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朋友運營一個LGBTQ賬號,我開始關注性別議題。 一次女權主義者組織的活動裏,我瞭解到中國女權老一輩行動派和草根組織者。 也因關注女權行動者大兔的伴侶小危,接觸一些左派理論。
我是一個人去的,出去時也沒什麼擔心,也不害怕,立馬打了輛車去,在車上心急如焚,生怕到了羣衆已經散去,那時就是有種召喚感。 那條路聚了太多人,快到時非常堵車,我讓司機放我下車,一路幾乎奔跑着到了現場。 奔跑時的感覺讓我想到婁燁電影《頤和園》裏的大學生,我好像在那刻身同感受到了。 當時手裏還拿着當晚朋友還我的書,李滄東的《燒紙》。
我是如此你: 蘋果鍵盤是怎麼做到如此難用的?弱智到不像是蘋果出的產品
對反封控抗議,我當然知道香港人有不同的解讀和反應,但情有可原吧,畢竟2019年內地網民真的說了很多難聽的話。 那天醒來後,我發現各地高校學生組織起來了。 真正令我願意再走出來、接收內地信息的觸發點,不是烏魯木齊火災,是終於有人不再停留在發朋友圈,而是走到現實裏行動。 整體來說大家還是很和平的,很有秩序,警方也表示能理解,只是每個人屁股位置都不一樣,都是人啊。 我是如此你 現場氣氛很好,大家都在唱歌,但是整體太重複、木訥了,更多是發泄情緒,不是真的有所訴求。
- 他這個鍵盤 就很奇怪,我是覺得他是好用的(在一般情況下),包括聯想啊,詞組啊啥的,都還挺好用的 對於我來說。。
- 整體來說大家還是很和平的,很有秩序,警方也表示能理解,只是每個人屁股位置都不一樣,都是人啊。
- 而且,這是如今中國人在困境當中的重要突破,無論結果如何,這樣的抗議也需要出現,需要被大家看到,我必須必須參與其中。
我擔心這個運動會促進習近平攻擊臺灣的意圖。 除非運動有持續的能量,讓他自顧不暇;但更可能的是,矛盾被轉移到臺灣,他通過打臺灣,收穫很多民意支持。 大一那年,我第一次參加社會運動,臺灣的太陽花運動。 後來一直關注臺灣、中國、香港議題,包括反送中運動。 我是如此你 今年我們在奧爾巴尼組織了《時代革命》的放映會,發現其實有些中國人很關心香港議題,且願意參加。
我是如此你: 周杰倫
有個詞叫“權慾薰心”,我感覺權力真的會連小孩的心都燻黑。 我起草了聯名信,讓班上大家簽名後放在班主任桌上,成功把他彈劾了。 我是如此你 我也並不驚訝有人喊出“共產黨下臺”等政治口號。 我想這次抗議的發生,是三年來積攢的悲憤吧,各種政策造成的死傷、延誤救助,都讓人無比絕望。 火災後的新聞發佈會,無疑是在人們的怒火上澆油。 故事中的每一次轉折、每一次意外,都會令孩子感到新鮮,出人意料的情節有着別樣的吸引力,讓他們滿懷期待認真讀下去;最終的結局也很符合兒童的心理期待。
- 我來日本留學快三年了,我的政治啓蒙其實挺早,大概初中開始萌芽。
- 一般香港人知道我是內地來的,就先入爲主以爲我是小粉紅。
- 北京人,還是比較懂怎麼把握尺度,保護自己,說白了,還是慫。
- 就我來說,我希望根本的體制改變,結束共產黨一黨專政,希望中國人有選票,能多黨執政。
- 當時手裏還拿着當晚朋友還我的書,李滄東的《燒紙》。
建議樓主一個星期一次,逛遍寧波所有超市,然後記錄常用商品價格,然後哪裏便宜去哪裏買!!!! 他多麼希望自己也能被貼上金色的貼紙,也能得到眾人的喜愛和掌聲…故事翻到後面,或許他更羨慕的,是自己能夠不要再在意身上有沒有金色貼紙。 露西亞就是這樣的微美克人,她建議胖哥去找木匠伊萊,他會得到他要的答案。 @daveh 這點剛想說,iOS 版本也是支持的,按住空格鍵之後左右移動就可以移動光標,就是體驗完全比不上 iOS 自帶鍵盤,震感稀稀拉拉,操控也不夠精確。 所以 iOS 自帶輸入法,連續輸入很多拼音字母后,如果候選不準確,還能長按鍵盤將光標拖回前面對應字母處去改正候選、或者補充輸入字母讓候選更準確。
我是如此你: 香港人的反應情有可原,畢竟2019內地人說過很多難聽的話
之前我爲了不讓他在英文鍵盤自動修改,就把這個關掉了,但是中文輸入法的糾錯也被撤掉了,真的是糾錯爲 0 ,後來才發現是這個開關的鍋。 關於這點,可以對比谷歌的 Gboard 的雙拼糾錯,強無敵,跟 iOS 的鍵盤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 我用同樣的姿勢、同樣的手法(這個其實不能完完全全控制變量,但是儘可能控制),谷歌 Gboard 就是有比蘋果鍵盤強很多的雙拼糾錯。
我是如此你: 【我永遠愛你繪本故事】 繪本故事我永遠愛你 我永遠愛你繪本
但我們無法獨善其身,計劃生育、三胎政策,國家對女性的壓迫是對所有人壓迫的一部分。 我想讓女權和性少數的權益被納入考慮,但如果沒有民主,我們連選票都沒有,沒有途徑去實現。 中國留學生學生會主導了所有的羣,有女權主義者在羣裏發劉強東事件的帖,被男生罵,而且踢出羣。 我加入了一些本地美國人的左翼社團,包括較激進的無政府主義社團。
我是如此你: 香港人的反應情有可原,畢竟2019內地人說過很多難聽的話
我來日本留學快三年了,我的政治啓蒙其實挺早,大概初中開始萌芽。 中共的政治課本里寫“爲人民服務”、“選舉人大代表”、“共產黨爲人民”之類的,當時我真的信了,所以現實與這些理念嚴重偏離時,本能地我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加上家裏有人在體制內,我從他們的聊天中知道了更多。 我的政治啓蒙大概是在16、17歲,當時認識了一個香港的朋友,他讓我在Youtube看了天安門事件的紀錄片。 我覺得根本問題就是體制的惡,不是解除封控、還給香港自治就能解決的。
我是如此你: 周杰倫
雖然媽媽心裏知道春奈爲什麼不睡覺,卻還是愉快地和她玩起猜謎遊戲,猜猜看,… 木匠伊萊和胖哥的對話相當感人,很適合帶著孩子一遍遍的讀。 對正在經歷同儕壓力或正開始適應團體生活的孩子來說,這會是一本很實際回應他們需要的繪本。
我是如此你: 【我永遠愛你繪本故事】 繪本故事我永遠愛你 我永遠愛你繪本
以前完全沒參與過這樣的行動,是第一次參與,但就算人在海外,肯定還是會擔心,畢竟最近看到中共在海外壓制人權的手段。 到現場時,氣氛確實熱烈高漲,人挺多的,有六十人吧,我本來預期可能只有二十來個。 對我來說,這是第一次這麼互相信任、最大限度地互相支持。 至於秋後算帳我是不擔心的,因爲認識的、不認識的跟大家站在一起,反而安心。
我是如此你: 蘋果鍵盤是怎麼做到如此難用的?弱智到不像是蘋果出的產品
其實第一天晚上已經想去了,但最後因爲有事沒去;第二天知道前一晚有很多人,才又決定去。 即便沒有做任何事,走出來也會害怕,因爲你知道“他們”是不講道理的。 但緊張感會逐漸消散,當你看到身邊有那麼多的人時,甚至有些人可能曾覺得TA不會站出來,但TA們在那裏。 外界觀察者多在討論這一波浪潮會有怎樣的發展方向;而儘管同在現場,抗議者的背景、訴求、政治傾向也有很大不同。 歪腦採訪了多位參加了國內、香港、海外行動的參與者,希望看見每一個不一樣的面孔。 ”一番真情告白也令“峯子戀”的死忠們現場激動不已。
我是如此你: 周杰倫
我希望在海外參與能實際幫到國內人的訴求,中策和上策應該是要求解封、要求不核酸,最差也是要求財政賠償火災受害者,且有限度地要求習近平下臺。 目前一步到位表達要求共產黨下臺的話,很可能引起國內民衆反彈,畢竟經過長期的洗腦教育。 這不但幫不到他們,也會加重國內和海外華人的對立情緒。
我是如此你: 【我永遠愛你繪本故事】 繪本故事我永遠愛你 我永遠愛你繪本
在這一個由木匠伊萊雕刻而成的小木頭人村莊裡,住著許多微美克人。 我是如此你2025 我是如此你2025 我是如此你 他們高矮胖瘦各不同,擅長的事情不一樣,流露的性格和情感也不一樣。 這些微美克人每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彼此身上貼點點:若是你有很多優點,那就會被貼上金色點點;假使你木質粗糙又沒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長處,就會被貼上灰色點點。 可能見過這幾年種種犧牲的人,深陷失望,我已失去提出“訴求”的動力。 無論什麼訴求,在此地都無法實現,也不抱任何期待,可能我只想表達一種悲憤。
直到這次上海烏魯木齊中路上大家自發悼念開始。 我不清楚之後在場羣衆如何從悼念形成集體抗議,但當時在朋友圈刷到後,我知道我不能不參與。 無論從對我的個體意義來說,還是這次抗議的歷史意義來說,我都必須和大家站在一起。 現在我不再主動看微博了,內地的朋友都不再主動聯繫了,2019年後他們有時會問我,香港怎麼樣了? 在我看來,他們就想用香港的不安穩,去證明自己的太平生活,用快感凌駕香港人的痛。
我是如此你: 蘋果鍵盤是怎麼做到如此難用的?弱智到不像是蘋果出的產品
發起集會的好像是新生,也沒經驗,就說想順其自然。 很多人來了後圍着蠟燭靜靜站着,然後突然有個男生大聲說他學宗教學的,想帶領大家做禱告。 他說了很長時間,但沒有什麼記憶點,都是籠統的口號,讓人很不耐煩。
我是如此你: 香港人的反應情有可原,畢竟2019內地人說過很多難聽的話
IOS 輸入法確實會猜測你想打什麼字,根據你輸入的上下文,在鍵盤上方會有提示,如果提示對你直接點選就行,都不用再去輸入字母。 不是 iOS 的輸入法太弱了,而是 GBoard 太強了,Android 上其他輸入法的手感也跟 GBoard 差遠了,iOS 鍵盤的糾錯水平也就輸入法平均水平。 如果習慣了某一個,在用其他的,在無意識憑感覺輸入的時候,效果會區別很大。 那晚我在中環悼念火災死難者,現場很平和,大家很有秩序也很安靜。 我聽說悼念有經過許可(編者注:實際上活動並未獲得許可),警察也沒有立刻干預,和我想像的不一樣。 本來只想放下花就走,但看到大家都靜靜地站着,也忍不住多站了一會。
我是如此你: 蘋果鍵盤是怎麼做到如此難用的?弱智到不像是蘋果出的產品
反習近平更多隻是發泄情緒,即使他下臺,有更多獨裁者可以上去。 我感覺這倆的佈局有差異(按鍵的寬度和高度),習慣了其中一個,用另一個就會很不順手。 我 iOS 用得多,我會感覺 Android Gboard 總是怪怪的。 都是用的全鍵盤,另外我用了微軟雙拼,導致 iOS 輸入法第二行會多一個分號,Android Gboard 會佔用切換語言。 我是如此你2025 我明白很多人只是因爲封控、核酸不滿,無法將這些事和真正的“大象”聯繫在一起。
我的啓蒙來自於我在微博就一些公共議題發表看法時遭遇審查。 我如今是個寫作者,不斷跟審查玩捉迷藏,過程中也累積了一些鬥爭經驗。 關心議題的人會慢慢知道“線”在哪,自我審查不一定讓我們聲音變小,也可能讓連結變廣,這是在高壓下發聲的不得已。 從小的環境是主流中國教育,但裏面還是有民主、人權的,除了那套“大外宣”的東西,我其實真心相信裏面的價值。 烏魯木齊大火的一觸即發其實很好理解,可以理解爲一次小規模的“總爆發”。 已經“反人類”封控三年了,各種悲劇層出不窮,雖然中國人確實健忘,但是恐懼會深埋心底,總有一天會因爲某個事情引爆這種恐懼,烏魯木齊火災就是引爆恐懼的種子。
體制的惡讓它變成一塊充滿破洞的布,修修補補過後,到頭來還是改不掉破爛本質,那爲什麼不換別的布? 他們沒那麼牛逼,整體還是低技術手段,裝的,不然也不需要“健康寶”了。 也沒做出什麼太出格的事啊,算不到什麼帳,頂多給警告。 只要提前做好準備,戴帽子,不掃碼,路上也開飛行模式——雖然後面開了網絡,想想也無所謂。 我沒什麼太大訴求,就是想去現場感受感受,順便跟着喊兩嗓子,當然也希望能夠改變疫情格局,但訴求並不強烈。
離開後,我聽說有“小粉紅”毆打參與者被抓,感覺蠻丟臉的。 2020年疫情爆發,內地社交平臺充滿不斷被刪除的求助信息和視頻,李文亮醫生的死也很影響我情緒,每天哭幾個鐘頭。 我自身經歷的不多,但我沒法不去聽遠方的哭聲。 我很悲觀,覺得自己改變不了什麼,但我堅持這種痛苦是必要的。 但這也很諷刺,因爲你在中國,想要任何基本權益,都會變成跟整個政府在對抗。 現場其他人喊“共產黨下臺”時,我就感到顧慮了。
那天路上有很多女生或酷兒朋友,也讓我感到一些安全感。 有女生在路上看到落單女生,會說不要落單,大家一起走。 這樣的善意總讓人覺得充滿力量,很多時候大家一起調侃、吐槽、咒罵,也讓緊張感消散些。 我永遠愛你繪本故事主要爲你講述的是小熊阿力很早地起牀了,想要給小熊媽媽做早操,結果小熊給媽媽的最喜愛的碗打碎了,我們都知道小熊不是故意的,你猜猜小熊媽媽會怎麼… 《說100次我愛你》繪本:故事裏的小女生春奈,想盡辦法拖延睡覺時間,好爭取和媽媽撒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