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署水庫2025詳細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淹水潛勢圖資之空間限制係依據每一次淹水潛勢更新工作之模式建構範圍,模式範圍內之區域即為淹水潛勢圖註釋之區域。 淹水潛勢圖可供地方政府作為災害防救計畫研擬的參考依據,並進一步加值為鄉鎮層級防災地圖,以提供離災與減災的重要資訊。 本資料集主要係彙整臺灣地區現有公告之水庫,包含水庫名稱、水情時間、本日集水區累積降雨量、進流量、水位、滿水位、有效蓄水量、蓄水百分比、水庫出流量、防洪運轉狀態等資料。 本資料集來源係由水利署水利防災中心之災害緊急應變系統產出;由各水庫管理單位依水庫為自記儀器每小時自動產生或人工每日觀測一次,負責轉入或登錄(若遇颱風豪雨期間涉及防汛重點之水庫,需登錄每小時之累積降雨量、進流量、水位、滿水位、有效蓄水量、蓄水百分比、水庫出流量、防洪運轉狀態等資料)至水利署之系統內。 本資料庫管理系統所提供之資料,主要為提供給關心臺灣地區水庫水情之各界,瞭解目前水庫最新之水情變化,作為旅遊、經濟建設分析、學術研究、防災防汛及水源調配…等之依據。 水利署暨所屬機關提供各政府機關及受政府機關委託計畫之民間機構、團體或學術單位使用各河川流域的相關範圍資訊。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峯表示,根據氣象局資料及觀察1日至2日的降雨,這波降雨集中在北部、東北部一側。 經濟部水利署昨(2)日表示,颱風軒嵐諾這波帶來的降雨,對基隆水情略有幫助,但對中南部水庫進帳有限,因此能對整體水情帶來多大幫助,仍待觀察今明雨勢發展。 提供全新圖臺操作體驗,可切換2D、3D,2D/3D雙視窗,提供電子地圖與各種不同底圖,並能套疊百種以上之業務圖資與重要地標,透過可旋轉之地圖,使其更加了解水資源相關資料的空間位置。 此外,水利署成立水庫與滯洪池水域型太陽能發電系統推動平臺,盤點水庫及滯洪池水域設置水域型太陽光電案場,且為增加設置容量,也盤點淨水場設置可行性,截至目前已召開35次平臺會議,積極控管加速計畫推動進度,如期達成111年目標量14MW,實際併聯發電達19.26MW。

水利署水庫: 曾文水庫蓄水量不到3成 水利署:百年大旱不會重演

由於防洪工程之重要性隨經濟發展不斷提高,政府在1979年至1985年推行之十二項建設第9項納入「修建臺灣西岸海堤及全島重要河堤計畫」,並持續在1986年至1991年十四項建設第9項列入「繼續河海堤計畫」,1992年至1997年推動之國家建設6年計畫列入「河海堤後續六年計畫」。 一、地理圖資受到製圖數化方法、精度、完成時間及坐標系統轉換等影響,與現地實際狀況存在一定誤差,使用者應瞭解並謹慎使用,下載前敬請詳閱詮釋資料。 2.縣巿政府:變更為由各系統新入口直接進入不需再透過水利資料整合雲平臺(原透過E政府登入後,導向水利資料整合雲平臺,再由此平臺進入至水權核辦系統、鑿井核辦系統、用水紀錄填報系統)。 標題 敬告「水權核辦系統」、「鑿井核辦系統」及「用水紀錄填報系統」使用者,系統登入路徑變更。 訊息內容 1.本署與各水資源局:變更由本署署內公務雲平臺入口登入(原由本署單一登入入口進入水權核辦與鑿井核辦系統)。 為了提升系統服務品質,請您就問卷中的問題填復【使用的感受】,若您對本系統有相關改善的建議,亦請您於問卷指定欄位中補充說明。

  • 經濟部水利署昨(2)日表示,颱風軒嵐諾這波帶來的降雨,對基隆水情略有幫助,但對中南部水庫進帳有限,因此能對整體水情帶來多大幫助,仍待觀察今明雨勢發展。
  • 1月7日,帶您回顧歷史上的今天,1980年1月7日,司法大廈禮堂舉行改制典禮,將「司法行政部」改為「法務部」;1998年1月7日,南韓發起「愛國捐黃金行動」後,南韓民眾紛紛捐出黃金。
  • 水利署指出,今年上半年全臺主要水庫集水區降雨量與歷史平均相當,不過因夏季迄今尚無颱風帶來較豐沛的降雨,且自7月起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各地區降雨明顯有偏少情況,僅約歷史平均值的4成;已請各單位預為整備各項措施,避免影響民生、產業及農業用水。
  • 為了提升系統服務品質,請您就問卷中的問題填復【使用的感受】,若您對本系統有相關改善的建議,亦請您於問卷指定欄位中補充說明。
  • 此外,同步成立水庫與滯洪池水域型太陽能發電系統推動平臺,盤點水庫及滯洪池水域設置水域型太陽光電案場,且為增加設置容量,並盤點淨水場設置可行性,截至目前共已召開35次平臺會議,積極控管加速計畫推動進度,如期達成111年目標量14MW,實際併聯發電達19.26MW。
  • 水利署在今年初召開「2022年上半年全國供水情勢」說明會時表示,「西部廊道供水管網」、又稱「珍珠串計畫」。

近年則除傳統陸挖外,透過抽泥、下游還砂於河及水力排砂等方式多管齊下,大幅提高清淤效率,以今年度所訂之清淤目標量1,273萬立方公尺,為歷年平均清淤量2倍以上,各水庫也把握低水位及清淤最大化之原則,全面動員投入清淤,至10月初已清淤1,222萬立方公尺,達目標量約96%。 臺灣正面臨缺水問題,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太遙中心)今(20日)指出,利用3D衛星遙測進行監測,發現中南部水庫蓄水量嚴重下降,以曾文水庫為例,衛星影像分析結果顯示,與前(108)年9月相比,至今年4月水庫的水位降低了33公尺,水體面積減少約1160公頃,3D空間分析更顯示,水庫水量減少約4.2億立方公尺。 根據氣象局統計,2022年臺南、恆春和大武站平均雨量僅1299毫米,比往年少了近4成,降雨量創下30年來新低,導致白河水庫、曾文水庫蓄水量直直落,分別剩36.6%、32.4%。 對此,經濟部水利署人工増雨作業小組把握今(2)日降雨機會,於上午進行地面人工增雨,希望把更多雨水留在水庫集水區內。 根據臺灣水庫即時水情顯示,負責供應新北市汐止、基隆市水源的新山水庫,今(27)日上午6時有效蓄水量剩下385.16萬立方公尺(38.4%),較昨日水量下降1.06%,水情不樂觀,預測剩餘天數為30-60天。

水利署水庫: 相關新聞

透過八堵抽水站抽取基隆河的水,抽出來的水會優先供應給新山淨水廠,剩餘的水量才會輸送到新山水庫來存放,目前新山水庫是以每天8到10萬頓的水量在增加,水利署相信未來幾天,新山水庫的水量會緩步上升。 水利署水庫 水利署水庫2025 臺灣主題首頁由於地勢陡峻,河川河牀比降極大,遇雨則山洪暴漲,氾濫成災,逢旱則乾涸見底,用水缺乏,唯一治本之道為興築水庫水壩,以達到有效治理河川,蓄水,增加灌溉、發電、工業及公共給水等標的用水,兼收防洪息災,增加農工生產,發展觀光事業等功效。 王藝峯說,目前新店溪流域川流量有所增加,讓南勢溪的水可優先供應大臺北地區,翡翠水庫的水就能盡量保存,至於基隆河與其他流域的變化,就有待繼續觀察。

王藝峯認為,雖然颱風帶來降雨,但仍得繼續觀察今晚到明天的降雨情形,且因先前集水區土壤過於乾燥,這波降雨能為北部整體水情帶來多大影響,仍有待觀察。 推動水域型太陽光電至今,截至今年12月,總併聯電量已達到143.415MW,帶來的發電效益,以1MW年發電量約125萬度、每戶家庭每月約303度用電量估計,相當於提供4萬9000餘戶家庭1個月的用電量,後續將把相關經驗帶到其他合適場域單元餘裕空間,持續推動低碳綠能。 推動水域型太陽光電至今,截至今年12月,總併聯電量達143.415MW,發電效益以1MW年發電量約125萬度、每戶家庭每月約303度用電量估計,相當於提供4萬9千餘戶家庭一個月用電量,後續將把相關經驗帶入其他合適場域單元餘裕空間,持續推動低碳綠能。 水利署水庫 水利署強調,太陽能板不是電池,較像封裝好的熱壓三明治,由矽半導體構成,再接通導線將太陽能光電效應產生的電流,連接到電網加以運用,所以不會影響水域環境,更沒有污染的問題。

水利署水庫: 水利法規查詢系統水利法規查詢系統

水利署指出,今年上半年全臺主要水庫集水區降雨量與歷史平均相當,不過因夏季迄今尚無颱風帶來較豐沛的降雨,且自7月起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各地區降雨明顯有偏少情況,僅約歷史平均值的4成;已請各單位預為整備各項措施,避免影響民生、產業及農業用水。 水利署水庫 水利署水庫2025 水利署說明,根據中央氣象局預測,2023年1月及2月降雨偏少機率高,水利署及相關部會提前積極投入抗旱應變,目前南部以曾文-烏山頭水庫水情不佳,水利署隨時關注任何適合作業的降雨系統,分析雲層變化情況,並與中央氣象局、國防部等單位密切聯繫,配合降雨適時啟動增雨作業。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臺北2日電)元旦連假期間,經濟部水利署也不鬆懈,緊盯氣候狀況;由於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以及南方雲系北移水氣增加,水利署表示,今天上午8時30分於曾文水庫進行地面人工增雨,希望將每一滴水都留在水庫集水區。

水利署水庫: 水利署中文版全球資訊網水利署中文版全球資訊網

耗水費徵收延宕六年半,在朝野立委關切下政府遲遲未給開徵期限,但經濟部昨天突然發布耗水費徵收辦法,宣佈今年二月一日起,對枯… 勞動部為因應國內重點產業人才缺口,解決大專青年缺乏工作經驗及尋職困難的問題,今日啟動「大專青年預聘計畫」,… [NOWnews今日新聞]今(7)日上午,桃園市龍潭區三坑抽水站,因為發生管線爆裂意外,導致3臺機車發生車禍,更造成附近路段淹水,不少民眾還拍下家中「傢俱泡水全毀了」的影片,該起意外更導致共33萬50…

水利署水庫: 中央社啟事

因此,水利署自109年改變水庫操作策略,拉高夏季水位歸線,透過和氣象局密切合作,交換颱風路徑、降雨預報資訊,等到颱風真的接近再放水,因此稱作「高水位操作」,兼顧防洪與水資源概念,也讓去年百年大旱時,桃園水情燈號得以維持在橙燈,「否則以前一定是第一個亮紅燈的」。 水利署新聞稿表示,為配合國家綠能推廣政策,自105年起邀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廣泛納入水庫、埤塘、滯洪池等方案研提實施計畫,評估篩選日照較長中、南部區域的離槽水庫及滯洪池等地點,積極推動示範計畫。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臺北13日電)今天東北風偏強,由於預測苗栗地區雲量午後起增多,水利署地面增雨作業小組在上午便完成寶二、永和山、明德等水庫人工增雨準備,配合氣流環境條件,已於下午5時同時進行地面焰劑燃放作業。 以曾文水庫為例,防淤隧道已於106年完成,大幅提升於颱洪期間排砂能力,近年持續強化抽泥作業以突破陸挖能量限制,除已設置二艘抽泥船日夜抽泥外,亦於水庫中游設置抓鬥船搭配船運進行清淤,預計今年曾文水庫陸挖及抽泥量將可達375萬立方公尺以上,為民國99年清淤量60萬立方公尺的6倍以上,可望逐年恢復庫容。

水利署水庫: 石門水庫年發電量破4億度,創20年來新高!

水利署盤點適當水庫、滯洪池及淨水場等場域推動太陽能光電,截至111年12月總併聯電量已達到143.415MW,其中今(111)年與相關單位合作結合滯洪池等場域併聯完成4案19.26MW,已超出111年目標量14MW。 水利署長賴建信2日指示各水庫加強防汛整備,以確保設施安全,也隨時掌握降雨情形蓄滿水庫,盼能利用本次颱風帶來雨量將水庫蓄滿,以穩定供水至明年6月。 至於中南部水情,王藝峯說明,目前西部水情仍維持穩定供水,但因降雨分佈的關係,使中南部等水庫水位受益非常有限,因此仍需加強節水調度相關作為。 王藝峯說明,這波降雨目前對基隆水情略有幫助,加上先前的應變作為,讓貢寮堰水位上漲而獲得舒緩;至於新山水庫水情,仍要從基隆河水位的上漲幅度,以及從基隆河抽水補充的幅度繼續觀察。

水利署水庫: 菲律賓空中交通3天內恢復 系統老舊致元旦大癱瘓

由於颱風與東北季風影響,宜蘭今天凌晨下起超大豪雨,造成蘭陽溪水暴漲,蘭陽溪水流向員山鄉七賢村的防水閘門因為半夜忘了關,造…

水利署水庫: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水利署表示,再生水相關工程會積極配合內政部營建署,水利署則透過「珍珠串計畫」、臺南海淡廠確保南部地區供水無虞。 另一方面,水利署委託臺大團隊進行天氣預測,若條件適合,就會請各水庫單位發動人工增雨作業、施放增雨焰劑;水利署說明,假設預測半夜3時會有一波鋒面,水庫人員就要stand by,但預測畢竟只是預測,「有時守了一整夜什麼都沒有」。 水利署表示,將隨時關注分析雲層變化情況,配合降雨適時啟動增雨作業,極盡所能為集水區增雨,盼能將枯水期的可能影響降至最低,也籲請民眾齊力愛惜水資源。 水利署透過清淤及運用今年9月啟用的阿姆坪防淤隧道強化防淤及排洪能力,多方並進延長水庫壽命,以確保石門水庫能蓄豐濟枯、永續經營,這也是未來水資源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 臺灣美光強調,在半導體產業中,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而石門水庫是美光桃園廠的主要水源,基於飲水思源臺灣美光協助石門水庫辦理清淤工作;此外,臺灣美光也致力投入廠區水回收。

水利署水庫: 水利署、臺灣美光合作 促石門水庫「回春」

水利署表示,近年氣候變遷加劇造成枯旱風險增加,臺灣於2020至2021年間面臨百年來最嚴峻旱象,在歷經抗旱考驗後,水利署隨即盤點因應氣候變遷的水資源調適對策,並推動「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以強化「流域整體經營管理」、「打造西部廊道供水管網」及「強化科技造水」等三大主軸。 水利署人工增雨服務團近日已開始進行研判,若在天氣合適的情況下有增雨機會,會隨即通知各地人工增雨作業小組持續進行增雨作業。 水利署水庫2025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峯,今上午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表示,新北市汐止區水源來自翡翠水庫和新山水庫,翡翠水庫目前供水能力充足,水利署已加強翡翠支援汐止地區的力道,已從每天1至2萬噸的水量增至目前的8.5萬噸,並朝每天10萬噸努力,以減輕新山水庫的壓力。 此外,水利署強調,全臺已完成417口地下水井併入自來水系統,約可供應每日87萬噸水量,包括桃園、新竹、苗栗、臺中、高雄等地的抗旱水井,均已完成整備工作,如河川流量銳減時,即刻啟動補足水源;至於後龍溪、大安溪、烏溪、濁水溪、高屏溪等地的伏流水設施,也已完成整備,隨時可因應各地區川流水不足的情況。

水利署表示,今(2)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及南方雲系北移水氣增,經濟部水利署人工増雨作業小組把握降雨機會,隨即通知曾文水庫地面人工増雨作業小組做好準備,上午8時30分進行地面人工增雨,為求多留每一滴水於水庫集水區。 王藝峯說,貢寮堰上游水量較不穩定,水利署已出動移動式抽水機和淨水設備,在貢寮堰上游水塘加強取水。 雖然這一波降雨已讓基隆地區的水情有所舒緩,但基隆水情燈號自3日至今仍維持在第一階段限水的「黃燈」,對此,王藝峯說明,基隆地區9月將迎來冬雨,對未來基隆水情影響甚大,不過在氣候變遷因素下,不確定性仍相當高,因此水情燈號維持黃燈,日後水利署將會依照降雨情勢、基隆河的水位,以及新山水庫的蓄水率等等做綜合評估,隨時調整。

水利署水庫: 水利署斥資36.1億元整治雲林河川 打造親水休憩河岸

該計畫目前西部地區有推動17條備援管線工程,總經費約145億元,管線總設施長度約81公里,可維持穩定供水量約每日261萬立方公尺。 水利署指出,南部地區水資源調度計畫包括從高屏溪透過坪頂淨水廠等自來水系統送水至臺南地區,每日可支援20萬噸,約臺南每日五分之一用水,以及南化水庫積極由甲仙攔河堰引水等;此外,曾文水庫及南化水庫聯通管興建當中,預計2024年底完工。 若想查詢地區水庫的停水時間及相關資訊,可利用臺灣自來水公司的「停水公告查詢系統」查看,目前僅有嘉義市是呈現綠色圖示,表示區域供水正常,其他縣市均有部分地區停水或降壓的情況。 臺灣水庫管理相關單位有,經濟部水利署(北、中、南區水資源局)、臺灣自來水公司、臺灣電力公司、臺北市政府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苗栗縣農田水利會、嘉南農田水利會等單位,中華民國管轄之福建省亦有金門縣與連江縣自來水廠分別管理兩地區水庫。 水利署透過新聞稿說明,各水庫持續採取盡量維持滿水位操作調控水量,人工增雨服務團除與氣象局保持密切聯繫,24小時守視降雨環境,隨時確認氣象條件,分析雲層厚度、風向,只要合適增雨的條件出現,絕不放過任何一個降雨機會,即時啟動增雨作業,盼能為集水區增加降雨量,將降水留在水庫。 至於進入水庫之泥沙,如持續沉積將影響水庫庫容,過去各水庫管理單位持續辦理清淤,惟早期採陸挖清淤因地處偏遠限制運輸量能、去化地點較少及豐水期水位高,難以機械大量開挖等因素而進展有限。

水利署水庫: 政府資訊公開

根據水利署網站資訊,截至下午5時許,在北部主要水庫,新山水庫蓄水量為32.1%,翡翠水庫為59.4%,石門水庫為77.9%;而中南部多數主要水庫蓄水量仍約有7至9成,惟霧社水庫、曾文水庫蓄水量僅近5成,阿公店水庫則僅有約3成。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臺北23日電)氣候變遷步步逼近,百年大旱讓水資源問題浮上檯面,不僅經濟部水利署水庫控制改採「高水位操作」模式,「看天喫飯」的人工增雨計畫也成常態,一線水利人員戰戰兢兢,一刻不得鬆懈。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入冬的南部今日難得有大範圍雲層形成,山區有短暫降雨機會,水利署地面增雨作業小組把握時機,今日上午9點在曾文水庫與甲仙堰分別進行焰劑燃放,盼藉此催化雲層增加降雨。 臺灣美光強調,水是半導體產業中不可缺少資源,而石門水庫是美光桃園廠主要水源,協助石門水庫辦理清淤工作,展現永續經營、回饋決心。

水利署水庫: 水利署把握苗栗降雨 啟動3水庫人工增雨

[NOWnews今日新聞]以臺北市大立大學與臺灣師大為主體的臺北元坤隊,今天在第一屆企業橄欖球聯賽冠軍戰迎戰由長榮大學組軍的長大海洋隊,雙方展開激烈交鋒,臺北元坤的防守盾牌與襲擊戰術奏效,加上多次在門… 「稅額超徵」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前臺北市長柯文哲,最近卻批評中央連年超徵是政府失靈、發錢沒有財政紀律。 水利署水庫 水利署水庫 不過臺北市議員苗博雅調閱資料發現,柯文哲在臺北市執政期間,八年超徵兩百億以上,質疑柯文哲自打臉是為了博取聲量,但前臺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也反擊,柯市府稅收和預算誤差控制在3%以內,比中央更精準。 國民黨中央近期進行人事調整,原婦女部主任林麗蟬已經轉任基隆市政府社會綜合規劃處,遺缺規劃由北市議員、國民黨副祕書長李彥秀兼任。

以北區水資源局資料為例,新山淨水場主要供水區有基隆市的安樂、中山、仁愛、信義、中正、七堵、新北市汐止市;進一步Google搜尋「新山淨水場」,就能查到它屬於臺灣自然水公司的「第一區管理處」,從網站資料顯示,其水源來自基隆河地面水及新山水庫。 針對缺水的狀況,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表示,為因應明年梅雨晚到或沒來的窘況,將會積極掌握氣象資訊,配合條件施作人工降雨,並採取區域調度、抗旱井鑿設、輸水改善工程等措施,以有限水源做最有效運用為原則。 基隆市水情喫緊,新山水庫蓄水原先剩4成多,但今日最新數據顯示,蓄水量僅剩38.4%,也是北部地區水庫唯一跌破4成者。 水利署水庫 對此,水利署今(27)日表示,將透過強化各區域水源節水調度措施,包括加強翡翠水庫支援汐止地區的力道、人工增雨、貢寮堰上游水塘加強取水等三方向來強化,其中,翡翠水庫支援汐止地區的力道,已從每天1至2萬噸的水量增為8.5萬噸,並朝每天10萬噸努力,以減輕新山水庫的供水壓力。 水利署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為配合國家綠能推廣政策,自105年起邀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廣泛納入水庫、埤塘、滯洪池等方案研提實施計畫,評估篩選日照較長中、南部區域的離槽水庫及滯洪池等地點,積極推動示範計畫。

水利署水庫: 水庫蓄水歷線Reservoir storage hydrograph

淹水潛勢圖是經設計降雨情境、特定水文地文條件及水理模式演算,模擬防洪設施於正常運作下可能的淹水情形。 淹水潛勢圖之內容包含透過降雨組體圖說明設計降雨情境、依據不同淹水深度級距以不同顏色標示該淹水深度之範圍、使用限制說明。 淹水潛勢圖係為預先掌握災害風險而產製,目前淹水潛勢圖無法模擬未來颱洪事件的降水歷程與淹水狀況,故產製時係依據水文分析之結果,設定不同之降雨量及降雨歷程,其僅供災前防汛整備應變。 淹水潛勢圖產製過程中需考量與假設的變因眾多,而時空解析度與複雜度對於產出成果有重大影響,故結果具不確定性。 依據水災潛勢資料公開辦法規定,淹水潛勢圖僅供防災相關業務使用,不得援引作為土地使用管制或土地開發限制的判定依據。

本資料集係連結到KML檔案清冊,該格式是基於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語法標準的一種標記語言(markup language),採用標記結構,含有嵌套的元素和屬性。 根據KML語言編寫的文件則為KML文件,格式同樣採用的XML文件格式,應用於Google地球相關軟體中(Google Earth,Google Map, Google Maps for mobile…),用於顯示地理數據(包括點、線、面、多邊形,多面體以及模型…)。 而現在很多GIS相關系統也追隨Google開始採用此種格式進行地理數據的交換,本資料之KML採欄位,編碼皆為UTF-8。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統計,軒嵐諾颱風為北臺灣帶來豐沛雨量,且為全臺水庫帶來3億5565萬噸的水,略超過整座翡翠水庫容量,昨(4)日水利署表示,受此中度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基隆河與雙溪溪川流量均有效回升,使基隆地區緊張水情得以緩解。 臺灣早年即有水庫之建設,至2010年為止,臺灣已經完成之水庫計有96座,合計蓄水總容量有21億3,070萬立方公尺,有效容量19億9,922萬立方公尺,以曾文水庫最大,總容量7億1,270萬立方公尺,有效容量4億7,955萬立方公尺。 水利署表示,因應近年全球轉單效應及半導體擴廠效應,加上臺商回臺投資等,促使國內經濟加速成長,同時帶動用電需求,政府全力提升能源自主及多元並落實能源轉型,水利署配合積極投入推動,在不影響水域安全、營管、環境景觀及社會可接受情形下,找尋適合地點設立水面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