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有結合【後山步道】,讓大家吸收芬多精,走一圈大概半小時以內可以走完,出入口都在【大山揹人文生態區】的兩側,看要從後門走或是前門都可以喔。 橫龍古道 ◆交通:開車自中山高下苗栗公館交流道,接72號快速道路抵大湖後再沿苗62線往泰安溫泉區,即可進入各景點。 行近山頂時,忽見山頭有一片罕見高大箭竹林,修長筆直,置身林中抬頭仰望,只見稍頭有幾可參天,景觀壯觀奇特。
- 領隊小祺說接下來就是80度的陡坡,要手腳並用攀爬,安排隊員男女間隔,方便於途中互相幫忙。
- (客語:水渾濁之謂「汶」也。) 早期獅潭南區、泰安北五村、大湖地區的山產等都運送至汶水老街再經由本區臺車運 …
- *逍遙自在的山居生活~ 清晨的第一道光線,劃開茫茫薄霧 旅人們沿著翠綠…
- 龍山部落位於汶水溪北岸的橫龍山山腳下,泰雅族語稱為Swashake(斯瓦細格),這裡的泰雅族人屬於霞喀羅羣,祖先來自新竹五峯的石鹿,幾經遷徙,最初遷往北坑溪的雪見,後來部分族人再遷居南莊的鹿場。
- 在虎山溫泉開車不到十分鐘的地方,有座山頭宛如冬瓜的「冬瓜山」以一片翠綠伴著鮮花迎接著來訪民眾。
- 這裡是南莊鄉與泰安鄉的交界處,山頂展望佳,觸目所見,層巒疊嶂。
- 位於苗栗泰安的竹林祕境「烏嘎彥竹林」,有媲美日本著名的京都嵐山美景!
- 回到橫龍古道登山口,原地喘了一口氣之後,從登山口進入橫龍古道。
石階至此消失,轉為傳統山徑,緩緩上坡,循著稜線北向加里山而行。 如今,從山腳下的龍山部落,已闢建一條「橫龍山產業道」,可開車通往橫龍山附近山腰的古道登山口。 從登山口出發,橫龍古道長約1.6公里,是一條約1個小時路程的健行步道。 苗栗縣泰安鄉的龍山部落,位於汶水溪北岸的橫龍山山腳下,泰雅族語稱為「斯瓦細格」(Swashake)。
橫龍古道: 苗栗苑裡|手作簇絨地毯體驗Tufting gun|一日手作課程
本宮肇建起於昔日「扒仔岡」境內原有一奉祀觀音菩薩之寺廟,名為「同善寺」。 民國17年,地方善信黃阿海因練筆扶鸞訓乩之故,於同善寺內加奉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三尊恩主,並由黃氏於寺中起乩扶鷥,濟化眾生,時日既久,乃漸成一帶信民解惑問事, … 自登山口上山沿路步道路況良好,時而原木步道,時而平坦步道,或為石塊成階上坡,除一段臨崩崖步道需加強地基及加設安全護欄外,現況大致良好,整體應屬安全的步道。 法雲寺位於大湖溪與汶水溪交匯處,山明水秀,景緻優美,為臺灣早期四大佛教聖地之一。
總升降高度(上坡/下坡):825/811m。 海拔高度最大值/最小值:715/236m。 含休息、拍照與逗留共花了4小時35分鐘(扣除了楊家石屋往竹35-1鄉道瞎走的30分鐘,1.7公里的距離,上下坡各29公尺的累積高度;探路找路的4分鐘)。 大山北月人文生態館,原豐鄉國小舊址,提供新竹在地食材製成的鹹、甜餐點、咖啡,以及不定時舉辦策展。 這處「大山北月人文生態館」、「上山喝咖啡」是我都會列入帶孩子休息喫點東西補充體力、喝杯咖啡的地方,也很推薦大家可以一併將這裡納入行程之中。
橫龍古道: 大山北月人文生態館
蓬萊溪護魚步道距離橫龍古道約7.51公里。 橫龍部落原住民屬於泰雅族賽考列克亞族羣汶水羣。 祖先原居新竹縣五峯鄉,後遷徙至北坑溪的雪見。 日本領臺後明治39年決定隘勇線推進方向,自汶水楊梅排分遣所附近,溯上汶水溪,越橫龍山、加里山、鹿場大山、鵝公髻山,在五指山背與新竹廳隘勇線相接。 古道入口位於隴西果園旁往下行的交叉口處,循著古道往下走,可以看到不少的原始樹木與森林,步道算是好走,屬於規劃完善的石階,出口為大山揹人文生態館。 連結騎龍古道、上山喝咖啡、逃學步道的竹35縣道,是我們回訪很多次特別停車下來散步的道路,沿途綠意圍繞、微風徐徐,雖然是走在柏油路上,卻有種遠離塵囂有種像是置身在大山的愜意感,因為沿途樹蔭綠野茂密環繞,非常幽靜。
而騎龍古道共三座糯米橋,座落在大寮溪沿途,雖然單純石拱造型,不像水濂橋步道的日系造型糯米橋有特色,但它們自然得融合在周圍森林環境,透露著一股純樸懷舊古意。 前半段下坡步道路況很好,兩側都是高聳參天的柳杉羣,綠鬱樹蔭擋下了炙熱陽光,配上沿途蟲鳴鳥叫給你滿滿的夏日感,非常的涼爽舒服。 橫龍古道大約2.6K,來回5.2K左右,我們大約是十二點四十分上山,因為帶著小朋友,時間拖得有點晚,要爬橫龍古道不是那麼輕鬆,所以最好早點出發,早點下山比較安全。
橫龍古道: 周邊好遊
於苗栗火車站搭乘前往大湖的新竹客運,於汶水站下車,轉搭往清安班車,於清安檢查哨下車,搭計程車至橫山風景區。 新竹縣尖石鄉 青蛙石天空步道新竹縣尖石鄉錦屏村,酷似青蛙的巨石座落於那羅溪谷之中,青蛙石天空步道由觀石步道、彩虹橋步道、野趣步道所組成。 橫嶺古道在此 (紅壇) 與半嶺步道交會,往梅湖公車站方向續行走半嶺步道北段,途中一棵百年無患子老樹高大挺秀,樹下乘涼可撿拾無患子回家當天然洗手皁。
橫龍古道: 09.17 苗栗-泰安-穿越歷史-百年古道-水雲三星之龍-橫龍山-橫龍山北峯-北橫龍山(騰龍山)
若從山頂朝北緩坡而去,可見石砌基地,龍山部落人稱為白色駐在所,謂隘寮舊址,靜靜陳述過往歷史。 騰龍山,海拔1665公尺,又稱「橫龍山北峯」,有一山字森林三角點。 這裡是南莊鄉與泰安鄉的交界處,山頂展望佳,觸目所見,層巒疊嶂。 後續仍有山徑可通往加里山,遙迢漫長,路程約6小時,可以想像當年隘勇巡防這條警備道路的辛苦及危險。 整趟走下來不含休息約費時 3 小時,總距離約6公里,屬於難度不高的休閒路線。
橫龍古道: 橫 龍 古道
而且營地設施非常整潔,浴廁空間寬敞,甚至還提供網速不低的WIFI,是我們露過硬體設備最好的露營區。 泰安溫泉直上,進入苗62鄉道即可看到橫龍古道指標,只是進入這領域前的5公里產業道路鮮少會車路段,建議騎乘摩托車上山纔不會有驚險的會車問題。 騰龍山北峯 頂設有一三角點🔺,步道陡峭,為龍山族人探親道路,沿途許多樹木橫躺於古道間,有時必須踏上木頭越過古道,落葉滿多的,覆蓋道路,有時候會看不見道路或階梯,行走時要非常小心、注意。 獅山古道為苗栗、新竹熱門景路線,以望月亭為界分屬兩縣市,也分為前、後山,前段保留以青石舖設的石板路,古意盎然,後半段已是水泥或柏油路面,較平緩。
橫龍古道: 新竹親子旅遊一日遊
住在這裡的泰雅族人,屬於霞喀羅羣,祖先來自新竹五峯的石鹿。 從山腳下的龍山部落,已闢建一條「橫龍山產業道」,可開車通往橫龍山附近山腰的 古道登山口。 這條上山的產業道路,並不好走,水泥路蜿蜒盤旋,有不少 超過90度的大陡彎。 這短短5公里的產業道路, 橫龍古道 開車就花了20分鐘,且需使用低速檔,不時在二檔、一檔之間變換引擎馬力,才能順利通過陡彎處。 為當年原住民抗日而開闢,現已成為登山客和遊客尋幽賞楓路線,過去是原住民部落龍山與南莊鹿場間往來的山道。 一路步道平坦舒適,加上林蔭遮蔽,所以走來絲毫不覺炎熱。
橫龍古道: 出關古道 苗栗薑麻園休閒農業區
背景為火炎山的全貌,火紅且張狂的景色,而秋季時,將覆蓋一大片銀白色的甜根子草花海。 旅途,讓我印象深刻的總是與人的交談的內容,還有大自然景色、空氣與味道的變化。 不過,這次的臺中小旅行,卻是這次入住臺中逢甲附近的香氛旅宿-「璞樹文旅」。 衛浴空間頗大,若帶小朋友的家庭在裡面一起共浴也不覺得擁擠。 露營區主人更貼心提供小凳子、水盆、鏡子、梳妝臺於內,不用內外跑來跑去,造福了親子家庭以及女孩們。 但露營最大的樂趣也在此,注重的不是富麗堂皇、奢華、浮誇的設備或體驗,更加在意的人在心靈上面的放鬆與回到簡約生活的本質。
橫龍古道: 路線地圖
大山背地區向來以自然生態豐富著稱,不但是新竹地區保育社團經常前往進行自然觀察,更是荒野保護協會常設的觀察定點之一。 每年桐花盛開時的「五月雪」、夏季的螢火蟲、白天在空中盤旋的猛禽、夜晚溪流裡的的蛙鳴,不同時節、不同時間來到此處,都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奇。 陽明山總站下車,向西走湖山路一段,見湖底路轉入湖底路,可見橫嶺古道湖底路入口標示,步行約 1400公尺。 南莊除了桂竹綠、鱒魚肥、高冷蔬菜脆之外,到了南莊別忘了還有一個東西,一直陪伴南莊人成長的丈母孃豆乾。
極目遠眺,山巒層層之外的平野城鎮,遠至海壤之外臺灣海峽,更遠的地平線與天邊白雲,盡收眼底。 橫龍古道2025 前進了二十分鐘,又來到一處隘寮遺址,位於山徑下方的林間空地,已是一片荒煙蔓草。 往左叉路走進幾步,忽然眼前出現巨矗陡峭的大巖壁。 穿過細瘦的竹林,變為林貌較原始的混合林,不久,就來到了一處約莫百坪的林間空曠地,四周有高約半公尺多的石砌矮牆。
在南橫公路尚未開通前,天龍古道是利稻等部落居民唯一聯外道路,直到現今也是除南橫公路外的唯一替代聯外道路。 ,山頂展望佳,觸目所見層巒疊嶂,高度也比橫龍山的H1,318m高出了347公尺,但因不是三等三角點,所以沒列入水雲三星。 騎龍古道長度僅有1.5公里,單程約90分鐘。 路幅不大,路面有時隱沒在草叢間但可辨認,腳下所踏的是百年石階,步行古道時可以感受當年的學童與居民在此生活的片刻氛圍,這是健行騎龍古道最具浪漫的部分。 這裡遠離人羣,晚上不會冷,讓我們有了一個愉快又舒適的夜晚! 早上五點起牀,拔營,解決早餐,六點半準時出發。
上到平臺目光立即被這棟座攬山林、古色古香的溫泉會館吸引,並被四周自然而優雅的環境所感動。 過巨石谷在往上溯約1小時即抵水雲瀑布,水雲瀑布正對虎頭山山峯,高約有20公尺,兩岸巖壁高聳,林木蒼鬱。 深凈的瀑布有如天上之飛雲,源源湧出直入深潭,轟隆水聲迴盪整個山谷。 從鞍部上耀婆山,首先進入竹林夾道的山徑,沒多久就須手腳並用的爬山。 翻越一巨石後,坡度越來越陡,這時就須藉由拉著粗繩才能順利往上爬。 約1個小時辛苦努力登上稜線,過2個小山頭,終到達基點。
橫龍古道: 橫龍古道附近活動
希望管理單位協助改善相關措施,提供友善的登山健行環境。 上圖是剛抵達山頂的樣子,一片白牆,但其實無所謂,爬這高度的山我們原本就不會期待展望。 不過午餐喫到一半,天空突然開闊起來,時間大概只維持了兩分鐘。 抵達騰龍山(也就是橫龍山北峯),三角點有一小塊腹地,這天平常日沒人,我們將椅子和小桌子架好開始準備午餐。
臺灣之美,美在高山與大海.提供喜愛山、海之美的人共享。 這裡記錄了我們夫妻攀登遊歷百嶽,中級山,郊山的攝影及文字記錄,也有大海之中的日出日落美景 橫龍古道2025 .有國內外旅遊中的美景及山野中的蟲魚花鳥。 這裡佔地不小,殘留的牆面大概還有十幾公尺。
展望點過去即是騰龍山之頂,也是橫龍古道的終點 不過這裡所說的終點應該是指建議的路段 因為再過去的確有路。 產業道路旁有許多解說牌,看來是相當用心地在經營這條古道 不過如果不是走路上來的話,應該沒什麼人會特地停車下來看解說。 橫龍古道 橫龍古道2025 鹿寮坑桐花步道,位於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知名的賞桐勝地,鹿寮坑地名由來,係因昔日山谷地曾有許多野鹿,先民在此獵鹿,而建立屋寮,因此得名….. 鳳崎落日步道全長約3公里,全程鋪設完善,走起來很舒適。
橫龍古道: 騎龍古道 新竹大山背休閒農業區
中山高苗栗交流道下→臺72快速道路往汶水→快速道路終點後右轉臺三線→苗62鄉道往泰安溫泉風景區→至12K斯瓦細格部落 (龍山部落的泰雅族語) 左轉橫龍山產業道路→前行5公里,即可抵達橫龍古道登山口。 (一路陡上只有特定點才能會車,我們按照告示牌按喇叭示警,卻有人不理會無聲無息的從上直開下來,只得在僅容一車的臨崖山路倒退,不只嚇出一身冷汗連心臟都要跳出來了)。 橫龍古道位於苗栗縣泰安鄉,山腳下有一個「龍山部落」, 居住在這裡的為泰雅族人,屬於霞喀羅羣。 這支布族祖先來自新竹五風的石鹿,經幾次遷徙,由北坑溪的雪見到苗栗南莊的鹿場;日據時期,部份族人再越過加里山,遷至泰安的汶水溪上游,成為即今日的龍山部落。 龍山部落 橫龍古道位於苗栗縣泰安鄉,山腳下有一個「龍山部落」, 居住在這裡的為泰雅族人,屬於霞喀羅羣。
提到大湖,最先讓人聯想到的就是草莓,那紅艷的色澤,與它甜甜的口感,帶來了甜蜜滋味,也讓品嚐者洋溢著甜蜜的幸福感。 草莓是大湖主要的經濟作物,每年的11月至隔年4月,是草莓盛產季節,這段草莓的黃金期,總是吸引了無數的遊客來此體驗採草莓的樂趣, … 獅潭鄉文化會館距離橫龍古道約7.67公里。 線,早期萬瑞森林遊樂區附近為一片橘子園,地形陡峭,附近居民體諒拔草工人與果農的辛苦,因此在伯公廟旁免費供應茶水,涼亭旁的步道因此稱為「茶亭古道」。
頂級品珍竹塹餅、肚臍餅、芋頭餅、蕃薯餅、麻糬餅、鴛鴦紅豆餡麻糬餅 … 高山青鱒魚養殖場距離橫龍古道約4.86公里。 自行養殖品質絕佳的鱒魚、鱘龍魚、放山土雞外,另於大湳高冷蔬菜區自行種植高山青菜。
住宿擁有高品質的服務以及完善的設施,滿足遊客的不同所需。 橫龍古道2025 歡迎住客享用住宿內的客房皆有免費Wi-Fi, 郵寄服務, 私人登記入住/退房, 的士服務, 特快入住/退房等設施。 苗栗縣特色美食認證類別:西式餐飲 高朋滿座的盛況是福樂麵店的美味保證。 好手藝和好食材的巧妙搭配讓一道道客家菜餚美味登場,養生紅棗南瓜、鳳梨蝦球、私房豆腐、檸檬梅子雞、酸菜肉片湯等豐盛料理,更讓味蕾洋溢幸福與快樂,是三五好友聚餐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