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電一腦回收15大好處2025!(震驚真相)

《條例》是一條框架法例,為在香港實施生產者責任計劃提供法律基礎,並透過《條例》及其附屬法例,訂明對個別物品的規管要求及運作細節。 五電一腦回收 銷售商有法定責任為顧客聯絡其法定除舊服務方案內的指定收集者(包括政府營辦商)安排上門收集服務。 受管制電器的銷售商須備有經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批註的除舊服務方案,並按方案為消費者就其棄置的舊電器安排免費除舊服務。

雖然政府在廢物減量的工作上擔當了主導的角色,但社會大眾的參與同樣重要。 於2021年2月公佈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以「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為願景,提出應對至2035年廢物管理挑戰的策略、目標和措施。 但在捐贈前需要留意,部分機構可能會因為疫情關係而暫停回收,又或是對於回收物品有不同要求,想要捐錢電器前(特別是大型電器),可以先向心儀機構查詢。 回收車會在週末輪流到訪全港18區,回收廢舊電器和「四電一腦」。 每一個地區大約每四個月會有回收車到訪一個星期六、日,回收車會在不同地點停泊, 回收車時間表和地點會不斷更新。 送去回收廠作除毒、拆解及轉廢為材;部份合適電器可修復成「再生電器」以轉送基層市民重用,物盡其用。

五電一腦回收: 回收途經二:環保署的電腦、舊電器、通訊產品回收計劃

在廢電器計劃下,受管制電器銷售商須按法例要求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法定除舊服務,從消費者要求的處所移走一件屬相同類別的電器。 消費者在購買新的「四電一腦」時,可要求銷售商安排同日送新件和移走同類別的舊件,而不需額外付費。 立法會於2016年6月制定《2016年促進循環再造及妥善處置(產品容器)(修訂)條例》,為玻璃飲料容器計劃訂立法定規管框架。 自此,環保署一直為逐步落實玻璃飲料容器計劃作出所需安排,包括委聘玻璃管理承辦商在全港提供區域性廢玻璃容器收集及處理服務,並草擬相關的附屬法例,為實施計劃訂立運作細節。 環保署亦於2019年1月推出玻璃容器回收約章,邀請社會各界攜手推動玻璃容器回收,為全面實施玻璃飲料容器計劃作好準備。 生產者責任計劃是香港廢物管理策略的其中一項主要政策工具。

市民現時購買「四電一腦」,可享有由銷售商提供的法定免費除舊服務,上門移走一件同類的舊電器。 此外,為未來推行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作準備,我們分別於2021年及2022年先後推出兩期先導計劃 ,測試逆向自動售貨機(簡稱「入樽機」)在香港收集塑膠飲料容器的實地應用。 五電一腦回收2025 鑑於先導計劃推出後公眾反應正面,為繼續向市民提供入樽機服務,以及於實施相關的生產者責任計劃前作好準備,政府決定延長先導計劃。 第三期先導計劃的招標工作已完成,並於2023年8月批出合約。 承辦商的服務須順利銜接第二期先導計劃,並提供更優化的入樽機服務。

五電一腦回收: 回收環保站

作為「四電一腦」受管制電器的用家和消費者,我們應考慮如何協助妥善處理需棄置的舊電器。 透過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廢電器計劃)的措施,可促進廢舊電器妥善循環再造,轉廢為材,從而減少有關產品使用後對環境的影響。 多年來,環保署透過不同自願性回收及循環再造計劃累積實際經驗,亦提升了巿民對妥善處理廢電器電子產品的意識。 2010年的公眾諮詢結果顯示,社會普遍支持就廢電器電子產品引入生產者責任計劃(廢電器計劃)。

  • 香港每年產生約七萬公噸的廢電器電子產品,過往大部分都會出口供重用或回收有用物料。
  • 推行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玻璃飲料容器計劃)能讓相關人士承擔他們的環保責任,確保廢玻璃容器得到妥善收集及處理,善用資源,轉廢為材,並紓緩堆填區的壓力,這亦有助建立本地的循環經濟。
  • 市民於使用智能回收設備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綠綠賞積分卡,即可賺取相應綠綠賞積分。
  • 四電一腦的「四電」是指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而「一腦」即是電腦產品,包括電腦(上電腦、手提電腦和平板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

但有時想處於舊電器,不一定同時買新的,那這些舊電腦、家電就可以透過捐贈、二手電器回收及社區回收中心等途徑處理。 立即看看Cosmo整理的4個回收電器方法及3大回收注意事項吧。 有關的附屬法例《產品環保責任(受規管物品)規例》(第603C章)已於2022年6月提交立法會審議,並於2022年11月獲立法會通過。 循環再造徵費水平為:電腦、打印機、掃描器  每件15元;顯示器  每件45元;空調機、洗衣機  每件125元;雪櫃、電視機  每件165元。 以後大家買新的「四電一腦」時,銷售商要為顧客安排免費上門移走屬相同類別的舊電器。 同時要在收據上載明循環再造徵費的字句,和提供循環再造標籤。

五電一腦回收: 「四電一腦」4個電器回收方法 免費上門回收、綠在區區儲分換禮品

由2018年8月1日起,「四電一腦」產品(即空調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統稱「受管制電器」)的供應商必須經環保署登記,方可分發受管制電器。 已登記供應商亦須履行其他法定責任,包括向環保署呈交申報及繳付循環再造徵費,以及在分發受管制電器時提供循環再造標籤。 同時,銷售商亦必須備有經環保署批註的除舊服務方案,方可銷售受管制電器。 銷售受管制電器時,如消費者欲棄置屬相同類別的電器,銷售商便須應消費者要求,按已獲批註的方案安排免費除舊服務。

  • 綠綠賞儲積分可以換領不同的日用品,包括砂糖、油鹽、即食麵、香米、廁紙、廚房抹紙等,甚至有大嘥鬼拼圖、毛巾等。
  • 我們正積極籌備推展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現正進行法律條文的草擬工作,以期最快在2024年年初將有關的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 透過四電一腦計劃,相關廢電器電子產品必須交由持牌回收設施作適當處理、循環再造及轉廢為材,長遠解決過往在運送、貯存和拆解過程不當處理而可能污染土地和環境的問題。
  • 環保署在2005年1月推出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目的是透過鼓勵及協助物業管理公司於屋苑/住宅大廈範圍內提供廢物分類回收設施,方便居民參與廢物源頭分類,以提高回收物料的收集數量和減少廢物的棄置量。
  • 循環再造徵費水平為:電腦、打印機、掃描器  每件15元;顯示器  每件45元;空調機、洗衣機  每件125元;雪櫃、電視機  每件165元。
  • 2018年12月31日起,廢電器計劃正式對被棄置受管制電器實施處置管制、進出口管制及堆填區棄置禁令。

於同日起,任何人儲存、處理、再加工或循環再造玻璃容器廢物均須領有廢物處置牌照,以及任何人將這類廢物輸入或輸出香港亦須領有相關的進出口許可證。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玻璃容器,而將廢玻璃容器回收再用或循環再造,在世界各地均非常普遍。 由於廢玻璃容器的回收價值低,以及收集及運輸成本高昂,本港產生的廢玻璃容器大多被棄置於堆填區,而非回收再用或循環再造。 推行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玻璃飲料容器計劃)能讓相關人士承擔他們的環保責任,確保廢玻璃容器得到妥善收集及處理,善用資源,轉廢為材,並紓緩堆填區的壓力,這亦有助建立本地的循環經濟。 2018年起實施的「四電一腦」是一個生產者責任計劃,相關的電器及電子產品廢物,都必須交由持牌的回收設施作適當處理、拆解及循環再造,以解決廢物處置及電子污染問題。 除了在住宅樓宇進行廢物分類外,市民也可把回收物料帶到社區內多個收集地點。

五電一腦回收: 方法3:自攜到「綠在區區」 回收同時儲積分

政府於2021年邀請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會)就管制即棄塑膠進行公眾參與。 委員會其後於2022年4月提出了24項建議,當中包括12項有關優化計劃的建議。 五電一腦回收 政府接納委員會的建議並審視了計劃的實際運作情況,建議推展優化措施。

五電一腦回收: 回收途徑一:「綠在區區」回收計劃

四電一腦的「四電」是指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而「一腦」即是電腦產品,包括電腦(上電腦、手提電腦和平板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 香港人口眾多,加上廢物處置設施會在不久將來飽和,因此減少及回收廢物實在是非常重要。 本文將介紹回收再造的重要性、政府如何鼓勵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廢物回收的方法,以及獲取更多相關資料的途徑。 廢舊電器回收車的服務已於2021年12月19日完滿結束。

五電一腦回收: 免費上門回收四電一腦

除了回收站,環保署還在全港18區設立22個「回收便利點」,所有「回收便利點」將於2020年年底前陸續投入服務。 同樣地,按下以下項目的超連結,可以去到相關環保站的Facebook平臺專頁,瞭解該站的開放時間及最新資訊。 全港現時已有11個回收環保站(前稱「綠在區區」)投入服務。 循環再造徵費由「四電一腦」供應商直接向環境保護署支付。 不過,供應商可能會沿着供應鏈分擔有關支出,這是供應商和銷售商的商業決定。

五電一腦回收: 舊電腦該換了!微軟終止兩大「免費升級」 Windows 11 管道

但銷售商可能會提供其他收費服務,例如拆除冷氣機,在購物當日送貨及同時搬走舊電器,顧客可按自己需要選擇合適的服務安排。 若環境保護署發現銷售商或其職員涉嫌違反有關的法例規定,例如就法定除舊服務所需的時間作出失實的說法誤導消費者,必定會跟進調查和採取所需的執法行動。 香港的地理環境狹小,卻要應付大量廢物,我們實在有需要了解如何可以改善這個情況。 因此,我們必須立即行動,一起肩負減少及回收廢物的責任。

五電一腦回收: 相關內容

消費者購買受管制電器後,應在收到新電器時或之前,從銷售商取得適當的循環再造標籤。 循環再造標籤旨在協助消費者識別在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下分發的受管制電器。 環保署於 2003 年 1 五電一腦回收2025 月分別委託了香港明愛及聖雅各福羣會在全港推行電腦及電器用品的回收試驗計劃。 鑑於該計劃得到初步成功,環保署於2005年第4季在前身為九龍灣廢物轉運站的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設立一個電器和電子設備區域回收中心,配合當時推行的整體廢物源頭分類回收計劃。 因此,循環再造的工序在2005年開始遷往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進行。 環境保護署於2015年起,在全港18區推動「綠在區區」計劃,我們可以將舊電腦電器送往「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轉廢為材。

五電一腦回收: 回收商

(b) 舊件應保持整潔。 如有嚴重的衞生問題(例如:有餿汁殘渣、蟑螂、螞蟻),收集人員有權拒絕移走該舊件,而消費者或不能再要求另一次免費除舊服務。 綠在區區接受電器,除了「四電一腦」電器,其他小型電器,如電飯煲、焗爐、多士爐、風扇、抽濕機、吸塵機、風筒、手機、相機等,全部都可以回收。 而且在「綠在區區」回收,更可以登記「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或「綠綠賞」手機APP,一邊回收一邊儲積分換禮物,每件電器相等10分積分。 環保署於2007年推出工商業廢物源頭分類計劃,鼓勵物業管理公司方面發揮帶頭作用,在不同類型的工商業處所內建立及推行合適的廢物回收機制,讓業戶/租戶可於工作場所內輕鬆地參與廢物分類回收。 各個參與的屋苑亦可定時舉辦大型的回收活動,來集中收集其他種類的可重用及可回收物料,例如舊衣服、舊電器和舊電腦等,然後再轉交回收商。

五電一腦回收: 環保署設四電一腦免費回收熱線

有關廢電器計劃的賦權法例,即《2016年促進循環再造及妥善處置(電氣設備及電子設備)(修訂)條例》已於2016年3月獲立法會通過。 及後在2017年7月,附屬法例《產品環保責任(受管制電器)規例》(第603B章)亦獲立法會通過,為計劃下若干運作細節訂定條文。 香港每年產生約七萬公噸的廢電器電子產品,過往大部分都會出口供重用或回收有用物料。 然而,近年國際間對廢電器電子產品貿易有收緊管制的趨勢,而香港以外的巿場亦會因應經濟發展而減少對二手產品的需求。 因此,主要依賴出口的做法並不持續可行,香港需要一套可妥善處理和循環再造廢電器電子產品的機制。 此外,廢電器電子產品含有害物質,如不妥善處理或棄置,或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構成危害。

五電一腦回收: 香港金鐘夏愨道添馬公園

各區回收便利點除聖誕及農曆新年假期全年無休,並在營業時間後設有夜間自助回收服務,提供「便利」市民的社區回收支援。 「綠在區區」品牌以「綠」字為概念,取諧音數字“6” 為標誌,其設計亦與英文“GREEN” 的字首“G”及常見循環再造標誌的形態相近,寓意綠色生活無處不在,「綠綠」無窮。 「綠在區區」至今已有超過160個公共收集點,接收9種常見回收物。 除了支援社區回收,「綠在區區」亦會舉辦多種環保教育活動,從多角度把綠色生活文化注入社區。

五電一腦回收: 廢物減量及回收

另一方面,由香港明愛推行的電腦用品回收試驗計劃大受巿民歡迎,回收和處理的廢電腦和電腦配件約有15萬件。 試驗計劃已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底圓滿結束,為接著推行的電腦回收計劃奠下基礎。 由二零一五年十月起, 電腦回收計劃正式改名為電腦及通訊產品回收計劃,回收的產品類別亦擴展至一般通訊產品。 為更加方便我們參與廢物源頭分類及乾淨回收,環保署於2020年第四季起,陸續在全港各區設立超過100個「回收流動點」,每週定時於指定地點以街站形式運作。

五電一腦回收: 回收流動點

電器總會用舊時,自從「四電一腦」回收計劃推出後,舊電器需要按照環保署規定的途徑進行回收,不能夠直接丟棄到垃圾桶或垃圾站,避免電子污染毒害環境。 不論是要斷捨離已壞電器、出了新iPhone 14要換新電話、水星逆行電子產品易故障要換新,都可以參考一下的4個免費的上門回收或自行回收方法及回收注意事項。 五電一腦回收 如果想回收電器,環境保護署提供了3個途徑——綠在區區回收站、廢舊電器回收車及上門回收營辦商,方便市民進行回收舊電器。 市民於使用智能回收設備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綠綠賞積分卡,即可賺取相應綠綠賞積分。 《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下的禮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及糧油乾貨,也有環保產品。 如要成為綠綠賞會員,只需下載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於任何綠在區區的回收點提交2公斤的回收物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

五電一腦回收: 1 回收環保站

由2020年11月16日起,環保署推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每次提交回收物,都可以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 為了令回收過程更順暢,已預約歐綠保上門回收四電一腦服務的市民請細閱並跟從相關指引以確保回收順利進行。 五電一腦回收 如客戶未有跟從相關指引,歐綠保可保留取消該次回收服務的權利。 若選擇運送新件和移走舊件的日子是在購物當日之後的第三個工作天或以後,銷售商應可安排在同日送新件和移走舊件,而毋須就除舊服務額外付費。

透過四電一腦計劃,相關廢電器電子產品必須交由持牌回收設施作適當處理、循環再造及轉廢為材。 五電一腦回收2025 這長遠解決了過往在運送、貯存和拆解過程不當處理而可能污染土地和環境的問題。 具體來說,你可以有以下至少五項選手去處理想丟棄的電器。 五電一腦回收 電器回收後,可以加工或分拆零件轉售及再用,減少電子廢物對環境的傷害。 屯門環保圓(WEEE PARK)是為配合廢電器計畫而興建的,裡面擁有非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用先進科技把舊電腦電器除毒、拆解和循環再造,轉化為有價值的物料。 你也可以到環境保護署網頁,查看持牌處理、再加工或循環再造電器廢物人士或公司名單。

五電一腦回收: 廢舊電器重用與再造

環保署亦呼籲涉及轉賣二手「四電一腦」業務的人士應適當檢查及維修該等電器,確保它們可正常運作並加上標識。 有關如何分辨「電器廢物」和「二手四電一腦」,請按此參閱。 上述相關作業仍須符合其他所有環保法例及其他適用的法例,環保署會加強巡查並對違規作業採取執法行動。 根據《廢物處置條例》,任何人未領有牌照而處置(包括貯存)電器廢物,或未領有許可證而進出口電器廢物,首次定罪可被判罰款20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上門的「除舊服務」只包括搬走舊電器,所以事前應該要先將需要棄置的 「四電一腦」電器,移除裝置接駁,以便回收人員收走。 如果現時購買新的「四電一腦」電器,銷售商會提供免費的「一換一」除舊服務,送貨上門時會將同類的舊電器收走,非常方便。

回收車在週末日,輪流到訪全港18區,為公眾提供回收廢舊電器服務。 五電一腦回收 綠綠賞會員亦可於各「綠在區區」,包括「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向職員查閱綠綠賞積分。 現時全港共有33個回收便利點(前稱「社區回收中心」)。

五電一腦回收: 生產者責任計劃

香港有必要透過引入生產者責任計劃,妥善管理廢電器電子產品所衍生的環境挑戰。 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計劃)是在《條例》下實施的首個強制性生產者責任計劃,規定向塑膠購物袋徵收環保徵費,透過在零售層面向消費者收費這個直接的經濟誘因,以在源頭減少濫用塑膠購物袋的情況。 首階段計劃於2009年7月7日至2015年3月31日實施,涵蓋三千多個主要為大型連鎖超級市場、便利店及健康護理和化妝品店的零售點,對減少源自這些受規管零售類別的塑膠購物袋棄置量成效顯著。 2011年的公眾諮詢顯示社會普遍支持擴大計劃的涵蓋範圍。 五電一腦回收 經立法會討論及通過相關法例修訂後,計劃於2015年4月1日起在整個零售業界全面推行。

除了政府部門的回收計劃,如果你知道電器功能健全,也可以將它捐贈予有需要的家庭和人士! 坊間有不少非牟利機構如明愛、香港青年協會、保良局、救世軍及國際十字路會等。 五電一腦回收2025 如果你在街上有看過一些印有回收服務的貨車、攤位或是一些設計現代簡約的回收店,那就是為了這計劃而設的服務。 如果這兩年你有買過以上產品,相信你也曾收到商店給你的「銀色貼紙標籤」,只要有了它,就可以安排人上門收走舊機,免費又方便。 對方收走舊機後,會按合法程序處理,不再怕胡亂丟棄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五電一腦回收: 政府總部

銷售商亦有責任向購買受管制電器的消費者提供循環再造標籤,以及載有循環再造徵費訂明字句的收據。 涵蓋八種受管制電器(即空調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 五電一腦回收 (「四電一腦」計劃)已於2018年全面實施,是香港減廢回收另一個重要里程碑。 透過四電一腦計劃,相關廢電器電子產品必須交由持牌回收設施作適當處理、循環再造及轉廢為材,長遠解決過往在運送、貯存和拆解過程不當處理而可能污染土地和環境的問題。 就算並非要買新「四電一腦」,也可以使用這個回收服務,經收集的舊電器將送交下游的循環再造商跟進處理。 涵蓋「四電一腦」產品(即空調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統稱「受管制電器」)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廢電器計劃)已於2018年實施。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