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2025必看攻略!內含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絕密資料

祕者深奧難言之義,密為隱密不易示人。 又顯法誦持,往往尋文思義,不得專一;祕法誦持,不起分別,易成三昧。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聞密宗大德雲:咒文不盡梵語,通乎各趣,即天竺人,亦每有所不解。 但求信心薰習,淨心感應,故文例不許翻,語例不強解,謹遵之。 然各經多有顯說密說,不獨本經。 顯說者義詳,密說者義簡,詳簡皆說一事;知其顯,可會其祕密矣。

  • 則六塵無安頓之所。
  • 只有掃除五蘊、六塵所積的心垢,讓心空了以後,自己原本的摩訶般若才會發露、呈現。
  • 修行菩薩道的心法口訣,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快揭開面紗看透四聖諦的真貌、快拋棄四聖諦帶來的困擾。
  • 這裏雖沒有明確的標示,但兩種意義都有;而在此所謂觀自在菩薩,是泛指一切自觀自在,觀察自在的大菩薩。
  • 小乘弟子聞佛聲教,悟‘四諦’理,斷見思惑(簡單說來,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與疑,叫見惑;貪、嗔、癡、慢叫思惑),而出三界分段生死,即阿羅漢(意為殺賊、應供、不生)。
  • 外道中人因為不了正因至理, 遠離妙智妙慧, 錯認為色若滅了便是空, 落於頑空, 認為人若死後, 清氣歸天, 濁氣歸地, 一靈真性歸於太虛空, 於是追求清心寡慾, 一味修持苦行。

“滅”是解脫,擺脫世間一切事物的妨礙,心中沒有慾念,故謂之“滅度”,也即是“般若”,為六度之一,即照破眾生長夜癡暗的智慧光明。 菩薩依照般若法門修行,觀照真實,最終達到人空、法空、空空,三障盡除。 人空則境空,境因心有,境依人而立,人尚不得,何來依人的境? 總之,十二因緣中的各個環節,是互為因果的,人類之所以陷於悲劇,人類的痛苦所以沒有終了之時,都由於它的桎梏。 若能返妄歸真,返本還滅,便無明滅,由無明滅,便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也都隨之而滅。 這是緣覺羅漢修行觀照的境界,叫做“還滅門”。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白話翻譯註解

所謂“欲”, 指的是男女、飲食、睡眠三者。 中間的十八重為色界, 居於此界當中者已經離於三欲, 但又保存了“質礙色身”, 仍然離不開物質元素。 是中眾生, 雖然有色慾等, 但已經不必非有”物質基礎”了。

光明出過東方如恆河沙等諸佛國土,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一切菩薩皆是補處,紹尊位者。 古云﹕「通身是﹐遍身是。」道雲﹕「不悟空性遠搜尋﹐十二時中遶遍身。」色空不異﹐妙性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空真空非真空﹐總歸大空。 且道此理如何﹖川老有云﹕「有相有求皆是妄﹐無形無影墮偏枯。堂堂密密何曾問?一道寒光爍太虛。 」古德又云﹕「塵塵是道﹐塵塵是佛。」仙真雲﹕「何物不稟道生﹖何處不是道化﹖隨處現形﹐隨所自在。」道不遠人﹐人自遠之,反觀自身是色﹐色中須有真空覺性,應現種種相﹐即是真空覺性所現。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波羅心經

整句加起來是無上正等正覺。 「識蘊」是第八意識,即阿賴耶識,永遠不會壞滅的根本識,本來真如佛性,因一念之差而自尋煩惱,成了輪迴因果。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2025 因為五蘊是一切眾生造業受苦的總根源,現在既空了它,自然一切苦厄不再存在。

  • 所以華手經說:「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觀自在」便是常寂常照,了了見性,自在無礙的意思。
  • 是普照一切祕密之心印。
  • 這就是彌陀經上說的見濁,是名染法,染糊塗了。
  • 汝等不可以意識測度而思維。

般若不開,苦厄未除,不能叫度。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2025 苦厄歸根屬於心,度心只有仗甚深般若。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2025 照見五蘊本空,心便得解脫自在。 凡夫不明苦厄的根源,不知五蘊的實質,更不知慧照的妙用,所以長劫沉淪於煩惱此岸。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蓋本妙明心本來真空無相。 諸法不過為執迷滯塞者。 法生而心意意識之業。 則有垢凈增減矣。 如虛空界之空相。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難徹了。 這個經,最主要是說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說的空,那是斷滅空,他們誤解佛法是消極自了的。 今把此經判分七段,用白話來逐字逐句解釋,使世人明白空的真義,不至誤會造業。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故名阿耨多羅無上也。 故名三藐正等也。 本不為塵勞所蔽。 故名三菩提正覺也。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真言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聖(3)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般若:就是大智慧。 即把愚癡虛妄之心,去得幹幹凈凈,把自己本來就有的真實之心,發露出來的大智慧。 而不是貪圖功利的小智慧。 各品所説的內容是佛和舍利子問答般若行的意義、功德,此經即從其中撮要單行。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總之,般若觀照是大法門,是諸佛之母,若能當下迴光返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無住而生淨心,離相而證實相,自可度一切苦厄,得真實受用。 我們如能時時返照這本來不生不滅的自性,便知現前念念生滅的,無不是空華幻象,因而不取不捨,自然隨順法性,歸於空寂。 而唸佛之人,執持一句名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聲相依,明明歷歷,念念轉化習氣惑業,而達到一心不亂,這正是由觀照般若,而達實相般若。

何謂『般若』呢? 是故所謂禪修,最終只是修證智慧而矣己。 一般凡夫所言之智慧乃是意識用事,並非「脫離意識」之「本覺」解脫智慧。 唯有自證這「本覺」解脫智慧(六祖稱之為「智慧性」),才能生起六祖所謂『一切時中,念念不愚』之般若行。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2025 這般若行不是單指專注靜坐,而是在行、住、坐、臥之中,都要做到智慧的觀照自如,方為『般若行』。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paramitahrdayasutra。 略稱《般若心經》或《心經》。 全經只有一卷,260字。 屬於《大品般若經》中600卷中的一節,是佛經中字數最少的一部經典著作,因其字數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被認為是般若經類的提要。

「五蘊」又叫「五陰」(色、受、想、行、識)。 「蘊」就是聚集。 色、受、想、行、識,愈來愈多,於是我們從生到老,腦細胞的褶子也愈來愈多。 小學畢業,只裝了小學教科書;國中畢業,又裝了國中的教材;大學畢業,又裝了不同的內容,這叫做「蘊」。 接受多了、經驗多了、理解多了、常識多了,這就是「為學日益」。

[注十七]無智亦無得,“智”作“般若”解。 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 “智”為能求的心;“得”為所證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 “心經”的“心”,意為“核心”、“綱要”、“精華”, 言下之意是說, 此經集合了六百卷般若大經的“精要”而成。

心經在說什麼?多唸心經的好處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五蘊」即色、受、想、行、識。 凡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塵,以及宇宙間一切物質現象,都屬色法,因為是有形色、質礙之物。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全文

似夫有智有得也。 以般若真空之本智本慧。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2025 是以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真空之本智。 不依緣起之妄塵。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遠離輪轉之顛倒。 客塵之妄想真常真樂。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含結手印方法)

而一超直入菩提之覺岸也。 夫五蘊之因有色。 而後有受想行識。 要知色乃夢幻泡影。 空乃一真顯露不異夫色也。 且色非離空而有色。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X26n0574_001 般若心經註解 第1卷

能夠這樣,自然就會超越一切痛苦、煩惱、災難了。 所謂「捨方便,無究竟」,說到真理的究竟處,是無法開口的。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2025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否則,有你能聽,有我能說;有能知的你,有所知的法;這與不二法門豈非南轅北轍?

度脫一切執著煩惱生死之苦厄。 汝在諸弟子之中。 所稱智慧第一者。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何以不能究竟到照見五蘊皆空。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同譯本

因為般若波羅蜜既是解脫的必須條件,也是解脫的足夠條件。 有些人不懂,平常唸「摩訶般若波羅蜜」唸多了,他以為這是一句,經名則是「多心經」。 佛法講求「一心」,哪裏有什麼「多心經」呢?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作是念:『是法能得法性若不得。』何以故?是菩薩不見用是法能得法性若不得。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注音

則無受想行識諸雜念一心清凈。 以無相而生真空之實相。 亦復如是空即是色也。 色相與空相沒有分別、空相與色相也沒有分別,色相就是空相,空相就是色相。 不要執著於色相,而看不到空相;也不要執著於空相,而看不到色相。 由於有了這色、受、想、行、識五種蘊,積聚盤結在心頭裏,就使得人迷迷惑惑,把原來的真實心,智慧光,一齊遮蓋住了,這真心的清凈光明,也就顯露不出來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