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感恩科技努力的方向是希望藉由這些科技研發,不僅提供賑災與備災應用,同時能傳遞環保、科技與人文之精神。 堅持著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以「環保人文、愛心力、完全回饋」為核心價值,淨斯無染,純樸自然,心清土淨,愛護大地,藉著有形的產品,傳遞一份感動的故事。 因此,大愛感恩科技將回收寶特瓶製成各種再製品,例如衣服、揹包等日常用品,但有些困難是實際跳下去做才知道。 朱永光先生現為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負責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擁有超過20年投資及科技產業經驗。
例如穿著壓力衣做運動,會往下滑或「積布」,或是多次修改車縫後,紗線容易斷裂或破孔;還有壓力頭套戴久了,會有毛囊炎。 事前,大愛感恩科技派出研發部組員王妍文和黃毓瑾,協助、指導七十多位志工測量;並邀請陽光北市重建中心宋有礪副主任授課,增加志工對燒燙傷疤的認識。 對話時,年輕人的腳站不住,雙手也不停抓癢或用力拍打,讓上人不忍,返回花蓮後,立即請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同仁設法改善壓力衣材質,希望達到冰涼、透氣、舒爽等功能。 今年編纂的《2015年CSR報告書》經過BSI (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依據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 G4指南及AA 1000 Type 1保證標準查證。 除了依據GRI G4指南撰寫外,並依循ISO 26000指標、聯合國全球盟約指標揭露相關議題。 2015年CSR報告書分為5個章節,包括:公司概況、環保永續、綠色愛心接力平臺、幸福職場、社會公益。
大感恩科技: 註冊登入
雖然回收寶特瓶的過程很辛苦,但是愛心循環的效益,卻是實在而溫馨的;蘇澳環保志工陳正信還記得,二○一○年十月下旬,鎮上發生大水災,許多人的家當泡湯,慈濟志工送來環保毛毯禦寒。 「水足跡是很新的議題,來申請認證的多半是電子業者,大愛感恩可說是紡織業界的先驅者。」德國萊因TÜV集團臺灣分公司總經理何士登(Uwe Halstenbach)如是讚歎。 雖然數量驚人,但環保志工們依然嚴謹地分類,透明、綠色、雜色等瓶,少有混雜的情形;他們還要求資源回收場務必把機器清洗乾淨,再來處理慈濟的寶特瓶,以保持原料的品質。 大愛感恩科技的織物產品力求不後染,以減少水的消耗與污染為目標,因此可用的主色系不外黑、白、藍、灰、綠、棕;加上慈濟人文講求簡約端莊,不露胸、不露背、不露膝,多少讓習慣「爭奇鬥妍」的設計師感到綁手綁腳。 洪若岑依舊堅持帶著設計團隊參加慈濟的營隊,甚至與證嚴上人面對面相談,希望能幫助設計團隊體會並瞭解環保織品背後更深的意義。 「這個商機,我們就把它化為『善機』。」眼見有意願的實業家朋友愈聚愈多,身兼人援會衣著組召集人的黃華德,會同食品、住屋、行輸、資訊四組召集人,於二○○八年提出創設公司的構想,希望作為環保志工與實業家志工攜手付出的平臺。
- 此係列產品用來保護賑災人員之安全,不僅供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用電、讓志工們在需要時坐著休息、或以盾牌揹包保護,免於意外的攻擊以及殘垣頹壁之掉落物。
- 以環保、人文、公益為優先,營利放後面的經營哲學,以及力求不上染料、高雅簡約的設計概念,讓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在色彩繽紛的服飾業界,顯得相當另類。
- 二○一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在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舉辦的「新型高性能壓力服」發表會上,所長李貴琪盛讚第十代壓力衣,因有三方的同心協力,才能開發出好布料、設計標準規格,以及科學打版和人體實驗圓滿達成。
- 大愛感恩科技係以回收寶特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公司,致力落實「環境保護、都市礦產資源再生」,公司緣起於2003年慈濟 證嚴法師提出垂詢,慈濟每年發送數十萬賑災毛毯,然而紡織布料與寶特瓶同樣皆提煉於石油,能不能用回收的寶特瓶來做成賑災毛毯呢?
有實業家無私地貢獻研發、產銷等企業管理能力,「大愛感恩科技」能將回收的寶特瓶重新製成環保織品銷售到市面上,更是整合了無數環保志工及紡織業上、中、下游的協力廠商,以愛心接力的方式完成。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以回收寶特瓶作為原料,透過回收再利用的方式製造出許多衣物、賑災毛毯等,希望藉此降低大量石油原物料的開採以及塑膠廢棄物的污染,達到「回收好,不用更好」的環保精神。 回顧成立七年多,團隊努力備受各方肯定,並在關於CSR評選中,獲獎無數,如: 2011年即榮獲第七屆《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公益推動類首獎、《經理人月刊》舉辦第三屆2013年臺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2014年《天下雜誌》「天下企業公民獎」──中堅企業組及新秀獎首獎等。 大愛感恩實踐慈濟 證嚴上人賦予的使命,用心研發回收到回收、循環回收技術,擴大愛與善的綠色永續循環。
大感恩科技: 企業社會責任 大愛永續經營
我們最重要的不是促銷產品,更不是鼓勵多消費而是珍惜地球資源,運用再生技術賦予物品新生命,為環境略盡棉薄之力。 大愛感恩科技團隊、國智經編、陽光基金會,乃至臺灣化纖等合作夥伴,長達二十一個月的研究、討論、試驗與印證,最後落實在傷友們身上,果然得到好效果。 大愛感恩科技為此添購一部光度色彩量測儀,測量傷疤的顏色變化;並請慈濟志工定期為傷友們量測傷疤紅度,以及記錄壓力衣穿著後的壓力值。 二○一六年六月二日,大愛感恩科技、陽光基金會、國智經編等三方合作,第九代布料正式進入實測,在陽光基金會三處重建中心車製成壓力衣褲,讓二十九位傷友試穿。 採抽籤方式分配,有人上下肢皆穿著新款壓力衣;有的是上肢新款、下肢仍穿舊材質;有的則下肢穿新款、上肢穿舊款,形成對照組與實驗組。 對此國智經編特地用心篩選無毒,不含偶氮色料、遊離甲醇等傷及皮膚的染料,並請臺灣SGS(瑞商遠東公證股份有限公司,Societe Generale de Surveillance)進行皮膚敏感測試。
因此,慈濟環保回收站發展出一套寶特瓶回收的標準作業流程,志工們先挑出一號PET材質的乾淨飲用水寶特瓶,接著去除瓶蓋與瓶圈、並依照不同顏色分類處理,再交由合作夥伴將其作成瓶片、再生聚酯粒,最後則是抽紗與織布,製成再生環保產品。 答:大愛感恩科技以「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作為品牌的核心價值及努力推廣的目標,因為認同環保、認同傳遞的理念,在製程端有五十家以上的公司以接力方式發揮專業良能,為地球節能減碳做出貢獻。 在這一個愛心接力的平臺,無私奉獻的志工亦扮演著重要角色,李鼎銘先生將自家航運事業交給專業經理人,而全心全意在大愛感恩科技擔任快樂的志工執行長,而在此平臺上合作夥伴廠商端,甚至最前端的環保回收菩薩亦多不可勝數。
大感恩科技: 企業/創辦人的經營理念與目標
「ECO盾牌椅子揹包」和「ECO多功能防震椅子包」則可以裝備急難時生活用品,包括緊急情況時基本用水與食物,置入揹包內以備不時之需,此兩款椅子包重量輕巧且內鍵專利鋁合金結構並通過SGS認證,可以承重120公斤。 大感恩科技 和一般椅子包不同的是,其超級堅固的鋁合金骨架,可以承受1136公斤的攻擊力。 大感恩科技2025 高雅、淨純的白色,也代表著品行端正、待人單純耿直,保持清靜的心,則安之。
大感恩科技: 國際認證肯定
不斷提升技術,寶特瓶化身為大愛紗,已研製成多種機能布料,具有排汗、涼感、保暖、除臭、抗靜電、防潑水、防電磁波等功能,成為全球最先進的紡織材料,讓臺灣的環保綠色科技受到國際的注目。 同時「 大愛感恩科技」 也積極打造MI T 「 環保『心』時尚」的品牌價值。 首創紡織業界產品的「生產履歷回溯卡」,消費者可以追溯產品的原料源頭和節能減碳的數據,賦與每件產品特殊的故事性與環保消費的重要性,也透過海外參展推廣通路及展店機會,期望環保品牌「DA.AI」能從臺灣出發、放眼全球。 因為認同慈濟推動環保的理念,全臺灣有近二十萬名定期/不定期環保菩薩無私奉獻於資源回收志業上。 過往回收的寶特瓶,只是將回收品賣給一般回收廠商,所得雖全部捐助大愛電視臺。 於此大愛感恩科技秉持著延續物力的精神,向慈濟環保回收站購買塑膠類一號飲用水寶特瓶,經由紡織業上/中/下游合作夥伴運用專業良能及科技將寶特瓶再製為各種日常生活用品,並將所得利潤完全回饋到慈濟基金會作為社會公益與賑災使用。
大感恩科技: 大愛感恩科技 環保公益領航者
「資源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期許成為環保品牌的典範,成為臺灣國際共同品牌,藉著產品、生產、推廣,將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環保志工及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再回饋社會的故事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 展望廿一世紀的綠色潮流,秉持著 證嚴法師 「以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的慈示,本公司願與每一個有心投入環保,善盡社會責任的實業與團體合作,期盼帶動更多人,一起用愛和智慧,守護我們的大地。 自成立以來,「大愛感恩科技」持續進行產品製程的技術研發,落實開源節流、節能省碳的環保理念。 從原料到生產製造過程,均通過無人體環境有害物質及符合回收標準的檢測,得到國內外多項認證標章。
大感恩科技: 環保人文
據瞭解,俄國有數家本土業者能設計處理器,但必需仰賴臺積電代工,俄羅斯最先進的晶圓廠只能生產90奈米製程晶片(臺積電約2004年研發出90奈米),而該國設計最複雜的CPU則採用臺積電16奈米製程打造。 多位護理同仁試用大愛感恩科技護目罩,直說「這項新設計相對更為輕、薄,比之前戴過的護目鏡好用。」不像部份款式的護目罩會被眼鏡卡住,即使是眼鏡族也能方便佩戴,設計相當別出心裁。 「最初會研發護目罩源自慈濟基金會證嚴上人指引。」李鼎銘說,本來是為了避免志工在協助打掃的時候,被泥水、污物噴濺到眼睛,如今護目罩投入防疫發揮更大良能,醫護第一線人員除了在防疫期間自我防護外,平日居家活動、打掃時也可以使用。
大感恩科技: DA.AI 大愛感恩科技 環保飛織室內鞋(28號)
臺灣精品官網「廠商專區」登入機制已全面採用「外貿協會會員登入系統」, 若這是您第一次使用,請以貴司「臺灣精品獎聯絡人」資訊重新註冊外貿協會會員帳號後登入。 自南亞海嘯救災結束到大愛感恩科技正式營運,中間經過數年時間,古語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於此漫長的拓展看似不合邏輯。 大愛感恩科技榮獲第一屆「遠見社企之星」獎,在 2018 年《遠見》第 14 屆 CSR 獎中得到友善環境組中小企業特別獎,並於 2019 年獲頒第一屆臺灣循環經濟獎特別獎。
大感恩科技: 公司資料
寶特瓶製成的大愛紗已是具備多種如排汗、保暖、除臭、抗靜電、防潑水等功能的機能布料,並製成各種產品。 大愛感恩科技在慈濟環保回收站建立資源回收標準流程,並以高於市價的金額收購寶特瓶,再由紡織業合作夥伴運用技術將寶特瓶再製為各種日常生活用品。 大感恩科技2025 今天,我們研究團隊在老師帶領下,來到了大愛感恩科技、內湖環保站,進行半天的參訪與體驗。 在結束參觀後,虞經理表示,我們秉持著慈濟的環保精神與理念,將我們的公司所研發出的產品,希望盡到最大的企業責任,能大幅降低對環境的破壞,同時也希望能創造更多的環保產品投入賑災和回饋給社會。 答:1990年起,證嚴法師推動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慈濟人紛紛響應資源回收、分類的善舉,希望能為社會做些改變。
大感恩科技: 環保結合公益!8000萬廢棄寶特瓶製成賑災毛毯
2016年5月也正式通過B Corp (Benefit Corporation, B型企業)認證,成為臺灣第10個B型企業。 李鼎銘總是清晨五、六點就進辦公室,在頭腦最清醒的時候做重要的事;除了在公司裏運籌帷幄,領導職工、協調志工,大愛感恩科技還肩負傳達理念的重任——僅是二○一一年就宣講了超過兩百場;他鉅細靡遺地從環保志工拿起一支寶特瓶,去掉瓶蓋、剪掉瓶環講起,一路從切片、造粒、抽絲、紡織說到上市流通。 經證嚴上人定名為「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後,同年十二月,這個臺灣史上第一家環保公益企業、全球首家百分之百回饋社會的非營利企業(Non 大感恩科技2025 Profit Company)正式成立,由紡織老將黃華德擔任董事長,人援會行輸組召集人李鼎銘承擔執行董事;他們及另外三位捐資的發起人,都是不支薪的志工。 「大愛感恩科技」也是國內第一家環保公益企業,五位實業家將股權百分之百捐贈予慈濟基金會,讓公司盈餘全數回饋慈濟,作為國內外賑災及公益慈善之用,創造了企業家參與公益、回饋社會的全新模式。 大愛感恩科技將理念與產品結合,實踐循環經濟並落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大感恩科技2025 不僅體現從「減廢」到「零廢」的可能,更期望透過環保產品持續散播影響力,讓地球資源生生不息,永續發展。
大感恩科技: 環保志工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成立於2008年12月10日,為國內第一家環保公益企業,秉持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從環保志工到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到再回饋社會的故事,期盼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帶動更多有心投入環保,善盡社會責任的實業與團體合作。 大愛感恩科技主要產品為再生紡織原料包括環保再生酯粒、環保聚酯纖維、環保布料等,並製成環保服飾、環保寢具、環保生活織品等產品。 環保製程通過荷蘭彼得森與管制聯盟集團的「全球回收標準」認證,證實從原料取得到各階段之供應鏈應用皆符合回收認證標準,環保且值得信賴。 此外,大愛環保再生聚酯纖維亦獲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標章」認證,由百分之百再生纖維織成的綠色環保毛毯更獲得「德國萊因集團及環保署碳標籤雙認證」,落實為企業環境保護責任之承諾。 「紡織聚酯布料跟寶特瓶同樣是提煉自石油,那能不能將回收的寶特瓶,做成賑災毛毯?」這樣的一個提問,讓五位實踐家於 2008 年集資設立公司,開始投入環保科技的事業。
劉畊宏早年曾擔任多名藝人的健身教練,和大女兒劉宇芙(小泡芙)2017年參與陸綜《爸爸去哪兒第五季》開始進入大眾視野而被熟知,後於2021年舉家遷居大陸上海市,並在當地開設健身中心和咖啡廳。 不過,隨著最近疫情解封,觀看直播的粉絲數量大幅下滑,他也於日前返回臺灣,和多名友人相聚。 原始連結看更多 CTWANT 文章 金剛開嗆「宋逸民牧師」力挺小甜甜 前教友名嘴爆黑幕:上繳收入不準跟家人聯絡 李蒨蓉躺牀整晚失眠…自爆1原因「生不如死」 大感恩科技 崩潰逼富商尪:去買威而鋼 同居平分2.
大愛感恩科技首創紡織業界產品的「生產履歷回溯卡」,消費者可以追朔產品的原料源頭和節能減碳的數據,賦與每件產品特殊的故事性與環保消費的重要性。 大愛感恩科技係以回收寶特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公司,致力落實「環境保護、都市礦產資源再生」,公司緣起於2003年慈濟 證嚴法師提出垂詢,慈濟每年發送數十萬賑災毛毯,然而紡織布料與寶特瓶同樣皆提煉於石油,能不能用回收的寶特瓶來做成賑災毛毯呢? 大愛感恩科技 董事長黃華德瞭解紡織業界曾嘗試這尚未成熟的技術,但仍有許多細節需要克服,甚至所花費成本是遠高於原生的聚酯纖維原料,但是為了實踐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董事長黃華德也希望透過推廣綠色環保意識且延續寶特瓶物命,進而影響減少開採石油及節能減碳。 於是大愛感恩科技5位發起人在2008年12月10號成立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
大感恩科技: 環保公益領航者
藉由寶特瓶透明的特點展現純淨的意象,將此特點放入這系列風格中,代表單純、淨化人心的意向。 大感恩科技2025 傳薪服儀訴求「環保、簡約、高雅、端莊」,如同崇尚自然簡單的「真善美花道」,持守恭敬心,順應自然、以和為貴、以少勝多,呈現自然生命之美,飄逸花朵芬芳;亦同於「靜思茶道」的靜心涵養,時時刻刻專注沉潛,在靜、定中覺察智慧,展現人文服儀之美。 [週刊王CTWANT] 男星劉畊宏2021年舉家遷居大陸上海市,並在當地開設健身中心和咖啡廳;另一方面,他在大陸疫情封控時還靠著自創的毽子操,頓時火爆陸網,如今時隔多日再度回臺和吳宗憲見面,直呼「感恩有你這位大哥」。 劉畊宏昨(24日)在Instagram發出一張和妻子王婉霏及吳宗憲的合影,並寫下「好久不見憲哥,綜藝天王依然活力十足。感恩有你這位大哥,平常都是我碎念別人,你一來我只有聽話的份」。
大感恩科技: 我們,創愛的業──30位臺灣社會企業創業家的理想與堅持
因憂心塑膠垃圾對地球造成的巨大衝擊,大愛感恩科技克服了理論面、技術面、非技術面和實務面的種種難關,並整合上下游廠商,將千年不化的寶特瓶,打掉重練,再製成紡織原料,製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環保再生產品,其中的招牌產品「環保毛毯」更隨著慈濟志工到全球各地關懷苦難的腳步,為遭逢急難的人們提供溫暖,清淨了大地也療癒了人心。 ● 創業:2008年12月10日,五位人援會實業家出資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整合收購由全臺七萬兩千多名慈濟環保志工回收的寶特瓶,製作成毛毯等環保織物用品;未來將擴及紙類、家電及塑膠類等資源回收再製,擴大綠色產業的影響力。 擁有三十多年服飾製造、代工經驗的黃華德回想,早在上個世紀九○年代,證嚴上人就詢問實業家志工們,將環保回收資源再製成紡織品等物資的可行性。 但當時技術不成熟,市場也有限,因緣不是很具足;及至二○○四年,寶特瓶做成瓶片、酯粒及加工絲的技術大幅提升,慈濟實業家志工也加強聯結,成立國際慈濟人道援助會,其中「衣著組」成員加速「資源變黃金」的腳步,在享譽國際的「環保毛毯」領軍下,開始研發各種織物服裝。 大愛品牌(DA.AI)五年來亦持續獲得各項認證與肯定,展現全方位的綠色典範。 「灰色環保毛毯」多年來已接二連三獲得國內外環保認證與獎項肯定,不僅減廢更以零廢為最終目標,環保再生毛毯回收亦可再次成為原料使用,以達到工業循環為目標,以其永續性的精神取得全亞洲第一張環保再生紡織的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