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有者,是因這些瑞相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從來未曾有的境界,眾弟子同聲讚嘆:「未曾有」而得名。 往生阿彌陀佛經 153)淨土:為金、銀、琉璃、玻璃等七寶所成之種種莊嚴,且無四趣、五濁之雜穢者也,為佛、菩薩及得度眾生(聖者)所居之處。 淨土有報土及化土之分:報土為佛、菩薩歷劫修清淨行所感之果報也,有自受用淨土(佛土)及他受用淨土(地上菩薩)。 往生阿彌陀佛經2025 化土乃佛為眾生而變化之淨土也,為地前(初地以前)菩薩及得度眾生所居之處。
- 六、即使能有感通,不能保證感通大小,或從地獄超至餓鬼、從餓鬼至畜生、從畜生至人、從人至天,則猶在輪迴,未生淨土。
- 微風吹動諸寶行樹。
- 【解】舍利弗,我再告訴你,在極樂國裡,空中時常發出天樂,地上都是黃金舖飾的。
-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 在其前,是(故其)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 所以當時的皇帝唐代宗,唐代宗對他很推崇,就把他請到皇宮裡面,稱他為常精進菩薩。
- 從耶舍三藏口受此咒。
- 也就是說,他們永遠也不會再退轉到六道裏去了,除非自己發願要到六道裏去度眾生。
此佛之光明能作佛事,究竟皆令眾生清淨,故名淨光佛。 114)大明佛:此佛約智明立號。 往生阿彌陀佛經2025 此佛具足一心三智(三智:真、俗、中),能破五住煩惱乃至無明之一切黑暗,破一切惑盡:如見思惑,以一切智(真智)破之;塵沙惑,以道種智(俗智)破之;無明惑,以一切種智(中智)破之。
往生阿彌陀佛經: 往生
我們的自性就含藏一切佛法,要向內去求,可以說人人都是佛藏菩薩,還要向外去參學,開發本有的寶藏。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邊身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暫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況塑畫形像、供養讚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 有此四難,故名甚難。 108)須彌燈佛:燈表光明、智慧。 佛之智慧無限,不僅自度轉識為智,仰亦令一切眾生轉識為智。
一般在家人看看電視、打打麻將或許 是難免的,如果真願唸佛往生,固然沒有妨礙,但總不如少看電視、少打麻將、多唸佛的好。 若說瀟灑自在,還是念佛瀟灑自在。 這 是因為常人的心總是被妄念佔據,被妄念主宰,也就跟著以妄為真、認他為自。 不念佛的時候,妄念很活躍、很興奮,他也就覺得自己很精神;一旦唸佛,由於佛號 的威力,妄念被抑服,不再處於興奮狀態,他也就跟著昏昏欲睡起來。 比如人聲鼎沸的場所,德高威嚴的王者一出現,馬上噤若寒蟬。 唸佛而欲睡,也是得著唸佛的 好處,比上面唸佛而心煩難受尚要好一層,不過畢竟還沒有完全隨著佛走,這時如能識破妄念,不隨妄念走,以佛為親,就會越念越清明。
往生阿彌陀佛經: 阿彌陀佛-經常唸佛的好處
儒家稱「五德」者,《論語》雲:「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 人具五福五德者,可為極圓極善之上人也。 68)和雅音:和者,柔和、溫和;雅者,高雅脫俗。 62)妙華:即極樂國土中之蓮花及天飄之仙花也。 花而稱妙,具此眾義:不可思議、絕待(遠離二邊相對)、無等、無上、精微深遠等。
妄 往生阿彌陀佛經 念這麼多、這麼洶湧,還能念出佛來,也能覺察到妄念,這正是得了佛的力量。 如同在檢票口,萬人皆往裏湧,自己一人想往外出,那是不可能出來的。 但是如果有 一個大力的人、有威勢的人,比如國王,他要出站,則萬人都要讓路迴避,我們也就可以跟在後面,順勢出來了。 一句阿彌陀佛,就如同國王一樣,阿彌陀佛來解救 我們,是把我們從直奔三塗的業力妄念之流中解救出來,與無始劫來的妄念方向完全相反。 我們只要跟在佛號後面就能順利安然地出來。
往生阿彌陀佛經: 為什麼淨土宗可以帶業往生
如《唸佛感應錄》第三集第338頁冠瑛在臺灣、其父亡在大陸,相距數千里,為之念佛,得以往生,即是證明。 因為這樣會增加病亡者的痛苦,如果不是平時信願堅定、唸佛有素的人,容易起貪愛、瞋恨等心念,從而墮落三塗。 一、設身處地地站在臨終人的立場,想到:我就是那個躺在病牀上的人,我現在最希望的是什麼呢?
往生阿彌陀佛經: 功德利益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遶,是故彼國名曰極樂。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往生阿彌陀佛經: 唸佛人同時獲得這三大利益
此佛於因地修持,惑破智顯,始覺朗然,如日東生,廣度眾生,故名日生。 88)執持:執者,執受,無論何時何處,執受不放也;持者,持守,牢牢把握而不放也。 故知執持者,非一時一地之功用也,乃精進也。 又,執者,兼聞、思雙慧也。 以聞法、思法之慧,立信極樂、願往生之德。
往生阿彌陀佛經: 為什麼不講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彌陀佛
念「一心歸命」文時,就是迴向願生阿彌陀佛國。 然後「三皈依」,皈依三寶。 代宗親一切冤親債主殺害傷害食噉的一切生靈、亡胎男女兒、孤魂野鬼、靈祇、山精鬼怪,一切諸仙城隍土地,乘佛慈力,一念不生,頓超三界,往生淨土!
往生阿彌陀佛經: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唸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因此說,舍利弗,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倘若有緣能聽到、見到這部不可思議的經典之後,產生堅定信仰的話,都應當、也必然會發願,願意往生到這不可思議的極樂佛國裏去。 舍利弗啊,不可以缺少了善根、福德這樣的因緣,而得以往生極樂世界。 舍利弗啊,我看到這樣的利益,所以說出這樣的言語。 如果有眾生,聞到了這樣的述說,就應該發出誓願,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往生阿彌陀佛經: 正文:動物與植物,皆悉 唸佛、念法、念僧
以此功德迴向願生淨土。 持戒善護己念;廣聞方等經典,聞已解實相義,解實相義已能以心行;修六波羅蜜。 往生阿彌陀佛經2025 佛在《地藏經》上明白為我們開示,凡是夢到已經過世的家親眷屬或是熟人,這都是他與你有緣分,有求於你,你應當幫助他。 於一切萬物不生貪著,為我所用,不為其所役,常樂我淨,又常能使我們擺脫心靈的束縛,充滿法喜,歡樂自在的菩薩。 金剛能破萬物,而不被萬物所破,威力無窮的金剛藏菩薩能幫助我們破魔見佛,破除一切邪知邪見,把我們真善仁的偽裝都揭露出來,讓我們看到自身貪嗔癡,也看到自己的佛性。
往生阿彌陀佛經: 阿彌陀佛,是最多人禮拜與稱名的佛
設有佛堂的家庭,小孩子 往生阿彌陀佛經2025 從小拜佛唸佛,聽聞佛號,培植善根,增長福慧,相信因果,長大了自然循規蹈矩,不會為非作歹,而能成為賢良正直的有用人才。 《無量壽經》說「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驕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觀經》說必須「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修持淨業三福,正是這個意思。 此並非往生不定、要人助念,而是往生已定、請蓮友臨終相送而已。 如《唸佛感應錄》第三集第135頁瑩珂法師、第147頁胡松年、第151頁董子明、第153頁鄭錫賓等。
往生阿彌陀佛經: 往生大勢至菩薩唸佛往生法
如果如善導大師深入三昧而常神遊淨土,那自然不必說了。 一般情況下,能見種種境象也有種種因緣不同,如上可知。 所以不能以見不見境界作為修持好壞的標 準,而應當老老實實唸佛。 見與不見,各隨根機、因緣。
往生阿彌陀佛經: 【經】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73)唸佛念法念僧:憶念三寶也。 憶者心憶,含「四種唸佛」之觀想念佛及觀像唸佛;念者口唸,乃「四種唸佛」之持名唸佛也。 佛法僧為三寶,簡言之,佛寶者,以覺照為義,常以佛之三身:法、報、應(化)身為佛寶;法寶者,以軌則為義,常以佛說之教法為法寶;僧寶者,以和合為義,分凡夫、有學、無學三種,皆為僧寶也。 69)五根:五根:有二種,一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一是信等五根:一、信,信三寶、佛法也,二、勤,勇猛精進修善法也,三、念,憶念正法也,四、定,止心一境而不散亂也,五、慧,思維正理也。 道品之五根乃指信等五根也。
往生阿彌陀佛經: 【經】「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主經,介紹阿彌陀佛前生法藏比丘的功德和他立誓成佛所許的本願。 該經有眾多譯本,現存的有東漢、孫吳、曹魏、唐朝、宋朝譯出的五種不同版本。 其中唐代譯本被藕益大師認為是五個譯本中最佳的,而曹魏版則得到印光大師的支持,流傳較廣。
因珍禪師於此經有驗故。 略述此一條以悟來哲。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 神咒者乃宋元嘉末年。 求那跋陀重奉制譯。 合計五十九字一十五句。
往生阿彌陀佛經: 修行是注重形式還是不注重形式呢
務必也要瞭解一下,而與其在臺灣接觸第二 手資料的密宗,不如直接就到西藏、尼泊爾,所以我也到尼泊爾的喇嘛廟住了一個月。 之後我就感受到,密宗困難、複雜,又不比唸佛簡易、殊勝。 問:對於人生的目的也曾想過,有時候也想不出來,甚至感到恐慌、害怕。 以前聽到淨宗法師的光碟開示也曾感覺法喜,可是過了之後,煩惱又來了。
往生阿彌陀佛經: 精進的魚王
文殊八字咒 文殊八字咒來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等經書。 全稱“一切佛心大無畏八字真言”,也叫“八字大無畏最上祕密心真言”簡稱“… 珍法師臨終時,在場者不論出家、在家,皆聽到空中傳來妙音並聞到異香,香氣經數月不散。 當晚峯頂寺內僧眾,皆見到山谷內有數十個大如車輪之炬火。 5.在阿彌陀系咒語中,《往生咒》是第一個出現的咒語,此咒文內共使用四次甘露,因此另有一個俗名叫四甘露咒。
後期的中國佛教徒,多以藥師如來主消災延壽、阿彌陀佛主往生事。 藏傳佛教中,班禪喇嘛被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彌陀名號,乃法藏菩薩不可思議願行功德所成就,為十方每一眾生之機,成就願行功德時,法藏菩薩始成正覺。 往生阿彌陀佛經2025 凡諸佛於因位時,修持諸行萬善,福慧功德圓滿,成就菩提之時,內證外用之功德,悉皆具足。 是故,諸佛名號,乃眾德之根源,萬善之妙體。 144)娑婆國土:亦作娑婆世界、索訶世界。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來於廣敷演大乘經典一切眾生解脫之法中宣說西方極樂世界微妙最勝清淨莊嚴阿彌陀佛本誓重願不可思議功德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之法我等諦聽信受修行未聞觀身之法其事云何唯願說之。 往生阿彌陀佛經 迴向的初意,是將唸佛目的期求往生西方;是以修行一切功德迴嚮往生西方的極樂世界。 可見唸佛迴向的目的有二:1.祈願自己往生,2.祈福一切眾生都能往生。 所以真正修行的人,要懂得時時行十善,清淨自心,下功夫見證自性,因為淨土就在心中,心淨國土淨。
102)廣長舌相:三十二相之一,舌廣而長,柔軟紅薄,能覆面至發際。 82)一生補處:補處,前佛既滅之後,成佛而補其處,是名補處。 往生阿彌陀佛經 而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薩,稱為補處菩薩。 隔一生而成佛,則謂之一生補處,乃等覺菩薩之位也。
化身無數,隨緣隨機地教化眾生。 在網絡上,這樣的在家出家菩薩以他們的智慧,通過文字或聲音或形象廣為大眾講法,即使未曾親自見到,但是也間接受益了,護持這些菩薩的人也同樣是無變身菩薩的化身。 月光很柔和,亮而不熱,隨順自然而變幻圓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