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10日,中國共產黨首都留守處人員從南京返回延安3天後,國軍胡宗南兵團從洛川沿成榆公路進攻延安。 1949年,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發行的十萬元面額金圓券。 金圓券於1948年原定發行20億元,至1949年6月,發行額已達130.3萬億元之巨。 日本投降前夕,國民政府軍隊主力集中於後方,在長江以北、平漢路以東幾乎沒有政府正規軍存在,在長江以南、粵漢鐵路以東僅有第三戰區的部隊。 1994年11月14日上午,小金門國軍駐軍進行火炮試射,因射程計算出錯,誤擊廈門市郊黃厝村塔頭社,造成4名大陸民工受傷,其中重傷兩人。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對此事件表示嚴重關注,認為這是一起破壞海峽兩岸和平氣氛的惡性事件,並強烈譴責臺灣當局的罪惡行徑,堅決要求臺灣當局迅速查明情況,公佈事實真相,並嚴懲肇事者,但後無下文。
月底,共產國際決議改變中共方略,準備武裝工農成立新軍,進行土地改革;但仍留在國民黨內,使國民黨及武漢國民政府成為工農革命獨裁機構。 與此同時,中共在湖南開展流血的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使國民黨不少軍官不滿,終與何鍵發生衝突;何鍵、朱培德等亦開始清共,是為「馬日事變」。 7月13日,中共發表宣言,聲明因武漢廣東之複雜關係,中共黨員應退出國民黨。
國共內戰: 歷史過程
192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八七會議”,爲了對抗中國國民黨政權的鎮壓發動了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創建紅軍,開闢農村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來武裝奪取政權。 國共內戰2025 政府將領官員,爛到了根,戰力被貪腐損毀嚴重,官兵動搖。 戰鬥中,僅大許家兜擊稍顯亮色,其餘皆等而下之,拙劣不堪。 再在民眾,老農民都在支持共軍,地主武裝也絕少支援國軍,失人心,亡天下。 面對朝氣蓬勃的新力量,舊時代必將被擊敗,千里伏線,蘭因絮果。 共軍方面,林彪的指揮,羅榮桓的預備隊建設,劉亞樓的參謀,三位一體,是共軍最現代化的超級組合。
- 反觀中國共產黨,沒有正面作戰的負擔,也不需為守衛及治理城市分心分力,專心在農村建立政治組織,同時進行土地改革。
- 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馬歇爾和第三方面在此期間反覆斡旋,但國共始終未能在改組政府名額問題,東北問題上達成一致。
- 2015年在新加坡舉辦兩岸領導人會面,但雙方未發表共同聲明或簽署協議,和平協議仍僅止於討論層面。
- 10月,汪精衛到廣東否定南京政府,鮑羅廷經外蒙古回蘇聯。
- 德國變強後欺負法國比較輕鬆,俄羅斯則是難以被攻克的堡壘,令西歐至今都顫抖。
北對南進攻,南對北同化,總要先用詩詞歌賦悵惋舊朝的滅亡,再用和風細雨消磨新朝的殺氣。 當北方人變成了南方人,有敵自北方來的一幕又要再次上演。 但這種軍事優勢在農業文明時期的作用比較突出,工業文明興起後,可以用新技術克服氣溫和海拔的部分影響。
國共內戰: 國共內戰解放戰爭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以「聯美反共」為主,對內實行白色恐怖和高壓特務統治,以防解放軍攻臺,對外聯合美日等西方國家;中共因防備美國與臺灣,政策長期封閉和「一邊倒」親蘇聯外交。 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定》,規定每年的十月一日為國慶日。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呼籲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賢達儘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組建民主聯合政府。 1937年-1949年美國對中華民國援助總金額為35.23億美元,其中,20.07億美元為國共內戰時期的援助,佔比為60%;高過中國抗日戰爭時期15.15億美元的援助(佔比為40%)。 這場戰爭大幅改變中國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並由此展開海峽兩岸關係。
9月,桂系軍閥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南京政府,汪精衛下野。 10月,汪精衛到廣東否定南京政府,鮑羅廷經外蒙古回蘇聯。 1927年12月11日,共產黨在葉挺、葉劍英的領導下發動廣州起義。 1927年12月12日,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但隨即廣東軍將領張發奎調各地軍隊反攻,1927年12月13日,共產黨軍隊被迫撤離廣州。 事後看來,父親白崇禧拒絕指揮徐蚌會戰,是一項極艱難但又十分明智的決定。 後來果然,蔣介石親自在南京遙遙指揮徐州前線,徐蚌會戰國軍大敗,6、70萬精英部隊盡喪敵手。
國共內戰: 國共內戰國民大革命
1949年4月初,國共雙方在北平和談,中共要求“國民黨政府逮捕”包括蔣介石和李宗仁在內的四十三名戰犯,遭到李宗仁政府拒絕。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渡江戰役,突破長江防線並向長江南進軍。 1949年9月,帶有制憲會議性質的由中共和其他民主黨派及愛國人士參加的新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開幕,會議通過帶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並決定改國號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 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0月24日解放軍發動金門戰役,在大嶝島之役後欲奪取金門,因種種原因失敗,被俘三千人,渡海登陸部隊在三日之內全軍覆沒。 11月16日,李宗仁胃病復發,出現十二指腸出血,遂於11月20日以治病爲由轉往香港。
國共內戰: 國共內戰
早在之前,即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大肆逮捕處死中共黨人,實行武力分共。 國共內戰 國共內戰2025 8月14日,蔣中正下野,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史稱寧漢復合(共產黨稱之為寧漢合流)。 由於北洋政府軍力強大,孫中山意識到,國民黨沒有自己的軍隊,就沒有可能成功革命。 所以國民黨自改組起,便從蘇聯引進黨指揮槍模式,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 國民黨的武裝力量通過北伐戰爭徹底推翻北洋政府統治,於1928年在形式上統一中國。 1927年8月1日從南昌起義開始,共產黨也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中國工農紅軍,試圖奪取政權。
國共內戰: 解放軍戰略進攻與國軍重點防禦
西安事變後,國共雙方經過談判決定停止內戰,共同抵抗外來侵略者。 國共合作期間由於兩黨所代表的階層利益不同,仍摩擦不斷。 國共內戰2025 ,國民政府先後調集兵力重點對共產黨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實行五次“圍剿”,前四次遭到失敗,但在最後一次“圍剿”中,迫使中央紅軍進行二萬五千裏長徵,從江西瑞金轉移至陝西延安。 國民政府在勝利後迅速由盛轉衰,短短幾年就在內戰中失敗,蔣介石未料到自己會失掉政權,毛澤東也沒想到真能打敗國民黨。 然而,以上分析顯示,國民黨失敗的因子早在抗戰期間就埋下了。 大量共產黨人被拘捕或屠殺,共產黨人的活動也轉為地下。
國共內戰: 歷史影響
隨著兩岸經濟交流頻繁,2019年,福建所有地級市人均都超過中國大陸人均GDP,2021年福建人均GDP達到1.82萬美元,僅次於北京、上海、江蘇,排名中國大陸第四。 海軍軍事顧問團方面,1946年7月16日,美國海軍部向國民政府派遣海軍顧問團,並移交271艘艦艇,包括護航驅逐艦、兩棲作戰、運輸船以及海岸巡邏艇。 公共法案亦授權總統設立駐華海軍任務處,以不超過一百名的軍官及兩百名的士兵為限。 1947年12月8日,國府外交部長與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敦共同簽署協定,美國以140艘船艦交予國府,美國協助中華民國建立海軍機構,包括建立艦隊、組織、軍港、基地與學校等等。 由美國幫助中華民國培養訓練海軍幹部,由中華民國供給美國海軍情報。 陸軍軍事顧問團方面,美國陸軍部於1945年10月要求美軍駐華總司令魏德邁準備成立顧問團,魏德邁於次年2月時在南京設立中國戰區總部,包括陸軍空軍和後勤部隊人員。
國共內戰: 中國核酸退場、抗原登場 又是誰的「盛宴」?(圖)
可是,在悲歌壯志之下,戰場失利並不影響國民對國軍和國民政府的信心,四川老翁贈與兒子的「死字旗」便是彼時國民決心的最佳體現。 國共內戰2025 可是,在此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之秋,國民黨對共產黨的諸多措施,縱然可以理解,卻也都令國民頗感失望。 中日在中國的廣大戰場進行拉鋸戰,而美國參與二戰則直接導致日本戰敗。 至1945年抗戰結束時,中共已擴張至擁有逾90萬正規軍,並在北方的陝甘寧、山東、晉綏、晉察冀、晉南、豫鄂邊等地統轄著9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管轄人口逾1.3億,並在廣東、安徽、海南多地擁有零散部隊。 1948年7月,60萬的中國共產黨軍隊對山西太原發動了7次總攻擊。
國共內戰: 內戰根源
國民黨的統一成績看上去不錯,但與其說是打出來的,不如說是各方妥協後拼湊出來的。 先是一個優秀的軍閥戰勝了幾個拙劣的軍閥,然後是一個大軍閥籠絡了一批小軍閥,連拜把子都是手段之一,統一的效果自然很差。 地方武裝是大一統的大忌,蔣介石一直在做各種努力,但始終無法消除或直接控制,地方自治、派系林立的局面最終也沒有改變。
國共內戰: 國共內戰為什麼國軍在佔有優勢地位的前提下會失敗?
隨後,國共兩軍在四平街,長春等地激戰,東北局勢急劇惡化。 5月下旬,國軍在四平街擊潰解放軍相繼佔領四平街和長春,此時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特使馬歇爾緊急要求國共雙方6月初停戰。 國共內戰 停戰期間雙方因江蘇北部政權問題互不相讓,談判未達成成果,隨後雙方在6月下旬在關內中原地區發生激烈衝突。 9月底,政府軍進攻張家口,10月初,在馬歇爾要求下,雙方再度停戰十天。
所以,方德萬指出,那些以為中國戰場在輝煌的太平洋戰爭中微不足道的論點,是錯失了重點。 國共內戰 抗日戰爭對社會層面的影響更是深遠;抗戰顛覆了傳統中國的政府、社會與人民間的關係。 數千年來,天高皇帝遠,中央政府的決策很少直接影響到下層人民;但抗戰幾乎把中國社會結構翻了個面,數千萬人流離遷徙,數億人的生活常態被破壞,深刻改變了個人與社會、人民與政府間的關聯。
白崇禧在廣西以訓練民團著名,他建議在東北建立300萬民團,包括30萬受過日本關東軍訓練的偽軍, 做為安定東北的基層力量。 這份報告書提到「時機」、「立即」、「以免貽誤事機」等時效字眼,共有12處,可見白崇禧認為當時東北戰況火急萬分,已到關鍵時刻。 可惜這份報告書未受到蔣介石應有的重視,白崇禧提出關鍵性的建議,蔣未採納,而且對東北軍事的戰略,與白背道而馳,最後導致東北陷落,影響內戰。
國共內戰: 國共內戰解放戰爭戰略決戰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7月17日,蔣中正在廬山發表講話,表明了中國對日本退讓的底線以及準備全面抗戰的態度。 8月22日至8月25日洛川會議中毛澤東稱中共之真正任務,關于軍事問題,抗日戰爭將是一場艱苦持久戰。 紅軍之基本任務是:「創造根據地,牽制消滅敵人,配合友軍作戰(主要是戰略配合),保存和擴大紅軍,爭取共產黨對民族革命戰爭的領導權。」紅軍的作戰方針是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爭。 自1927年建軍後到1937年抗戰爆發,中共展開土地改革,並多次與國軍戰鬥。 這段時期,中國國民黨稱為「剿匪」、「剿共」,中國共產黨則稱為「土地革命戰爭」、「十年內戰」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國共內戰: 許劍虹觀點:毛澤東的「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夢」
與此同時,國民黨調集三路兵力,集結在陝甘寧邊區和延安周圍。 國民黨為迎接制憲國大,下達了第四次停戰令,但對軍隊無實際約束力。 11月19日,周恩來所率的中共代表團結束了與國民黨進行了一年多的和平談判,返回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