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中隊在攻上金山時遇到蘇格蘭營D連頑抗,雙方更一度發生肉搏戰,第5中隊隊長更被英軍擊斃。 在和宜合的第230聯隊第3大隊隊長野口捷三少佐得悉第5中隊陷入苦戰後,便下令獨立速射炮第5大隊第3中隊在城門棱堡後方的山地架設速射炮,並於8時30分炮擊金山,終於逼使蘇格蘭營D連撤退,第5中隊在11日上午近9時佔領蘇格蘭營D連的陣地。 至於第230聯隊第2大隊第7中隊,在進攻「256高地」的蘇格蘭營C連右翼時,同樣遇到頑抗,又受到蘇格蘭營B連的攻擊。
莫德庇又將在香港大學的旁遮普營A連調往港島南部,準備再發起反攻。 英軍在港島東北部沿岸的防線於18日深夜被瓦解後,羅遜決定將防線退到渣甸山及禮頓山一帶,等待日出後反攻。 米杜息士營從轄下各連抽調兵員與該營營部組成的Z連,及拉吉普營B連的殘部已在禮頓山建立防線,而蘇格蘭營也派出半履帶載具前往增援。 溫尼伯營A連被抽調到渣甸山以東的畢拿山防守,而溫尼伯營D連則被調往西旅指揮部以北,並由該連派一個排的士兵到金督馳馬徑看守。 愛情保衛戰 雙方重新部署期間,英日兩軍持續隔海炮戰,日軍並每日派飛機空襲香港島,又組建左、右炮兵隊支援登陸戰。 日軍將部署於九龍西部(紅磡、尖沙咀)的炮兵編為右炮兵隊,負責炮轟寶馬角至西營盤的港島西北岸;在九龍東部(鱷魚山、五桂山及魔鬼山)的炮兵被編為左炮兵隊,負責炮轟愛秩序灣至北角的港島東北岸。
愛情保衛戰: 愛情保衛戰嫌女友身材好要分手
9日晚上11時35分左右,蘇格蘭營設於梨木樹的營部接獲A連連長鐘斯的來電,得悉日軍已經攻入城門棱堡,蘇格蘭營營長懷特(S.E.H.E. White)隨即電告大陸旅旅長華裏士,並將在下葵涌的蘇格蘭營C連調往營部所在的梨木樹準備增援,D連亦於金山就位。 愛情保衛戰 9日晚上11時45分,拉吉普營D連的巡邏隊適逢途經城門河,與日軍第228聯隊第2大隊相遇,雙方隨即激烈交火。 懷特在10日凌晨12時下令第2山炮連以4.5吋榴彈炮向城門河開火,壓制第228聯隊第2大隊。 在第2山炮連的炮火支援下,拉吉普營D連成功阻擊第2大隊的攻勢,但此時城門棱堡已被第228聯隊第3大隊攻佔。 12月10日凌晨3時,蘇格蘭營營長懷特、大陸旅旅長華裏士及司令莫德庇曾經通訊,商討反攻城門棱堡的計劃,但礙於情報不明,守軍兵力不足,當時防線左翼只剩下蘇格蘭營B連阻擋自青山公路接近的日軍第230聯隊,兼且拉吉普營D連仍在城門河一帶與日軍交戰,莫德庇最終決定等待日出再作定奪,並從香港島抽調加拿大溫尼伯營D連到九龍增援。 愛情保衛戰2025 大佐編纂《為攻略英領香港之兵要地誌並作戰資料》,詳細探討香港的地形、防衛兵力、機場和炮臺等軍事設施。
與此同時,皇家海軍把正於金鐘海軍船塢維修的蛾號炮艦及沒有動力的添馬艦鑿沉,並將指揮部轉移到香港仔兒童工藝院。 日軍為打擊皇家海軍在香港仔的基地,17日深夜,第2遣支艦隊旗艦五十鈴號輕巡洋艦曾利用夜色掩護駛到南丫島以南的水域,並以其140毫米口徑艦炮炮轟香港仔,但成效不彰,沒有造成英軍損失。 指揮西旅的羅遜沿用在聶高信山東部山腰的黃泥涌峽指揮部,該處緊臨在港島中央貫通南北的黃泥涌峽道,而羅遜亦憑著「港島旅」旅長一職享有較高指揮權;至於指揮東旅的華裏士,則在哥連臣角道與石澳道的交界處設立大潭峽指揮部。 羅遜當初在黃泥涌峽設立指揮部,原是因為他作為港島旅旅長,需要指揮整個香港島的守軍作戰,所以將旅級指揮部設在位處香港島中央及五條主要道路交匯處的黃泥涌峽。 愛情保衛戰 愛情保衛戰2025 莫德庇與羅遜在12日將港島旅劃分為東西兩旅後,港島東部的指揮工作可由華裏士的東旅分擔,羅遜因此曾考慮將西旅指揮部往西遷到灣仔峽,但因為遷置指揮部須要重新鋪設通訊線路及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混亂,所以決定沿用黃泥涌峽指揮部作為西旅指揮部。
愛情保衛戰: 日軍深入香港島(12月19日)
(Arthur Wollaston Bartholomew)少將提交了《1936年香港防衛計劃》。 巴度苗判斷日本如揮軍入侵香港,日本陸軍在開戰初期將會派出一個師的兵力發起進攻,並配合海軍及航空兵轟擊香港,而防守香港的四營正規軍及一營香港防衞軍,當中的三營正規軍在醉酒灣防線死守,而香港防衛軍則守備各機槍堡,盡力阻止日軍越過防線進軍九龍,從而避免日軍炮擊維多利亞港兩岸及進攻香港島,直至英國援軍抵達為守軍解圍。 不過,巴度苗明言目前駐防香港的軍力僅有四營正規軍,只可以應付敵軍突襲,並不足以抵擋有組織的進攻,守軍也只能背水一戰。 愛情保衛戰 故此,巴度苗多次要求倫敦增兵香港,他在1938年4月向陸軍部表示,如要按計劃防守香港,香港守軍最少要增至八個營,還要有五個中隊的空軍。
- 由於英軍沒有派兵在晚上看守水壩,而且黑暗又有雨霧,在棱堡北面防守的蘇格蘭營A連第8排也未能及時察覺日軍來襲,日軍順利移除埋在該處的炸藥。
- 香港防衛軍即時向闖入黃泥涌峽的日軍第230聯隊開火,又從渣甸山的1號機槍堡及警署附近的3號機槍堡掃射日軍,但2號機槍堡由於射界不足而未能迎戰,同時有一支香港防衛軍由黃泥涌峽警署(今淺水灣道1號)前往迎擊,並由警署內射擊日軍,第230聯隊第3大隊立即派出第9中隊進攻黃泥涌峽警署。
- 上午7時,日軍第230聯隊第9中隊開始從黃泥涌峽警署,向分別位處黃泥涌峽道東西兩側的溫尼伯營D連指揮部及西旅指揮部發動攻勢,羅遜即時向後方求援。
- 上午10時,由11號和12號魚雷艇組成的第二梯隊,同樣由西面高速衝入維多利亞港,但這次日軍在岸上的機槍和炮位已作好準備,當兩艘魚雷艇衝進海港後,便不停受到來自九龍及港島東北岸的日軍炮火密集攻擊,11號艇被擊中後仍能成功撤離,但12號艇因駕駛室被擊中而撞向九龍的海堤,艇上有7人陣亡,餘下的兩人被日軍所俘。
- 《愛情保衛戰》節目不管是真是還是虛構的,只要塗磊老師能幫助大家解決問題,能給你帶來歡樂就可以了!
- 隨著日本軍政府成立,香港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夏愨少將在8月30日率領皇家海軍太平洋分遣艦隊光復香港為止。
因為香港守軍作戰失利而且孤軍無援,身兼香港三軍總司令的總督楊慕琦於12月25日下午決定投降,當日時值聖誕節,因而被稱為「黑色聖誕」。 香港日佔時期歷時「三年零八個月」,至1945年8月30日英國皇家海軍艦隊抵達維多利亞港,佔港日軍向英軍投降,香港重光,香港恢復由英國管治。 英軍在退守香港島後,按照香港島的地勢重新部署,莫德庇將守軍的兵力平均部署在香港島的海岸。 香港島的北岸由西至東,分別部署旁遮普營、皇家蘇格蘭營及拉吉普營;而香港島的南岸由西至東,分別部署溫尼伯榴彈兵營、皇家加拿大來福槍營及米杜息士營。 愛情保衛戰 不過,由於撤退到香港島的「大陸旅」士兵陸續向「港島旅」報到,使後者的指揮部不勝負荷。
愛情保衛戰: 駐港英軍
不過第2山炮連卻錯誤向已被破壞的筆架山隧道撤退,在折返大圍時遭日軍伏擊,失去1門3.7吋榴彈炮,其餘火炮則運抵佐敦道汽車渡輪碼頭撤離。 在防線左翼的蘇格蘭營在溫尼伯營D連的掩護下,於晚上7時30分在九龍城碼頭登船撤往香港島,香港防衛軍裝甲車隊則開往佐敦道汽車渡輪碼頭登船撤退,而溫尼伯營D連於11日深夜在九龍城碼頭撤離。 香港防衛軍第1連破壞啟德機場後,於12日凌晨在九龍城碼頭由皇家海軍的魚雷艇接走。
愛情保衛戰: 日軍的進攻部署及準備
雖然土井大佐率領偵察小隊在上午登上針山偵察時,蘇格蘭營亦觀察到針山有「小量活動」,但由於土井偵察小隊人數不多,蘇格蘭營並沒有加以留意及發動攻擊。 因為英軍估計日軍的主力將由青山公路而來,所以蘇格蘭營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逼近荃灣及下葵涌一帶的第230聯隊。 直到9日下午,蘇格蘭營發現第228聯隊第3大隊進入鉛礦坳,於是發炮阻擊,但城門一帶卻於此時下雨,雨霧令英軍的視野大為縮減。
愛情保衛戰: 英國的遠東戰略部署及香港佈防策略沿革
日出前夕,第230聯隊第2大隊隊長若松少佐派出第5及第7中隊發起進攻。 第5中隊由西南面攻上由蘇格蘭營D連駐守的金山山腰(即今葵涌大連排),而第7中隊先沿青山公路南下,在下葵涌轉上「256高地」攻打蘇格蘭營C連的右翼,藉此控制青山公路葵涌段。 愛情保衛戰2025 英軍方面,莫德庇在晚上接獲指令,將仍在香港的三艘驅逐艦之中的兩艘(珊奈特號、哨兵號)撤往新加坡,以保留皇家海軍在遠東的實力。
愛情保衛戰: 英軍最後抵抗(12月22日至24日)
邱吉爾任職海軍大臣時曾稱「香港雖不能堅守,但一定要保衛」,但他當上首相後卻有感於香港在防守上的劣勢,對增兵香港態度消極,更形容增兵香港是「大錯特錯」。 然而踏入1941年,英國在歐洲戰場的陣腳漸穩,邱吉爾為首的英國政府對防守遠東的態度又轉趨積極,欲透過增兵馬來亞及香港,並聯同美國、中國及荷蘭,以威懾日本的開戰意圖,也因此促成加拿大派兵增援香港。 雖然司徒拔報告建議將香港的防務集中於固守香港島,但英國參謀長委員會的戰爭計劃小組卻另有計畫。
愛情保衛戰: 愛情保衛戰
與此同時,雖然英國調整策略加強防守遠東地區,並通過協商由澳洲及加拿大分別派出援軍到星馬及香港,但由於情報機關判斷日本不會在短期內開戰,使得增兵遠東的速度及規模都受到影響,而在遠東包括在香港駐防的英軍,在1941年年底還認為最少仍有半年時間可增強防務,所以很多防禦工事的建設及軍事部署都沒有加快進行。 日本對開戰準備充足及英美對開戰時間的誤判,不但讓處心積慮開戰的日本達成奇襲,也令日軍入侵香港和東南亞的攻勢勢如破竹,短短數個月間便席捲東亞。 英國向日本屈服關閉滇緬公路,使港英政府領導層及殖民地主管部門對香港的防守更為悲觀,香港總督羅富國及殖民地部都認為香港已無法防守,呼籲倫敦當局考慮撤出香港守軍,羅富國更認為應宣佈香港為「不設防城市」,以避免戰爭造成大量平民死傷。 不過,英國政府及軍部雖然都認為香港是難以防守,卻大力反對香港撤防,認為放棄守備香港形同鼓勵日本加快滲透和侵略香港,而向日本不戰而屈,不但打擊英國國內的民心士氣,也打擊中國抗日士氣,進而削弱英國政府的威信,更有機會誘使日本加快發動戰爭,後果極為嚴重。 德、意、日於1940年9月在柏林簽訂《三國同盟條約》,軸心國正式形成,在此情況下,正在抗擊德國的英國,更不可能對軸心國之一的日本作出退讓。 英國政府決定不再與日本進行談判,並於10月重開滇緬公路,以表達不會向與德國和意大利結盟的日本作出妥協的決心,英日兩國爆發戰爭的危機因而再次升溫。
愛情保衛戰: 日軍入侵過程
第23軍獲調派空襲香港的機隊,主要由較輕型的單引擎俯衝轟炸機組成,對襲擊英軍基地及防禦工事的攻擊力有所不足,故此日軍也預備必要時調派更多機隊參與侵港作戰,包括抽調海軍及陸軍參與菲律賓戰役的重轟炸機部隊,改為空襲香港。 愛情保衛戰 在開戰後,日軍曾調派九七式重轟炸機、九六式陸上攻擊機及一式陸上攻擊機,合計62架雙引擎轟炸機,加強對香港的空襲。 由於香港山地多平地少,九龍半島和新界之間有丘陵分隔,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又有維多利亞港隔開,香港島的地勢也是以山地為主,地形不利於機械化部隊推進,所以日軍只派出小量裝甲部隊參戰,而以步兵及炮兵為主力。 日本陸軍直接投入攻打香港的地面部隊約有29,120人,即是第38師團及荒木支隊的總和,這個人數尚未包括第1炮兵隊、憲兵及其他支援單位。 雖然英國政府及軍部在1941年決定向遠東增兵,但歐洲及北非戰場都已耗用英軍大量兵力,所以英國政府便要求在大英帝國體系下的澳洲及加拿大自治領派兵協防遠東,澳洲決定派兵支援英屬馬來亞及海峽殖民地,加拿大則答應增援香港守軍。
從這一點上倒真的可以推測,劇目組根據背後真人真事,又無法讓當事人出臺的尷尬事。 這也是觀眾朋友質疑的假戲,讓普通百姓從中受到教育,一臺節目,不管真的也好,假的也罷,只要我們從中得到受到教育,得到啟迪。 一開始我也是愛情保衛戰的忠實粉絲,特別愛看,覺得裡面塗磊說的很多話很經典,所以基本每期都看。
愛情保衛戰: 香港保衛戰
黃泥涌峽的西旅指揮部失守後,英軍西旅在聶高信山與金馬倫山之間的布力徑另設指揮部。 羅遜準將自留言率兵突圍後便全無音訊,總司令部及旅部也未知他的生死,西旅指揮職務遂交由香港義勇防衛軍司令羅斯上校代理。 愛情保衛戰2025 香港島從12月13日起遭到日軍連日的空襲及炮轟,導致筲箕灣至北角一帶的工廠區及油庫起火並產生大量濃煙,港島東北岸的濃煙在風勢下籠罩整個維多利亞港,嚴重阻礙英軍的觀察視野,日軍於是在12月18日晚上利用濃煙作為掩護發動登陸戰,成功在香港島的東北岸登陸。 駐港皇家海軍的色雷斯人號驅逐艦,該艦曾於14日晚上突入維多利亞港擊沉日軍聚集的船隻。
雖然日軍在三個月後便入侵香港,令改革戛然而止,但戰前的行政混亂使香港官員須引以為戒,加上戰爭使殖民政府的權威受損,香港政府在戰後嘗試革新政制及地方行政,提升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從而催生楊慕琦計劃及戴斯德的新界村代表改革。 踏入1941年,香港面對日軍入侵的壓力與日俱增,為因應戰爭一旦爆發後的人力需求,政府呼籲香港市民參加義務性質的防空救護隊及後備滅火隊等民防組織。 第229聯隊第2中隊在赤柱正灘突破赤柱村防線後抵達東頭灣道及黃麻角道的交匯處,第229聯隊第3中隊亦沿黃麻角道往南推進。 第229聯隊第2中隊於25日凌晨進攻聖士提反書院,英軍從後方防線開火射擊,第2中隊躲避時又受阻於鐵絲網,惟有要求第3中隊從黃麻角道增援及以噴火器逐退附近的英軍。 凌晨4時,報復心切的日軍第229聯隊第2中隊在攻入作為戰地醫院的聖士提反書院後展開大屠殺,不但屠殺在病牀上的傷兵,更姦殺留在戰地醫院內的護士。
愛情保衛戰: 愛情保衛戰 2022-03-09 載入評論…
下午1時40分,旁遮普營增援灣仔但被擊退,蘇格蘭營亦被第228聯隊逐退到馬己仙峽。 愛情保衛戰2025 下午3時,日軍第229聯隊收縮壽臣山的包圍圈,使該處的米杜息士營C連投降,雖然尚有數十名守軍匿藏在壽臣山軍火庫的地下工事繼續堅守,但實際上英軍已失去這座最後的彈藥庫。 清晨6時25分,第230聯隊第2大隊開始進攻在黃泥涌峽道東面,位於渣甸山西南面的英軍高射炮臺(今陽明山莊側面),該炮臺的兩門3.7吋高射炮曾於16日擊落一架日軍飛機。
愛情保衛戰: 香港保衛戰悼念場地
在香港邊境集結的第229及第230聯隊都已在12月7日完成最後休整,只有距離香港較遠的第228聯隊需要繼續行軍。 日軍對進攻香港一直保持高度機密,為防被英軍洞悉其調動大軍的真正意圖,日軍內部將是次調動稱作準備進攻昆明,日軍又採取晝伏夜出的策略,盡量在夜間行軍,在日間則將人員及裝備隱藏,又刻意將部隊的陣地分散在各處,並在晚上嚴控燈火,即使時值冬季,在野外也不生火煮食及取暖,避免被英軍發現有大量部隊在香港邊境集結的跡象。 第38師團於1939年8月在名古屋編成,是日本為準備擴大中日戰爭的規模及在持久戰中尋求突破而增設的11個師團之一。 第38師團於1939年10月從大阪出發,同月下旬在廣州黃埔登陸,先後被編入第21軍、南支那方面軍和第23軍。 該師團一直活躍於廣東地區,於1940年3月參加攻佔中山,同年5月至6月進攻良口,1941年4月至5月在東江作戰,其後封鎖香港及澳門往來中國內陸的交通線,第38師團在兩年間參戰達390次,可說是「身經百戰」。 日軍在1940年控制廣州及珠江口一帶後,當時的南支那方面軍已經著手籌劃進攻香港,並封鎖廣州白雲山一帶,利用該處的山勢模擬醉酒灣防線,進行在山區行軍、運輸、部署和作戰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