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心雖然沒有想到報答不報答,但是佛力的緣故,自自然然就會有報答的功能。 因為彌陀的名號跟光明是一體的,所以,我們稱念祂的名號,自然跟祂的光明接觸,在祂的光明之中,彼此相融。 反之,若不稱祂的名號,當然就離開祂的光明瞭。 但念彌陀,頓超輪迴,釋尊喻為白蓮,二聖自然影護。 若不念佛,願生極樂,則雖位高權重,猶是閻王眷屬,日日接近地獄。 慧淨法師唸佛 但念彌陀,即已通念諸大菩薩,觀音勢至,自在其中,不必改口另外稱念其他菩薩。
所以,不論是從消業障、了生死、往生淨土來講,誦經不如唸佛;持咒也不如唸佛,沒有什麼行門之勝易能比得上唸佛的。 “稱名唸佛”之所以是正定業,它的理由又是什麼? 是因為唸佛本身是隨順、契應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所以說“順彼佛願故”。
慧淨法師唸佛: 叢書
行善積德首先要做到孝順父母,還有就是常做佈施,心存善意為他人構想,這樣也會有善神保護,冤家債主也不會來報復。 “一向專稱”既是彌陀本願獨一無二、最高無上之行,已與彌陀機法一體,常蒙彌陀光明環照圍繞,不相舍離,可說與佛同在,與佛同行,故亦蒙“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阿彌陀經)。 慧淨法師唸佛 在家唸佛,佛光普照全家;家裡的人唸佛,出外的人就平安;在世的人唸佛,去世的人得到超度;長輩常唸佛,子孫蒙庇蔭,所以唸佛功德不可思議。
也就是說,要滅罪贖罪,以其他的修行方法,都是比較困難的,就只有稱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最快。 唸佛不但能夠消我們的業障,也能夠讓我們離苦得樂。 明顯的轉變是,以前容易不平不滿,容易與人爭執計較,容易生氣瞋恨,現在就不會了,因為獲得了彌陀白白送我們的功德,所以知足了、感恩了,心態改變了、性格改變了、習慣改變了,相貌也改變了,命運也改變了。 總之,一個感恩知足的人,時時刻刻都是滿面春風。 《觀無量壽經》說:“若唸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慧淨法師唸佛: 唸佛超薦儀軌
我們只要一向專稱南無阿彌陀佛本身就是最高無上的讚嘆,怎麼講呢? 就是說“某某人我救你,你只要專念這句名號,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徹底離開三界六道輪迴,快速成就佛果”。 這種內涵,十方諸佛當中只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才具備,因此是一種非常崇高無上的讚嘆。 是花中之王,只有佛才堪稱為芬陀利華,因為宇宙中,唯有佛是最清淨,不會受煩惱業障污染,所以芬陀利華是意喻沒有貪瞋癡煩惱,沒有任何業障,不受任何污染。 釋迦牟尼佛以芬陀利華讚嘆唸佛人,這是對唸佛人最高的讚嘆,更是對唸佛人成佛的授記。 慧淨法師唸佛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現在還是業障生死凡夫,可是不受生死輪迴,將來能夠往生成佛,所以因中說果,預先以芬陀利華來讚嘆唸佛人,說我們是未來的佛,因此等覺菩薩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我們的朋友。
- 眾生求彌陀,徒令彌陀悲,不以彌陀為大慈大悲故,不以彌陀為我願行故,不以彌陀與我一體故。
- 因為“唸佛放光”是天性之自然,自自然然,不需經過任何的造作,也不可能被阻礙的。
- 當我們唸的時候,雖然嘴巴念,但是必須是意業出來的,即使不是從內心很至誠懇切地流露出來,可是我們只要念,至少就會在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裏種下一顆種子。
- 這種樂就是依靠阿彌陀佛的樂,就是信仰阿彌陀佛的樂,就是有了依靠的樂,安心、安慰、安穩、安定的樂。
- 《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意思就是說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得生彼國,什麼叫多善根、多福德呢?
可知: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祕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 不論任何眾生,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即能獲得大利無上殊妙功德,即能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離六道輪迴,可生極樂成佛。 此極樂世界乃是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之所建立,阿彌陀佛觀見眾生輪迴六道,沉淪三途,造業造罪,受苦受難,生生世世,無窮無盡。 乃發悲願,積極、主動、平等、無條件,普欲廣度十方一切罪苦眾生,凡是六道眾生,不論天道人道,不論善人惡人,不論三途四生,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時應聲而現,放光護佑,蓮臺接引,一剎那間,往生極樂。
慧淨法師唸佛: 修行要發三種心
所以唸佛不但不用付出,還會得到種種的利益。 所以攝取不捨,是從現在一直到他臨終,從來沒有舍離他,永遠不會舍離他,因此,稱名唸佛,一方面是順彼佛願的正定業,一方面也受這句光明名號的攝護。 唸佛之人,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日夜擁護,不令冤家而得其便,現生常得安穩,臨終順意往生。 這句名號的大功德、大力量一句一句地貫入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便能轉我們的業。 業本身其實是虛假的、幻化的,而這句名號的功德卻是真實的。 所以,這句名號一入耳根、一入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面所存有那些虛假的業障自然消除。
慧淨法師唸佛: 聖嚴法師《心懷大悲,世界大慈》
所以淨土宗真正準備的是偏重在善根這一塊。 你看,說實在話,淨土宗的大德,相對藏傳佛教,修福報比較不主動積極,是有原因的,相對藏傳佛教來說,他習慣於息諸緣務。 因為他不需要準備福德,阿彌陀佛已經準備好了,他準備善根這一塊就夠了,他的福德可以到淨土,再慢慢修了。 也就是說,淨土宗的人,理論上是這樣了——你一輩子可以都不修福報,可以,照樣往生。 理論上淨土宗的人,一輩子都待在佛堂裡面用功,他照樣往生,他照樣能夠去受用長遠無盡的正報壽命、他照樣受用廣大無邊依報國土。
慧淨法師唸佛: 法師簡介
《觀無量壽經》就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唸佛眾生攝取不捨。」所以一個合乎唸佛的眾生,即使在睡覺的時候,在動腦筋思惟事情的時候,甚至在打妄想的時候,也都是在彌陀光明的攝取當中,不離開彌陀的光明攝取。 因為是一個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佛淨土的人,所以就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了,已經不是娑婆世界輪迴的凡夫了。 如果不是一個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的人,就不在攝取光明當中。 因為阿彌陀佛有這個願,而我們也這樣的話,就合乎祂的願,所以都在彌陀的攝取光明當中。 慧淨法師唸佛2025 慧淨法師唸佛 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唸佛的習慣,看電視連續劇這個感覺沒有味道了,還是念佛比較有味道;報章、雜誌看大標題,瞭解個大概內容就好了,還是念佛有味道,慢慢地就會增長唸佛時間了。 這些都是技術性的,不是說往生非得這樣、非得那樣不可,阿彌陀佛說:你要「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樣就必定往生,你要真的這樣的相信。
慧淨法師唸佛: 世界淨宗
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亦即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無有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之苦,唯有身心永恆自在無礙之樂。 慧淨法師唸佛2025 一心仰稟○姓歷代宗親:我是○姓裔孫,名為○○○,宿世與○姓有恩有緣,得為○姓裔孫,方能得難得人身,聞難聞佛法;而知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亦知稱唸佛名、往生極樂、究竟解脫之道。
慧淨法師唸佛: 唸佛法門乃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
到了善導大師綜合這幾位祖師的解釋,善導大師的解釋就更加的鏗鏘有力,簡單明瞭,而且每一句、每一字都是扣緊第十八願的。 所謂信也是信人言,信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佛言真實,絕對可信,他講甚麼我們就接受甚麼,這個就是信。 我們一時信不來,因為我們所看的所聽的,有時候是在理上,如果是根機銳利的話,他看到這個理,聽到這個理,他大概就會信了,不然的話,醞釀久了,思惟久了,他也會信。 可是一般都是中下根機,必須要有事實來印證。 譬如說:「從這個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世界,有佛號阿彌陀佛。」所謂有極樂、有佛、有阿彌陀佛,你事實拿出來,證明給我看,理上是這樣的,經典上都這樣講,那麼沒有事實的根據,我們信不來。
慧淨法師唸佛: 修行有沒有竅門和捷徑
如果靠我們行善積德,想要來化解、償還這種業,是絕對不可能的;靠自己修持佛法的功德來化解償還,也不可能。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具足所有的善行功德,而且多到不可思議、無量無邊。 我們只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生生世世的業障都能夠償還,轉重報為輕報,轉未來報為現世報,甚至完全化解。
阿彌陀佛的悲心始終是平等的、毫無差別的,只是眾生根機有不等。 那這句名號是涅槃的主體,萬善的功德通通在這句名號裡面,阿彌陀佛累生累劫所修的點點滴滴的功德,都容納在這句名號裡面。 當然這句名號不是一般的文字,不是一般的名稱,那是佛的名號,佛的本體、佛的功能、佛身的光明神通願力,乃至於佛無量的慈悲、智慧跟功德,也都容納在這句名號當中。 佛救度眾生,有以神通救度,有以光明救度,有以名號救度,阿彌陀佛主要是以名號,以“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來救度十方眾生。 容貌身相,莊嚴圓滿,如佛無異,同證無量相好、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智慧、無量慈悲、無量功德,誓願弘深,神通廣大,辯才無礙,一切自在。
慧淨法師唸佛: 佛教護生與動物保護
往生極樂,「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即是證入涅槃,即是圓成佛道;無明淨盡,惑業斷除;壽命永恆,不壞不滅;身無生老病死,心無憂悲苦惱;悲智願力弘深,神通自在無礙。 慧淨法師唸佛 以神通廣大自在無礙故,能於此國他方,乃至十方世界,一念一時,同時遍至,來去自如;欲見現生親人,甚至生生世世父母兒女六親眷屬,皆能如意而見,應身而度。 亦能於十方世界,變現自在,宣說妙法,廣度眾生。 惟願彌陀、聖眾,不違本誓,憐愍有情,此夜今時,光臨法會,接引○姓歷代宗親,脫離三界六道,不再生死輪迴;往生極樂淨土,徹證真如涅槃。 既然是一個平生專一念佛、一心不亂的唸佛人,那臨終自有佛的迎接,不管昏迷不昏迷、痛苦不痛苦,命終時當下就心不顛到、正念分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即使這一些解決了,也不是究竟解決,唯有往生極樂世界纔是究竟解決,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就永遠都在危險當中。 唸佛的人,就算再怎麼貧窮下賤,再怎麼煩惱妄想,內心深處還是會有一種安慰,他知道自己已經可以脫離生死輪迴,已經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慧淨法師唸佛2025 所以,就算現在還有煩惱、有妄想、有雜念,但是,內心有安慰。 這種樂與世間五欲之樂不同,與聖者所得的禪定之樂也不一樣。 這種樂就是依靠阿彌陀佛的樂,就是信仰阿彌陀佛的樂,就是有了依靠的樂,安心、安慰、安穩、安定的樂。
慧淨法師唸佛: 修行第一關,就是看我們放不放得下
鳥:常有種種,奇妙可愛,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 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宣揚妙法。 聞是音已,皆悉唸佛念法念僧,無量功德,燻修其身。 極樂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欲令宣揚無量法音,作諸有情利益安樂。 平生唸佛我們負責,至於臨終跟命終,那是阿彌陀佛負責,我們只要安於我們這個愚癡的眾生,安愚唸佛,就可以了,其它自有佛負責。 我們所信的是︰平生只要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什麼?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規定一天當中要念多少的佛,譬如說有五個鐘頭或者是幾個鐘頭,就扣掉你要看電視、報紙跟人家閒談的時間,其它的時間大概能念多少的佛,就規定自己一天要念多少的佛,比如說一萬或者是八千、五千都可以。 能夠這樣就會逐漸、逐漸地生處轉熟了,就會喜歡唸佛,也會有法喜,之後,不要求自己也沒關係,因為到那個時候自己就會不假思索的就在佛號上,因為已經純熟了。 所以初學的人最好能夠刻意的、自我來培養。
慧淨法師唸佛: 能夠長治久安,能夠永續發展,根源在有「德」!
凡是念佛的人,也是諸佛保護、諸佛懷念,永遠不會忘記、不會舍離的。 這種利益,唯有佛纔看得到,瞭解得來,讚嘆得起。 慧淨法師唸佛 其實人身都有光明,不只是人,任何動物、植物也都有光明;至於是明光、黑光,強光、弱光,光大、光小,則因人而異。 起善念放明光,起惡念放黑光,若憶佛唸佛,便放佛光,而且佛光燦爛;凡夫煩惱肉眼雖不能見,若佛菩薩,無不悉知悉見,乃至靈界鬼神,也都能看得到。
如果看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的〈玄義分〉,就瞭解這個道理。 還有善導大師有一首偈說:「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這二十八個字你把它背下來,這首偈很好,這首偈背下來的話,可以使我們長智慧、生信心、生法喜,把它背下來。 極樂世界的國土是涅槃的境界,當然,阿彌陀佛也是涅槃的境界,我們往生之後也是入涅槃的境界,往生就在這裏,不然的話,極樂世界就跟一般的淨土沒有什麼差別了。 所以對第十八願的解釋,對彌陀的救度,對彌陀的呼喚,對這一句彌陀名號的功德,要怎麼樣的往生等等,只要思惟善導大師這三段法語,就通通能夠瞭解、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