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電一腦綠在區區5大優勢2025!(小編推薦)

市民現時購買「四電一腦」,可享有由銷售商提供的法定免費除舊服務,上門移走一件同類的舊電器。 另外,我們會不時推出限時推廣,為提交指定種類或數量回收物的市民提供額外積分。 市民可透過環保署網頁、「咪嘥嘢」流動應用程式等途徑獲取有關推廣資訊。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2025 另外,8種回收物所獲的綠綠賞積分亦會定期檢討及更新,並於各回收點展示供市民參閱。 香港每年產生約7萬公噸廢電器電子產品,2018年8月實施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銷售商出售受管制電器後,消費者可在3天內要求銷售商免費移走另一件同類舊電器。

除了在住宅樓宇進行廢物分類外,市民也可把回收物料帶到社區內多個收集地點。 「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由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所組成,至今已有超過160個公共收集點,接收塑膠、玻璃樽、小型電器、四電一腦、慳電膽/光管、充電池,以至廢紙及金屬等常見的回收物。 除了支援社區回收,「綠在區區」亦會透過舉辦多種環保教育及宣傳活動,從多角度把綠色生活文化注入社區。 環保署於 2003 年 1 月分別委託了香港明愛及聖雅各福羣會在全港推行電腦及電器用品的回收試驗計劃。 鑑於該計劃得到初步成功,環保署於2005年第4季在前身為九龍灣廢物轉運站的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設立一個電器和電子設備區域回收中心,配合當時推行的整體廢物源頭分類回收計劃。 因此,循環再造的工序在2005年開始遷往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進行。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互動地圖

雖然政府在廢物減量的工作上擔當了主導的角色,但社會大眾的參與同樣重要。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2025 於2021年2月公佈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以「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為願景,提出應對至2035年廢物管理挑戰的策略、目標和措施。 除了回收站,環保署還在全港18區設立22個「回收便利點」,所有「回收便利點」將於2020年年底前陸續投入服務。

  • 收集點包括參與計劃的屋苑及工商業大廈 和 14個公眾回收點 。
  • 政府會向供應商收取每件電器15至165元循環再造徵費。
  • 香港每年產生約7萬公噸廢電器電子產品,2018年8月實施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銷售商出售受管制電器後,消費者可在3天內要求銷售商免費移走另一件同類舊電器。
  • 自2010年10月起,聖雅各福羣會獲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加強回收服務,由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搬到較大的屯門環保園,推行「綠色家電環保園」項目及營運環保園家電再生中心。
  • 因此,循環再造的工序在2005年開始遷往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進行。
  • 其實自從政府推出四電一腦回收計劃後,換新家電已經變得相對方便。

我們鼓勵市民使用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及與家庭成員分享會員號碼,加快賺取積分。 綠綠賞會員亦可於各「綠在區區」,包括「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向職員查閱綠綠賞積分。 「綠在區區」品牌以「綠」字為概念,取諧音數字“6” 為標誌,其設計亦與英文“GREEN” 的字首“G”及常見循環再造標誌的形態相近,寓意綠色生活無處不在,「綠綠」無窮。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環保署設四電一腦免費回收熱線

此外,大部分廢棄發泡膠夾雜其他雜質,增加回收再造難度。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建議避免使用一次性的發泡膠製品,盡量改用更符合環保效益的代用品(如可重複使用的耐用載物器具)。 如有少量家居產生的發泡膠,市民可交「綠在區區」回收。 環保署於2007年推出工商業廢物源頭分類計劃,鼓勵物業管理公司方面發揮帶頭作用,在不同類型的工商業處所內建立及推行合適的廢物回收機制,讓業戶/租戶可於工作場所內輕鬆地參與廢物分類回收。 現時全港各區已設立超過120個回收流動點(每週定時定點運作的回收街站),回收流動點主要位處缺乏分類回收設施的單幢式及「三無」住宅樓宇附近。 廢舊電器回收車的服務已於2021年12月19日完滿結束。

  • 有關回收量及下游回收商資料可瀏覽各「回收環保站」或「回收便利點」的社交媒體專頁所發佈的季度報告。
  • 只要拍張相片,連同舊電器的資料放到二手交易平臺、社交網站,即可找到買家(或是同樣以免費方式捐出去),部分買家更願意自行上門取件,可以減卻不少麻煩。
  • 銷售商可透過指定收集者,將舊電器運送予指定持牌循環再造商,進行處理、再加工或循環再造。
  • 然而,市民可以將總容積超過500公升的家用雪櫃交予「綠在區區」妥善處理。
  • 環保署正持續構建包括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的「綠在區區」社區新的回收網絡,服務全港18區。
  • 由2020年11月16日起,環保署推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每次提交回收物,都可以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

「綠在區區」至今已有超過160個公共收集點,接收9種常見回收物。 除了支援社區回收,「綠在區區」亦會舉辦多種環保教育活動,從多角度把綠色生活文化注入社區。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四電一腦的「四電」是指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而「一腦」即是電腦產品,包括電腦(上電腦、手提電腦和平板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2025 如果這兩年你有買過以上產品,相信你也曾收到商店給你的「銀色貼紙標籤」,只要有了它,就可以安排人上門收走舊機,免費又方便。 對方收走舊機後,會按合法程序處理,不再怕胡亂丟棄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發泡膠的重量輕及所佔空間多的特性,導致其物流成本高,而大量發泡膠經回收處理後只可製成少量塑膠原料,成本效益甚低。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點:

環保署不但可以回收電腦電器產品,例如「四點一腦」和小型電器,更接受廢紙、金屬、塑膠、玻璃樽、慳電膽、光管、充電池等。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自2010年10月起,聖雅各福羣會獲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加強回收服務,由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搬到較大的屯門環保園,推行「綠色家電環保園」項目及營運環保園家電再生中心。 此項目集中回收主要指定物品包括電視、雪櫃、洗衣機、影音器材、微波爐、電風扇、熱水壺、電飯煲、冷氣機、暖爐、電子遊戲機及手提電話,而其他一般家用電器亦會回收處理。

我們鼓勵市民建立廢物源頭分類的習慣,把更多種類的可回收物進行乾淨回收。 我們亦希望通過有關要求讓市民更珍惜綠綠賞積分卡,並多加使用。 各個參與的屋苑亦可定時舉辦大型的回收活動,來集中收集其他種類的可重用及可回收物料,例如舊衣服、舊電器和舊電腦等,然後再轉交回收商。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2025 香港的地理環境狹小,卻要應付大量廢物,我們實在有需要了解如何可以改善這個情況。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因此,我們必須立即行動,一起肩負減少及回收廢物的責任。 由2020年11月16日起,環保署推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每次提交回收物,都可以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電器〡4大舊電器處理方法:捐贈、社區回收|咩係四電一腦回收?

不論是要斷捨離已壞電器、出了新iPhone 14要換新電話、水星逆行電子產品易故障要換新,都可以參考一下的4個免費的上門回收或自行回收方法及回收注意事項。 除了政府部門的回收計劃,如果你知道電器功能健全,也可以將它捐贈予有需要的家庭和人士! 坊間有不少非牟利機構如明愛、香港青年協會、保良局、救世軍及國際十字路會等。 環保處設立了不同的社區回收中心、回收流動點以及廢舊電器回收車,方便接收不同地區市民的廢棄家電。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途經二:環保署的電腦、舊電器、通訊產品回收計劃

社區環保站「綠在區區」及其流動街站,亦回收「四電一腦」和其他家電,提供另一方便市民大眾回收舊電器的地區途徑。 各「綠在區區」更有不同回收有賞計劃,可以儲印花換禮品,環保減廢又加分。 市民於「綠在區區」回收點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的二維碼或智能積分卡(或印於積分卡面背後的二維碼影像),即可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2025 其實自從政府推出四電一腦回收計劃後,換新家電已經變得相對方便。 但有時想處於舊電器,不一定同時買新的,那這些舊電腦、家電就可以透過捐贈、二手電器回收及社區回收中心等途徑處理。 立即看看Cosmo整理的4個回收電器方法及3大回收注意事項吧。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舊電腦電器需注意地方

收集到的回收物會經過分揀,再運送至經環保署覈准的下游回收商作後續妥善處理,包括將塑料在本地循環再造。 有關回收量及下游回收商資料可瀏覽各「回收環保站」或「回收便利點」的社交媒體專頁所發佈的季度報告。 香港人口眾多,加上廢物處置設施會在不久將來飽和,因此減少及回收廢物實在是非常重要。 本文將介紹回收再造的重要性、政府如何鼓勵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廢物回收的方法,以及獲取更多相關資料的途徑。 現時全港共有33個回收便利點(前稱「社區回收中心」)。 全新形象的回收便利點大多鄰近缺乏分類回收設施的舊區。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香港大會堂

由即日起至2月11日,在環保署「綠在區區」及「回收流動點」提交8種指定回收物(包括四電一腦),更可享「綠綠賞」雙倍積分,可兌換麵食、日用品等禮品。 收集點包括參與計劃的屋苑及工商業大廈 和 14個公眾回收點 。 仍可操作的電腦,經翻新後,會經慈善團體,轉贈給有需要人士。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2025 餘下的舊電腦,則會交由指定的回收商拆件,由用的零件和物料,會用以回收循環再造。 環境保護署於2015年起,在全港18區推動「綠在區區」計劃,我們可以將舊電腦電器送往「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轉廢為材。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1 回收環保站

我們亦為部分缺乏市場價值的可回收物(例如慳電膽、光管和充電池)提供回收出路。 為更加方便我們參與廢物源頭分類及乾淨回收,環保署於2020年第四季起,陸續在全港各區設立超過100個「回收流動點」,每週定時於指定地點以街站形式運作。 市民於使用智能回收設備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綠綠賞積分卡,即可賺取相應綠綠賞積分。 《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下的禮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及糧油乾貨,也有環保產品。 如要成為綠綠賞會員,只需下載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於任何綠在區區的回收點提交2公斤的回收物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 電器總會用舊時,自從「四電一腦」回收計劃推出後,舊電器需要按照環保署規定的途徑進行回收,不能夠直接丟棄到垃圾桶或垃圾站,避免電子污染毒害環境。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電器方法3. 上門二手電器收購

請注意,所有商用雪櫃及冷櫃,和總容積超過500公升的家用雪櫃並不屬受管制電器。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2025 然而,市民可以將總容積超過500公升的家用雪櫃交予「綠在區區」妥善處理。 環保署一直鼓勵市民將各項回收物源頭分類,然而,仔細將各類塑膠分類對很多市民來說是非常複雜,更令初次接觸回收的人士很容易卻步。 此外,大部份市民家中空間有限,細分塑膠亦有一定難度。 因此,我們將標準化回收物分類推廣至「回收環保站」,希望統一的分類要求可令市民對整體「綠在區區」設施的指引更清晰,幫助我們推廣乾淨回收,令更多市民參與。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金鐘道政府合署 – 香港金鐘道66號

為安全起見,在回收前請重用新燈管的包裝物料把舊燈管包裝好,才將燈管放入收集箱內回收。 由家居產生的便攜式充電池,例如用於手提電話,手提或平板電腦的鋰充電池、鎳氫充電池及鎳鎘充電池均可回收。 為安全起見,在回收前請於充電池的金屬端子上貼上膠紙,以防止在儲存及運送中意外觸碰金屬端子,造成危險。 一般小型家用電器(如電風扇、咖啡機、吸塵機、風筒、微波爐等)均可回收,其他類型的小型電器(如藍芽耳機、電子辭典、電腦硬碟、遊戲機、手提 /固網電話、USB線、電線和拖板等)亦可回收。 一般家居廢塑膠均可回收,即各類飲品樽、個人護理用品樽、清潔液樽、膠袋、膠餐具、塑膠容器、包裝膠物料、光碟、光碟盒、發泡膠等。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途徑三:致電回收營辦商

當市民攜帶8種回收物(即:塑膠、玻璃容器、小型電器、慳電膽、光管和充電池、四電一腦、廢紙及金屬)到上述社區回收網絡進行乾淨回收,可透過綠綠賞積分卡獲取積分,以換取小禮品如麵食、調味料、毛巾等。 就算並非要買新「四電一腦」,也可以使用這個回收服務,經收集的舊電器將送交下游的循環再造商跟進處理。 家中如要丟棄舊電器「四電一腦」(即洗衣機、雪櫃、電視機和冷氣機,以及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和顯示器),記得要依照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規定回收途徑,切勿胡亂棄置。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四電一腦」4個電器回收方法 免費上門回收、綠在區區儲分換禮品

到環保處回收網絡回收舊電器,更可參與「綠綠賞」計劃,儲分換領不同生活用品。 四電一腦是一個生產者責任計劃,由2018年起開始實施,相關的電器及電子產品廢物都必須交由持牌的回收設施作適當處理、拆解及循環再造,以解決廢物處置及電子污染問題。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如果想回收電器,環境保護署提供了3個途徑——綠在區區回收站、廢舊電器回收車及上門回收營辦商,方便市民進行回收舊電器。 2018年起實施的「四電一腦」是一個生產者責任計劃,相關的電器及電子產品廢物,都必須交由持牌的回收設施作適當處理、拆解及循環再造,以解決廢物處置及電子污染問題。 自2018年起全面實施的「四電一腦」回收計劃,讓消費者在買新冷氣、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時,可輕鬆地處理好舊機。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網絡

只要拍張相片,連同舊電器的資料放到二手交易平臺、社交網站,即可找到買家(或是同樣以免費方式捐出去),部分買家更願意自行上門取件,可以減卻不少麻煩。 但在捐贈前需要留意,部分機構可能會因為疫情關係而暫停回收,又或是對於回收物品有不同要求,想要捐錢電器前(特別是大型電器),可以先向心儀機構查詢。 若部分舊書不適合重用,回收前則需要先除雜質,如膠紙、萬字夾、書釘等。 《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的試驗期原定為一年,參考計劃的成效及市民意見,環保署正著手延長有關積分計劃。 除了「四電一腦」電器,其他小型電器,如電飯煲、焗爐、多士爐、風扇、抽濕機、吸塵機、風筒、手機、相機等,全部都可以在「綠在區區」回收。 而且更可以登記「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或「綠綠賞」手機APP,一邊回收一邊儲積分換禮物,每件電器相等10分積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