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輝表示,本月啟動全系列藥品檢測清查,昨 日主動向食藥署申報清查進度、提出藥品安定性效期修正改善計劃,同時將 14 個品項進行預防性回收。 杏輝 (1734-TW) 再爆出 14 款藥品不符規定,今 日公告,公司本月啟動藥品檢測清查,主動向食藥署申報清查進度,並將藥品自主預防性回收,初估影響金額不超過 280 萬元。 此外,杏輝的鹿茸賀爾蒙膠囊及咳定平錠、安嗽錠經調查後,也將同步啟動自主回收。 食藥署監管組簡任技正陳映樺指出,本批食藥署列黑名單的廠商,都已依藥事法請地方衛生局開罰新臺幣3萬到200萬元罰鍰,並要求下架回收;若未能於期限內完成回收,則開罰20萬至500萬元。
為了重新劃定團隊內部的權責關係,李志文在各團隊內增聘品管人員,以確保杏輝近300項產品的品質到位;此外,杏輝更擴編了三成人力成立「品質管理委員會」,以總經理白友烺為該會召集人,每個月按時向董事上報管理結果。 杏輝宜蘭廠有 9 位博士 68 位碩士,人才及設備齊全,加上工廠已完成 SAP、MES 及 WMS 等電腦化數據管理,照理不應發生疏失,因此,此次產品問題屬工廠管理過失,沒有及時呈報與處置,過失人員已完成責任調查,將予以懲處。 杏輝藥品回收2025 白友烺強調,回收是全球 PIC/S GMP 良好的制度,自主回收是藥廠負責任的態度,且產品均依法使用有 GMP 證明的原料與合格賦形劑,絕不會偷工減料。 「杏輝貝他每麗軟膏」、「杏輝咳定康優膠囊」、「杏輝健聯乳膏」(1000g塑膠罐裝)、「杏輝舒明麗眼藥水」、「敏可停液0.4毫克/毫升」。
杏輝藥品回收: 疫情帶動養生商機 全家推保健專區搶市
國內知名製藥大廠「杏輝」繼日前有6款藥品因主成份退到90%以下被食藥署要求下架回收後,今日又有14款藥品被發現因包材問題與持續安定性試驗結果沒過,必須下架回收。 杏輝強調,以上藥品多為處方用藥,同時公司也規劃未來將現在500g/1000g的大份量的包裝陸續改為小規格包裝,而針對本次回收事件,公司依風險管理機制將針對所有產品啟動全面自主性查覈,以確保品質的落實,強調回收是企業應有的責任,未來杏輝惠持續提供安全、安定、有效的產品。 杏輝藥品回收 衛福部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簡任技正陳映樺表示,前次查廠時,發現杏輝部分藥品的持續安定性試驗不合格,因此要求廠商檢驗其他產品狀況,於是又發現問題。 杏輝藥廠總經理白友烺表示,自主回收是GMP的良好制度,也是廠商負責任探度,美國每年也有500多款藥品自主下架。 杏輝在9月初爆發藥品安定性問題後,遲至今日纔出面說明,是為了對288項產品、755項規格進行全面清查比對,才能完整說明。 食藥署表示,地方衛生局已約談藥廠,但尚未開罰,10月6日也已收到前20款藥品的改善報告,但仍有資料待補齊,等到書面審查沒問題,才會到藥廠進行不通知複查,在這之前有疑慮藥品都需暫停生產、出貨,若持續未改善,最重恐廢止GMP資格。
-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今(4)日於彰化扇形車庫舉辦「扇庫一世紀 世代同歡慶」「臺鐵14代同堂」- 扇形車庫啟用100年慶祝活動,現場由行政院蘇貞昌院長與地方鄉親,共同見證「百載難逢…
- 白友烺進一步透漏,杏輝之所以能在11月通過衛福部GMP系統查覈,讓製造許可延長至民國111年,靠的就是這套系統的優化管理。
- 陳映樺說,這六款產品的回收量須看廠商回收計畫書才能確認,但「若蘭仙施面皰凝膠10毫克/公克」和「杏輝喜癒痔軟膏」是常見治療痘痘以及痔瘡用藥,用量較大,逾數十萬支,將要求廠商盡快回收市面上的產品。
- 王女某天突然發現,自己的聲音越來越沙啞,且脖子也有變粗的趨勢,便前往醫院進行詳細檢查,這才發現自己已經罹患了癌症。
杏輝有多達20款藥物主成分含量未到效期卻變低、外觀顏色改變等問題,下架回收,被食藥署認定品質管理系統失靈,要求改善。 [週刊王CTWANT] 在疫情、中國封控等因素幹擾下,電子產業大洗牌,供應鏈業者皆高度重視大陸之外備援生產基地的佈局,其中最為突出的當屬PCB廠,PCB及上游基材廠今年來密集宣佈在東南亞建置產能,相關設備廠雨露均霑,將有助於提高接單量。 包括迅得(6438)、羣翊(6664)、由田(3455)目前接單能見度高,且確定2022年營收將改寫新高,設備廠族羣今(5日)成為盤面強勢股焦點。 法人表示,由於市況反轉,今年以來,設備廠表現兩樣情,一過上半年部分廠商展望就下修,對明年的景氣看法也偏向保守,但也有業者受惠IC載板、半導體、高階PCB等需求,加上擁有東南亞擴產的訂單,樂觀看待明年營運表現。
杏輝藥品回收: 健康網》護眼營養素食物大解密 營養師:第1名是「它」
衛生福利部食藥署日前纔要求國內知名藥廠「杏輝」下架回收其出產的6款藥品,如今又有14款藥品遭指示必須下架,同時須在10月6日前完成改善,若回收不全,最高可罰至500萬。 杏輝表示,後續公司將持續保持對應,而本次內部檢測為主動且超前檢測,對藥品做安定性效期修正,預防性回收,並強調杏輝全系列藥品出廠前皆經過嚴謹的品質管控,合格後放行,民眾使用安全健康無虞。 杏輝藥品回收2025 杏輝(1734)稍早針對14款藥品遭食藥署要求下架回收發出聲明,強調這次是為保障民眾用藥安全,本月啟動公司全系列藥品檢測清查,主動提前向食藥署申報清查進度,並提出改善計劃,同時進行預防性回收14個品項。 陳映樺表示,藥品就算出廠時合格,根據GMP(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規定,已生產藥品在效期內都必須進行安定性試驗,每三個月測試其主成分是否下降,最低不可低於原成分含量九成以下。
事實上,本次14項產品是依據廠內藥品自主監測管理系統,通盤清查廠內產品,而向食藥署主動申報並進行預防性回收。 杏輝藥品回收2025 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新廠進入完工最後階段,與此同時,臺積電加碼投資美國的策略也遭到曝光,包括3奈米、4奈米都傳出有部分產能將移往美國,引發外界出現「掏空臺灣」的擔憂,但有專家認為,此想法過於憂慮,臺灣擁有多家半導體頂尖企業,且發展歷史悠久,這樣的優勢不會很快消失。 先是9月13日遭爆出,有6款藥品效期主成分過低,必須全面回收;九天後,同樣因為藥效不足的問題,14款藥品再次依法下架。
杏輝藥品回收: 健康 熱門新聞
遲蘭慧說,目前已收到杏輝的改善報告,未來確認內容完備後,將多次突襲稽查,通過後才能恢復生產及供貨,但若稽查未通過,最嚴重恐廢除GMP資格,即杏輝不得再生產任何藥品。 杏輝藥品回收2025 杏輝藥品回收 生活中心/許沛汶報導為因應萬物皆漲的時代,臺灣人近幾年理財意識抬頭,也有更多人開始重視退休金的規劃,勞退自提人數逐年增加。 一名新鮮人2日在網上分享,目前全薪將近5萬元,但入職時有勾選自提6%,每月實領僅4萬多元,令她好奇「大家建議自提6%嗎?」,釣出不少過來人曝2點關鍵。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為了防止查廠再次出包,白友烺直接邀請食藥署藥物品質組的退休顧問,每個月定期來訪藥廠,定期「模擬查廠」;此外,還另外委託臺灣藥物品質中心及藥劑中心協助工廠檢驗。 白友烺表示,自今年起第三季起,杏輝藥廠成為全國第一座具有「四大智能系統」協助管理的藥廠,從物流、銷存、生產到倉儲,都能夠透過工廠系統自動優化,找出利潤最大化的製造方式。
杏輝藥品回收: 民眾可檢查藥物品項及批號 辦理退換貨
伊漾看到獵鷹洋將德古拉(Samuel Deguara)(前左)與英熊洋將范姜偉齊(Milenko Veljkovic)(前右)直呼真高。 近日氣溫明顯下降,尤其是北臺灣天氣轉濕涼,不少民眾開始喫鍋補身,不過醫師就提醒,秋冬進補有4大族羣不適合,包括有感冒或傷口、… 新北市警察局三重分局偵查隊一名小隊長日前被發現,濫用公務查詢系統多次搜尋豆花妹等多位網紅個資,不過督察組進行調查後,… 疫後旅遊市場回溫,繼臺灣虎航宣佈招募空服員及地勤後,中華航空今(5)日也宣佈針對桃園機場運務員及臺北客服人員開出職缺,… 據一份日本企業調查顯示,因擔憂「臺灣有事」(指大陸武犯臺)和大陸「清零政策」,近8成企業認為,從中國大陸採購零組件的風險升高,而逾50%將減少來自大陸的採購比重,但日企「去中國化」成本將增加5.34兆日圓(約臺幣1.2兆元),代價相當高。 有「國民ETF」之稱的元大臺灣50(0050)及元大高股息(0056),與臺股連動逾3800億元,近來分別追蹤的指數成分股將有所調整。
杏輝藥品回收: 療效剩八成!杏輝六款藥回收 包括治療痘痘與痔瘡軟膏
杏輝強調,本次為自主預防性回收,故無罰款問題,影響金額初估不超過 280 萬,且對市場供貨不會產生影響,後續藥品出廠前,皆經過品質管控合格後才放行,民眾使用安全健康無虞。 此外,陳映樺說,針對不合格藥品部分,已要求杏輝得於10月6日限期完成改善,若發現限期未能完成改善,可考慮暫停其藥品製造許可證;若發現回收不完全,則可罰20萬至500萬;違反藥品優良製造規範,則已開罰業者3萬至200萬。 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簡任技正陳映樺說,該署7月於杏輝查廠時,發現包括「喜癒痔軟膏」、「若蘭仙施面皰凝膠10毫克/公克」等共6款藥品未能符合規格,因此要求杏輝主動調查其他產品,經查後又有14款藥品發現類似狀況。
杏輝藥品回收: 財經雲
陳映樺表示,現場確實發現藥廠有些產品有實驗延宕的情形,另有些產品雖固定檢查,但發現狀況或外觀變色卻沒有立即處理,因此已違反GMP規定,除下架回收出包產品外,也要求衛生局進行開罰。 食藥署監管組組長遲蘭慧表示,針對有問題的杏輝藥品,食藥署已全面要求停止生產、禁止出貨,宜蘭縣衛生局也約談杏輝藥品的相關負責人士,並於10月底處以2項行政罰鍰,包含違反「藥事法」GMP規定,開罰17萬4000元,以及部分藥品未申請就擅自更換包材,開罰3萬元。 總經理白友烺表示,為了進行288項產品共755項規格全面清查比對後才能完整說明,所以延至今日才召開記者會,杏輝藥品也已全面回收相關有疑義的產品。 他也強調這次問題係屬工廠管理過失,沒有及時呈報與處置,過失人員已完成責任調查,將予懲處。 杏輝藥品回收 食藥署監管組簡任技正陳映樺指出,已將杏輝列為「嚴重違反GMP藥商」,已依藥事法請地方衛生局開罰新臺幣3萬到200萬元罰鍰,並要求下架回收,若未能於於期限內完成回收,則開罰20萬至500萬元。 業者除了需依期限內完成改善外,還要經食藥署進行不通知複查通過後,才能回復正常生產,並從黑名單中移除。
杏輝藥品回收: 臺灣虎航看好疫後旅遊市場!招考200名空服及地勤
陳映樺說,廠商針對不合格產品必須逐一瞭解發生原因,有些產品是保存出問題、有些是處方出問題,也有產品因包裝材質,因此僅回收塑膠罐裝產品,而不回收軟管裝產品。 至於中央的處分部分,遲蘭慧說明,先前以要求停止生產、禁止出貨,現在已經收到杏輝藥品的改善計畫,後續會再進行突襲式複查,若經查合格,纔能夠重新恢復生產,時間點則尚不確定。 白友烺提到,杏輝藥廠成立40年來,最注重的就是品質,也因為堅持,業績年年成長,代工廠商也連年增加,9月事件爆發後,雖然影響1~2%的業績,但研發與合作廠商在瞭解後,幾乎全面接受說詞。 目前內部也針對出問題的宜蘭廠品管(QA)主管祭出懲處,也將增設品質委員會,強化品質監測,希望喚回醫師、藥師、消費者與合作夥伴信心。
杏輝藥品回收: 回收藥品橫跨處方藥與指示藥列表
知名藥廠杏輝(1734)繼上次6款藥品下架回收後,又有14款藥品遭衛福部食藥署下架,包括暈船藥、皮膚炎、結膜炎及感冒等用藥。 白友烺說,杏輝產品均依法使用有GMP證明的原料與合格賦形劑,絕不會偷工減料。 杏輝宜蘭廠有9位博士68位碩士,人才及設備一流,加上工廠已完成SAP、MES及WMS等電腦化數據管理,照理不應發生如此疏失。 他指出,3項停止生產的藥都是處方藥,民眾有疑慮都可以到所有醫療院所處理;一般指示用藥已幾乎100%回收。 遲蘭慧指出,行政罰鍰為地方政府權責,估計此為初步開罰內容,宜蘭縣衛生局應該會再進一步調查有無其他違規事項,細節可詢問衛生局。
其中0050成分股新增遠東新、刪除友達;0056的成分股則從30檔擴增至50檔,納入日月光投控、臺塑等26檔,刪除中鋼等5檔,變化甚鉅。 泰山(1218)上週五公告申讓重要轉投資全家約兩成持股,5日火速宣佈已透過鉅額逐筆交易方式,完成43,300張之交易,總金額約80.97億元,處分利益約54.53億元。 白友烺進一步透漏,杏輝之所以能在11月通過衛福部GMP系統查覈,讓製造許可延長至民國111年,靠的就是這套系統的優化管理。 「查廠人員一看藥廠系統後臺數據就一目瞭然,我們想躲都難,」白友烺說明。
杏輝藥品回收: 臺灣史上最完整鯨魚化石出土 全長超過15公尺距今逾8萬5000年
針對清查後有疑慮的產品,杏輝即日起主動不限批號、不限規格,將採全面回收,另外,有鹿茸賀爾蒙膠囊及咳定平錠、安嗽錠停止生產出貨,同步啟動自主回收。 陳映樺表示,許多藥品在存放後成分下降,但若製程穩定,照理不該發生,且一次查到六款產品不合格,數量稍多,因此要求廠商針對這幾批產品暫停生產,不可出貨,也針對其他產品製程廣泛評估,確認品質。 在七月針對GMP藥廠例行查廠發現,杏輝有六款藥品效期不到一年,但主成分含量已下降到八成以下。 包括「杏輝布咳樂液0.8毫克/毫升」及「若蘭仙施面皰凝膠10毫克/公克」兩款處方藥;及「杏輝欣吉視點眼液」、「杏輝咳定舒糖漿」、「杏輝胃邁寧錠」、「杏輝喜癒痔軟膏」四款指示藥。
新冠疫情燃燒至今,各國觀光業也逐步復甦,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警示不排除會有新的致命變種株出現。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為因應國旅日益熱絡及促進花東地區觀光旅遊,臺鐵局於112年2月3日起逢週五、六、日恢復團體列車,並以新購EMU3000型特仕車行駛。 臺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5日與元宇宙商務應用中心舉辦公益NFT獨家授權簽約記者會,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理事長,也是催生土耳其臺灣中心的裘振宇(圖)在記者會上分享救助難民孩子、籌建第一棟庇護所的辛苦過程。 臺灣職籃T1聯盟4日在臺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體育館進行臺灣啤酒英熊與臺南臺鋼獵鷹之戰,賽前邀請中職味全龍球星拿莫.
杏輝藥品回收: 藥品再度不符規定 杏輝:為自主預防性回收 影響金額低於280萬元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不少店家都增設自助點餐機,不僅可以省下人力成本,還可以加快點餐過程。 像是知名速食店麥當勞就推出自助點餐機的服務,不用透過店員就能完成點餐動作。 大陸杭州有1名35歲的王姓女子,因為平時上班過於忙碌,導致養成了經常熬夜、半夜才睡覺的壞習慣。
陳映樺表示,7月針對GMP藥廠例行查廠發現,杏輝有6款藥品效期不到一年,當時便要求廠商針對其他產品進行檢驗,進而發現另有14款藥品不合格,有些是主成分含量未到效期變降低,有些則是外觀顏色改變。 根據GMP(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規定,已生產藥品在效期內都必須進行安定性試驗,每三個月測試其主成分是否下降,最低不可低於原成分含量9成以下。 食藥署7月底啟動PICS/GMP查廠,一般藥品效期為2年,針對藥廠效期剩不到1年的藥品進行安定性測試,發現杏輝醫藥有20款藥品,藥效都剩下原成分含量8成左右,未達藥效應維持9成以上標準,故要求藥廠須先行下架。 前此因查廠而回收6項未符合持續安定性試驗含量測定結果之產品,公司已於9/22向食藥署提報安定性效期改善計畫核備查廠。 食藥署調查,14 款藥品有 10 款為處方藥、4 款指示用藥,藥品出現有效成分含量低於 90%、軟膏變色等狀況,目前要求杏輝需在 10 月 6 日前限期改善。 當時,杏輝總經理白友烺還率高層向民眾鞠躬道歉,並承諾外界所有遭下架產品,不限批號、不限規格皆可接受回收。
杏輝藥品回收: 杏輝「14款藥品效用衰退」下架 公司聲明:主動檢測回收
至於杏輝宣佈自主回收的3款藥品,遲蘭慧說,經初步瞭解是因溶離度與安定性未達標,食藥署只接獲口頭通知,尚未收到杏輝寄出的回收計劃。 澳洲雪梨有大批民眾走上街頭表示支持,中國駐德使館外,也有羣眾舉起白紙高喊習近平下臺。 他提醒民眾,藥品跟食品一樣「應該趁新鮮使用」,藥品包裝上標示的有效期限是指未開封的保存期限,藥品一旦開封就不能以這個效期為準,口服藥品及藥膏類一般開封後有效期限就只剩3~6個月,藥物開封後請儘快使用。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家電對我們來說缺一不可,在搬新家時也有許多人會購買新的家電搬入新家使用,期待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