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地點11大分析2025!(小編推薦)

觀察流星是深入天文學世界的最有趣、最簡單的方法之一。 在本文中,我們將為您提供有關如何成功觀測流星雨的提示。 你還可以參加關於流星的測驗以測試你的流星狩獵的技能。 流星雨地點2025 還有一點是需要注意星星升起的時間,星星的起落與時間會隨著季節而變化。

  • [NOWnews今日新聞]今(29)日寒流持續發威,苗栗頭屋鄉今晨只有攝氏4.0度,其餘各地除了臺東縣外都有出現10度以下低溫,全臺冷吱吱,而彰化縣今晨最低溫也僅有5.9度。
  • 在進入清水灣一、二灘之前的迴旋處轉入大坳門道,走到盡頭便是停車場、燒烤場,那一帶非常空曠,大家最好準備地氈、沙灘氈之類,到時就可以躺在草地之上看流星雨。
  • 我們相信:過去的旅行是加法,只想把行程塞滿所有的熱門景點與購物行程,本質的旅行則是減法儀式,不追求物質、而是學會讓心更廣、讓視野更廣闊,深度體驗不同文化。
  • 鶴咀位於香港島的最東南端,雖然交通不便,卻因偏遠又人跡稀少,吸引不少星空攝影發燒友。
  • 帶上露營裝備,在山上選擇合適的位置,細看流星和日出吧。
  • 只要是空曠且無光害(燈光、車燈、月亮)的郊區,都是很好的賞星地點,高山視野最佳,但要注意保暖、防蚊、安全。

在過去的年度,天文臺視英仙座流星雨是最值得欣賞的流星雨之一,也是每年的三大流星雨之一,今年英仙座流星雨高峯期預計於8月13日出現,預測在高峯期間,流星雨的天頂每小時出現率可達到100。 位於大美督的船灣淡水湖主壩,除了適合踩單車及燒烤放風箏等戶外活動,也是觀星好去處,主壩四周視野廣闊,深入其中並朝向東方更有漆黑的環境,加上有不少公共交通工具可達,到此觀賞流星雨是不錯選擇。 英仙座流星則預計會在7月17日至8月24日出現,高峯期為8月13日,天頂每小時有多達100粒流星橫越天際,不過本地觀測條件屬惡劣,相信未必可以欣賞到今次的英仙座流星雨。

流星雨地點: ▋ 雙子座流星雨(2021年12月13日至14日)

利用星點對焦後,對準天頂或天空中最為黑暗的區域,將光圈及感光度調至合適數值(約F2.8或以下,ISO800或以上),並視乎有否使用追星裝置,選擇合適的曝光時間。 一般而言,曝光時間愈長則愈有機會拍攝到突如其來的流星。 觀測時可帶備星圖、紅光電筒、地蓆或摺椅,並注意觀星禮儀,切勿在觀星地點胡亂照明,以免影響其他觀星人士。 流星雨地點2025 在拍攝流星雨時,最適合的鏡頭就是「廣角」,由於廣角鏡頭可以拍攝的範圍較廣,和其他鏡頭相比,自然更有機會記錄到天空各處的流星,不過也因為取景範圍廣大的關係,想要只拍某一顆流星的話,就要在焦段上有所取捨纔行。 在無光害的追星環境下,建議把曝光值設定在20至30秒左右即可,一旦曝光的時間太長,便會導致整個影像變得太亮,還可能讓一些本來就比較暗的流星變得不明顯,甚至是直接消失在鏡頭中,拍不出理想中的流星雨。

在觀測流星雨時,可以發現所有流星視覺上似乎是從同一個點輻射出來,這個點稱作「輻射點」,流星雨會由輻射點的所在位置命名。 流星雨地點 其中1月象限儀座流星雨、8月英仙座流星雨、12月雙子座流星雨,因極大期平均每小時流星數量達數百顆,並稱為年度三大流星雨。 臺北天文科教館指出,獵戶座約在晚上10時至11時從東方升起,在10月20日晚上10時以後至10月22日清晨天亮前都是適合觀賞的時間。 這個流星雨的極大期通常會延續好幾天,從10月中到10月底的半個月期間都可以觀賞。 英仙座流星雨最佳觀賞時間為8月13日,不過根據天文臺9天天氣預報,在8月13前幾日都有大驟雨,而8月13日當日就短暫時間有陽光,有幾陣驟雨。

流星雨地點: 快來向最壯觀的流星雨許願!夏季「英仙座流星雨」大爆發,每小時百顆流星從天傾瀉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臺南3日電)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的雙子座流星雨將在12月壓軸登場。 南瀛天文館今天表示,活躍期落在12月4至17日間,極大期落在12月14日,預估每小時將有150顆流星劃過天空。 英仙座流星雨因為輻射點位在英仙座得名,每年大約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間出現,並在8月達到極大期。 英仙座流星雨的特色在於速度快,每秒飛行速度接近60公里,加上明亮的流星、火球數量多,容易觀測到帶有尾痕的火流星,成為天文迷的觀測重點。 獅子座流星雨2022|雖然有獅子座流星雨有「流星雨之王」之稱,不過今年的預測數目明顯比往年少,每小時只有10顆左右,而且天文臺預測當日天氣只有短暫時間有陽光,可能會偏向多雲,所以未必那麼容易看到流星劃過的痕跡。 臺北天文館將在流星雨極大期 12/14 晚間 19:00 進行直播,以高畫質攝影機進行星空直播,讓民眾透過網路也能即時欣賞到這次難得的流星雨美景。

  • 不過由於月球會在晚上10時53分升出,觀測條件受月光影響而漸漸轉差,因此太空館建議,市民可在晚上10時至11時欣賞。
  • 這裏光害較少,肉眼已經可以看到閃閃發光的星星。
  • 大坳門位於西貢的東面,簡單來說就是清水灣附近。
  • 決定流星雨能見度的四個主要因素是雲量、高峯時間、輻射點位置和月相。

臺北市天文館也會在陽明山、梨山、蘭嶼等適合觀星的地點,架設高畫質的攝影機進行星空直播,屆時將吸引不少民眾觀看。 「寶瓶座η流星雨」是每年固定發生的中型流星雨之一,今年極大期預計落在5/5~5/6凌晨,輻射點在天頂時,每小時的流星數量估計約為50,平均亮度約2等,流星速度快,將有機會欣賞到流星軌跡或餘痕,但明亮的火流星相對較少。 南瀛天文館表示,2021雙子座流星雨時間為12月4日至12月17日之間,根據國際流星組織資料顯示,2021年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預期會在臺灣時間12月14日凌晨1點,另外14日晚上6點半到15日凌晨同樣也能觀星,預估每小時約150顆。 流星雨地點2025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英仙座」流星雨要來了! 星空迷年度盛事,臺北天文館預測今年「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期落在8月12日深夜到13日黎明前,11日到14日夜間也是觀賞好時機,流星量每小時最多可達上百顆,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趁勢推出幾處最佳觀星點,邀請民眾來嘉追星許願。

流星雨地點: 好美!雙子座流星雨12/14最大期「每小時150顆」 最佳觀星時間地點出爐

例如,象限儀座流星雨和雙子座流星雨分別與小行星 2003 EH1和小行星3200 Phaethon相關。 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109P/Swift-Tuttle)」,該彗星以133年為週期繞著太陽公轉,當地球進入或接近其軌道時,彗星留下的碎屑就會受地吸引力吸引落入地球,形成流星雨。 至於臺北的南邊(三峽)及東邊山區(新店、北宜)也是不錯的地點,但因這些山區並非高山,要找到視野寬廣的地方並不容易。 此外,北海岸的富貴角、老梅、野柳、金山;東北角的北關;靠近山區的基隆山、孝子山、金瓜石等,也都是觀星的好地點。

流星雨地點: 露營樂報導

臺北市天文館也提醒大家, 欣賞流星雨以遠離都市的山區為佳,只要挑選視野開闊,光害少的地方,以肉眼觀賞即可。 流星雨地點 流星雨地點 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年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期預測約發生在今晚10點半左右,本流星雨極大期前後幾晚,會有間歇性的明亮流星出現,因此年初那幾天晚間的下半夜,還是有機會觀看到零散出現的象限儀座流星。 流星雨地點 同時,氣象局也說明,今晚9點後月亮會盤據空中,對下半夜出現的觀測相當不利。 其實只要在光害比較少、又寬闊的地方就可以進行觀測了,通常有許多人都會選擇到陽明山上觀測流星雨,交通局也說明,如果人潮較多會進行交通管制!

流星雨地點: 推薦閱讀

一般來說只要空曠且無光害(城巿的燈光、路燈、車燈、月亮…),都是良好的地點,但因為季風的因素影響,南部優於北部,高山優於海濱,愈往高山視野愈佳。 由於觀星地點多數是偏遠的郊外地區,建議結伴同行,並帶備足夠食物、食水、攝影器具的電池及防蚊物品。 愈來愈多香港人對行山產生興趣,不過對於行山新手來說最擔心一定是如何挑選合適自己的路線。 Klook 小編精選10大行山新手必行路線,全部3小時內可以完成,屬初級難度。 加上沿途還有絕美風景,新手一樣可以邊運動邊打卡。 消費券可用於「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所涵蓋的公共交通服務及的士等,並不會對「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計算補貼有任何影響。

流星雨地點: 雙子座流星雨時間

大坑墩位於清水灣半島的東邊,其郊遊及衛生設施都非常完善。 場地雖受西面市區的光害影響,但其餘方向的視野都適合觀星。 水瓶座δ南流星雨將於7月12日至8月23日期間發生,7月30日迎來高峯,每小時最多隻有50粒流星左右。 流星雨地點2025 6月下旬香港將出現罕見的「八星連珠」,屆時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七顆行星加冥王星會連成一線,日出前都有機會觀賞。 鶴咀位於香港島的最東南端,雖然交通不便,卻因偏遠又人跡稀少,吸引不少星空攝影發燒友。

流星雨地點: 今年第一場流星雨直播

由於天氣狀況直接影響能否觀測星象的結果,因此出發前,務必事先查詢氣候狀況,以選擇天氣晴朗,能看到流星雨機率高的地區前往,纔不會白跑一趟。 如果是想要在高雄觀賞「獵戶座流星雨」,也可以到「西子灣堤旁、壽山、澄清湖、鳳鼻頭、大社觀音山、大坪頂、旗津的旗後砲臺、中寮山的香菇亭、基地臺」都有機會看見精彩流星雨畫面。 宜蘭、南方澳等沿海地點都是觀賞銀河星空的絕佳景點,不過有些漁港會有漁船在海面上作業,可能會有光害問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