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2025詳細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又稱 《彌勒菩薩本願經》、《彌勒菩薩所問經》。 本經前半部份主要在敘述佛 說菩薩成就深心等法,於勝進法中不退轉,速成菩提,以達成正覺之菩薩 所行;後半部份闡明彌勒晝夜六時禮佛、懺悔、勸請諸佛,願於本世人民 無垢穢,奉行十善而成佛等因行。 經中彌勒菩薩問︰菩薩應行何法可遠離諸惡道,而不墮惡知識﹖佛陀 彌勒 開示十種法要,略述如下︰ 1. 住於空後,以方便分別諸所見。 於大悲、空與一切法不生分別。

  • 略作迦葉、迦葉波、迦攝波。
  • 可見,南北朝時彌勒信仰遠比彌陀淨土盛行。
  • 關於鹿母稱呼之來源,《俱舍論光記》卷八、《五分律》卷五、《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四等所說不同。
  • 從翻《大般若》訖後,即不復翻譯,唯行道禮懺。
  • 兜率諸天,各各唱令:「彌勒菩薩已然降生。」是時修梵摩即與子立字,名曰彌勒。
  • 老母再用慈愛之聲音、叫醒我們“兒”啊,不要自暴自棄。
  • 佛陀回答:應以「如是我聞」作為起頭文字【1】。

那麼,今天彌勒菩薩早釋迦牟尼善逝十二年涅槃,上生至兜率陀天為此天天王,感得此天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羅蜜。 以上所說之經名為本經之「別題」,不同於他經的名稱,故曰別題。 彌勒2025 彌勒 至於隋唐的彌勒圖像,內容上遠不及魏晉南北朝多彩多姿。 早期流行的彌勒佛立像和彌勒佛交腳像,到了隋唐均不再出現。

彌勒: 玄奘大師最後魂歸何處?

彌勒法門因牽扯上各式各樣的政變與起事,漸漸衰微,但衰而不絕,但仍在漢地傳承不止。 清代廣州南海寶象林沙門、曹洞宗高僧弘贊編寫了《兜率龜鏡集》一書,記載了歷代彌勒法門修行者的事跡。 菩薩形彌勒像主要表現彌勒在兜率宮為諸天說法的情景。 菩薩裝束,兩腳交叉而坐或左腳下垂。 彌勒2025 如來形彌勒則是下生凡界在龍華樹下繼承如來,形象與如來差別不大。

隋唐的彌勒信仰,大體上仍不離魏晉南北朝的範圍,一方面強調彌勒天上淨土-兜率天-的殊勝;另一方面又重視彌勒將於未來降生人世,渡化眾生,成就人間淨土的觀念。 唯有不空所譯的經典是一新譯經典,內容屬密教系統,為唐代的彌勒信仰注入了新成分。 只是唐代諸彌勒經疏並未特別強調密教彌勒的特色,故而推測,隋唐彌勒信仰中,密教的影響仍然有限。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彌勒Maitreya是繼釋迦佛,未來成佛的菩薩。

彌勒: 「彌勒佛會下凡,追隨救世主」的思想而努力

彌勒,在梵文裡面叫maitreya,巴利文裡面叫metteya,會中文的人一聽就跟彌勒的發音沒有關係。 大唐玄奘法師在翻譯中發現了這一點,因此玄奘說譯錯了,應該翻譯成「梅呾利耶」。 但大家並沒有接受玄奘這位頂尖高僧的意見,還是約定俗成的叫彌勒,「梅呾利耶」遂成為玄奘法師的個人專利。 據收入《季羨林文集》第十二卷的〈梅呾利耶與彌勒〉一文考證,早期佛經的原本大多是「胡本」,是用中亞和古代新疆的語言文字寫就的,並不是規範的印度梵文。 因此,「彌勒」很可能是從新疆吐火羅語的Metrak或Maitrak直接音譯過來的,這個字和梵文的maitri(慈悲、慈愛)有關,所以,「彌勒」又意譯為「慈氏」。 彌勒 故而,早在中國後漢、三國時期,大量漢譯佛典資料中「彌勒」和「慈氏」(菩薩)同時出現。

彌勒菩薩又被稱為「慈氏」,因為在過去無量無邊阿增祇劫的時候,有一世界名為勝華敷,有佛住世,名字叫做彌勒。 當時有一位婆羅門,名為一切智光明,聽到彌勒古佛闡說《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心中信服,便發菩提心,持誦《慈三昧光經》,並誓願將來成佛名字亦叫彌勒。 總此而言,戒律的傳授以及得戒與否既然都與彌勒菩薩有著緊密的關係,自然會加深律宗對彌勒菩薩的崇仰,而律宗高僧兜率淨土和龍華三會的嚮往,也有助於彌勒信仰的流行。 又有靈幹法師(535~612),志奉《華嚴》,常依經本作蓮華藏世界海觀及彌勒天宮觀。

彌勒: 彌勒菩薩 – 中臺世界

彌勒信仰經歷了世俗化與民族化的過程。 最初彌勒信仰基本上完全照印度佛教,尤其上生信仰上全是依照印度佛教經典,其信奉者也主要是信仰堅定、文化層次較高的高僧大德。 彌勒 由於此時彌勒尚為菩薩,因而上生信仰就是對彌勒菩薩和彌勒淨土的信仰。 彌勒 由於和民變存在牽連,朝廷帝王對彌勒信仰不再放心,也不支持這個信仰,唐玄宗就曾經發佈《禁斷妖訛等敕》,對那些“白衣長髮,假託彌勒下生,因爲妖訛,廣集徒侶,稱解禪觀,妄說災樣。

彌勒: 彌勒佛確實已現世

按《景德傳燈錄》記其卒年為梁貞明三年(916)。 參見道綽,《安樂集》捲上;善導,《觀經四帖疏》卷一;迦才,《淨土論》卷中;懷感,《釋淨土羣疑論》卷二;智顗,《淨土十疑論》;窺基,《西方要決釋疑通規》。 此中《淨土十疑論》和《西方要決釋疑通規》約為中、晚唐的著述,分別為偽託智顗和窺基之作。 參見同注13,頁452上,「然於瑜伽偏所鑽仰,經於五年,晨夕無輟。」又湯用彤,前揭書,頁 ,列有玄奘所學經論及學時久暫,可供參考。 窺基,《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捲上雲:「依正梵本應雲『梅呾利耶』,此翻為『慈』。古云『彌帝疑』或雲『彌勒』者皆言語訛。」見《大正藏》第三八冊,頁275上。

彌勒: 彌勒淨土的殊勝

顯說無量歸佛歸法歸比丘僧。 第五大神名曰正音聲。 一一水上有五百億花。 一一華上有二十五玉女。

彌勒: 彌勒法門及其修學

即行於印度,與中觀派對立之大乘佛教教派。 初祖為四、五世紀之彌勒論師,以宣說《瑜伽師地論》、《辯中邊論頌》、《大乘莊嚴論》等而奠定開宗之基。 其後,無著稟其教旨,著《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等。

彌勒: 「彌勒淨土」的真實意義與「人間淨土」有何關係?

足見玄奘號召力之強,從化者之眾。 而玄奘往生兜率淨土之說,除見載於時人的著述裡,也必定盛傳於一般道俗的口耳之間。 上納袈裟時服等數百年事,法師得之,皆為國造塔,書俱胝(觀音)絹像一千楨,賢劫千佛一千楨,彌勒佛一千楨、像十俱胝(千萬),洗浴眾僧,給施貧人,一無貯蓄,隨得隨散。 【2】摩訶薩:佛教用語。

彌勒: 彌勒航空

欲界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王,即率天眾,從空而降,來到彌勒佛的地方,恭敬禮拜。 從是開始,彌勒如來即對人天說法,促成許多天、人出家。 其次,是雞頭城中,將有一位善財長者,率領了八萬四千人聞彌勒世尊說法,使諸人民,心開意解,去盡塵垢,得法眼淨,並出家即成阿羅漢道,這是初會。 此時轉輪聖王儴佉,聞之驚訝! 亦來佛所,請佛說法,不久,聖王讓位於太子,自己要求隨佛出家,現沙門身,得羅漢道。 彌勒菩薩的天壽是四千歲,合算地球的時間,要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還有那麼久遠的時間,他才能下生人間成佛。

彌勒: 彌勒智庫系列

)臨終時蒙眾天神駕車迎往兜率天;據《大唐西域記》、《婆藪槃豆法師傳》記載,無著、世親、獅子覺都發願往生兜率淨土。 在玄奘之前,後漢及三國時期的早期譯經家,見到的佛經是由西域輾轉得到。 現代語言學研究認為,吐火羅文的Metrak,故譯為彌勒。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