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蕙老歌9大優點2025!(震驚真相)

其實黃乙玲的童年與江蕙相當類似,二人均在那卡西餐廳走唱過,而相似的成長歷程也使二人早已「天后惜天后」。 2008年「初登場」演唱會,曾有罹患癌症的歌迷堅持要在看完江蕙的演唱會後才肯接受化療,亦有病危歌迷在演唱會前1-2個月離開了人世,甚至有在演唱會中途進入了彌留狀態的歌迷。 江蕙知悉後均相當自責,急忙拜託助理與身邊朋友幫忙找人,以及想趕快知道演唱會中途陷入彌留的那位歌迷,是在哪首歌時發生的。

  • 2008年「初登場」演唱會,曾有罹患癌症的歌迷堅持要在看完江蕙的演唱會後才肯接受化療,亦有病危歌迷在演唱會前1-2個月離開了人世,甚至有在演唱會中途進入了彌留狀態的歌迷。
  • 2010年9月,江蕙「戲夢」演唱會共連開8場,刷新臺灣演唱會場次與票房等眾多紀錄。
  • 2004年南亞海嘯與2011年311日本宮城大地震,江蕙皆偕贊助公司捐款,也有自行捐款。
  • 江蕙幼時窮苦,父親是布袋戲戲偶師傅,家中有4個小孩,江蕙排第二,所以被暱稱爲二姐,1972年江蕙父親因替友人作保,債主找上門,一家因而連夜從高雄搬往臺北,夜宿臺北車站是江蕙對臺北的第一印象。
  • 江蕙在得知此事後,2010年「戲夢」演唱會,特別自掏腰包邀請費爾到場觀看,費爾回國前特別將其歷年所有專輯買回欣賞。
  • 江蕙在臺灣演藝圈中擁有好人緣,與許多藝人皆有好交情,其照顧人的個性讓衆多後輩藝人都對她相當尊敬,尤其與歌手張惠妹以及演員方文琳更是相知相惜、情同姐妹。

有人說:「每個臺灣人心中都有一首江蕙的歌。」紐西蘭父親費爾到臺灣尋子,在計程車上聽到《半醉半清醒》,立刻感動落淚,計程車司機也將該張專輯贈予費爾。 江蕙在得知這件事後,2010年「戲夢」演唱會,特別自掏腰包邀請費爾到場觀看,費爾回國前特別將其歷年所有專輯買回欣賞。 記者會前唯一知情的非江家人為江蕙經紀人陳子鴻,包含記者會主持人黃子佼等所有工作人員均為記者會開始前才知情,但也是因為她長期受暈眩症困擾。 封麥演唱會在1月5日至1月7日分三天開賣造成歌迷瘋狂搶票,但因售票系統頻當機,售票網站一直無法進入,再加上主辦單位寬宏藝術危機處理不當,遊戲規則並未說明清楚,引發民怨,以及黃牛四竄喊高價,歌迷徹夜排隊卻一票難求,頻上社會版頭條,使得演唱會尚未開始,就引發所謂俗稱「二姐事變」,但是這個現象也證明瞭江蕙在臺灣人心目中的份量。 江蕙在其Facebook發表文章,表示希望主辦單位寬宏藝術盡快改善,她相當心疼歌迷徹夜排隊,早上更是自掏腰包購買千份早餐到購票現場給歌迷。 若無意外如期開唱,極可能再次刷新臺灣演唱會場次與票房紀錄,更是首位四度站上北高雙巨蛋開唱的臺語女歌手。

江蕙老歌: 喜歡音樂/環球唱片

2015年1月2日,江蕙宣佈在同年7月起舉行16場“祝福”巡迴演唱會後封麥隱退,告別歌壇,售票當日因35萬人上線購票的情況造成售票系統癱瘓,後因歌迷要求,於1月16日宣佈加演9場,1月25日加演的9萬張票在26分鐘內售完;2月發行告別單曲《七老八十》;6月27日,在第26屆臺灣金曲獎獲得組委會特別頒出的“金曲特別貢獻獎”。 2006年12月29日,發行專輯《博杯》,其中收錄的歌曲《阿公的眠牀腳》成爲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單曲。 1993年5月,發行專輯《感情放一邊》,其中和閩南語男歌手施文彬合唱的《傷心酒店》被大衆熟知,施文彬也因此走紅。 江蕙老歌 1981年4月,被臺灣電視節目製作人黃義雄發掘,在皇冠唱片公司以本名“江淑惠”發行個人第一張日文專輯《東京假期》正式出道。

2000年,發行專輯《臺灣紅歌》和《我愛過》,演唱風格進一步轉變,偏向細膩感人,聲音更加溫暖,在次年的第12屆臺灣金曲獎,江蕙憑藉這2張專輯同時入圍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成爲第一個1人佔據最佳演唱人2個入圍名額的歌手,最終憑藉《臺灣紅歌》獲獎。 1987年至1991年,江蕙在鄉城唱片公司發行了5張專輯;在1990年憑藉專輯《傷心的所在》獲得第一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獎(未分國語和方言)。 江蕙老歌2025 若國、臺語分開計算,包含歌手、製作人、專輯與歌曲等所有獎項,江蕙共獲13座金曲獎,為目前臺語歌手金曲獎獲獎數量紀錄保持人;若國、臺語合併計算,目前紀錄保持人為20座的周杰倫。 若扣除他人以自己專輯獲獎的案例,只計算自身獲獎數量,江蕙為12座,而周杰倫則為15座。

江蕙老歌: 發行 2015.07

江蕙對歌迷的看重可見一斑,除了不定期的歌迷聚會、自己的官方活動「厚話盃」之外,在演唱會、演唱會DVD或者其他的任何演出,她在演出的最後,總是會向歌迷獻上一個充滿誠意的90度敬禮,且在布幕還沒完全闔上之前不會起身。 2008年因爆發次貸危機,江蕙在該年發表的《甲你攬牢牢》專輯中,由其本人首次嘗試詞、曲全創作的同名歌曲《甲你攬牢牢》,為多面向的大情大愛與勵志歌曲,獲得廣大迴響,陪伴許多受災戶與受災股民走出傷痛。 江蕙出道初期多以悲情歌曲為主,配上其哀怨嗓音,獲得當時中低階層勞工與離鄉背井年輕人的熱烈迴響。 直至90年代後期逐漸改變歌路,改以輕柔歌聲為主,少嘶吼、不雕琢技巧,此時作品面向也開始較為多元,包含親情、愛情、友情與勵志等,此一改變也將江蕙推向巔峯,使其在2000年第11屆金曲獎至2003年第14屆金曲獎創下金曲歌后四連霸的輝煌紀錄。 而後經友人介紹到夜總會駐唱,同時期的洪榮宏與鄭進一也在同一個夜總會駐唱,當時江蕙只會彈吉他,但該夜總會當時只有貝斯,洪榮宏表示其對江蕙的第一印象,就是她把貝斯當成吉他在彈。 9歲時因父親替友人作保,債主找上門,一家因而連夜從高雄搬往臺北,夜宿臺北車站是江蕙對臺北的第一印象。

後經父親友人伸出援手,才得以有地方住,父親友人見江蕙喜歡唱歌,便介紹其至北投的那卡西飯店、酒家走唱,約1~2年後偕其妹江淑娜一同走唱,二人因此磨練出深厚的表演功力及精湛的歌唱技巧,而也因此江蕙直到15歲才小學畢業。 今年年初,最爆炸性的消息就是江蕙宣佈即將在今年的演唱會之後退隱,就此「封麥」。

江蕙老歌: 【 江蕙 】【 臺語 】

江蕙在臺灣樂壇創下許多紀錄,如曾破紀錄連續4屆獲得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歌手獎,總共5度獲得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獎,2015年宣佈告別歌壇,並於同年第26屆金曲獎獲頒特別貢獻獎,共獲13座金曲獎。 美聲歌后周蕙在結束高雄演唱會後登上壹電視《娛樂壹級棒》,她回顧9月24日的演唱會,身穿恨天高表演3小時的她笑說:「腳站到抽筋,但還是秉持著敬業精神唱完了整場,舉辦演唱會就是要『身心靈合一』」。 江蕙人生中有四位貴人相助:一位在其走唱時期曾送過江蕙與妹妹江淑娜金飾的一位日本客人,江蕙將該金飾典當以緩和家中生計;二爲江蕙日文啓蒙的葉老師;三爲臺灣資深電視節目製作人黃義雄,在江蕙走唱時期,是黃義雄發掘了江蕙的才能,後爲其發行專輯;四爲以及臺灣影視大亨楊登魁,爲江蕙打開了秀場之門。

江蕙老歌: 金曲獎

被公認實力派歌手的江蕙,曾推出五十張受歡迎的專輯,且榮獲八座金曲獎,這位人氣臺語歌後終於在2008年生平首次演唱會—《初登場》! 江蕙分別於4月和12月在臺北小巨蛋和高雄巨蛋舉行了共六場《初登場Live》演唱會,即創下了兩項臺北小巨蛋的紀錄—她不僅成爲第一位在臺北巨蛋開唱的臺語歌手,同時也是臺北巨蛋開唱場次最多的歌手紀錄保持者。 2010年,發行專輯《當時欲嫁》,獲得第2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臺語流行演唱專輯獎”和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專輯[10-11]。 江蕙對臺灣許多臺語歌手影響甚深,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即為臺灣樂壇史上第一位發行臺語專輯的中國大陸籍歌手李婭莎曾表示,她是在臺灣比賽期間偶然聽到江蕙的《家後》一曲後深受感動,才決定學臺語、練唱臺語歌曲。 江蕙老歌 李婭莎在2010年《超級偶像第四屆》拿下亞軍,並在2013年第24屆金曲獎以其第二張臺語專輯《愛》拿下最佳臺語女歌手獎。 2010年9月,江蕙「戲夢」演唱會共連開8場,刷新臺灣演唱會場次與票房等眾多紀錄。

江蕙老歌: 音樂作品

因長期為眩暈症纏身困擾,每每開唱就像在玩命,加上其要求完美、吹毛求疵的個性,無法忍受自己有任何的失誤,又因原本與其約好要同臺演出的歌手鳳飛飛逝世,以及網路盛行、盜版猖獗,唱片業已不復榮景。 江蕙老歌2025 江蕙老歌2025 江蕙在多重壓力之下,於2015年1月2日宣佈7月25日起在臺北、高雄共開16場「祝福」演唱會,之後將告別歌壇,但因售票單位處理不當,售票系統大當機,江蕙經紀人陳子鴻於1月16日宣佈加開9場,共25場。 江蕙老歌2025 江蕙在臺灣演藝圈中擁有極好人緣,與許多大牌藝人皆有好交情,其照顧人的個性讓眾多後輩藝人都對她相當尊敬,每每發行新專輯或開演唱會都有許多大牌藝人送花祝賀,尤其與歌手張惠妹以及演員方文琳更是相知相惜、情同姐妹。

江蕙老歌: 專輯曲目:

包括創下在雙蛋(臺北小巨蛋、高雄巨蛋)開最多場演唱會的歌手(共七場);並打平張惠妹於2007年在臺北小巨蛋連開五場的紀錄,也是首位二度站上北高雙巨蛋開唱的臺語女歌手。 此次演唱會第5場(臺北最終場),特別來賓邀請到臺灣臺語歌壇另一天後黃乙玲,二人首度同臺,粉碎臺灣演藝圈盛傳多年二人不和的傳言。 2013年5月,“鏡花水月”巡迴演唱會首場在臺北小巨蛋登場,巡演原定7場,在歌迷的要求下(甚至有高雄市長陳菊爲民請命),加開3場;11月,發行《江蕙戲夢演唱會Live DVD》;同年發行最後一張專輯《遠走高飛》,獲得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專輯。 2004年,發行專輯《愛着啊》,獲得第16屆臺灣金曲獎“最佳臺語流行演唱專輯獎”。 2005年,發行專輯《愛做夢的魚》,獲得第17屆臺灣金曲獎“最佳臺語流行演唱專輯獎”。 2002年,發行專輯《紅線》,於次年憑藉此專輯獲得第14屆臺灣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演唱人獎”,至此江蕙連續4屆獲得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就此宣佈不再報名臺灣金曲獎演唱人獎。

江蕙老歌: 發行 2016.09

而此次演唱會又再次刷新臺灣演唱會場次與票房紀錄,更是首位三度站上北高雙巨蛋開唱的臺語女歌手。 此外,江蕙也特別關心國際體育賽事,特別邀請該年3月在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表現亮眼的中華成棒代表隊到場觀看演唱會。 1992年,發行以國語唱片規格製作的閩南語專輯《酒後的心聲》,風格由悲情轉爲溫暖明亮,專輯銷量達到300萬張,獲得第5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專輯獎、臺灣樂壇十年(1975~1993)臺灣百佳專輯整體排行第28位(演唱排行第4)[4-5]。 2000年至2003年,連續四年憑藉作品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宣佈不再報名臺灣金曲獎演唱人獎,改報“最佳臺語專輯獎”。 2004年至2005年,連續兩年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臺語流行演唱專輯”獎[7-8]。 2009年,憑藉《家後》一曲獲得第20屆臺灣金曲獎第十屆至第十九屆最愛歌曲。

江蕙老歌: 喜歡音樂

江蕙每每決定發新專輯總是要超越上一張專輯,決定開演唱會從半年前就開始忌口,整天練歌,只為了在演唱會上表現出最完美的自己,也因此其鄰居常戲稱有免費的演唱會可以聽。 曾在參與製作演唱會DVD時,發現自己在哪裡有失誤,其製作人陳子鴻才剛轉頭,就發現江蕙已經淚流滿面。 也因江蕙從小就唱臺語歌曲,對他人的臺語發音特別敏感,2004年的《愛著啊》專輯中收錄的同名歌曲《愛著啊》,為其製作人陳子鴻與之合唱,但江蕙對其「落」字的臺語發音一直不滿意,導致其錄音錄了超過9小時,陳子鴻甚至一度不耐煩,不想錄了。 江蕙有3張專輯賣破百萬張,其中1992年《酒後的心聲》更是賣破300萬張,臺灣銷量116萬張,為臺灣官方紀錄唯一賣破百萬張的臺語專輯。 她的演藝事業開始1980年代,於2015年宣佈退休;直至退休時,她發行了約60張音樂專輯。 出道20多年的臺語歌後江蕙,堪稱當今臺灣樂壇身價最高的女歌手,從以前唱到現在,張張專輯都大賣。

此外,江蕙對提攜後進更是不遺餘力,時常邀請新人合作,包括合唱、寫歌或擔任演唱會嘉賓等,有許多新進藝人正是因與其合作才得以大紅大紫,諸如施文彬、伍思凱、周杰倫、方文山、方炯鑌、阿杜等。 其中,有亞洲天王之稱的周杰倫曾說,《落雨聲》是他第一首賣出的歌,而這首歌也深受江蕙喜歡。 江蕙的作品雖主要為臺語歌曲,但經常融入現代流行音樂元素,包含國語流行音樂、R&B、中國風甚至搖滾樂等,也因此其歌迷得以橫跨老中青三代。 江蕙每每推出新專輯,往往能跟上社會的脈動,使社會人士回歸最基本的家庭價值。 每每開演唱會,票券開賣時總是造成秒殺情況,幾乎都在10分鐘內售罄,也因而有了「光速蕙」的稱號。

因所唱歌曲大部分都是悲傷情歌,與妹妹江淑娜合稱 苦情姊妹花 ,近年來苦情不再,應稱 幸福姊妹。 江蕙【 共收藏 64 張專輯, 1052 首歌 】江蕙(閩南語:Kang Hūi;1962年9月1日-),本名江淑惠,別名二姐,出生於臺灣省嘉義縣溪口鄉疊溪村,是臺灣著名女歌手,以演唱臺語歌曲聞名。 周蕙高雄演唱會圓滿結束,但每天行程仍塞滿滿,馬不停蹄的繼續工作,睡眠時間都壓縮到5、6個小時左右,沒有時間多餘可以好好放鬆;而當提到演唱會的小插曲,周蕙透露,自己身穿3小時的恨天高在舞臺上竟「腳抽筋」,但不同於拍戲,演唱會無法隨時喊卡,所以她靠著強大的意志力淡定把歌曲唱完。 耗資千萬製作,江蕙以華麗的舞臺與服裝出場,氣勢磅礴,再加上她的臺語歌聲感動人心,演唱了「惜別的海岸」、「酒後的心聲」、「傷心酒店」、「家後」、「博杯」等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 ,帶來了令人難忘的演唱會。 《初登場Live》演唱會3CD 收錄了演唱會的實況及30多首精彩的臺語歌曲。

江蕙樂善好施、熱心公益,向家扶中心所屬的兒童福利基金會認養了20位孩童,並默默資助一間療養院。 每每知道有哪裡需要捐助,總是聯絡好友一起行善,有公益歌曲錄製也幾乎都會參加。 2004年南亞海嘯與2011年311日本宮城大地震,江蕙皆偕贊助公司捐款,也有自行捐款。

1982年10月,在高登唱片公司以藝名“江蕙”發行個人第一張閩南語專輯《你不該輕視我》。 江蕙為人感性,特別容易受現場氣氛影響,2006年的《博杯》專輯中收錄的《阿公的眠牀腳》一曲,江蕙在錄音時唱到歌詞「阿公的眠牀腳 放著一領破雨衣 三不五時拿來看 面頂寫著阿嬤的名」時,也受歌詞意境影響,數度紅了眼眶。 江蕙老歌 在2011年311日本宮城大地震的《相信希望fight & smile賑災募款晚會》中,特別獻唱臺灣老牌歌手文夏的名曲《黃昏的故鄉》,演唱時也難過落淚。 江蕙非常喜歡貓、狗等小動物,每每看到路邊有流浪狗總是相當心疼,其家中也飼養了5~6隻小狗。 1994年的《悲情歌聲》專輯中收錄的《無言花》一曲,江蕙在錄音時數度落淚無法繼續,正因其家中小狗剛剛過世。 江蕙老歌 而在1999年的《半醉半清醒》專輯中收錄的同名歌曲《半醉半清醒》MV中,由工作人員帶到現場拍攝的小狗事後也由江蕙帶回飼養。

包括新加坡室內體育館1場、上海大舞臺2場,許多死忠臺灣歌迷也追隨其到國外看演唱會。 1999年推出的《半醉半清醒》專輯中收錄的《落雨聲》一曲與2001年推出的《江蕙同名專輯》專輯中收錄的《家後》一曲,在KTV點播的紀錄分別超過500萬次與700萬次,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而《家後》一曲因其歌詞娓娓道出為人妻對其丈夫之衷情,字字句句深入人心,深受女性歌迷喜愛,其後更在2009年第20屆金曲獎獲得「我的最愛一首歌(第10~19屆) 第一名」,江蕙當時在臺上獻唱時邀請歌迷合唱,因深受歌迷感動而數度落淚。 1983年5月將藝名改為「江惠」推出第二張臺語專輯《你著忍耐》,其中同名歌曲《你著忍耐》因唱出底層勞工與時下女性的無奈心情因而開始受人注意,但由於當時臺灣仍處於戒嚴時期,臺語歌曲唯一的流通管道只有夜市,因此歌雖紅人卻不紅。 江蕙老歌2025 直到1984年1月推出第4張臺語專輯《惜別的海岸》,江蕙首次嚐到走紅的滋味,同年9月再將藝名改回「江蕙」推出第6張臺語專輯《還鄉》,此後藝名未再變更。

她曾於連續4屆金曲獎獲頒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及最佳臺語女歌手獎獎項;包含第1屆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獎獎項,她於歷屆金曲獎中至今共獲頒該類獎項5次。 她也於2015年第26屆金曲獎獲頒特別貢獻獎;至今共計獲頒13個金曲獎獎項(含由巫宇軒以《電車內面》代表獲頒之第20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1984年1月,發行閩南語專輯《惜別的海岸》,江蕙開始走紅,專輯同名主題曲在2009年的第20屆臺灣金曲獎“我的最愛一首歌”票選活動(第1屆至第9屆)獲得第二名;同年9月再將藝名改回“江蕙”推出第6張閩南語專輯《還鄉》,此後藝名未再變更。

江蕙是專業、自律、零瑕疵的藝人(吳念真評),雖然少年出名,但是成名後也一直保持溫柔、體諒、善良的形象,向社會傳遞正面的價值。 江蕙父親是個布袋戲偶師傅,江蕙在家裏排老二,大姐江淑女,三妹江淑娜,幼時窮苦,年僅八歲與妹妹江淑娜在北投的飯店及臺北的酒家走唱,有些藝人跟着淑娜叫“二姐”,叫久了到幾乎臺灣演藝圈的人都叫江蕙“二姐”。 江蕙對歌迷的看重可見一斑,除了不定期的歌迷聚會、自己的官方活動「厚話盃」之外,在演唱會、演唱會DVD或者其他的任何演出,她在演出的最後,總是會向歌迷獻上一個充滿誠意的90度敬禮,且在布幕還沒完全闔上之前不會起身,但歌迷就會提前離場趕回家。 江蕙特別關心國際體育賽事,2013年「鏡花水月」演唱會,特別邀請該年3月在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表現亮眼的中華成棒代表隊到場觀看演唱會,而其在Facebook也時常轉發照片或文章,關心臺裔NBA球員林書豪的賽事。 江蕙唯一承認過的一段戀情,為其在夜總會駐唱時認識的比自己小2歲的初戀男友洪榮宏,二人苦戀3年最後因男方繼母反對而分手。

至此,江蕙已創下金曲獎連續拿下四屆演唱人獎的紀錄,此後江蕙以鼓勵新人為由,宣佈此後放棄角逐臺語女演唱人獎。 2015年9月13日,「祝福」告別演唱會在她歌涯的起點高雄舉辦最終場,收幕時江蕙將表演用的麥克風封入水晶珠寶盒中,象徵引退,淚眼向全場歌迷致意,正式告別歌壇。 2015年1月2日,江蕙舉行演唱會兼記者會,宣佈將舉辦16場名為「祝福」的告別演唱會,同時也宣佈此演唱會後,引退樂壇,此演唱會為最後一次巡迴演出,震驚臺灣樂迷及娛樂圈。 2011年3月,江蕙克服對搭飛機的恐懼,首度在國外開演唱會,名為「海外初登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