還未面世」的旗艦手機,我們其實已經瞭解得很全面了。 再普通的家庭,只要是稍微踮一下腳尖就可以夠到小米,感受智能家電、體驗本該是中產家庭才能享受的高檔設備,嘗鮮最新潮的數碼黑科技。 我買這款手機主要原因我綜合考慮,以我現在的條件和攝影水平,沒必要買專業相機,我未必可以天天背著相機出門,但一定要隨時帶著手機。 對於我這個男生來說,相機模組雖然沉,但單手支撐手機背部,恰巧就把重量化解掉了,這裡主要是因為整體的平衡感和機身握持部分的圓角設計,讓握持變得很舒服。 在這個立論上,小米12s ultra無疑是做到了“這款手機的最核心賣點【一英寸大底】”。 打個比方,就好比很多偉大的畫作,從來不需要取悅觀者,而是觀者自己去找到欣賞他的理由。
小米10ultra臺灣: 小米 12S Ultra 只在中國賣,但雷軍表示:下一代一定在全球銷售(小米 13 Ultra 臺灣也有機會嗎?
以下是小米平板、小米手機 MIUI 刷機包下載索引,每日動態更新。 防水和USB 3.X的感知相對較弱,這個年頭大部分旗艦都有防潑濺能力,更何況筆者蘋果三星這麼多年用下來,也確實也沒去泡過水。 而USB 3.X主要用在導備份和電影場合,但如果上一臺/下一臺手機支持WiFi 6,換機助手120M/s的速度,根本讓你懶得開電腦。 小米10ultra臺灣2025 但,作爲旗艦,這些我們可以不用,但這些應急能力不能沒有(得加錢)。 小米10 Ultra 的55W無線充,速度和小米10 Pro的有線一個水平,但因爲幾乎沒有涓流過程,充滿只需43分鐘(小米10 Pro要50分鐘),比絕大多數手機的有線充都快,這199塊的無線充底座還是很值的。
- 在發表手機的同時,小米也推出了售價 199 人民幣的 55W 立式風冷無線充電器、499 人民幣的智慧追蹤式無線充電器和 99 人民幣的 100W 車載充電器,這些配件也會於近期陸續上架。
- 小米10 Ultra同樣支援螢幕指紋辨識,位置不高不低剛剛好,是單手握持時大拇指輕鬆觸碰到的位置,辨識度也很高。
- 以下是小米平板、小米手機 MIUI 刷機包下載索引,每日動態更新。
- 而主內置儲存亦用上 UFS 3.0 制式,配合全新 Write Turbo 寫入技術,順序寫入能力達到每秒 730MB。
- 但一加8 Pro的4800W模式一開(樣張甚至還有一定的銳化處理),就一下逆轉了。
2021年3月29日晚,小米公司召開了春季新品發布會,不僅先後推出了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小米11青春版三款新品手機,同時還發布了小米無線充電底座80W套裝、小米路由器AX9000、小米手環6等諸多配件產品。 作為榮耀年度旗艦手機,榮耀20PRO最大的亮點就是其強大的拍照能力,榮耀20PRO手機採用了全焦段AI四攝。 當前熱銷的分別是各自旗下的華為P50 Pro和iPhone13 Pro 小米10ultra臺灣 Max。
小米10ultra臺灣: 小米12S Ultra
我曾經說過,一臺旗艦不應該只是一個平庸的水桶,看來這回確實不是了。 很多時候,我們買了專業的相機,拍幾次就放一旁落灰,正是因為以三腳貓的拍照水平很難駕馭專業的攝影器材,不但拍的不好看,甚至會因為技術不行,用相機拍的反而不如用手機拍的。 拍照小米12s ultra的拍照體驗可以說是最貼近相機原理的:那就是盡量去還原被攝物體的本來色彩和光感。 這是一款純粹靠產品力,不添加任何品牌附加價值,僅僅依靠外觀工藝+豪華硬件+系統優化站上7000價位的手機。
小米10ultra臺灣: 小米12s ultra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10u放到2022年對比旗艦機,唯一差的地方就是那塊1080p屏幕了。 小米10ultra臺灣2025 作爲一個20年旗艦,今年仍然能夠和各大旗艦同平臺競技不落下風,一方面是高通瘋狂擺爛,8gen1性能雖然強於865,但是釋放不出來,愣是活出了蘋果的樣子。 另一方面也歸咎於今年廠商紛紛拉胯,旗艦機拍照方面一堆沒有長焦,有長焦的榮耀算法又不行,電池充電也沒有進步。 長焦是imx586,目前手機圈中仍然是top5,強於10u的只有11u mate40pp s21u s22u。 從拍照實際表現來看,穩壓今年榮耀旗艦機magic4至臻、oppo旗艦機findx5pro、vivo旗艦機xnote蘋果旗艦機13pm小米旗艦機12pro等手機一頭。 小米10ultra臺灣 大米測試2021年旗艦機原神幀率,左一就是小米10至尊版,幀率強於所有888麒麟9000,而且差距很大,幾乎有一代的差距了。
小米10ultra臺灣: 小米12s ultra衝擊高端成功,我們來看看網友怎麼評價的
2K 小米10ultra臺灣 分辨率: 3200 x 1440 WQHD,螢幕亮度最高可達 1770nit,支援 10bit 色彩顯示,也支援 Dolby Vision 及 HDR10+ 兩種 HDR 影像處理規格。 背面一覽,使用陶瓷工藝,有陶瓷黑、陶瓷白和大理石紋特別版三種顏色,說真的,很好摸阿! 而且重點是橫向排列,非直向,手持拍照時,食指終於不會壓到鏡頭羣了。 而今年眾所期待的小米11 Ultra,也於4月2日開賣,可惜臺灣還是沒賣,因此全部轉往京東搶購。
小米10ultra臺灣: 科技生活 – teXch
透過與 Vivo X50 Pro+ 的對比可以發現館內文字保留的相當完整,即便放大之後也能清楚看到文字。 而後兩張海景圖,也是因為海岸線距離拍攝位置有些距離,因此透過長焦的方式拉近拍攝。 」在同一個環境下所拍攝的對比圖,從上圖的對照中可以清楚看到雙原生 iso Fushion 不僅提升前景的亮度與細節,遠方的山景也做到完整的保留。 小米其實不錯 可惜買回來賣出去真的會哭出來,所以真的很喜歡小米不然兩三萬手機用半年賣出去可能五千都沒有。 ▲現在廠商大多會在盒內附贈量身訂做的透明殼,對消費者而言真的是帶來很大方便,也省荷包。 不過小米的透明殼比起其他廠牌似乎特別厚,讓這款本身已經不薄的手機,更添加了份量感,雖然可以進一步保護手機,而且鏡頭也都可以完整防護,但手持的時候我是無法完全握住它的。
小米10ultra臺灣: Xiaomi 無線吸塵器 G11
還沒入手之前我就知道他這一次的雙喇叭設置有點縮水,因為不同於上一次小米 10 Pro 的「獨立」立體聲雙喇叭,這回其中一個喇叭則是結合了聽筒,但沒想到實際的感受其實還是很出色,至少音量夠大不破音聲音也還算厚實。
小米10ultra臺灣: 小米10 Ultra的手機前置攝像頭基本參數配置
外觀方面,日前曾有消息指出將推出亮銀、陶瓷黑和透明版,從這次流出的海報也證實同時印證這項消息。 主攝辨析力方面,小米10 Pro沒有懸念地贏了,無論哪種模式都更加適合“數毛”,但在幾臺大像素機型面前,弱光場景會被反超(對比度、噪點都繃不住了)。 主要是一加8 Pro的銳化和對比度都調高,“乍眼看”樣張更加清晰,但導致畫面細節不太自然,有點“發乾”。 而對比Redmi K30 Ultra那塊低一階的三星E3屏,小米10 Ultra屏幕更加通透,就算只是系統壁紙,色彩細節層次都要比K30U豐富(得並在一起看才能發現)。 雖然性能和小米10一樣,但刷新率提升後就是給人更快的感覺(就是現版本系統滑動阻尼過大,顯得不夠痛快)。 雖然這次小米 12S 無緣引進臺灣市場,但隨著雷軍都已經肯定下一代 Ultra 機型會在全球市場販售,這也表示未來在包括歐洲甚至臺灣等全球市場,應該就有機會見到下一代小米數字旗艦的 Ultra 機型。
屏幕素質上,小米11Ultra採用一塊三星E4材質的2K屏幕,屏幕素質比小米10Ultra的1080P華星屏高一個級別。 這兩年大家對SoC的關注度變低,一來是因爲Exynos和麒麟變弱,全世界都是驍龍865/865+,沒得選;另一邊,國產旗艦在拍照、充電等周邊配置越來越強,沖淡了關注度。 在室溫27度下(iQOO 5 Pro測試時溫度爲26度,兩邊溫度無法直接對比),小米10 Ultra的機身最高溫出現在14分鐘,42.2度,隨後慢慢下降。 小米這邊是機身稍熱,充電頭髮熱倒不算猛;iQOO是把熱量轉嫁到充電頭,機身溫度控制更好,但充電頭明顯更熱。 更適合用來拍人像和近物的2倍長焦,是兩臺小米更強(一樣的硬件,不同的調教,小米10 Pro相對銳化更用力),S5K2L7這種1.4μm大像素傳感器放到今天還是能打的。
小米10 Ultra除了相機規格比起小米10 Pro、小米10大幅提升外,ROM改為UFS 3.1、螢幕刷新率提升為120Hz,並支援最高120W有線充電以及50W無線充電,各項規格都是業界之最,硬體堆料超有誠意。 小米10 Ultra除了陶瓷黑與亮銀兩種常見的顏色,也延續了小米8、小米9都有的透明版。 軟體方面則提供 AI 2.0、超級夜景 2.0 等功能,在 DxO Mark 排行榜得到 124 小米10ultra臺灣 分的高分。 想不到一轉眼 10 年過去,當時被大家定位為山寨品牌且主打超低價超高C/P 值的小米,現在已經一躍成為智慧型手機品牌中的國際大廠之一。
小米10ultra臺灣: Xiaomi 智慧無扇葉淨化風扇
是 12mm 喔,所以你就可以知道小米 10 至尊的超廣角鏡頭比起其他旗艦競品都要來得廣,而且超廣角鏡頭的成像畫質比起上一代也有明顯的提升。 近日小米11超大杯版本已經正式的入網了 , 這會是一款工藝設計非常超前 , 擁有極致用戶體驗的真旗艦 小米10ultra臺灣2025 , 外觀方面會繼續採用挖孔屏設計 , 後置相機採用了雙主攝 , 加入了超級潛望變焦攝像頭 , 很大的模塊化 , 拍照升級幅度會很大 。 首先是IP68,縱觀小米10U的整個設計,並沒有像彈出式前置鏡頭這樣的額外機械結構,仍屬於多數手機都採用的常規設計,而且還用上了小米自己的無人工廠,那麼這種純生產線下來的產品,卻沒有支持IP68,我無法理解也拒絕理解,畢竟我花了6999。
支援業界最強120W有線快充與50W無線快充,雖然臺灣的110V電壓僅支援96W快充,但也只要25分鐘完全充滿4500mAh電量。 完整焦段的四鏡頭焦段,涵蓋超廣角、2x變焦、10倍變焦,35mm等效焦距約12mm~120mm。 小米10 Ultra無論是使用盒裝內附的120W充電器,或是小米自家的65W GaN充電器,鎖定畫面上都會顯示極速充電。 小米10 Ultra測試PCmark工作2.0效能得到12717分,跟其他高通Snapdragon 865的旗艦手機差不多。 小米10 Ultra的Soc沒有更換為下半年最新的高通Snapdragon 865+,而是維持與小米10、小米10 Pro相同的高通Snapdragon 865。
小米10ultra臺灣: 小米電動打氣機 1S
我自己實測,臨時應約出門前10分鐘可以把電量從19%低電報警充到70%;上班臨時有事需要外出,等同事5分鐘時間可以把電從50%衝到74%。 當然,快充的時候發熱非常厲害,不過根據能量守恆也知道這是必然的結果,更何況現在還是夏天。 從顯示100%開始,仍然會以2w左右的功率涓流約4分鐘,才真正充滿。 所以如果剛到100%就拔了充錢器,會發現100%到99%掉的很快,但是如果多等6分鐘,這1%的電量就會非常經用,經常可以用超過30分鐘才掉。 小米10ultra臺灣 雖然接近25分鐘的充滿時間(我幾乎不會把電用空才充電)對比iPhone的充電體驗是徹底的質變,但是距離我期待的20分鐘以內還是有點小失望,不過綜合來說,只能算是吹毛求疵。
因爲卡頓也會掉幀,mi8在更新MIUI11之後,就開始發生了卡頓,包括微信掃碼特別慢之類的,日常已經習慣了。 日常使用,兩臺手機可以無縫切換,也是看視頻,很多up主都會說回不去回不去,當我真上手體驗之後,發現也就那樣。 我的手機數據沒有特別大,照片視頻我會定期上傳,應用主要是QQ微信微博這些日常一定會用到的,遊戲就只有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 我拿到手機的第一件事,是把MI8上的數據傳輸到ultra上來,這就不得不提到小米換機了。 如果也有相關需求,想看看小米10ultra是否能打動你,請務必看完這篇文章。
小米10ultra臺灣: 小米Redmi K50 Pro
不過以手機整體的使用來說,我覺得它也並非是完美的手機,例如相當厚重的外觀設計、畫質表現平庸的前鏡頭就是它相對弱勢的部分。 但客觀來說它確實是一款相當接近完美的機種,雖然剛開始聽到命名「至尊」這兩個字覺得非常的土,但無論硬體配置、性能、影音表現、充電效率、相機規格等方面,我認為它都對得起「至尊紀念版」這個名稱。 播放器方面,它需要有高分高刷高亮度高色準的屏幕和有低音的立體聲雙揚聲器。 高分高刷啥的我並不太重視甚至還覺得徒增功耗,只能說是這個價應該得有吧,其他的就比較有用了。 三星不外賣的M10基材並沒有發現優勢在哪,缺少的LTPO除了視頻播放幀率對齊以外對於顯示效果也沒啥影響,說是能更省電但歐加似乎續航也沒有多大進步。 照相機方面,它需要有全焦段覆蓋和諸如快動作慢動作長曝光等特殊功能,做到無論黑白遠近無論什麼題材都能成功記錄,這樣才能在需要的時候不留遺憾。
小米10ultra臺灣: 小米10至尊紀念版夜拍
規格方面,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搭載了 Snapdragon 865 處理器、LPDDR5 RAM 和 UFS 3.1 儲存晶片。 顯示方面的主要提升,在於至尊紀念版將更新率提高到了 120Hz(觸控採樣率 240Hz)。 同時它也原生支援 10-bit 色深,擁有 800 尼特亮度和 1,120 尼特的峯值亮度。 從之前的小米 10 系列開始,小米開始對自家旗艦手機的相機規格特別極力強化,尤其到小米 10 小米10ultra臺灣2025 至尊紀念版時,可以說總算將相機表現推到置頂的階段。
但是mi8在意數據線,是因爲mi8充電速度太慢,以至於我經常需要一邊充電一邊使用手機。 而小米10ultra 58%的電量,待機充電,洗完澡回來就已經充滿了。 傳聞配備 OLED 屏幕的 MacBook Air 將於 2024 年推出。 根據Ross Young表示,蘋果仍計劃在 2024 年推出 OLED 屏幕的MacBook Air以及 iPad Pro 。 除此之外,Young沒有透露其他細節,不過早前曾表示這三款設備還將支持 ProMotion,刷新率最高可達 120Hz。 IPad Pro支持高刷是一定的,但是MacBook Air支持高刷?
小米10ultra臺灣: 小米8值得買嗎?
另外也提一下,A屏儘量都開深色模式,因為黑色不發光一方面炫酷,另一方面對耗電影響很大。 本來全白A屏和LCD高亮度耗電能比低亮度高几倍,但是A屏用深色模式黑色內容居多時,根據電流監測,高亮度耗電也就比低亮度高一點,這就很不錯了。 我仔細思考了自己的需求,總結得出我需要的口袋設備不應該僅是一臺手機,還得兼任照相機和播放器。 之前我一度想買10U,雖然配置不錯,但是想到板磚機身和直男外觀還有日常拍手的超廣角,就感覺很猶豫,直到11U終於發布了,才知道什麼是萬古如長夜。 說實話,我已經有幾年沒這麼心動過,甚至這次明知道11U肯定會跳水明知道10U二手三千多還是忍不住沖了首發。
小米10ultra臺灣: 沒有一條大馬哈魚,能逃過東北人的鐵鍋
後蓋材質上,儘管小米10Ultra陶瓷黑號稱採用了”類陶瓷的塗層“,但是摸起來和小米11Ultra的真陶瓷還是有差距的,小米11Ultra後蓋摸起來明顯更順滑。 去年8月份,小米推出小米10Ultra,三個“120”深得米粉的心,6000起步的價位更是創下了小米手機的價格新高。 在2016年的三星Galaxy S7 edge評測裏,我們愛搞機寫道“真正的旗艦,會讓大家忘記SoC,甚至可能因爲SoC而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