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新城勁爆頒獎禮2013》其中一個「新城勁爆躍進歌手」獎座被發現棄置於北角渣華道橋底[22]。 1979年,從溫拿樂隊單飛後的譚詠麟冒起,自1981年開始每屆入選十大中文金曲及十大勁歌金曲,到在1984年憑着《霧之戀》和《愛的根源》兩張專輯,達到他事業巔峯四年,躍升為非常受歡迎的男歌星,在該年度的樂壇頒獎禮上獲得多個大獎。 每一季度的季選上,譚詠麟都至少有兩首歌入圍,而《1984年度十大勁歌季選》四季共40首的金曲中,他一人更獨佔10首;譚詠麟曾於1984年至1987年四連奪「最受歡迎男歌星」獎項,直至1988年初終在頒獎臺上宣佈不再參加具有競爭性的樂壇頒獎禮。 同時期,斯里蘭卡籍廣告人Hans Ebert在美國流行音樂權威雜誌《告示版》上首次使用「Cantopop」這個專有名詞來稱呼粵語流行曲[5],也介紹了他所認為的粵語流行曲鼻祖——許冠傑[14]。
迄今爲止,她共12次獲得最受歡迎女歌手獎,是一個相當可怕的記錄,雖然這一定程度上受累於當今香港樂壇的現狀,但容祖兒仍然是21世紀最具代表性的香港女歌手。 香港流行樂壇女泰斗,颱風華麗,雍容大氣,端莊典雅,集活力與親和力於一體,有着與生俱來的巨星氣場。 80年代香港女歌手2025 名下有數十張的白金銷量唱片,早期曾經一晚上連演13場,也有在一年裏出版七張唱片的高產紀錄,所有錄製歌曲的長度加起來,足夠電臺連續播放3天3夜。 在1992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的“金光燦爛徐小鳳演唱會”,由於太受歡迎,主辦方不得不拼命加場,最後加到了43場,這一記錄至今無人能破,甚至無法逼近。 汪明荃可以說是香港演藝圈的一個瑰寶,她不但爲大家貢獻了很多經典的劇集,還是一名優秀的主持人。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天后王菲與兩岸三地
9:林憶蓮,我大三弟(Sandy)的唱功還用得着吹嗎? 35.太極樂隊——一支出色但卻無法歸類,充滿自由精神的樂隊。 它的確是一支奇怪的樂隊,他們竟然有七個人,號稱“太極七子”。 他們的風格也正是因此而無法歸類,集合了七個人的各種想法,要求一種純粹的風格似乎就太不正常了,在個人看來,這正是太極的魅力,他們作品充滿了自由,不拘一格的精彩。
鄧麗君1953年出生在臺,她無論在臺還是在香港,都是整個華語樂壇不可複製的”神話”。 她的存在不僅影響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更在文化領域影響了整個社會。 王菲是華語樂壇標誌性的人物,是繼鄧麗君後華語樂壇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女歌手。 她以其極具辨識度的空靈嗓音,在華語歌壇創造了屬於她自己的音樂時代。 2021年11月,ViuTV推出《全民造星IV》。 [30]最終在2021年12月25日《全民造星IV》決賽裏,邱彥筒、沈貞巧和許軼分別奪得三甲[31],直接晉身女團。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香港女歌手」分類的頁面
——找不到語言去形容,面對達明一派那種奇特的作品,我常有失語之感。 達明一派的音樂,有着難以形容的獨特性,他們獨樹一幟,自成一派,在華語流行樂中完全找不到同類,是一朵無法遺忘的音樂奇葩。 《一切爲何》:典型的搖滾大歌,一個搖滾樂團多少都會有幾首這種對社會控訴,理想主義激情的歌,當然這首歌也很成功,相當的好聽。 另外《頂天立地》《沉默風暴》《正義勇士》都是太極這種類型的精彩好歌。 這首歌經太極改編之後,簡直等於新生了一次,帶出了一股截然不同的奇特韻味,比平淡的原作耐聽了很多,太極劍走偏鋒,以一個出人意料的角度切入去,體現了他們自由不拘的才華。
- 而作爲一名歌手,她也演唱了很多名曲,還是那時候頒獎典禮的常客。
- 林憶蓮在香港樂壇最大的遺憾是從未拿到最受歡迎女歌手獎。
- 今天開始我們就從1980年開始介紹當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影片(前三名會着重介紹,後七名具有代表性的會重點介紹)。
- 每一季度的季選上,譚詠麟都至少有兩首歌入圍,而《1984年度十大勁歌季選》四季共40首的金曲中,他一人更獨佔10首;譚詠麟曾於1984年至1987年四連奪「最受歡迎男歌星」獎項,直至1988年初終在頒獎臺上宣佈不再參加具有競爭性的樂壇頒獎禮。
- 90年初美國衰退有一個意外現象,就是第三產業衰退。
- 王菲可以說是香港樂壇甚至可以說是整個華語樂壇一個很特別的存在。
- 個人認爲最佳版本還是黃霑自己所唱的粵語版,當年我的一張CD上就有這個版本,可惜CD很快就壞了(唉!我抗議!現在盜版的質量太差了,還讓人活嗎!哈!),至今在網上怎麼也找不到。
● 時間緊迫,要想事無鉅細的把聽力內容都記錄下來難度相當大,因此我們儘量“物盡其用”,無論是中文單字、英文縮寫、還是數學符號,都可以用起來,甚至一些自己發明的“暗號”,只要能保證我們自己能看懂即可筆記要抓重點。 聽力材料的文本都是結構非常清晰的,我們的筆記也可以通過換行、表格等形式將這個結構體現出來,有層次的筆記會更加清晰易懂,也有助於我們對聽力原文的理解筆記要儘可能用縮略寫。 在對長難句有了一個基本的把握之後,就可以開始有針對性的練習題目了,還是建議題主先分類練習,從難到易,先把一些簡單題型比如細節題,詞彙題,句子簡化題的正確率保證在85%以上,再開始練習一些較難的推理題,指代題以及文章總結題。 託福閱讀通常來說都是我們中國考生的強項,因此託福閱讀的策略是該拿到的分,簡單題一分也不能丟,然後儘量在難度較大的題目上可以有所取捨。 按照題主目前60分左右的託福水平,根據託福官方的評分標準,60分大概只對了一半多一點的題目,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①每日完成1-2篇的TASK1 練習,做完之後評分並看結果分析,反覆聽自己的錄音,並找出相應的不足,之後重新開始錄音,建議一篇錄3-4遍音。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香港十大80後女歌手
劉嘉玲是八十年代無線TVB當家花旦,2011年獲得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出道27年終於登上香港影后寶座,與香港無數男女藝人合作多部經典電影、電視劇,曾榮獲法國南特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2008年7月,與梁朝偉在南亞佛國不丹完婚,近年來仍活躍於大家面前。 上世紀80年代出道至21世紀初活躍於演藝界,屢獲大獎。
- 而最著名的,當然是BEYOND,太極,達明一派這三個團體,前面已介紹了太極和達明一派,現在自然就到黃家駒與他的BEYOND樂隊了——不過在這之前,先簡單介紹上面所涉及過的樂隊的作品。
- 即便是成爲不了宇宙唯一的太陽普照衆生,也做不了純潔的月亮,但可以成爲浩瀚銀海里一顆閃爍的星星,雖渺小,雖映射,但也能儘自己的一份力,熠熠生輝。
- 一般說法粵語流行曲源至於1930年代中期,但確切的源頭意見不一,有着不同的說法。
- 邱淑貞於1987年參選香港小姐,退選後與無線電視簽約加入娛樂圈,參與《撞邪先生》電影拍攝。
- 1987年她與首次執導的張藝謀合作,在影片《紅高粱》中扮演女主角九兒,隨着該片的一炮打響,鞏俐也被海內外廣爲關注,成爲首位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的華人明星。
- 浙商奮鬥的題材,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溫州一家人》所描述的劇情、刻畫的人物細節,讓許多溫州人尤其是溫商,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 記得2002他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的演唱會上,《海市蜃樓》唱到一半,看到旁邊有一個港樂團員,老外一個,居然長着和自己一樣的可愛小鬍子,突發奇想,笑咪咪地走過去,彎下腰去扯人家的鬍子,舉動一出,幾乎笑倒半邊“港樂”。
其他當時的主要電影演員如陳寶珠、胡楓、呂奇、蕭芳芳等也有不少歌曲作品,主要是電影插曲。 10:王菲、王傑:把這兩位寫在一起是因爲是在很相似,都姓王,都是本錢強大,一個天王一個天后,雖然前者是帝都出身,後者是灣灣出身,但早期都在香港樂壇闖蕩,並都有質量上佳的粵語專輯。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前者巔峯期控制力強大音色細膩純淨又有一點點迷幻,有着極爲強大的樂感,對歌曲的演繹恰到好處。 後者雖然有一定的罩化,卻沒有開發換檔技術,以真聲爲主的唱法對聲帶損耗嚴重,加上後期想讓自己的聲音更沙啞一些不斷作死以及他自己都沒說清楚的一些原因,導致倒嗓。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香港歌手列表
15.陳百強——溫和文雅,氣質憂鬱一向是他的標誌了,而他的唱腔,清秀明澈,以演繹細膩見長。 一批旋律優美的經典名歌如《偏偏喜歡你》《一生何求》《念親恩》《盼三年》《漣漪》《煙雨悽迷》等等,也不必我再多介紹。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陳百強當紅的年代基本上就是整個80年代,作爲一線男歌手,他的成績一直很穩定,一些重要的頒獎禮總能見到他的身影,論地位其實一開始校長還不如他,但反之他也沒有像校長那樣大紅大紫過。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歌手難以每年出實體唱片
從此,成龍和嘉禾的合作進入新的階段,也爲日後雙方的輝煌開了個好頭。 比起我們的父母輩,當今的社會已經發生了鉅變,現在的社會每5年,每10年的發展變化,不論是資訊傳播的迅猛,人心的變遷,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有這一切,相比父母輩年輕時候那個年代,變化要大的多,快的多。 十大香港80後女歌手排行榜,MAIGOO名人小編主要依據歌手的出生日期/作品傳唱度/知名度/影響力,並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名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歌唱選秀節目開播
95年後王菲暫別香港樂壇,直到97年帶着兩首國語歌《你快樂所以我快樂》和《人間》迴歸,98年再一次拿下最受歡迎女歌手獎,2000年一曲《給自己的情書》大受歡迎,在各大頒獎禮都有斬獲。 王菲可以說是香港樂壇甚至可以說是整個華語樂壇一個很特別的存在。 她話不多,歌卻相當傳唱,《暗湧》《愛與痛的邊緣》《我願意》《流年》《棋子》《當時的月亮》《匆匆那年》等等等等。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1985年推出個人首張專輯大獲成功,而後迅速成爲香港新生代藝人中竄紅最快、最受矚目的一位。 她還是香港樂壇不可多得的全能人才,她能歌善舞、動靜皆宜、具備卓越的語言天賦以及過人的舞臺表演能力。 她以細膩且鏗鏘的嗓音著稱,還有自然而不刻意修飾的高音,總能把歌曲演唱得絲絲入扣,動人心絃。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香港組合:
藍潔瑛84年訓練班畢業,是當時最受力捧新人中的頂尖,有“靚絕五臺山”(“五臺山”即香港五家電視臺)的稱號。 鄭裕玲,香港電影演員、電視劇演員和電視節目主持人。 因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之金牌主持人及藝人,故又稱爲Do姐。 袁詠儀1990年以大熱之姿奪得香港小姐冠軍及最上鏡小姐稱號後進入娛樂圈。 80年代香港女歌手2025 在憑藉電影處女作《阿飛與阿基》奪得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後,又以《新不了情》《金枝玉葉》奪得第13、14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成爲金像獎歷史上首位蟬聯影后。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香港女兒——梅豔芳
吳綺莉曾於1990年奪得第6屆“亞洲小姐”選美冠軍。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爲了即將於2010年12月16日起在上海舉辦的個人畫展,吳綺莉帶着11歲大的小龍女吳卓林(成龍女兒)選擇了在報刊中正式亮相接受專訪,分享她多年來作爲單親媽媽的感受,她表示“從來沒有後悔過”。 她不斷突破,風格百變,深入骨髓去刻畫人物,令人拍案叫絕。 《天與地》《金枝欲孽》《絕代商驕》等各類極端角色被她賦予靈魂出演,感動了大衆,獲極高讚譽。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粵語流行音樂
學友的聲音一直保持得很好,但唱腔上卻不是始終如一的,早期他的聲音渾厚,還有一點點故意壓低來唱的感覺,好笑的是他成爲“天王級”人物之後,引發了一大批模仿者,明明天生是張信哲式的音色,偏偏要壓低來唱,力求讓自己的聲音變得磁性一點。 天天見”,是“張學友天天見”聽着還真是煩啊,哈哈。 而張學友後來的唱腔,隨着王菲式的柔弱唱腔大行其道,始終不改商業中庸本色的張學友,在唱腔上也有明顯改變,將他本嗓渾厚的特點人爲減弱了,以迎合流行風潮。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香港樂壇輝煌時代之女歌手篇
香港樂壇從70年代末開始有了頒獎典禮,最初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當中,很多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很熟悉的殿堂級歌手開始爲香港樂壇日後的輝煌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時候的不少歌手以及作曲家填詞人後來都拿了號稱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的金針獎。 從78年到整個80年代,除了更爲人知的三王一後,撐起另一半江山的是許冠傑鄭少秋關正傑羅文林子祥以及女歌手當中的甄妮汪明荃葉麗儀徐少鳳等前輩歌手。 范曉萱,許美靜,許茹芸,蘇慧倫:這4位放在一起說說,是那時候差不多時期的歌手,蘇慧倫可能早點,當然除了許美靜是新加坡歌手,另三位都是臺灣歌手。 范曉萱出道時的一首眼淚真的很不錯,可是後來風格改變,去唱一些少兒歌,對她的發展很受影響;蘇慧倫的鴨子和檸檬樹都還不錯;許茹芸的一首如果雲知道是讓她一下就被廣大樂迷接受了;相比較而言,小編更喜歡許美靜一點,城裏的月光,鐵窗等等都非常好聽。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託福聽力-精聽的重要性
1950年代前的香港社會結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層:上層是政府高官、外資商行高層與部分華人商辦與富商;中產階層只佔少數;下層是傭工、文員、和佔大多數的勞動人口。 80年代香港女歌手2025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各階層的交往與流動不多,涇渭分明,絕少互相溝通[5]。 1949年大量移民湧入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250萬人,是戰前的四倍多。
1973年,用傳統粵樂填詞的港產粵語歌《分飛燕》發行後大受歡迎。 一般說法粵語流行曲源至於1930年代中期,但確切的源頭意見不一,有着不同的說法。 惟初期的粵語流行曲脫胎自粵曲中的小曲,乃不爭的事實。 80年代香港女歌手2025 小曲是傳統粵劇的過場譜子[4],除原有的廣東譜子外,亦都套用易於上口的曲子,填上粵語曲詞,以粵曲的唱腔及配樂出現。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80年代香港女歌手2025 PS:其實八九十年代香港還有其他的唱功型歌手,比如杜麗莎、葉倩文等等,但我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而且不小心超出了十個……就先這樣吧。 另外他看似唱法老派實則在新領域大膽做出嘗試,前幾年的《我醒着做夢》嘶吼C5,後面甚至幹到F5,現場完成度也比較高。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特別推薦
八十年代的歌手無論在音樂造詣、現場功力及曲風多元等方面均有相當的水平,為樂壇後起者樹立了典範,而當時的唱片的發行量及銷售量,亦印證了這段時期的香港粵語流行樂壇已發展成熟。 而且在某首歌(真的記不起來了),有#G4的高音,真實唱功能秒殺現在一票所謂“人文氣息”的民謠歌手。 以黃家駒爲靈魂的BEYOND樂隊,是青年人的上帝,因爲他們音樂的理想主義特性,他們特別能打動那些十幾二十歲的青少年,而他們的音樂,也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中不息地傳唱,隨便走過粵語地區的縣城鄉鎮,都能經常聽到BEYOND的音樂。 《晚秋》:92年紅極一時的古典風格作品,內地的毛寧曾有過國語翻唱版。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香港樂壇最具影響力的女歌手,不引戰,不排名,以時間順序盤點
本曲作者是日本的谷村新司,他才華橫溢,寫出過無數經典好歌,而日文原版的原唱者是中國人十分熟悉日本巨星山口百惠,她同樣演繹得非常好。 80年代香港女歌手 代表作:作爲最知名的歌手,在這裏個人不覺得有必要再羅列他們的名作,僅僅將幾首在演繹上很顯示他們唱功的作品提一提。 《勇敢的愛》《同行萬里》《我以你自豪》《獨來獨往》《勝敗之間》《改變常改變》《熱血青年》《將心意盡訴》《舊居中的鋼琴》《三人行》《這一個夜》……一言蔽之,他的好歌實在太多! 無論歌曲風格或歌曲內涵都十分豐富,是香港流行樂中不容錯過的超級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