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只去了半天,不夠時間逛,冇機會探訪所有動物,但已經給我留下很好的印象,環境大很舒服,花草也打理得宜。 木柵動物園2025 木柵動物園 動園依山而建,入場後可先乘觀光車到山上,每程5元,由上而下,遂處參觀,動物種類不少,有小朋友同行,更加推介。 此外,動物園除設餐飲區供旅客休憩外,又有輪椅、嬰兒推車等租用,令諸位遊客更容易照顧同行的長者與小孩,非常體貼,難怪遊客接踵而來了。 然而,遊覽近期火熱的熊貓館須另外收費,想見國寶一面的朋友便要留意了。 陳素慧說,這次調整收費對市民來講沒差,目前全票60元,但進教育中心看展、搭遊園車還要收費,這次調整費率是全部包含在內,市民票、非市民票皆採一票到底,財政局也協助成本分析纔算出此費率。
現在展示於兒童動物區的動物包括:雙峯駱駝、迷你馬、羊駝、蜜熊、浣熊、長鼻浣熊、家驢、絨鼠、環尾狐猴、褐狐猴、白頸狐猴、狐獴、蘭嶼豬、白羅蔓鵝、中國鵝、雞、鴨。 除了到動物園外,也可以安排一日遊行程搭乘貓纜觀賞臺北市景、到貓空品茶,也很推薦假日到深坑老街喫臭豆腐、逛市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遊客列車是動物園裡最方便的移動方式,在園內的無尾熊館旁設有列車總站,若是從貓纜動物園南站入園的遊客,也可以在鳥園旁的鳥園車站搭乘遊客列車。 另一個人氣打卡小喫,就是在駱駝區的知名連鎖Street Churros吉拿圈。
木柵動物園: 木柵動物園攻略|必看熱門館區、交通方式、參觀路線總整理,無尾熊/熊貓圓仔融化你心!
店內有獨道喫茶包廂,搭配窗外盎然綠意、賞心悅目,一杯茶細細品味、沈心感受,山的溫度。 主廚創意十足的茶餐料理,包括桂香茶大、金字塔茶炒飯、放山白斬土雞等美食,竭盡所能來滿足所有到訪的遊客。 貓空 山上有不少的登山步道,是週末假日在臺北很適合出遊與走走的地點。 其中最受到歡迎的可以說是輕鬆好走的樟樹步道,步道長度約1200公尺,單程約半小時就可以走完,再加上步道坡度平緩、起伏不大,遊憩設施完善,是貓空步道中非常熱門的一條。 而且樟樹步道沿路除了設有觀景涼亭、蓄積雨水提供農作灌溉的生態水池還有一些舊有的農村設施,讓人感到放鬆有趣。 木柵動物園 1、公車:搭乘236、237、282、282(副)、294、295、611、611(區間車)、小12、棕11、棕15、棕3、棕6、綠1至捷運動物園站即可到達臺北市立動物園。
- 穿山甲的英文名稱pangolin來自馬來文,意思是指會捲曲的動物。
- ● 非洲動物區:位於臺北市立動物園澳洲動物區旁,本區展示有許多世界級珍獸,如非洲象、長頸鹿、犀牛、河馬等。
- 然而,遊覽近期火熱的熊貓館須另外收費,想見國寶一面的朋友便要留意了。
1923年,一隻澳洲鶴在遊客面前飛走,狒狒、猩猩及臺灣獼猴曾以挖地道、開鎖方式逃脫,水獺曾跳出高達1.2公尺的圍牆,幾天後自己回到展區,亞洲象馬蘭幼時也曾擠出圓山動物園的欄杆逃脫。 臺灣戰後時期初期,動物園剛從戰火中走出,動物種類及數量稀少,但戰火並未嚴重損及動物欄舍,因此戰後的建物大多沿襲過去的規模。 1940年代後期開始以動物表演、動物展覽會等活動吸引遊客。 1950年代開始擴建並大量引進新動物,新增獸欄園區,面積約5.8公頃。 位於沙漠動物區入口處,2004年7月18日開幕,共有兩層樓,是經濟部能源局委託工研院執行臺北市立動物園「建築節能計畫」的成果。 以《三隻小豬》童話故事做為背景,探討三隻小豬如何利用各種建材和發電方式,讓住屋達到冬暖夏涼、節省能源的目的。
木柵動物園: 園區動態
2003年,與臺東縣池上鄉臺糖池上牧野渡假村合作建立動物衛星族羣,是第二保育繁殖中心。 共有兩層樓,一樓包括網室生態區、食草栽培溫室、昆蟲未來館、昆蟲特展室;二樓則有序幕展示室、多媒體教室、臺灣昆蟲區、夜行昆蟲區、溫室區。 獅子:「獅忠」原為英國皇家大馬戲團所豢養,1990年至臺灣巡迴演出時遭遺棄,1991年由臺北市立動物園所收留,在園期間長達16年,由於曾長期受過馬戲團訓練,性情溫馴聽話,2007年4月22日過世,享年26歲。 中南美洲熱帶雨林區於2018年完工,以仿自然環境之綠籬及水道貫穿全區,人工島間以無圍欄設計打造混養環境。 展示馬來長吻鱷、三線潮龜、大食蟻獸、小食蟻獸、水豚、三種蜘蛛猴及多種中南美洲靈長類等。
- 推廣組:有關動物園之社會教育與活動、園區參觀解說導覽、附設教育中心與圖書館管理、學校校外教學輔導、業務管制考覈及有關學術研究等事項。
- 園內包含8個戶外展示區、6個室內展示館、2個環境教育教學場所,2021年底有動物354種、2,407隻(未計算昆蟲、部分魚類及農委會收容計畫動物)。
- 隨著纜車升空,能眺望周邊山巒與臺北市景的不同變化是搭乘貓纜最具魅力之處,尤其是腳底下也是玻璃的水晶車廂更是一大賣點,很適合和臺北市立動物園安排在同一天的行程裡。
- 臺北市立動物園目前面積有165公頃之廣,是全臺佔地面積最大的動物園。
- 路線由臺北市立動物園西南側起,至貓空地區,全長4.03公里,為臺灣最長,並具有大眾運輸性質的纜車,途中共設4站提供載運的服務。
- 當一對藍鵲繁殖時,常有幾隻未繁殖的藍鵲留在巢邊當作幫手,共同餵食幼雛,是極為特殊的育幼行為。
- 1914年創立於圓山地區,舊稱「圓山動物園」,與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臺北市立兒童新樂園舊址,今圓山遺址)相鄰。
從樹基、樹幹到樹冠層的混羣教育展示營造出熱帶雨林的生態場景。 展示澳洲特殊的生態環境和動物,本區栽種許多澳洲特有的桉樹,展示僅分佈在澳洲的大灰袋鼠、無尾熊及體型名列世界第二和第三的走禽 - 木柵動物園 鴯鶓、食火雞。 2004年11月開幕,是由原本的可愛動物區改建而成,針對中、小學生的的自然教學而設,以埤塘、水田等濕地與郊野生態造景為主。 由「田野生態展示區」、「本土農村生態展示區」、「農莊動物展示區」、「埤塘生態展示區」、「動物行為學院」、所組成,點出人類與動物間的密切關係,提供學童、家長與老師一處共同體驗與學習的空間。 室外動物有獅子、黑猩猩、非洲象、犀牛、狐猴、棕鬣狗、格列威斑馬、獵豹、河馬、侏儒河馬、河狸、水獺、浣熊、小貓熊等…展區行到腳軟也未行完。 為推廣野生動物保育,臺北市立動物園開始推行「動物認養計畫」,讓一般民眾也能協助動物園進行保育工作,野生動物得以保有原生活空間與獲得適當的協助。
木柵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園美食
為了將這些觀念深植在小朋友心中,節能屋中設計了許多遊戲式的設備,例如太陽能發電、人力發電腳踏車等,二樓則有圖書區,主要介紹各式建材與奈米塗料的運用。 位於紅鶴區正後方,定期舉辦各種特展與教育推廣活動,並配合中小學的校外教學提供教學資訊。 木柵動物園2025 為遊客參觀的主要動線,串連起熱帶雨林館樓高24公尺的展示空間以及其他小展區。
木柵動物園: 推薦行程
、白麪捲尾猴、黑蜘蛛猴、棕蜘蛛猴、黑掌蜘蛛猴、黑吼猴、白手長臂猿、馬來貘、水豚、小爪水獺、大食蟻獸、小食蟻獸。 穿山甲:「穿胖」於1997年底誕生,園內的第一隻穿山甲寶寶。 2021年9月8日上午,高齡23歲又9個月的穿山甲「穿胖」因老化衍生腎功能衰竭離世。 不僅是第一隻在園內出生的穿山甲,更是目前世界穿山甲紀錄中最高齡的個體。 雲豹:「雲新」於2001年被發現以不法渠道被走私來臺,後輾轉來到動物園度過餘生,一度成為本區之臺柱。 因老化衍生多重器官功能衰竭於2018年10月逝世,享年18歲。
木柵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小檔案
無尾熊館設有多個獨立空間,每間屋頂都有天窗可以讓陽光照射進來。 若是天氣條件良好,會很幸運看見無尾熊偶爾也會到戶外展示場活動,享受溫暖的陽光。 而穿山甲館內部,以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環境為展示主軸,展現熱帶雨林生物的多樣性。 木柵動物園2025 而若是到訪這個展館,也能夠發現,動線得設計呈現高低落差,以及園方讓動物能夠近距離穿梭遊客之間,讓遊客能深刻體會水域、樹林、樹冠層的沉浸式複合生態系,瞭解保育雨林的重要性。 臺北市立動物園目前面積有165公頃之廣,是全臺佔地面積最大的動物園。
木柵動物園: 木柵動物園
木柵動物園內,目前共有8個戶外主題園區和6個室內主題館,其中戶外主題園區分為「臺灣動物區」、「熱帶雨林區」、「沙漠動物區」、「澳洲動物區」、「非洲動物區」、「溫帶動物區」、「兒童動物區」及「鳥園」。 室內主題館有「新光特展館(大貓熊館)」、「無尾熊館」、「企鵝館」、「昆蟲館」、「兩棲爬蟲動物館」,以及「熱帶雨林室內館(穿山甲館)」,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及遊園時間,選擇想要觀賞的動物區,來安排遊園的路線。 木柵動物園2025 除此之外,有廣大空間販售動物園及貓熊相關商品,部分空間亦介紹貓熊整體概況等,提供學童、家長與老師一處共同體驗與學習的空間。 木柵動物園 在開放初期深受臺灣民眾的注意,天天擠爆成為最多人參觀的展館,媒體亦爭相報導,連捷運站及動物園大門口都要顯示當天還有多少剩餘名額,假日名額為19200人次,非假日為14400人次。 2013年7月6日,雌性貓熊圓圓產下圓仔,2014年1月6日正式見客,2020年6月28日再產下圓寶,參觀人數也因此隨之暴增。
木柵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園區介紹
白鼻心為臺灣特有亞種,棲息環境以臺灣的中、低海拔闊葉林及開墾地為主。 穿山甲的英文名稱pangolin來自馬來文,意思是指會捲曲的動物。 當牠們遇到危險時的立即反應是將身體捲成球狀,用尾巴保護脆弱的頸部及腹部,同時,鱗片會直豎起來露出銳利的邊緣,以更有效地禦敵,讓敵人知難而退。 也會喫甲蟲、蟬、蝗蟲、螞蟻、蜘蛛、蜥蜴、蛇及鳥蛋。 用嘴去除果皮,會用腳抓住大型的昆蟲及脊椎動物,然後再用嘴分解獵物。
木柵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2022最新消息一次看!
知名動物有臺灣梅花鹿、臺灣黑熊、山羌、臺灣野豬、歐亞水獺、臺灣長鬃山羊等,以高比例的臺灣特有種與亞洲種著稱,其中不乏幾近絕跡的珍貴品種,如雲豹(展示樣本非臺灣原生種)、藍腹鷴、臺灣穿山甲等。 木柵動物園2025 臺北市立動物園是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的一座公立動物園,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1914年創立於圓山地區,舊稱「圓山動物園」,與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臺北市立兒童新樂園舊址,今圓山遺址)相鄰。
木柵動物園: 木柵動物園怎麼去
● 澳洲動物區:位於臺北市立動物園沙漠動物區旁,袋鼠是本區最具特色的代表,這兒展示的袋鼠有六種之多,您可由牠們的外表、習性逐一區別。 臺灣獼猴是日行性的動物,主要活動時間集中在清晨及黃昏。 棲息環境為濃密的天然林、裸露的岩石地及水源區附近。 在日治圓山時期,直到1940年動物園內纔出現第一位專職園長。
行駛路線為列車總站至鳥園車站,2007年新增鳥園車站至貓空纜車動物園南站,每輛三節車廂,可擴充至四節,可載人數約70人。 由於列車總站每逢假日均大排長龍,因此許多遊客選擇先步行參觀後,再前往鳥園車站搭乘,以避免久候之苦。 木柵動物園全名為臺北市立動物園,位於臺北文山區的木柵, 1986 年 10 月下旬建成,佔地逾 180 公頃,屬全亞洲最具規模的動物園。
木柵動物園: 石尚 – 貓熊主題餐廳
飼養黃帶、迷彩、金色及鈷藍等四種箭毒蛙,在工作站內,不僅以透明玻璃櫥窗呈現箭毒蛙成蛙的飼養展示箱,還細分出繁殖區、孵化區、蝌蚪區及幼蛙區。 藉由呈現照顧箭毒蛙的日常,同時向大眾展現動物園在箭毒蛙繁殖工作上的成果。 亞洲熱帶雨林區:馬來長吻鱷、婆羅洲紅毛猩猩、大長臂猿、黑天鵝、笑翠鳥、花豹、網紋蟒、馬來熊、食蟹獴、亞洲象、印度大犀鳥、孟加拉虎、馬來貘。
木柵動物園: 熱帶雨林室內館(穿山甲館)
目前動物園入園門票全票60元、優待票30元,若要參觀園內的教育中心加收全票20元、優待票10元,遊客列車一律車資5元。 ● 臺灣動物區:位於臺北市立動物園入口不遠處,本區展示有20餘種本土野生動物,包括臺灣黑熊、臺灣山羌、水獺等,並有幾近絕跡的珍貴品種,如雲豹、藍腹鷴、 梅花鹿等。 藉以喚起國人愛護本土動物的意識,更希望對臺灣野生動物保育有所貢獻。 木柵動物園2025 紅遍全臺各世代,生動又可愛的馬來貘插畫想必已深植大家的心中,在臺北市立動物園熱帶雨林區有能一睹馬來貘本尊的機會,尤其在小來貘-貘豆出生後,每到假日想見見貘豆一面的遊客們總會將馬來貘的家門擠得水洩不通。
本館以不同的生態系展示各種兩棲爬蟲活體動物,包括溼地、熱帶雨林、溫帶森林、沙漠等四大類型。 除了經常性的動物生態展示區之外,館內還有靜態的解說教育展示區及定期更換主題的特展區,希望藉由各類動物、寫實模型、互動教材與文化藝品的多元展示,引導遊客進入兩棲爬蟲動物的奧祕世界。 館內設計分為溼地、熱帶雨林、溫帶森林和沙漠四大類,以不同的生態系展示各種兩棲爬蟲活體動物。 本篇整理了動物園園內介紹、園區接駁服務(園區列車及纜車)、美食餐飲和紀念品店,讓你看完這篇導覽,可以快狠準的規劃遊園路線,快來好好研究筆記下來一波,如果有需要購買優惠套票也可參考另一篇動物園門票攻略。 臺北市立動物園票價親民,每年吸引上百萬名遊客,收益也相當可觀,是臺北市庫的金雞母。
木柵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
編輯推薦,直接購買臺北動物園與貓空纜車套票,如此一來,就能省下門票的費用! 在文章最後,編輯也會推薦貓空有哪些美食一定要去試試。 而於動物園附近,在2007年新增了觀光休憩功能的貓空纜車。
木柵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認養計畫
12月23日換入大貓熊「團團」及「圓圓」,後換出梅花鹿及長鬃山羊各1對2010年4月16日送抵山東省威海市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 1949年-1978年底,開始舉辦動物表演、動物展覽會。 其中動物表演因廣受歡迎,後來就成為每逢假日演出的固定節目,曾演出的動物包括狗、猴、獅、熊、臺灣藍鵲及鸚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