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區公所是臺北市政府在內湖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北市政府。 在區長、副區長及主任祕書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 九侯禪寺,俗稱九侯巖,位於詔安縣金星鄉湖內村的九侯山中。 唐代始建,歷代均有重修,現總體保存為清代建築風格。 寺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607平方米,平面為二進廊院式佈局,土木結構,依次由門樓、天井、拜亭、正殿及東齋、西齋組成。
- 歪嘴寨座落在長田自然村,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約1405年)。
- 有12個村民小組,有村民810戶3550人;有耕地面積550畝,山地面積4100畝,主種水稻、小麥、甘薯、花生、大豆等農作物,林果有馬尾松、松木、龍眼、荔枝、香蕉等。
- 鹿谷鄉屬於山區鄉鎮,多年來因工作機會少的緣故導致有人口外流的情形,但近年來因觀光業發展蓬勃,可望逐年減緩人口外流情況。
- 區內人口約27.3萬人,是臺北市僅次於大安區的人口第二大區。
- 農曆二月十五日內湖新裏族三大角( 灣仔莊、葫蘆洲、十四份 )關渡宮天上聖母遶境演戲,二月十六日過爐新角頭。
- 前有水池花園加背後樹林掩映以呈現「前水後山」格局。
民國99年(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內湖區為九重葛,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民國94年(2005年),內湖區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安全社區認證,同時也是全球第94個安全社區、亞洲第8個安全社區、臺北市第一個安全社區。 1997年(民國86年),綠手指上的灰指甲事件,慈濟基金會規劃於臺北市內湖區保護區內設置「慈濟內湖社會福利專區」,引發當地民眾及環保團體抗爭多年。 村內湖2025 1968年(民國5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院轄市滿一年,通過併入周圍鄉鎮案,內湖鄉併入臺北市成為內湖區。
村內湖: 湖內村村落歷史
湖內村土壤類型主要為磚紅壤性紅壤土類,系南亞熱帶季雨林生物氣候條件下發育的地帶性土壤,是發展亞熱帶經濟作物的主要土壤資源。 湖內村開基祖觀音山祖房沈子真(七世),南宋鹹淳四年(1268年)舉省元,宋亡,元兵壓境,沈子真棄官隱居湖內境域九候山。 沈子真系詔安沈氏觀音山祖之長子,為詔安沈氏第七世。 宜教祖生二子,為詔安沈氏九世,長朝奉,次詔治,開居鳳寮、廣東、天津等地。 朝奉公生五子,為詔安沈氏十世,長朝元(誼宗),開基世德堂居詔北門。
- 1988年以後,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在城鎮有的租用小汽車,農村用手扶拖拉機或摩托車。
- 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 1990年(民國79年)8月9日,發佈實施〈臺北市內湖輕工業區輔導管理辦法〉,限制輕污染製造業,始得於區內設置。
- 日治時期的內湖境內,土地開發也已達到飽和程度,平原部份,乃以農田為主;較為形成市集的聚落,則有北勢湖老街、港墘老街與梘頭老街。
- 義士祖祠座落在長田自然村,建造於明朝成化年間。
- 內湖村呈狹長型地形,長約七公里,為丘陵地形,是北勢溪源頭。
根據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1年底湖內區戶數約1.1萬戶,人口約3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裏分別是湖內裏與忠興裏,2021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4,400人與773人。 湖村位於福建省泉州晉江市內坑鎮政府駐地東2公里處,西南與黎山毗連,東與土垵交界,簡易公路接內坑至官橋公路。 總人口211戶,1292人,耕地678畝,經濟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水稻、甘薯、花生、甘蔗等,水果有龍眼。
村內湖: 產業
全村面積24.1927平方公里,全村有502戶,公民人口總數為1156人。 由竹山通往溪頭的延溪公路(投1 51線)為本村的交通動脈。 村落人口聚集主要分為二大聚落,一為【內湖區】:柯樹坪、田寮、內湖莊、十八股、有水坑,一為【溪頭區】:彎坑、溪坪、下溪頭、上溪頭、觀音樹湖等十個聚落,內湖區過去以農業為主,溪頭區則以觀光事業為主。 全村約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土地為「臺大實驗林管理處」代管的國有土地。
內湖地區六大角( 頂番仔陂、梘頭、港墘、新陂尾、下番仔陂、山腳 )媽祖聖誕。農曆二月二十九日自松山五分埔接續關渡二媽,三月一日祈福遶境暨過火演戲,三月二日過爐新角頭。 1982年(民國71年)3月25日,位於內湖路三段60巷內的福田煤礦場因「瓦斯突出」而發生礦坑災變,計有13名礦工身亡及35人受到輕重傷。 1955年(民國44年)2月,大陳列島居民撤退來臺,在內湖首先設立清白新村,安置部分的移民;之後的十餘年間,為配合政府的「鼎興計畫方案」與其他的政策,當時的內湖鄉境內,陸續成立十餘處眷村和國會山莊。
村內湖: 湖內村位置境域
湖內區公所是高雄市政府在湖內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高雄市政府。 村內湖 在區長及主任祕書之下,設有3課4室等7個內部單位。 2010年代初,郭元益食品前董事長郭石吉在網路搜尋「郭氏」時,發現俗稱「內湖紅樓」的此宅,便到現場勘查,發現已近乎廢墟、荒煙蔓草。 當時除紅磚牆保存得較完整,屋頂、樓板幾乎全損壞。 內湖郭氏有在農曆四月廿六日祭祀郭子儀的宗教活動。 村內湖2025 郭石吉想以此宅作為郭子儀紀念館,在市府和議會幫助下,開過五十幾場修復協調會。
村內湖: 古蹟
陳村長平日為人熱心,樂善好施,獲得村民之肯定,鼓勵參選村長,在村民熱烈支持下,終於高票當選內湖村村長,為感謝村民之愛護,將努力爭取上級補助,推動村裏建設,並以專職村長服務村民。 入口意象:內湖村入口意象,以地方特產孟宗竹為主要建材,象徵本地特色,搭配本會極力推展螢火蟲護育主軸而構成的歡迎招牌。 民國33年屬親民鄉泰昌保;建國後,1956年屬內坑鎮;1961年屬內坑公社黎山大隊;1984年由內坑公社黎山大隊拆出自成內湖大隊;1984年10月屬內坑鎮內湖村委會。
村內湖: 湖內區
2012年1月5日修復完工,一樓正廳擺設郭子儀雕像,二樓則是郭氏宗親會使用。 2月2日,以「郭氏古宅暨郭子儀紀念堂」之名舉行啟用典禮,由臺北市長郝龍斌、臺北市議會議長吳碧珠、文化局長劉維公、郭石吉等人剪綵。 此宅佔地面積1178平方公尺,建築面積426.2平方公尺。 前有水池花園加背後樹林掩映以呈現「前水後山」格局。 二層洋樓為大正年間盛行的紅磚石砌成,立面以西式山牆為基礎,裝飾西式、漢式、臺式花草,有洗石子、泥塑及彩色瓷磚裝飾。
村內湖: 湖內村選址理念
縣道187號是水門至東港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東、水門聚落西郊的省道臺24線暨縣道185號轉角路口。 由此南行經頂隘寮、新隘藔聚落後,可前往內埔鄉內埔市區、萬巒鄉、潮州鎮、崁頂鄉等地。 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新隘藔(部分)、頂隘寮、北村、舊隘藔(久愛)、西瓜園(振興)、水門、北葉,設有內埔農工、隘寮國小、北葉國小、長榮百合國小。 全國不動產內湖捷運店店東洪瑞喜進一步分析,由於內湖近來購屋需求都是此類剛性買盤,只要是類似的物件、符合市場行情,30~45天內就可以轉手成交,因此內湖中古3房房價2年來也上揚1成。 至於百萬俱樂部豪宅因客羣特殊稀有,房價支撐力比不上大直、大安、信義區頂級豪宅,因此房價2年來下修約1成。
村內湖: 湖內村霞山祖祠
2019年6月6日,湖內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公佈為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村內湖2025 “聖侯巡安”起源於閩南“開漳聖地”詔安功臣廟,流傳於福建、臺灣及東南亞地區,是祭祀開漳聖侯沈世紀的傳統節日風俗。 歪嘴寨地處北緯23°48′21.7″,東經117°11′00.3″,海拔高度15米,覆蓋面積980平方米,建築面積713平方米。
村內湖: 影劇五村幸福煎餅地址資訊
戰亂之關係,郭氏古宅一度租給佃農當住所,也曾成為宮廟宮址,後荒廢多年。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於1999年4月1日會勘,同月29日通過列為市定古蹟。 2002年4月12日,因郭氏古宅修復估計四千萬元,文化局長龍應臺在議會教育委員會施政報告指出,有意將郭氏古宅、撫臺街洋樓、草山御賓館給外國駐臺灣單位進駐,以租金抵充古蹟修復費。 登錄種類:宅第公告1999年6月29日詳細登錄資料內湖郭氏古宅,俗稱內湖紅樓,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內湖區文德站旁的洋宅,列市定古蹟,今作郭子儀紀念堂與郭氏宗親會聚會所。 湖內村,因其四周環山,形成盆地,狀如水泊,故而得名湖內,是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金星鄉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詔安縣城東北15公里處,西臨西潭鄉,東接四都鎮,南與橋東鎮、金星鄉丁寮作業區接壤,北側毗鄰雲霄縣,村域面積51.59平方公里。
村內湖: 湖內村經濟社會
鹿谷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3室等8個內部單位及4個附屬機關。 ),得名自境內的大湖與圍仔內兩大聚落,前身「湖內鄉」,位於臺灣高雄市的西北方,北邊隔著二仁溪與臺南市南區、仁德區相望,西側與茄萣區相鄰,東邊與南邊緊貼路竹區。 由於緊鄰臺南市,本區為臺南都會區之衛星城市,亦為高雄市大岡山地區的成員之一。 昭和十年八月十九日關閉日1992年地圖內湖橋,是臺灣臺北市的一座橋樑,位於松山區濱江街與內湖區濱江南路之間,1992年拆除,原位置在今日港墘路底西北側五十公尺處。 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座西向東,建築佔地面積350平方米,祖祠前有一寬埕面積320平方米。
村內湖: 內湖團體
並於道光11年間,初鄉舉人林鳳池從福建武夷山帶回軟枝烏龍茶栽種於鹿谷、彰雅、永隆、鳳凰四村,即成為今日聞名國際的凍頂烏龍茶。 白色水鳥青年陣線:2014年4月,都委會會議主席張金鶚副市長裁示讓開發案進入通檢,但可優先審議的折衷案。 引起內湖區七八年級青年不滿,而組織團體爭取保護區權益。 村內湖 村內湖2025 農曆二月十五日內湖新裏族三大角( 灣仔莊、葫蘆洲、十四份 )關渡宮天上聖母遶境演戲,二月十六日過爐新角頭。 村內湖 日治時期的內湖境內,土地開發也已達到飽和程度,平原部份,乃以農田為主;較為形成市集的聚落,則有北勢湖老街、港墘老街與梘頭老街。 高雄市立圖書館湖內分館建於1988年,於2003年獲得文建會補助,改建為設備新穎、戶外表演臺、全館無線上網的現代化圖書館。
村內湖: 湖內村傳統民俗
文德路66巷這邊算是內湖小型的黃昏市場,眷村附近媽媽、上班族下班後會來這邊採買,『影劇五村幸福煎餅』算是市集內頗有人氣的午茶點心。 為內湖區醫療需求提供服務,銷售輔具、醫材耗材、營養品等必需品,也提供申請補助諮詢、維修諮詢,以期提供使用者完善的輔具服務。 ),舊稱「羌仔寮」,日治時期改稱「鹿谷」,位於臺灣南投縣西南部,北鄰集集鎮、東鄰信義鄉、水里鄉、西南鄰竹山鎮,行政中心位於鹿谷村。 另可因高速公路的分隔將舊宗路、五期重劃區一帶分為另一個次分區。 區劃史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內湖隸屬臺灣省臺北府淡水縣芝蘭一堡,分為內湖莊、裏族莊及北勢湖莊三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