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怡昕,臺灣第一部政治劇《國際橋牌社》製作人,首集播出後,讓播放平臺 Friday 的付費訂閱數增加七倍,更成為春節期間收視最高的一部劇。 他同時是 228 白色恐怖受難者劇集《少了一個之後》、探討軍中人權紀錄片《孤軍》總監,盼用影視打翻「臺灣人不愛談政治」的刻板印象。 影視製作人汪怡昕1996年也在馬祖高登服役,是義務役的基層士官。 在他籌拍的《國際橋牌社》第二季中,拍攝了1995、96年飛彈危機下,外島備戰的故事。 他說,這些情節絕大多數是自己的經歷如實呈現,不必做太多改編。
該劇第一季獲中華民國文化部「107年度超高畫質節目製作補助」新臺幣3000萬元,並由製作公司自籌新臺幣3000萬元,加上其他民間資金,總製作費達新臺幣7500萬元,為2019年單集製作費最高的臺劇。 此外,就在臺灣即將舉行首次總統直選之際,解放軍的武裝直升機開始出現在高登島附近。 蘇婉甄拍攝了簡短的紀錄片《同島一命》,報導了這次選舉中臺灣人命運的關鍵所在。 而高登島的官兵則在前線抵禦可能的威脅,堅守「同島一命,死裡求生」的理念,為維護國家的日常生活而戰鬥到底。
因應美國的施壓,蔡政府拍板決定義務役期調整為一年──或者說「延長」「恢復」什麼的也行,不出意外是罵聲與悲觀一片,… 那個年代的臺灣社會,馬克思是「大毒草」我出生、成長在一個將馬克思和《資本論》視為「大毒草」,絕對不許碰、不能讀的臺灣社會。 2023年初來乍到,總結過去一年,臺灣圍棋誕生史無前例的「八冠王」許皓鋐,一共獲得總獎金逾新臺幣850萬元,不但在國內排名第一,… 正如我們所知,起初,沒有任何人會將一代傳奇科學家、動物行為學家兼鯨豚專家Shepresa與「人類的未來」或「人類心智」此等議題連結在一起… 中國大陸一名女網紅,在開車送貨時失蹤,沒想到被發現時,已遭到歹徒殺害,慘遭分屍、割掉舌頭,死狀相當悽慘,年紀輕輕生命就這麼被迫殞落,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汪怡昕: 臺灣汽機車駕駛「素質低落」 4國政府齊示警
《國際橋牌社》(Island Nation)是臺灣首部政治劇集,內容影射真實人物,描述政治交換、媒體操控、社會運動、主權認同、轉型正義等敏感議題,洽談播映平臺頻頻受阻。 第一季主題曲《無名英雄》於2019年11月19日發佈,由滅火器樂團製作演唱。 汪怡昕 曲名意指「臺灣的民主故事,不是由單一英雄角色或少數人所撰寫,而是島嶼上每個爭取自由民主、尊嚴生活的臺灣人」。 汪怡昕做過很多工作,當記者、進工地,甚至洗過屍體,看遍人情冷暖,最後走回影視這條路。 入行至今超過 30 年,原以商業作品為主,大約 5、6 年前,他認為是時候實現自己的理想,於是開啟「尋找臺灣記憶IP」計畫,《國際橋牌社》就是其中一個系列。
- 但他強調,呈現臺灣不同脈絡國民的記憶非常重要,不同羣體的人應該去理解其他羣體的記憶,彼此交會才能對話。
- 民主涓流,從一家出版社開始 關注民主運動發展的山燕出版社當然不可能錯過臺灣,其中一本出版品Taiwan is not Chinese在學運期間成為暢銷書,編輯之一的吉拉普莉雅說,學運時泰國人成立了奶茶聯盟,他們到每個抗議現場賣書都賣得很好,很多人想支持臺灣,想更瞭解臺灣。
- 【記者廖柏璋/綜合報導】臺灣兩職籃洋將來來去去,不停有人被「Thank You」,但很少有人像臺鋼獵鷹的小戴這麼慘,因為他只打了1場比賽、上場13分鐘就確定被獵鷹釋出了。
- 因此汪怡昕每週找學者幫製作團隊、編劇上課,強化戲劇的內容面,劇情有愛情、生命歷程、國際角力、諜報、祕辛、八卦,從商業市場的角度說一個好故事,企圖建構臺灣影視產業生態鏈。
- 像是在春節期間,不少年輕觀眾拉著家長一起看《國際橋牌社》,許多父母甚至是阿公、阿嬤,邊看邊和孩子說:「彼當陣就是按怎⋯⋯」介紹歷史;也有人邊看邊查資料,瞭解過去究竟發生哪些事。
- 「我們社會對成年人只有一種想像,工作賺錢、累積財富、退休,但弱勢跟貧窮的人已經跟不上這個了……這些媽媽不只沒錢、工作不穩定、影響下一餐…
【記者蘇柏銓/臺北報導】歷時兩年討論,國防部恢復義務役期為1年,並將由2024年起實施,總統蔡英文更宣佈將打造「國土防衛部隊」,軍方人士透露,今年陸軍將成立4個守備旅保護「臺積電」,對此國防部作計室聯戰處長林文皇坦言「行政院有給清單」,但對臺積電是否納入態度曖昧,低調表示「不能說有或沒有」。 他現在回看那時的巨變都還歷歷在目、非常感慨,「我們真的是拿著團隊所有人的前途,只想好好站著,在拼命想說一點臺灣人故事的團隊而已。今天會想說出來,並不是要撕破臉,而是想讓大家知道,很多事的過程並非大家知道的那樣雲淡風清、水到渠成。但,很多事並非商業機制、自由市場,就能輕鬆帶過的」。 《國際橋牌社》是臺灣首部政治劇集,目前已有兩季,正在擬訂開播日期,近日卻傳出製作人汪怡昕心臟無力,一度住進加護病房,還收到病危通知。 對此,汪怡昕昨(30日)透過臉書報平安,才讓粉絲稍微鬆一口氣。
汪怡昕: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Netflix對此則回應,至今未確認是否與《國際橋牌社》有進一步的授權合作,看到臺灣會員對《罪夢者》有許多討論,但與《國際橋牌社》合作與否,與《罪夢者》並無直接關係。 該聲明也指出,目前第一季1到10集都已製作完成,就只差上映播出,雖未能如期上映,但劇組將安排試播活動,相關資訊會在近期公佈。 汪怡昕表示,目前 《國際橋牌社》在播映管道上有困難,他也呼籲,對一部尚在尋找通路的影集,有媒體未經查證便如此報導,對《國際橋牌社》傷害非常大。 衛福部立桃園醫院爆發院內羣聚感染,前臺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在個人臉書上發文指稱防疫政策欠缺邏輯,才會導致部桃羣聚感染,文章貼出後遭到大批網友抨擊,隨即關閉留言功能,但仍未平息眾怒。 「國際橋牌社」小編則要大家放心,表示製作人還能在病房內打卡代表沒事。
不過,因為戒嚴的歷史與政治話題的敏感性,政治從來都不是大多數臺灣創作者跨足的領域,只有少數人曾試探性的嘗試並獲得成功。 汪怡昕2025 例如1992年媒體人馮光遠《給我報報》專欄,用荒謬的虛構情節,嘲諷社會政治;2006年製作人王偉忠也以臺灣政治為靈感,製作《全民大悶鍋》系列綜藝節目,以喜劇戲謔的手法反串政治人物。 汪怡昕 汪怡昕分享,「國際橋牌社」播出的市場回饋也有助於同業累積數據,後來第 1季的編劇鄭心媚就在公視臺語臺推出「自由的向望」系列戲劇,就是以「李明哲事件」與「太陽花學運」及「美麗島事件」為故事背景,同樣引領觀眾瞭解臺灣民主化的進程。 「國際橋牌社」製作人汪怡昕卻把「臺灣的民主」視為闖進國際市場切點,也想為成為臺灣政治類型劇的打磨舞臺,磨出經驗也想淘出好演員。
對此劇組發表聲明,「希望大家不要過度揣測」,並表示Netflix並無投資該劇。 該劇最終選擇與friDay影音合作播映,於2020年1月20日首播。 2020年1月3日,該劇在西門紅樓廣場舉辦了第一集的戶外播映會。 2021年1月,製作人暨導演汪怡昕宣佈籌備第三季,其內容將聚焦1996年至1999年間,以臺海飛彈危機和兩國論為故事背景展開。
汪怡昕: 生活
雨季,另一種朦朧美 古人常說「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季節、時間點登山看風景,也有不同的心情,雨季的臺北市區,也頗有一種朦朧美。 汪怡昕指出,高登的任務是「哨戒陣地」,意思就是老共要打過來,第一個一定先打高登,因為繞過高登挺進,就會遭到島上的側擊,所以高登島上部隊的任務很簡單,就是盡量拖,「拖到全部死光為止」。 汪怡昕 「我想我會拍這些,也是為了我的兒子,我希望他記得他爸爸在為土地做一點事。」他決定繼續拍《孤軍2》,繼續走這條路,「儘管我老婆有點生氣……。」老汪憨憨地說,整個房裡煙霧繚繞,已經分不清楚他是不是又吐了口菸。
汪怡昕: 相關新聞
衛福部立桃園醫院爆發院內羣聚感染,前臺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在個人臉書上發文指稱防疫政策欠缺邏輯,才會導致部桃羣聚感染。 文章貼出後遭到大批網友抨擊,隨即關閉留言功能,但仍未平息眾怒。 【記者廖柏璋/綜合報導】臺灣兩職籃洋將來來去去,不停有人被「Thank You」,但很少有人像臺鋼獵鷹的小戴這麼慘,因為他只打了1場比賽、上場13分鐘就確定被獵鷹釋出了。 【記者林芳如/臺北報導】義務役恢復一年,兵役制度改革引發藍綠臺北市立委補選候選人口水戰,互指「抗中保農」、「我的對手口號很多、標籤也很多」。 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今日(12/31)再反擊,吳怡農如果還是依循民進黨老步數,動不動就丟紅帽子,那當然是抗中保農。
汪怡昕: 找尋臺灣記憶IP沒有捷徑 「歷史傳承」是核心
【記者蘇柏銓/臺北報導】總統蔡英文去年底宣佈「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拍板義務役期恢復至1年,並將由2024年起正式實施,徵集對象為94年次役男。 外界關注恢復役期後,相關徵集編號將如何計算,國防部人事參謀次長室人事整備處長孫進德表示,將接續106年次停止徵集編號,因此陸軍最新梯次為2226梯、海軍艦艇兵為736梯、海軍陸戰隊為812梯、空軍則為893梯。 連勝文表示,最近很多家長羣組及年輕人的網路社羣中,對於許多孩子們兵役被迫延長一年,有強烈的不滿,大多數人是擔心影響學業或職場生涯規劃,也有很多人擔心浪費時間,但他認為比起役期延長,最糟糕的事,就是現在服役,真的很有可能會面臨戰爭! 也就是現在十幾歲到40歲的人,都有可能因為民進黨失敗的兩岸政策而走上戰場。 2005年成立「馬克吐溫」影像製作公司,以發展「臺灣記憶的IP」為主,透過影像讓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與技藝傳承下去。 曾拍人權紀錄片《少了一個之後—孤軍》、《哲人—總統李登輝紀錄片》、《客籍228受難者歷史紀錄片》、《國家的國家的國家-原住民歷史紀錄片》,節目《少了一個之後—微光》也曾入圍2屆金鐘獎。
汪怡昕: 第一季(2020年)
對此,高嘉瑜15日下午正式前往警局報案,向警方提出妨害風化及妨害名譽告訴。 此時,他稍微嚴肅地說,「我還是一直覺得想做些什麼……」因為現實環境的關係,他無法在體制外像「新電影」導演那樣純粹為理想拚搏。 「但在體制內,我覺得我也可以做一些抗爭。」老汪又燃起新菸,菸灰缸已經滿了三次。 汪怡昕2025 《國際橋牌社》一度傳出原預計於2019年11月底在Netflix上架,但由於Netflix首部華語原創影集《罪夢者》播出後反響未如預期,全面停擺了未簽約的臺劇,包括《國際橋牌社》。
汪怡昕: 李榮浩連續8年0點祝壽放閃 楊丞琳甜回:有你就有快樂
臺灣女星楊丞琳,日前在中國節目上表示「其實我在臺灣,沒喫過什麼海鮮」、「其實喫海鮮是奢侈的」掀起臺灣網友怒火,但也有不少人看到完整影片後,心疼楊丞琳「臺灣人被臺灣人欺負」。 對此,《國際橋牌社》導演汪怡昕則爆料,楊丞琳早在臺灣就先欺負很多影視圈人士。 藝人楊丞琳日前在中國節目上表示「我是廣東人」以及「其實喫海鮮是奢侈的在那」掀起臺灣網友怒火,也有不少人看到完整影片後心疼楊丞琳「臺灣人被臺灣人欺負」。 對此,《國際橋牌社》導演汪怡昕早上發文爆料指楊丞琳在臺灣就先欺負很多影視圈人士,並強調「這才叫臺灣人欺負臺灣人!」引起軒然大波! 隨後又再度發了一篇854字長文細數楊丞琳過去的所作所為。
汪怡昕: 娛樂透視
[NOWnews今日新聞]一名28歲的年輕男子平時常有「很想睡覺」的煩惱,不堪其擾的他就醫檢查,甚至向醫師提及自己「喫飯喫到一半會睡著、騎車停紅燈時會打瞌睡」等症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 民視新聞/ 綜合報導新北市新店警方,12號下午獲報,新店區公所內有民眾叫囂,員警到場時,準備將鬧事的25歲徐姓男子,帶回派出所,不料他卻突然拿出折疊刀,攻擊一名楊姓員警,造成臉部有一條,長達8公分的撕裂傷。 即時中心/林柏安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資訊,今天下午1時15分發生芮氏規模4.3與芮氏規模4.4地震,地震深度分別為25.1公里、18.3公里,震央在臺東縣政府南方77.1公里,位於臺灣東南部海域,最大震度屏東縣2級。 祕魯前總統卡斯蒂略去年12月政變失敗被捕後,支持者在全國發起抗議活動,南部胡利亞卡市9日發生民警衝突,持續一個多月下來,已經造成至少40人喪命,而檢方也以族羣滅絕、殺人及重傷等罪名,起訴新總統博魯阿爾特。 影視圈檯上檯下有兩種人設很正常,不只藝人這樣,很多人都是。
今年新冠病毒、負壓病房、諾貝爾獎、瘋狗浪等皆入題,全教總教師團隊也對試題進行解析,並表示物理、生物、地科,與去年相比都稍難,分數預估會下降;而化學科若能融會貫通,整體較易、預估分數會上升。 【劉育良/綜合報導】今天是故總統蔣經國逝世35週年,臺北市長蔣萬安今晨前往桃園大溪謁陵,他事後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凝視著「經國先生」的遺照,感受到他眼神既慈愛又期許,「對視到眼眶起霧了」。 【記者蘇柏銓/臺北報導】總統蔡英文去年底公佈「「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針對現行兵役政策通盤改革,其中更是將役男役期從4個月恢復為1年。 而民進黨立委範雲也隨即喊出修改《兵役法》,讓不分性別的國人都可以團結守護國家。
汪怡昕: 白家綺捲小甜甜風波傳「節目遭刪、丟代言」 經紀人曝最新近況
老汪自己也是個叛逆種,他從小成績不錯,考上成功高中,卻每天在校刊社鬼混,寫作文嗆老師。 汪怡昕2025 重考時,他為了賺生活費,曾到工地幹板模工,「安坑、大直豪宅我都做過,也曾在那邊拉屎拉尿,屎尿如果有靈魂,那每棟案子都有我的靈魂!」老汪邊回憶邊大笑。 第二季由於未找到願意播映本劇的平臺,最終決定首集於2021年9月在YouTube首播,其餘集數則在官方網站上架並提供付費會員觀看。 2021年12月中旬,電視播映版權確認由公視買下,並於2021年12月25日播出。 汪怡昕2025 根據《Daily Mail》報導,美國一名9歲女童在海灘上撿到了超巨尺寸的「史前牙齒」,後來被送到馬裏蘭州海洋博物館證實… 汪怡昕表示,有幾位與他相識的國軍幹部和他陳述,僅具表演性質的傳統刺槍術依舊被保留,他表示,怎麼彷彿有「武漢肺炎」改成「Covid-19」,就以為完全不相關的幻覺。
汪怡昕: 新聞360》高嘉瑜遇渣男反被酸 曝遭雙重威脅「N次傷害」
談到《國際橋牌社》,他驕傲地說,「IP應該從一整個脈絡看,歷史可以一段段獨立成為一個專欄!臺灣題材庫是藍海!」《孤軍》也是他另一部二二八、白色恐怖題材節目《少了一個之後:微光》的系列作品,他希望藉製作紀錄片和劇集來完成可能的產業鏈。 製作人汪怡昕在2015年開始啟動「臺灣記憶IP」計畫,策劃拍攝此劇,投入新臺幣百萬元,委託團隊費時一年進行田野調查,並聘請政治學者熊昔麒研究1990年代臺灣政局後寫成論文,劇本一改再改。 2018年2月,汪怡昕請前公視基金會總經理馮賢賢擔任監製,協助調整編劇方向。 2018年底,汪怡昕找來《奇蹟的女兒》編劇鄭心媚統整、改寫劇本。
【記者蘇柏銓/臺北報導】歷時兩年討論,國防部恢復義務役期為1年,並將由2024年起實施,將影響到94年次役男,也就是現在的高三生。 由於先前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羣證實,新制役男將無法「提前入伍」接受4個月軍事訓練,意即今年度將畢業的94年次役男,6月份畢業後須等6個月,待2024年1月1日才會徵集,內政部役政署專委康世鑫也坦言,目前空窗期能做到的配套措施就是協助兵籍調查、徵兵檢查。 【記者蘇柏銓/臺北報導】總統蔡英文去年底拍板義務役期恢復1年,並將由2024年起正式實施;而二兵役男薪資也從6,510爆漲到20,320元,若加上軍健保和伙食費,更達到26307元,但由於志願役二兵薪資為35,320元,外界質疑薪資差距縮小,更難讓役男轉服自願役。
民進黨三連敗,許多綠營支持者希望開除黨籍立委高嘉瑜和北市議員王世堅的黨籍,對此,國策顧問黃越綏表示,有位民進黨老黨員竟用痛哭流涕的方式透過友人,拜託她不要再繼續支持高嘉瑜、王世堅,雖然自己過往也是相挺和支持高嘉瑜和王世堅,但是看到王高兩人近來的言論,自己也懵了,真的不太理解他倆到底在演哪齣? 回臺灣的,不代表愛臺灣,更多是避險罷了,因為回臺灣還是會很努力的不要觸碰會踩中國紅線的作品,凡事做兩手準備。 而去中國的,也不一定是愛中國,更多的是逐利而已,不過當然更不敢踩中國紅線。 經紀公司每家都精得很,對政治上的自我審查也絕對是箇中高手,不用懷疑。
汪怡昕: 《SARS》外傳開拍!4集燒2千500萬 製作人下跪求經費
國防部對此坦言「目前沒調整規劃」,但強調志願役整體福利優於義務役,不會產生心理跟實質上排擠。 說當時認識的人裡,可沒有一個怪過連勝文爸爸,也沒人怪國民黨引起戰爭,「因為逼我們要生死相決的,不是你(連勝文)爸爸,不是哪個黨,而是侵略者。」汪怡昕直言連勝文沒當兵,空缺由另一個平民百姓頂上,這件事也沒人怪過他,而這些年,連勝文在爽爽過的時候,也是很多人當了兵在保護他。 汪怡昕在臉書貼出下跪照,表示「實在太感動,這次不是跪求是跪謝」。
汪怡昕: 導演汪怡昕批通告因立場遭取消 公視節目致歉
第一季故事改編自1990年至1994年間臺灣的政治局勢,描述解嚴之後主要政治勢力之間的鬥爭,以及推動民主化的過程;由楊烈、林在培、周孝安、馬力歐、李杏、廖苡喬、夏騰宏、陳妤、陳家逵、吳定謙、唐從聖、湯志偉領銜主演。 並有多位知名政治人物客串演出,如司徒文、趙少康、邱威傑、馮光遠。 汪怡昕 故事以二月政爭後主流派、非主流派的鬥爭為主軸,串起時代中重要的歷史事件。
反觀美、日、韓、印度,社會議題、政治議題本就是影視圈的重要話題,「難道我們永遠因為賣不到中國,自己就不動了嗎?這塊土地發生多少有趣故事,比好萊塢精彩太多。臺灣要克服的不是資金問題,而是要克服如何說一個好故事。」汪怡昕語氣堅定地說。 不過,汪怡昕也坦言,臺灣政治類型劇經驗確實還不成熟,沒前例可循、收看觀眾的輪廓也相當模糊,但就是因為「國際橋牌社」第 1 季實踐案例,讓製作第 2 季時知道如何修正改強,轉而由事件服務人,主角從 3 生 3 旦縮減成 2 人,讓人物刻畫更厚實,以主角的生命歷程帶領觀眾回顧歷史。 他表示,臺灣近年都處在國際熱點,「國際市場很好奇,臺灣處在共產最前線為什麼還沒死掉?但臺灣的歷史政治,其他國家的人都做不來,還是得靠臺灣人來拍,這就是市場產品的缺口」。 非做政治劇不可的理由,汪怡昕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有 3 汪怡昕 點,第 1 是臺灣的歷史與國際情勢太精彩,「哪有國家 25 年前的故事跟現在很像,多妙」;第 2是國家應建立臺灣歷史記憶;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他笑言「沒有人做戲是想賠錢的,它絕對會賺錢」。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影音串流平臺Netflix為了宣傳韓劇《還有明天》,製作迷因揶揄臺灣買不到快篩試劑,引發許多人不滿,批評是造謠。 影集《國際橋牌社》的製作人汪怡昕今天(22日)也在社羣上分享和Netflix交手後失望的故事。
「國際橋牌社2」主軸圍繞1995年至1996年臺海飛彈危機,描述驚心動魄的軍事前線與國際外交緊張局勢,全劇已於年初殺青。 1970年出生,世新三專部電影科技術組,現為馬克吐溫影像公司負責人,創作範圍包括文字、攝影、編劇等,從事紀錄片、廣告、電視節目執導工作。 這期文化+「政治是個好IP」,著手探討看似生硬的政治話題,如何被創作者透過戲劇、綜藝節目、桌遊、漫畫等軟性媒介,轉換成有趣又易懂素材。
此文一出在PTT掀起討論,汪怡昕並未獲得鄉民支持,反而挨批「情緒勒索」、「自己好好檢討」。 汪怡昕指出,昨日收到一個公視的節目邀約,希望能請團隊上節目宣傳《國際橋牌社2》,但今早他卻收到了節目邀請取消通知,原因是因為《國際橋牌社2》是一部敘述臺灣民主歷程的戲劇,「有『明顯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議題』,所以難登國家媒體的大雅之堂」。 第 2 季女主角、演出外省二代政治記者的範宸菲也認為,演員本身就是要對劇本及角色負責,沒有立場問題,「而且橋牌社的劇本沒有逼你要認同,也有不同政黨立場,並不會造成困擾」,反倒是有機會以角色身分重新活在當年歷史,讓她更覺得這片土地上的民主及自由很珍貴,因為得來不易。 媒體今日報導,臺灣政治劇《國際橋牌社》原訂11月在串流平臺Netflix上線,但因Netflix日前投資華語劇《罪夢者》失利,而喊停《國際橋牌社》合作。 對此製作人汪怡昕表示,他無法臆測Netflix決策原因,相關報導多有錯誤,盼媒體詳盡查證,如此報導傷害很大。 對此,經過幾天的沈默,楊丞琳的經紀人終於有了回應,根據《三立新聞》報導,經紀人決定捍衛楊丞琳的名譽,表示「「針對我們沒有合作過、不認識的同行等沒有任何實證的隱射造謠詆毀,已嚴重損害藝人聲譽」,並說楊丞琳現在及未來仍會把本分做好,「之後針對這些無的放矢的造謠也不再回應,謝謝大家」。
汪怡昕: (獨家)昔日中視小生江長文驚傳墜樓身亡 原因尚未查明
團隊緊急開設集資專案,籌措《SARS》外傳拍攝經費,預計製作4集60分鐘的迷你劇集,要趕在2021年年底上映。 上線前製作人汪怡昕曾誓言「就算跪著求人、舔著皮鞋找經費,也要把這段歷史拍出來」,而計畫在25日中午上線,上線7小時就突破150萬,不到24小時即達成第一階段目標,宣佈提前進入第二階段1800萬,要持續到完成2500萬製作經費。 在汪怡昕的夢想藍圖中,《國際橋牌社》不只是一次性的戲劇,他以季度戲劇的方式規劃,預計拍攝八季,每一季之間可推出以事件為主的SP(特別劇)、紀錄片、前傳,並且結合桌遊、手遊,重新找到訴說故事的方法,讓年輕人也願意看,顛覆過往臺灣戲劇市場,純粹憑感覺做戲的觀念。 汪怡昕認為,西方社會對《國際橋牌社》絕對感興趣,尤其臺灣是亞洲唯一施行西方民主的成功範例,這齣戲劇也可作為「民主制度是否適用於亞洲、華人社會」的觀照,也會是全世界觀看臺灣政治面向的一個入口。 臺灣一年365天,媒體總是聚焦在政治話題,無論是政治人物的口水戰,或者是誰又對誰放話,對外國人而言,臺灣政治是個有趣的觀察對象,每到臺灣選舉期間,總有大批國外記者派駐來臺,觀察臺灣政治版圖大變動,如何牽動國際局勢。 汪怡昕 連那些令人目不暇給的政論節目,也成了中國旅客來臺期間的最愛。
這樣的模式臺灣影視圈並不是不知道,只是要如此大規模的處理複雜政治題材,除了要找到龐大資金,還要比氣長,汪怡昕笑說,「臺灣人對自己的想像可以再勇敢一點」,他之所以這般「豪膽」,或許跟「仰攻人生」有關。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從字面上解釋為智慧財產權,這幾年IP概念走紅,延伸為創作的一種代名詞,舉凡被改編成文學、動漫、音樂、影視、遊戲等原創內容或歷史事件,都可被視為一種IP。 汪怡昕坦言,戲劇碰觸政治議題會讓演員有所顧忌,確實曾遭許多演員婉拒演出,他也會擔心是否會影響點頭參演的演員,但事實證明,「國際橋牌社」播出後反而讓這羣好演員的演技被更多人看見,他也鬆了一口氣。 同時類型劇的推展,也能讓更多臺灣好演員被看見,提供各種年齡層、不同模樣的角色,不再只是霸總、富家千金,汪怡昕以跑龍套 19 年、才以「國際橋牌社」報社主管一角獲得金鐘獎男配角的馬力歐為例,「不然你叫馬哥去演貴公子,人家只會以為是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