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人數更從當時17,000人一路攀升,年年成長,終於成了享譽國際的嘉年華盛事。 Klook有提供臺中往返日月潭的平價共乘服務,乘車點包含臺中逢甲夜市、臺中火車站、臺中高鐵或者臺中機場。 如果是從清境農場前往日月潭,也有共乘往返服務,直接接送你抵達下榻的日月潭住宿地點。 泳渡日月潭2025 一年一度的日月潭國際萬人泳渡活動,是吳敦義在民國72年南投縣長任內開辦,迄今已邁入第28個年頭。 吳敦義在立委任內曾多次參與開幕式,去年首度以閣揆身分與會,今天再度返鄉為泳客加油打氣。
朝霧碼頭是攝影愛好者喜歡拍攝的景點,可以拍日月潭的日出、星空、銀河,與熱門的水社碼頭與伊達邵碼頭相比,這裡更為清靜些,可以靜靜地欣賞日月潭,碼頭有20-30個小型停車位,開車來很方便,從水社碼頭走路過來也不遠。 接駁路線二:向山遊客中心⇔ 水社遊客中心(臺汽車站),沿途招手即可搭乘。 抵達水社遊客中心後,走路到活動報到處「九龍口」,大約1.8公里,走路22分鐘。 這項活動並有來自美國、日本、南非、大陸、香港、菲律賓、愛爾蘭、馬來西亞、加拿大、德國、法國、緬甸12個國家及地區、2168名國際泳客組隊共襄盛舉,另身障泳士也有358人參與。 泳渡日月潭2025 今年參加泳渡壯舉的泳士再創新高,達2萬7123人報名,其中包括1名來自大陸廣州冬泳會、高齡99歲的老先生劉君謙。 此活動將視疫情情況調整,後續是否舉辦將以南投縣政府公告為主,或隨時聯絡海天青獲取最新消息,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泳渡日月潭: # 日月潭山慕民宿
活動進行約1個多小時後,潭面泳道只見頂著鮮艷泳帽的泳士,萬頭遊動,形成1條壯觀的水中長龍。 因為人潮稍微鬆散過後,就要看誰還有體力拚命往前遊,所以一公里到兩公里這段路程是鑑別度最高的一段,也是我覺得最疲累的一段,很感謝我的同行夥伴,一路上拉我、等我,讓我必須馬不停蹄地前進。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旅遊生活, 臺灣旅遊, 泳渡日月潭2025 熱門文章 and tagged 2020萬人泳渡日月潭, 南投, 埔里四季早泳會, 日月潭, 橫渡日月潭, 泳渡日月潭, 游泳, 魚池. 當天必備用品:當天朝霧碼頭下水後,游到對岸回程是搭船回來的,所以別忘了準備船資NT$100元! 另外健保卡、防水袋、拖鞋、魚雷浮標(救生浮條)、哨子、繩子(綁拖鞋用)、個人必需品等也記得事先準備好。 依過往經驗,一旦開放報名後一週內就會額滿,可見這項國內外全民運動真的是非常受歡迎呀!
我真的看過一羣大學生(大約15人),下水之後所有人把魚雷浮標的金屬扣環扣在一起圍成一個圈,然後所有人把零食、餅乾、飲料丟到這個圍起來的圈圈中,趴在浮標上一邊踢水一邊聊天喫零食喝飲料,完全呼應活動名稱「萬人泳渡日月潭『嘉年華』」。 再來就是克服心理恐懼,其實只要克服剛下水那段就好,畢竟是開放式水域,你一下去就沒有底了,也沒有東西給你扶,對於不會游泳的人來說確實會有恐懼感,其實我還是很欣賞B跟C,即使不會游泳還是克服恐懼下水,很賣力的游完全程。 泳衣部分有長袖長褲就可以了,當然你要穿短的也是OK,只是我覺得畢竟你要好幾個小時泡在不是很乾淨的水以及沒有遮蔽的曝曬,還是遮一下肌膚比較好,我還穿沙灘鞋下水,還有真的不要穿無袖,因為要抱著浮標,腋下會一直摩擦。 再來就是魚雷浮標了,這是大會規定一定要帶,泳帽大會也有準備,但我有多戴一層防水的泳帽,基本上準備這樣就夠了,帶一大堆東西下水反而累贅。 簡單來說,「動作技術與技巧」的部分,因為是長距離游泳項目,每一個動作如果可以減低一些阻力,3300M下來就可以減低非常多的阻力,所以需要學習一些減少阻力的動作技巧;而動作技巧需要肌耐力來維持,否則可能游到300M之後動作就會完全變了樣,這就要靠「練習與訓練」的部分來加強動作巧的熟練以及肌耐力與心肺耐力。 訓練的強度不是一直往上加,這樣身體會無法負荷,就會容易出現運動傷害或感冒,通常每四週會安排較低強度訓練一次,讓身體休息、肌肉修復,恢復後可提升運動表現,這就是「休息與恢復」的重要。
泳渡日月潭: 萬人泳渡日月潭盛況,場面非常壯觀。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吳敦義在開幕致詞時,讚許參加泳渡的泳士都在寫歷史,因為參加活動人數連年創新高,這是當年開辦時難以想像的成就。 吳敦義說,這項泳渡活動一年比一年辦得好,且今年還有1項好消息,因為日月潭兩處污水處理廠都已在最近陸續運作,日月潭水質已合乎國際標準,他祝福大家遊得健康快樂。 (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縣12日電)日月潭國際萬人泳渡今天迎著晨曦登場。 行政院長吳敦義等人鳴槍後,逾2萬7000名國內外泳客,分批下水泳向彼岸,在朝霧及伊達邵碼頭間泳道,綿延串連成1條水中長龍。 依依不捨的游上岸後,眼睜睜看見前面一個泳者一踩到樓梯就腿軟跌倒,旁邊的義工們趕緊上前扶住他,離開水面後馬上襲擊而來的不外乎是寒冷、飢餓、口渴的感覺,大會很貼心的準備了薑茶、巧克力給每一個泳者,旁邊的市集也聚集了喫喫喝喝、採買紀念品的人羣,稍微整理一下自己後,我們就跟大會領便當、紀念T-shirt和毛巾,用大合照結束這個臺灣人必須接受的挑戰─泳渡日月潭。 泳渡日月潭2025 除了大會泳帽和救生浮標是大會規定要攜帶的裝備外,其他裝備就由自己做選擇,經過精挑細選之後,我攜帶的兵器有連身戶外泳裝、抗UV電鍍泳鏡、10L防水包、手機防水袋、Gopro、相機浮力棒和夾腳拖,希望可以藉助這些裝備幫助我戰勝紫外線、冷水和其他因子,完成這項讓臺灣人驕傲的挑戰。
- 活動前的訓練:對體能沒自信的朋友,那就針對泳渡採取做些泳姿訓練吧!
- 今年參加泳渡壯舉的泳士再創新高,達2萬7123人報名,其中包括1名來自大陸廣州冬泳會、高齡99歲的老先生劉君謙。
- 8歲以上(民國103年9月4日前)至75歲(民國36年9月4日後)以下,身體健康、無特殊疾病、具游泳能力者。
- 上午7時開始,由身障泳士率先下水起泳,8時開幕歡迎儀式後,一般泳客陸續分批下水挑戰。
- 即日起至03/31(四)前完成報名繳費者,折100元/人(自行前往不適用此方案),並贈送5L防水袋乙個。
- 簡單來說,「動作技術與技巧」的部分,因為是長距離游泳項目,每一個動作如果可以減低一些阻力,3300M下來就可以減低非常多的阻力,所以需要學習一些減少阻力的動作技巧;而動作技巧需要肌耐力來維持,否則可能游到300M之後動作就會完全變了樣,這就要靠「練習與訓練」的部分來加強動作巧的熟練以及肌耐力與心肺耐力。
- 很多朋友的直覺反應是開始練腿力,練爬樓梯、練跑步、練浮板打水,如果您是想全程抱浮標踢水踢完,當然這樣或許有用;如果您是想全程用自由泳挑戰完成,根據程度不同,通常完整的準備是16~20週,這當中包括了:1.動作技術與技巧 2練習與訓練 3.開放水域的經驗 4.休息與恢復。
舒適休息處|泳渡終點處規畫專屬休息區,不需在外與人擁擠,並搭建遮棚,讓泳渡後疲累的身體可以在陰涼處坐臥休息。 報名費用:一般選手無論國籍皆為NT$1000元,中華成人游泳協會成員為NT$800元,身障選手憑身障手冊NT$700元。 日月潭老茶廠相當有歷史與故事的建築,過往是「 臺灣農林公司魚池茶廠 」,這裡保留了原有的建築,來推廣茶的文化。
泳渡日月潭: Q2.日月潭長泳3300公尺,真的能遊得完嗎?平常在泳池連1000公尺都遊得很辛苦呢!
首先我們從伊達邵碼頭(上岸處)搭船到朝霧碼頭(下水處),步行大概15分鐘到九龍口報到,領取大會泳帽,接著再走回朝霧碼頭熱身、換裝、下水,這段路程中天氣相當炎熱,人潮蜂擁而至,加上身上裝備帶來的負荷,讓我覺得是這趟泳渡之旅中最艱難的一段路。 出發前一天靠著google map一路開到住宿處睡覺,活動前一天開始就會有交通管制,但還是可以開車進去找停車位。 我的泳技一般般,會蛙式、自由式、仰式,橫渡日月潭之前還有在海裡游泳跟跳海、衝浪,以前住澳洲也有橫渡湖的經驗,在泳池中能夠不間斷遊3km,但由於我游泳是小時候自學,沒受過任何正統教學,所以遊不快,找不出問題在哪XDD然後姿勢可能也不是很正確,但小時候自學的關係都蹲在水中看大家遊,所以習慣在水中睜眼,反而戴泳鏡沒辦法遊,因此我無論在哪遊都不戴泳鏡。 而友人A也是泳技一般,會蛙式跟自由式,但耐力不足無法不間斷的遊太久,也缺乏開放式水域的經驗。 規劃好交通方式:活動期間周邊有交通管制,如搭乘海天青泳渡巴士,由專人專車接送,無須擔心車子停放、交通問題,從上車點到日月潭來回接送、舒服參加泳渡日月潭。
泳渡日月潭: 主題: 泳渡日月潭心得與建議 (閱讀 26184 次)
●全程約2~3小時:全程總長約3000公尺,除非是挑戰極限的好手,不然一般民眾通常游完全長時間約為2小時上下。 直到西元1979年,埔里鎮上蓋了一座游泳池,設施雖然稱不上是富麗堂皇,但卻滿足了不少當時熱愛游泳的人,南投人終於有一處可以安心戲水、學習游泳。 每天清晨,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季節地泡在池中,是一件非常新鮮且振奮的事情。 8歲以上(民國103年9月4日前)至75歲(民國36年9月4日後)以下,身體健康、無特殊疾病、具游泳能力者。
泳渡日月潭: # 南投馥麗溫泉大飯店
搭乘遊覽車泳渡團隊,泳客在九龍口下車後,遊覽車輛皆開往伊達邵靠左側沿山壁停車,待泳客上岸整隊完畢,領隊電話聯絡後再前往接駁(伊達邵交通服務處提供電話服務)。 泳渡日月潭全程總長約3000公尺,除非是挑戰極限的好手,不然一般民眾通常游完全長時間約為2~3小時左右。 泳渡日月潭2025 活動會場分別在朝霧碼頭、伊達邵碼頭及九龍口三處設有救護站,提供泳客醫療及救護服務。 泳渡日月潭 結合累積至今37屆的經驗,把每年泳客常見的突發狀況如擦傷、頭暈、失溫、抽筋、眼睛不適、體力不支等等不斷做對應上的改善,設置增溫室、電暖器、保暖被、吹風機、熱茶等,加上數十人的專業醫療團隊及近十輛的救護車等,以即時提供泳客救助服務。 為了預防安全意外,南投縣府除了動員警、消、衛生局全力協助,也邀請中華民國潛水救難協會、新北市救護志工聯合會、彰化縣海浪救生協會等負責救生任務。
泳渡日月潭: 報名泳渡日月潭前,你必須知道的事
很多朋友的直覺反應是開始練腿力,練爬樓梯、練跑步、練浮板打水,如果您是想全程抱浮標踢水踢完,當然這樣或許有用;如果您是想全程用自由泳挑戰完成,根據程度不同,通常完整的準備是16~20週,這當中包括了:1.動作技術與技巧 2練習與訓練 3.開放水域的經驗 4.休息與恢復。 要注意的是,泳渡日月潭的準備工作(交通住宿以及準備物品),以及泳渡完畢怎麼集合,這兩者比較費事。 泳渡過程中反而因為一覽湖光山色,感受日月潭冰涼的水質而心情愉悅舒暢。 活動簡章上提到的「選手請攜帶健保卡、防水袋、拖鞋、個人必需品、救生浮條、哨子、繩子(綁拖鞋用)、回程船資$100(須搭船者)。」,一定要特別留意。
泳渡日月潭: 臺灣迪卡儂
這次的泳渡安全維護,首度由國軍支援200多名官兵,協助水上救生、醫護及交管任務,空軍455聯隊並支援1架救護直升機待命,提升活動安全性。 應自備泳渡用具:大會有規定『救生浮條』是必備的,且浮條不能是充氣形式。 泳渡日月潭2025 如需購買魚雷浮標,但不便攜帶或收納,也可由海天青代購一個是690元,或者是租賃一條300元,無論代購或是租賃皆由海天青幫您接送到場取貨,也可省去如何攜帶的麻煩問題。 ▲這一段是環湖步道,可以走到「水社碼頭」,很適合早上來健行。 關於地名的由來,日月潭曾有「龍湖」之稱號,風水師認為日月潭上的半島,就像一條條鑽進水潭的活龍,因此附近的地形有許多以龍相關的地名,這裡位於臺21線要進入日月潭區的地方,稱為「九龍口」。
泳渡日月潭: 其實日月潭就是人們心目中最美麗的天然泳池。 圖/好好玩臺灣
其實只要遊過了2000M,之後就簡單了,心態上就覺得2000M都遊過了,最後1000M算什麼,等游到最後500M就覺得馬上就要到了,成功游完上岸後的成就感,會讓您明年想再挑戰一次,有些人剛上岸會有些不適應,出現頭暈腳軟的狀況,不要急著走,站在上岸處的水濂下休息一下(通常時間也接近中午,太陽很炎熱),待體力稍微恢復再走。 另外,主辦單位寫「救生浮條」,所以會看到有些泳渡者將幾塊浮板綁一綁就下水,但是繫救生器材繩子應選用棉、麻織繩,不可隨意使用PVC塑膠帶,以保安全。 其實最好用的還是魚雷浮標,有些魚雷浮標設計上甚至還留有裝水瓶以及放置小物品的空間,您也會看見很多泳渡者的魚雷浮標,上面「功勳彪炳」載明瞭日期及參加過的泳渡活動。
除非您對開放水域有極大的恐懼,深不見底的地方連遊都不敢遊,不然3300公尺游完不是太大的問題。 一般而言,在泳池裡練習的感覺,跟到日月潭泳渡的感覺有很大的不同,對大多數沒有游泳運動習慣只而言,在泳池的練習相當枯燥無味,除了一直看著池底,還需要一直來回轉身折返,遊1000M的累除了來自生理上,很大一部分來自心理。 但是泳渡活動就不同,你會看到很多看都沒看過的景象、想都沒想過的景象,例如剛剛說的那羣大學生,還曾經看過一位非常熱血的阿伯,在自己魚雷浮標上裝Gopro,一路奮力向前遊,藉由Gopro為自己做記錄,看到他這麼熱血,自己都被鼓舞起來。 如果真的遊累了,每50公尺就有一個很大的救生浮臺可以休息,救生員還會餵食巧克力。 除非您已經跟您一同前往的親朋好友約在上岸處某個地方會合,這樣你可以不用把上述的物品帶在身上(只要還有大會泳帽就可以遊),上岸再找親友拿你的拖鞋、現金開開心心的逛攤位。 有些人會說「跟著朋友一起遊就好,一起上岸。」看看以下畫面你就知道,這樣的人羣很快就會被沖散,除非把浮標扣在一起。
而泳渡活動是在開放水域中進行,所以開放水域的觀念,包括「水中定位」、「人羣應對」(跟遊)還有自救觀念都是必備的重要知識。 泳渡日月潭 泳渡需要有一些配速的觀念,剛下水先適應水溫,慢慢遊當作熱身。 通常以500M為一個單位,第一個500M不要衝太快,避免後面沒力遊起來很痛苦,熱身200M~300M加上一些緩遊湊到500M(下圖很大的黃色氣球會標明您遊了多少公尺了),接著600M~1500M這1000M就可以好好發揮一下您的泳池1000M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