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接觸耳機的人大多會有個認知就是「降噪耳機音質差」,Daniel會在這部分來與大家說說ANC主動降噪之於音質需要了解的知識。 降噪技術在這時已發展出現代ANC主動降噪的基礎,但礙於當時的電子技術不足,直到Digital anc2025 Signal Processing(DSP數位訊號處理器)大力發展才得以用合理適當的價格及體積來計算與消除噪音的複雜訊號。 關鍵點來了,此時主動降噪抵消掉的是環境噪音,所以此時你聽歌,發現中等音量有點小聲,稍微調大點就好了。 不過,主動降噪並不能屏蔽掉所有背景噪音,所以建議聽一段時間也要休息一下耳朵。 現在,你可以拿出你的雙手,捂住耳朵,是不是發現外界的聲音小了(廢話- -!)。
聲音表現上一改soundcore過去較常出現的V型調音,A40的聲音表現更往三頻均衡靠近了一點,同時支援了LDAC高音質藍牙編碼,三頻的細節都能被完整保留。 T1是Fidelio系列首款旗艦真無線藍牙耳機,榮獲2021德國紅點設計獎,充電盒使用消光皮革搭配金屬,走一個質感商務風,只能說是工藝精細、質感超羣。 儘管高通的cVc技術較知名,但ENC與cVc並無優劣之分,兩者都可以為通話帶來超過30分貝以上的降噪效果,ENC只要廠商適當調整不會輸給cVc,基本上有通話降噪技術就可視為通話品質有一定的水準。 橫軸對應到的縱軸值越高(圖中0~40部分),該頻率的降噪效果就越強。 ANC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降噪強度有高有低,降噪深度圖是種以數據精確表現出耳機的降噪能力的圖表,那要如何看降噪深度圖來瞭解耳機的降噪能力呢?
anc: ANC主動降噪原理
A1:沒有,ANC主動降噪是以麥克風發出反相波去抵銷噪音,並不會對耳朵產生危害,且可避免聆聽者使用大音量聆聽,而傷害耳朵。 在這波ANC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潮流中,德國大廠AUKEY跟進推出這款ANC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能夠讓人在嘈雜的辦公室生活中或通勤路程上獲得片刻寧靜。 因為ANC主動降噪的限制,加上被動式降噪的特性,一款好的ANC主動降噪耳機,可以採取ANC主動降噪來消除低頻環境噪音,高頻段的環境噪音則利用物理性的被動降噪,如此一來能達到最好的抗噪效果。 如上圖,麥克風在耳機外部的位置,並利用前饋麥克風偵測雜訊再透過濾波電路產生反相訊號,在耳鼓處反相訊號與雜訊訊號抵消,從而降低人耳聽到的噪音。 Cleer 是來自美國聖地牙哥的音效品牌,在2012年成立,主要產品為高性能的藍牙耳機與藍牙喇叭,品牌精神以創新技術創造出全面、頂級的音效產品,滿足大眾聆聽需求。
這款 anc2025 Ally Plus 榮獲 2019 CES 最佳創新獎 及 2019 德國紅點設計獎,獲得兩個獎項的耳機是不容易的,一般的耳機大多獲得一個大賞獎就是不錯,但是這款耳機的的表現,是獲得各方評審的肯定。 蘋果手機用戶挑選真無線必列名單之一,穩定的品質、優異通話、支援Qi無線充電及通透模式等方便功能讓AirPods Pro 2的產品競爭力十足。 只可惜價格近8000偏高,且僅支援AAC是追求更好音質的用戶較為詬病的地方。 WF-1000XM5 的降噪效果非常強,內附的泡綿耳塞已經可以擋掉六七成的噪音。
anc: 環境降噪(ENC)
WF-1000XM5 是 Sony 今年推出的旗艦等級的無線藍牙耳機,前代 WF-1000XM4 的耳機配戴體驗不佳,戴久了耳朵會脹痛。 今次 WF-1000XM5 再將耳機本體縮小 20%,有銀、黑兩色可供挑選,外觀及做工上則維持了 Sony 一貫的質感。 音質部分,原廠同樣尋找歐洲調音師來打造,與 Fidelio T1 一樣都有著清晰明亮的中高頻與人聲表現,可以很清楚的聽到各頻段的細節,整體的聽感相當透亮,而且樂器與人聲並不會互相搶戲,只不過低頻下沉較淺,對於追求強勁重低音的人來說,會少了點澎湃感受。 因此 Philips Fidelio T2 可以說是結合了聲學、美學、人體工學的旗艦耳機。 音質部分,整體聽下來三頻均衡、明亮通透,中高頻及人聲的表現亮眼,廣闊的音場絲毫不覺得被限制,低音的部分給的量適中,厚實飽滿的同時也不會搶走其他頻段的細節,如果真要細究,就是少了一點轟炸的感受,較不適合聽帶有大量低音的樂曲。 音質方面,透過 10mm 的動圈設定,BASS 重量感十足,中高頻的人聲、樂器表現均衡,音場與空間感受佳,整體表現直逼 3000 元中階耳機,這樣的性價比真的是令人驚艷。
此外,被動降噪耳機是透過緊貼耳朵或耳道來隔絕噪音,因此如果設計不良將會影響佩帶感。 anc 儘管如此,主動降噪耳機還是能能夠有效降低背景噪音,讓您以較低的音量聽音樂,對聽力有好處,而且戴起來比較舒服。 然而,主動降噪需要電力和降噪晶片來運作,價格比較昂貴,且品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高品質的降噪耳機表現可以出色,但低品質的耳機則幾乎沒有任何效果。 一般我們稱抗噪耳機為主動式抗噪耳機或降噪耳機,藉由主動噪音控制機制(ANC)來消除周遭惱人的噪音的耳機。 其原理是使用耳機上的麥克風接收外界噪音,同時用電子電路產生和噪音音波相反之訊號,利用此反向訊號產生時,抵銷外界的環境噪音。
anc: 藍牙耳機可在搭飛機時使用嗎?機上娛樂有支援藍牙連線的航空有哪些?
被動式降噪是以隔音材質來阻擋外界噪音的機制,其實就是利用耳機主體或耳塞抵擋外界噪音,一般來說,幾乎每一款耳機都有這樣的效果,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已。 ENC環境降噪技術(Environmental Noise Cancellation)能有效抑制90%的反向環境噪聲,由此降低環境噪聲最高可達35dB以上,讓聆聽者可以更加自由的語音溝通。 通過雙麥克風陣列,精準計算通話者說話的方位,在保護主方向目標語音的同時,去除環境中的各種幹擾噪聲。 anc 工作原理是麥克風收集外部環境噪音,然後系統複製一個與外界環境噪音相等的反相聲波,將噪音抵消,從而達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 若非極度講究音質的發燒友,ANC主動降噪功能是可以開關的,環境安靜關閉降噪同樣可以獲得不錯的聽感。
- 降噪功能對藍牙耳機來說非常重要,不僅減少噪音,避免音量過大,減少對耳朵的傷害,還能過濾噪音,改善聲音質量和通話質量。
- 在安靜的場所使用高音質耳機當然可以獲得優於ANC主動降噪耳機的聆聽饗宴;在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戶外、辦公室這些較嘈雜的場所,當你想要在這類場所聽音樂又不想被外界聲音幹擾時就是ANC主動降噪的優勢場景了。
- 音質部分,原廠同樣尋找歐洲調音師來打造,與 Fidelio T1 一樣都有著清晰明亮的中高頻與人聲表現,可以很清楚的聽到各頻段的細節,整體的聽感相當透亮,而且樂器與人聲並不會互相搶戲,只不過低頻下沉較淺,對於追求強勁重低音的人來說,會少了點澎湃感受。
降噪耳機通常不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然而,有些人可能會在使用降噪耳機時感到壓迫感、耳朵疲勞或頭痛。 這可能是由於降噪技術對聽覺系統的影響或長時間佩戴耳機所導致的;此外,某些人可能過度依賴降噪,影響對自然聲音感知。 要說 AirPods 為現今是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霸主一點也不為過,iPhone anc 的崛起造就了智慧型手機的大勢;AirPods 真無線耳機的上市,也造就了真無線耳機的風行。 一個帝國的興起,就會有一個帝國的滅亡,如果我們仔細看五年前流行的帶線藍牙耳機,目前也慢慢地衰退了。
anc: 影響力計劃|AUKEY Key Series EP-T10真無線藍牙耳機開箱分享
在音質方面還有一說是開啟ANC主動降噪儘管影響聲音但未必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反向聲波渲染的聲音有些人聽起來會感覺更舒服。 anc ANC主動降噪因為發聲器(喇叭)需要同時發出聲音與抵銷外界噪音的反向聲波,因此音質部分勢必會受到幹擾。 耳機內外都會放置降噪麥克風,因此同時兼具前饋與反饋式的優點,提供最佳的降噪品質。
anc: 電競耳機選購必讀文章 推薦6款高CP值無線電競…
廠商需要精心研究耳塞的材質與形狀、腔體的材質與形狀等會影響被動降噪效果的各項因素,只要設計平衡就可以獲得優秀的降噪效果。 anc2025 材質大多是塑膠材料,但耳機腔體外觀就各有不同了,每家廠商都有自己的設計Knowhow,也因此造就了耳機市場上玲瑯滿目的特別外觀。 多數追求音質的人都會重視器材的「保真度」,即聲音細節是否能妥善還原,但開啟ANC主動降噪模式後,喇叭發出的反向聲波就可能造成聲音的細節部分被掩蓋流失,這時就會造成耳機音質變差、聽起來悶悶的情形。
anc: JLab JBuds Air ANC
最後,FoKus H-ANC 更具備 IPX5 防水等級認證,用家於戶外使用時就不用擔心因天氣轉變而影響音樂體驗。 有些聆聽者使用不具ANC主動降噪的耳機為了不聽到周遭的噪音或是想沉浸在音樂中,會選擇調高聆聽的音量,大音量輸出久來,對耳朵會產生傷害,ANC主動降噪的機制讓人不需提高音量來蓋過複雜的噪音。 同時,ANC主動降噪也可以幫助使用者,在噪音吵雜的環境下(如搭飛機或火車),享受片刻的寧靜,閱讀或睡眠。 ANC主動降噪就英文字面上翻譯的意思為(Active Noice Cancelation)主動噪音消除,旨在消除周遭令人不快的聲音(亦即噪音)。
anc: 主動式降噪耳機緣起
Noble 透過和Knowles的長期合作關係,為每邊耳機配備 3 個專屬的‘Knowles’MEMS 麥克風。 首先於耳機外側放置1個麥克風,另外又於耳機內側放置2個麥克風,組成頂級的複合式降噪陣列。 因此,FoKus H-ANC 同時具備前饋式與反饋式降噪的優勢,令可處理的噪音頻率更廣,避免接收多餘的噪音,為用家提供最佳的降噪音樂體驗。 A4:挑選耳機應該針對個人可能使用到的功能去挑選,如有通話需求但不需要在噪音環境下聽音樂,亦可選擇無ANC但物理降躁良好且搭配cVc以確保通話品質的真無線藍牙耳機。 主動式降噪耳機主要可以消除低音部分的噪音;被動式降噪耳機可以抵消高音頻段噪音,因此,很難說哪一個比較好,如果可以相輔相成使用,那可以消除更多的噪音,有更好的音樂聆聽效果。 anc 主動式抗噪耳機原理是使用耳機上的麥克風接收外界噪音,同時用電子電路產生和噪音音波相反之訊號,利用此反向訊號產生時,抵銷外界的環境噪音。
anc: 日系平價 ANC 降噪耳機 AG UZURA 評測:性價比高得像國產耳機
耳機的操作面板設有像金屬的同心圓設計,還帶有 Aviot 品牌標誌。 John希望本次産品能繼承 FoKus Pro 的極致音質要求概念,再配合現今流行的主動降噪技術,創造出市面上最高音質的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 同樣地,名稱是來自德文Fokus,即是英文Focus (聚焦)的意思,而 ANC 則代表配備主動式降噪功能。 搭載ANC、ENC雙降噪,遠距會議、商務談判又或是重要通話皆能確保品質,商務來往更順暢,40MM大動圈音樂細節完整呈現不放過,記憶泡棉打造專屬個人的舒適配戴感 ,可折疊好收納,高強度降噪、長時間續航、配戴舒適和便攜性,TT-BH060是商務談判的新利器。 TaoTronics SoundSurge 85是CP質極高的入門款耳罩式耳機,2K出頭的價格,擁有極完善的規格, 耳罩式搭配高密度隔音親膚泡棉,本身已有大程度的物理降噪,再搭配ANC高降噪係數屏蔽周圍任何環境雜音,及CVC降噪麥克風維護通話品質。 混和式ANC主動降噪(Hybird ANC),會分別置麥克風於耳機的內側與外側,內外側各放1個以上,雙耳4個以上,降噪麥克風數量是前饋或反饋的兩倍,所以ANC主動降噪效果也比較高一點。
anc: 日系平價得獎耳機 Aviot TE-D01v 評測:超長續航兼有 ANC
然而,Tribit 仍然可以站穩地位、屹立不搖,甚至藍牙喇叭還能持續熱銷,獲得約2萬筆的4.5顆星以上的好評,非常厲害。 House of Marley 是目前 3C 音效產品的一股清流,在你夠購買他們商品的同時,它們會捐款一部份給世界在森林組織 FSC,資助全球再造林計畫。 同時產品的設計,採用綠色永續的概念,從搖籃到墳墓,從製程到回收,都已經設計進去了,再加上 雷鬼教父 Marley 的音樂專業,讓這個品牌有了生命,且充滿靈魂。 一直到了1950年, Lawrence Jerome Fogel 博士開發了新的的專利,這專利本來使用於直升機的噪音消除,保護飛行員的耳朵。 Fogel 博士的降噪系統,成為當時全球第一批的問是的降噪產品。 前文中介紹到的Liberty Air 2 Pro和 3 Pro都是soundcore近兩年所推出功能齊全、價格合理的高CP值真無線藍牙降噪耳機,今年九月,soundcore 也不負眾望,又拿出了殺手鐧—soundcore Liberty 4。
anc: 鐘5步驟教您挑選真無線耳機 推薦 5 款真無線耳機
混和式ANC主動降噪在最寬的音頻範圍工作,擁有超高適應性,並且隨時校正降噪情況,聆聽者佩戴耳機方式限制也不多。 這裡的濾波電路主要用來補償耳鼓和麥克風偵測到的雜訊差異,另外對於設備本身在降噪訊號的回應能力方面也有補償作用。 希望能繼續爲小夥伴普及主動降噪、耳機以及音頻方面的相關知識,感興趣的小夥伴可在下方評論,一起交流學習。 主動降噪技術並非近年纔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就有類似的想法,其中概念相當簡單,但礙於當時的科技因此只能作為理論研究。
充電盒與耳機一樣顏色體積細小,卻可為 Aviot TE-D01v anc 提供額外 anc 42 小時使用時間,連耳機的 18 小時使用時間,續航力達到 60 小時。 充電盒背面帶配對鍵,打開充電盒長按配對鍵後,就可以連接藍牙裝置使用。 主力推出真無線耳機的 Aviot,最近推出 TE-D01v 在日本的 VGP (Visual Grand Prix) 獲得金獎,而且定價為 HK$1,098 並不算高, 今次就跟大家試試它的音質與操作表現。 七色選擇,鵪鶉蛋形設計
anc: 主動降噪耳機常見問題
此次Philips首次推出了Fidelio系列首款旗艦真無線藍牙耳機,規格面上可說是誠意十足,從外觀到內在,細節滿滿,功能面上也相當齊全。 調音部分中高頻表現相當亮眼、人聲溫潤耐聽的同時解析力夠,很適合流行曲風。 anc2025 若非極度講究音質的發燒友,ANC主動降噪功能是可以開關的,環境安靜關閉降噪同樣可以獲得不錯的聽感。
反饋式ANC主動降噪可以在更寬廣的音頻範圍工作,能有效發揮校正音頻的作用。 除此之外,與前饋式ANC主動降噪缺點不同的是,即使聆聽者佩戴頭耳機的方式不正確沒有完全遮住耳朵,反饋式ANC主動降噪仍有不錯的降噪效果。 反饋式 anc ANC主動降噪(Feedback ANC)原理是將反饋式麥克風置於耳罩內部即驅動單體前面,並將耳朵接收到的聲音與音源進行比較,透過反饋算法識別出噪音並產生抗噪的聲波以將噪音消除。 目前的降噪耳機的技術,在低頻的部分表現比較好,但是高頻的部分仍需其他其他技術補足。 一般人能聽到的音頻頻率為 20Hz-20,000Hz,目前市面上的主動降噪耳機降噪頻段為 100Hz-1,000Hz,因此在環境噪音、車輛、飛機等噪音的抵銷是比較好的,而在人聲或高頻的部分仍然不足,無法完整覆蓋。 再來到了 1970 年,Amar Bose 博士再搭機的過程中,感受到飛機引擎聲發出巨大聲響造成不舒服,因此,他開始設計裝有麥克風的耳機,量測外部的聲音,並且將量測到外部的聲音,製造反向的波來抵銷外界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