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愁12大著數2025!(持續更新)

不希望音樂表現停留在同一種思維,伍思凱只要聽到西洋專輯裡某一種樂器配製或錄音方式特別驚喜,就會想辦法透過各種管道請到這些知名的外國優秀樂手合作,因此從1992年發完《不同》專輯以後,伍思凱常到英國、美國錄音,每張作品都是他赴國外「取經」,和各國音樂人交流的成果。 像是慕名菲爾柯林斯(Phil Collins)經典歌曲〈In 愛與愁 The Air Tonight〉中撼人旋律的自由鼓拍和特殊迴音效果,他追隨偶像腳步在英國Townhouse錄音室的stone room錄音,第一天錄音時還遇到艾爾頓強(Elton John),有了短暫的交流。 1993年《最愛是你》則找來喬治麥可(George Michael)、史汀(Sting)合作過的樂手助陣,同名單曲〈最愛是你〉前奏的排笛樂音,至今仍為歌迷津津樂道。

  • 全國政協委員、新社聯會長梁志祥則由國家的脫貧攻堅戰切入,與學生們分享國家多年發展成果。
  • 1989年〈愛的連線〉(詞:陳復平/曲:伍思凱)收錄在劉德華《愛的連線》專輯。
  • 1990年〈再會了〉(詞:林振強/曲:伍思凱)收錄在劉德華《再會了》專輯。
  • 2014年9月8日和鬱可唯在央視「蘇州月.中華情」中秋晚會,共同演唱央視中秋晚會主題曲《海上明月》,體現大團圓的主題。
  • 我們也很慶幸歷代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國王,能以不破壞前朝留下的建築方式而加以改建與維護,也才能留下這精采的建築傳奇。
  • 除了擔任歌唱比賽評審導師,挖掘音樂新秀外,2016年起,伍思凱與音樂圈好友李嶽奇先生共同創立「才能飛國際共創協會」,這是由音樂人發起的非營利組織,期待藉由資深音樂工作者的經驗分享,幫助臺灣潛力新秀在未來的音樂路上走得更寬闊、更順遂。

然而這張專輯,卻卡在「點將」賣給EMI的交接期,唱片公司因行政失誤忘記報名金曲獎,讓他十分遺憾,決定在唱片公司混亂的交接期間,於1998年前往美國波士頓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進修爵士與表演,而在EMI的唯一一張專輯《怎麼做朋友》,也遲至1999年才發行。 伍思凱1988年退伍,同年9月23日發行首張個人專輯《愛要怎麼說》,不但讓他一炮而紅,更入選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臺灣流行音樂200張最佳專輯》,連續幾張專輯都是排行榜常勝軍,同時首創校園演唱會風潮,和馬毓芬聯合舉辦的「學生之愛」校園巡迴演唱會,所到之處皆引發學生為之瘋狂。 愛與愁2025 1989年他和馬毓芬合唱〈關於愛情〉,更紅到新加坡,成為當年新加坡結婚必唱的應景歌曲。

愛與愁: 歌曲影片

2001年〈我們相愛了〉(詞:厲曼婷/曲:伍思凱)收錄在滿文軍《愛無界》專輯。 愛與愁 2002年〈學會〉(詞:易家揚/曲:伍思凱)收錄在許慧欣《孤單芭蕾》專輯。 2002年〈祝福了〉(詞:姚謙/曲:伍思凱)收錄在許茹芸《芸開了》專輯。 2002年〈看海的日子〉(詞:張美賢/曲:伍思凱)收錄在李克勤《真經典》專輯。 2003年〈似水年華〉(詞:劉若英/曲:伍思凱)收錄在劉若英《我的失敗與偉大》專輯。 2003年〈啟程〉(詞:陳淑秋/曲:伍思凱)收錄在範瑋琪《真善美》專輯。

而哥多華大清真寺,從原本的基督教教堂、阿拉伯國王皇宮到穆德哈爾式的多元文化美學融合建築風格,也造就了史上獨特唯一的建築樣貌與驚嘆,也與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同為安達盧西亞建築的重要世界遺產。 愛與愁 愛與愁2025 我們也很慶幸歷代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國王,能以不破壞前朝留下的建築方式而加以改建與維護,也才能留下這精采的建築傳奇。 1991年12月20日《愛的過火》1992年1月6日《我真的很不錯》(精選2),收錄新單曲〈我真的很不錯〉。 1993年3月31日《不同》1993年12月1日《真愛》(精選3)1995年《圖案CD》(精選4),只限在新加坡發行。

愛與愁: 音樂是終身事業(2004─)

而彈奏保羅揚名曲〈everytime you go away〉中經典貝斯主旋律大受矚目的貝斯手Pino Palladino,則負責伍思凱1994年《愛與愁》整張專輯的貝斯,至今仍活躍在流行、爵士樂界,是當紅歌手約翰梅爾(John Mayer)的專屬貝斯手。 1997年《舞月光》除了和英國愛樂合作,錄音師Mick Guzauski是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艾瑞克. 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和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指定合作的大師。 而2001年的《想念》專輯,也是和史汀、艾爾頓強、男孩特區(Boyzone)、辣妹合唱團(Spice Girls)等御用樂手及錄音師合作,專輯中一段悲傷、淒美的北蘇格蘭笛音,靈感來自史汀「Brand New Days」。

  • 那時樂團壽命普遍不長,一有團員當兵,其他成員就得另外組團,伍思凱因此四處試唱,當過不少樂團的鍵盤手,有一次試唱時,一位能唱能彈的前輩罵他,「節拍跟不上,又唱不準,這種貨色也敢來。」他被罵到沒話說,從此發奮苦練,以「深紫色樂團(Deep Purple)」傳奇鍵盤手Jon Lord為目標,日夜精進不懈。
  • 1989年〈O型的人〉統一企業「蘇活兒飲料」廣告主題曲,收錄在《我們II》合輯。
  • 在香港參加「演藝界512關愛行動」大匯演, 與中港臺羣星演唱〈明天會更好〉,與劉若英詩朗誦,與庾澄慶、蘇芮演唱〈奉獻〉。
  • 1995年2月結婚後,9月則發行《心動了》,重唱他過去為其他歌手創作的〈情網〉、〈不只是朋友〉等作品。
  • 1991年〈記得你的心〉(詞:姚謙/曲:伍思凱)收錄在林慧萍《等不到深夜》專輯。
  • 不希望音樂表現停留在同一種思維,伍思凱只要聽到西洋專輯裡某一種樂器配製或錄音方式特別驚喜,就會想辦法透過各種管道請到這些知名的外國優秀樂手合作,因此從1992年發完《不同》專輯以後,伍思凱常到英國、美國錄音,每張作品都是他赴國外「取經」,和各國音樂人交流的成果。

1988年畢業於復興美工,業餘時間在pub駐唱,被當着名的製作人陳復明發掘,進而灌錄第一張唱片。 年份歌曲收錄專輯1988年〈冷風過境〉(詞:林秋離/曲:伍思凱)收錄在曲佑良《心裡龍》專輯。 1989年〈愛的連線〉(詞:陳復平/曲:伍思凱)收錄在劉德華《愛的連線》專輯。 1989年〈還沒有說完〉(詞:向雪懷/曲:伍思凱)原曲為〈愛我不要不多〉,收錄在劉德華《共你傷心過》專輯。 1989年〈對不對〉(詞:潘源良/曲:伍思凱)原曲為〈最好不要再想我〉,收錄在陳百強《一生何求》專輯。 1989年〈一個人唱歌的時候〉(詞:陳艾玲/曲:伍思凱)收錄在陳艾玲《一個人唱歌的時候》專輯。

愛與愁: 節目主持

1993年伍思凱和「可登」約滿,面臨唱片公司抉擇時曾經非常困擾,陳復明看出伍思凱的猶豫,直言:「只要你有更好的未來,就盡量去吧。」讓伍思凱感動不已,他加入點將唱片第一張專輯《最愛是你》中的〈分享〉,正是感念陳復明一路以來對他的提攜和照顧,因此當陳復明出現在《最愛是你》專輯發表會上時,就讓伍思凱當場熱淚盈眶。 當時伍思凱宣傳完主打歌〈最愛是你〉就去英國度假,回臺灣才聽說〈分享〉已經在校園火速發酵,成為當年的新版驪歌,連他坐上計程車,去逛百貨公司各大賣場,都不停聽到電臺播歌,《最愛是你》也讓他入圍第6屆臺灣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同名主打歌則入圍同年最佳年度歌曲。 1995年2月結婚後,9月則發行《心動了》,重唱他過去為其他歌手創作的〈情網〉、〈不只是朋友〉等作品。 1997年,伍思凱找來英國愛樂合作《舞月光》,專輯不但獲音樂人交流協會推薦,還拿下華語榜中榜最佳音樂錄影大獎。

愛與愁: 分享樂譜

1990年〈不只是朋友〉(詞:言兒/曲:伍思凱)收錄在黃小琥《不只是朋友》專輯。 1991年〈一生中最愛〉(詞:向雪懷/曲:伍思凱)收錄在譚詠麟《神話1991》專輯。 1991年〈說好見面〉(詞:姚謙/曲:伍思凱)收錄在林慧萍《等不到深夜》專輯。

愛與愁: 歌名愛與愁 歌手名 Rita

相較於順遂的出道初期,1992年是伍思凱人生最低潮,那一年姐姐過世,初戀女友嫁給別人,他把自己的創作〈情網〉賣給張學友,結果自己的專輯《不同》被《吻別》打掛,宣傳草草結束。 唯一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原本收錄在《不同》專輯中的〈且行且珍惜〉,在1996年幫張信哲製作夢想專輯時,靈機一動便修改部份歌詞後建議張信哲重新翻唱不同的版本,竟在大陸大受歡迎,不但成為當年各大專院校儷歌指定曲,〈且行且珍惜〉更成為近年的流行語,直到2014年還是大陸網友熱搜排行榜前幾名。 位於歐非交界的安達盧西亞區域自古以來一直是諸多文明的交會地,從古羅馬時期留下的遺址、伊斯蘭美學與基督教美學共構出的穆達哈式建築(mudéjar)及在伊斯蘭教800年統治下所留下的生活文化與獨特美學影響下,也讓哥多華老城的空間充滿濃濃北非的摩爾文化。

愛與愁: 愛與愁

除了為人熟知的歌唱實力之外,伍思凱也涉足作曲、作詞、編曲、製作、主持、戲劇等範疇,是十分全面且認真學習的藝人。 伍思凱大部分的音樂作品都是親自譜寫旋律、編曲、製作,例如紅極一時大眾都能琅琅上口的校園驪歌代表作〈分享〉、深情款款奠定伍式情歌地位的〈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等。 此外,他也幫不少歌手寫過暢銷歌曲,如劉德華〈愛的連線〉、張學友的招牌金曲之一〈情網〉、張信哲〈且行且珍惜〉、黃小琥〈不只是朋友〉、〈分不到你的愛〉,以及「芝麻」陳艾玲為紀念過去的好夥伴「龍眼」林育如而推出的歌曲〈一個人唱歌的時候〉,其動人旋律也是出自伍思凱之手。

愛與愁: 歌手的其他專輯

1993年〈情網〉(詞:劉虞瑞/曲:伍思凱)收錄在張學友《吻別》專輯。 年份歌曲電影名稱1988年〈愛要怎麼說〉《公子多情》主題曲,收錄在《愛要怎麼說》專輯。 2002年〈靠近你〉《臺北朝九晚五》主題曲,收錄在B.A.D.專輯《皇后之歌》。 愛與愁 2006年〈淺藍深藍〉(詞:何啟弘、張馨月/曲:伍思凱)為中國大陸首部兒童賀歲片《淺藍深藍》同名主題曲。

愛與愁: 點將時代(1993-1999)

1995年〈等得太久〉(詞:向雪懷/曲:伍思凱)收錄在彭羚《如夢初醒》專輯。 1996年〈依賴〉(詞:何啟弘/曲:伍思凱)收錄在李玟《往日情》專輯。 1996年〈且行且珍惜〉(詞:陳道明、厲曼婷/曲:伍思凱)收錄在張信哲《夢想》專輯。 1996年〈夢想成真〉(詞:孫維君/曲:伍思凱)收錄在張信哲《夢想》專輯。

愛與愁: 學生寫信到電視臺 促成伍思凱上節目的機緣

加盟「新力」後,伍思凱2000年發行新歌加精選《分享伍思凱》,這是第一張由他主導選曲的雙CD精選,共收錄包括重唱1988年出道的第一首歌曲〈愛要怎麼說〉,重新詮釋1999年寫給侯湘婷〈秋天別來〉,及2000年全新作品〈曾經愛你 永遠愛你〉在內,1988到2000年間共23首歌曲的音樂紀錄,果然寫下銷售佳績。 2001年他以《想念》專輯,入圍第13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2年後,終於在2003年以《愛的鋼琴手》溫暖、陽光極具感染力的演唱風格,勇於嘗試多元音樂類型的曲風,獲得第15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肯定。 1989年〈愛到最高點〉(詞:陳家慶/曲:曹俊鴻)「心中有國旗」公益廣告。 1989年〈O型的人〉統一企業「蘇活兒飲料」廣告主題曲,收錄在《我們II》合輯。 1990年〈相知〉演唱「可口可樂探親篇」廣告曲,收錄在《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專輯。 2001年〈希望在這裡〉(詞:邢維中、羅聯福/曲:Richy Ho、Eddie Chung)中國信託金控廣告曲,收錄在伍思凱《想念》專輯中。

愛與愁: 個人履歷

除了擔任歌唱比賽評審導師,挖掘音樂新秀外,2016年起,伍思凱與音樂圈好友李嶽奇先生共同創立「才能飛國際共創協會」,這是由音樂人發起的非營利組織,期待藉由資深音樂工作者的經驗分享,幫助臺灣潛力新秀在未來的音樂路上走得更寬闊、更順遂。 如果常常關注歌唱比賽節目,應該對伍思凱坐在評審和導師席的身影毫不陌生。 從早年臺灣的《超級星光大道》、上海東方電視臺《我型我秀》、浙江衛視《非同凡響》、湖南衛視《超級女聲》、央視《夢想中國》,到近期的The Voice新馬版《決戰好聲》,伍思凱擔任評審和導師的經驗十分豐富。 基於對音樂的堅持與要求,平時給人溫和、好脾氣印象的他收起笑臉,不論是在比賽規則或是細節上,他專業公正、毫不馬虎,也因此獲得「鐵面判官」的稱號。

愛與愁: 哥多華大清真寺 基督教與回教的愛恨情愁

未來,沙田民政事務處會配合施政報告政策,繼續加強政府與市民之間的聯繫及溝通,亦會繼續推動國民教育及青年發展,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擔當、愛國愛港的社會未來主人翁。 愛與愁2025 2014年9月8日和鬱可唯在央視「蘇州月.中華情」中秋晚會,共同演唱央視中秋晚會主題曲《海上明月》,體現大團圓的主題。 愛與愁 不僅如此,伍思凱參與的影劇作品也不少,如2013年黃真真所導演的〈被偷走的那五年〉,這部揪心浪漫的電影上映之初引發不小的討論熱潮,其餘如〈老少五個半〉、〈愛情逗陣〉、〈星光依舊燦爛〉等,伍思凱也都在其中「尬」上一角。

愛與愁: 專輯曲目

2006年〈鳳凰木〉(詞:姚謙/曲:伍思凱)收錄在孟庭葦《紅木》專輯。 2006年〈一半的我〉(詞:王雅君/曲:伍思凱)收錄在範瑋琪《我們的紀念日》專輯。 愛與愁 2008年〈記憶鋼琴〉(詞:易家揚/曲:伍思凱)收錄在許慧欣《欣的記憶》精選輯。

2001年〈祕密〉創作蕭亞軒《明天》專輯中的〈祕密〉,同時也是潘婷洗髮精主題曲。 2010年〈Better City Better Life〉演唱上海世博歌曲。 2018年〈超級的愛給超級的你〉中國電商阿里巴巴旗下「天貓超級品牌日」主題曲。 年份歌曲節目名稱1991年〈誰懂〉創作、演唱中視連續劇《少年張三豐》片尾曲。 2002年〈學會〉創作〈學會〉,為《書劍恩仇錄》片尾曲,收錄在許慧欣《孤單芭蕾》專輯。 2003年〈這邊那邊〉(詞:何啟弘/曲:伍思凱)公視文學大戲《家》片頭曲。

1991年〈記得你的心〉(詞:姚謙/曲:伍思凱)收錄在林慧萍《等不到深夜》專輯。 1992年〈想你到心慌〉(詞:姚謙/曲:伍思凱)收錄在張清芳《光芒》專輯。 1992年〈分不到你的愛〉(詞:陳家麗/曲:伍思凱)收錄在黃小琥《分不到你的愛》專輯。

1990年〈關閉心靈〉(詞:潘源良/曲:伍思凱)原曲為〈整個世界的寂寞〉,收錄在陳百強《等待您》專輯。 1990年〈分手〉(詞/曲:伍思凱)原曲為〈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收錄在香港歌手曾航生《永遠幸福》專輯。 1990年〈再會了〉(詞:林振強/曲:伍思凱)收錄在劉德華《再會了》專輯。 1990年〈心的位子〉(詞:陳家麗/曲:伍思凱)收錄在蘇慧倫《Maybe Tomorrow》專輯。

有趣的是,15場校園演唱會辦完後,學生粉絲們決定聯手寫信到華視知名的綜藝節目《鑽石舞臺》,質疑「為什麼不邀請伍思凱上節目?」,「抗議信」如雪花片般飛向節目製作羣。 學生們的願望最後實現,伍思凱果真收到《鑽石舞臺》的邀請,獻出螢幕處女秀,並於大年初一的黃金時段播出,深受歡迎,因而締造《愛要怎麼說》專輯的銷售佳績。 另一方面,為了能與國際的音樂人們更加深刻地交流,伍思凱也在語言方面下足了苦功。 他曾經週一至週五天天早起,到臺大的英文補習班報到,期間長達一年,而這段學習經驗也被製作成影片,在2017年的新加坡演唱會上播放和粉絲一同分享,2018年更三度前往瑞典和全球流行音樂人共同創作,期許能從不同的音樂文化中激蕩出不同的火花。 拿下金曲獎最佳男歌手後,伍思凱成為眾多唱片公司爭取的對象,為了情義相挺認識多年、剛創業「大熊星」的姚謙,在沒簽約的情況下,雙方開始合作,但專輯拖兩年仍沒開案,幾次磨合後,伍思凱發現彼此無法繼續合作,只能抱憾各奔前程。 小學三年級被選入合唱團,擔任男高音主唱,因為被音樂老師彈琴的優雅琴音打動,八歲開始學習古典鋼琴,從此走上音樂之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